火山是地下巖漿活動上升到地表留下的痕跡,是一種在地球上很常見的地貌類型。我們一般認為在地球的巖石圈以下,也就是地表以下100至150千米的深處,有一個高溫且充滿熔融狀液態巖漿的不連續區域,稱為「軟流層」,目前認為軟流層是巖漿的發源地。軟流層中的巖漿,隨著地殼運動的碰撞擠壓,會順著巖石間的裂隙上升,如果巖漿最終衝破地表,則會形成火山噴發。
黃石公園超級火山
地下的巖漿活動,其實很難衝出地表,只有在巖層之間有較多裂隙的地方,才有機會上升到地表形成火山噴發,而板塊的交界處巖層多破碎,因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火山都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世界上有兩大火山地震帶,分別是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目前人類在地球上總共發現了5000多座火山。
世界火山地震帶分布圖
火山分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活火山是指尚在活動或周期性發生噴發活動的火山,目前全球共有500多座活火山;死火山是指史前曾發生過噴發,但人類有史以來一直未活動過的火山;休眠火山是指人類有史以來曾經噴發過,但長期以來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的火山。超級火山是指能夠引發極大規模爆發的火山,其噴發規模往往可以瞬間改變地形,瞬間改變全球天氣及全球性的生命災難。
黃石國家公園位置圖
超級火山通常爆發的火山物質要在1000立方千米以上,這樣才能叫做超級火山。美國的黃石公園火山在205.9萬年前進行過大規模的噴發,噴出2450立方千米火山物質;在130萬年前又進行了一次噴發,噴出280立方千米火山物質;在63.5萬年前進行了最近一次噴發,噴出1000立方千米火山物質,所以是名副其實的超級火山。
黃石湖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地處落基山脈,主要位於美國懷俄明州,部分位於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面積達90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197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黃石國家公園就坐落在一座超級火山口上,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公園內遍布溫泉、間歇泉、蒸氣池、熱水潭、泥地和噴氣孔,景色宜人。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地圖
根據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的噴發周期,大約為60至80萬年,現在距離最近一次噴發已經過去了63.5萬年,進入到了再一次噴發的活躍周期,也就是意味著在將來的某一天,這座超級火山隨時都有可能噴發,當然也有可能過十幾萬年後再噴發。那麼這座超級火山的噴發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呢?
黃石公園老忠實噴泉(每90分鐘噴發一次)
黃石公園超級火山是躺在美國心臟地帶的一個地球最具破壞力的「超級火山」,科學家通過模擬研究發現,假如黃石公園超級火山進行大規模噴發,火山噴發出大量的火山灰,會使得美國四分之三的面積都在其籠罩之下,1000公裡內的人都將無法倖免,其中大部分人都會因為吸入火山灰而死亡。
黃石國家公園
火山噴發三四天後,大量的火山灰就會跨過大西洋抵達歐洲大陸,之後的幾個月中,火山灰將會通過大氣運動籠罩全球。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會因為空氣中的火山灰下降十餘度,據估計,這樣的寒冷氣候大概會持續近十年之久,對地球的生態系統造成災難性後果。而對於美國這個位於黃石公園超級火山中心的國家來說,將會是滅頂之災。
超級火山噴發(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