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升學日益激烈,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起跑線」,他們對孩子的培養已經從早先的小學轉移到幼兒園,想盡辦法給孩子找更好的幼兒園,為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更早的學習知識、打好基礎,從而幫助孩子日後學習。教育部發現這種情況後,早在幾年前就發文,明令禁止幼兒園教授小學知識。如今,教育部再次對幼兒園下達「死命令」,要求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教育部的這條通知下來之後,頓時讓很多家長「哀嚎一片」。雖然人們都知道教育部是為了孩子能夠擁有快樂的童年,不要在天真爛漫、享受玩樂的年紀,就給他們加上沉重的學習「枷鎖」。但是,鑑於現階段如火如荼的白熱化升學潮,家長心裡就像十五個水桶七上八下,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影響日後升學。現在,教育部一紙檄文自然再次加重他們的憂慮,想要在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基礎知識的願望顯然要落空了。
更讓普通家庭擔心的是,歷來教育部的相關要求,諸如這次的幼兒園禁止小學教育,以及提倡多年的「減負政策」,都只能管住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向來不理會這些。民辦幼兒園光明正大地開展語數英的提前教育,民辦小學的奧數培訓也在明目張胆地開辦著。、
這些情況讓普通家庭十分憂慮,本來就處在社會的最低階層,想要實現階級躍遷,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書。可是,學費昂貴的民辦學校顯然可以讓孩子擁有更超前的「起跑線」,奈何由於自身經濟能力有限,他們只能幹瞪眼。想要實現階級躍遷的理想,看似遙遙無期,毫無可能了。
其實,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而言,這層顧慮完全沒有必要。通常看來,公辦幼兒園的孩子永遠是在玩,民辦幼兒園的孩子則可以很早就接觸小學知識,好像民辦更具優勢。事實並非如此,公辦幼兒園的孩子不是單純的「玩樂」,而是根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設置的能夠幫助這些孩子培養良好的素質、習慣、心理和性格的遊戲,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最大化,保證孩子在幼兒園可以全面發展。
民辦幼兒園的超前教育雖然讓很多家長看到,他們那裡出來的孩子在小學學習中常常名列前茅。但是,家長沒有看到的是由於超前教育的影響,孩子的思維模式過早定格化,無益於孩子後續的持續學習。所以,公辦幼兒園的孩子也許在一年級會不如民辦幼兒園出來的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級之後,無論學習習慣還是學習態度,公辦幼兒園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優秀,成績也會呈現突飛猛進的態勢。
因此,家長完全沒有必要羨慕民辦幼兒園的孩子,也不用擔心「起跑線」問題。實際上,選擇在民辦幼兒園就讀的家長應當注意了,超前教育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只是持續的學習能力,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最終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但是出色的成績就可以了,還需要擁有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健康的心理和完全的生活能力。
超前教育會讓孩子提前感受到成績好在同學中的優越感,從而滋生虛榮自負的負面心理。後續學習一旦落後,心理受到刺激,對孩子的成長反而不利。同時,這種提前享受的優越感,會讓正處於心理塑造期的孩子錯誤地認為做人成績最重要,從而養成自私、不合群、沒有同理心、沒有共情能力等諸多不良心態。
所以,不要以為教育部這次下「死命令」是在助力民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孩子的優勢會在小學二年級全面爆發。家長千萬不要被眼前的虛榮所迷惑,一定要為孩子未來的成長發展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