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裡」鹿邑面向全球徵集老子文化典籍

2020-12-19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春喜 通訊員 陳海棠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老子故裡」鹿邑縣打造成老子文化研究的世界中心,3月24日,鹿邑縣老子研究院圖書館面向全球徵集老子文化典籍文獻,徵集作品將永久收藏於老子研究院圖書館。

據介紹,此次活動徵集範圍包括歷朝歷代老子文化、李氏文化、道家道教文化古本、善本、孤本、拓片、書畫,近代以來正式公開出版的專著、編著、譯著、電子類、聲像類等。徵集方式包括有償捐贈、代管、複製和無償捐贈四種方式。對於一些確有歷史價值、不可複製的實物資料,進行有償徵集。對特別珍貴的資料和實物檔案,本人有委託老子研究院圖書館保存意願的,可代為保管。對特別珍貴的資料和實物檔案,提供老子研究院圖書館複製後,原件歸還本人。

「收藏者本著自願自費的原則,將老子文化典籍捐贈給老子研究院圖書館,圖書館將為入選書籍捐贈者頒發證書,典籍展出時捐贈人將永久署名。對捐贈具有重要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精品典藏的單位或個人,將設立以捐贈者命名的書架或書室,視情舉辦捐贈儀式。」老子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每本捐贈書籍可擁有專屬二維碼,通過微信掃一掃即可獲知典籍捐贈者詳細信息。圖書館開放後,捐贈者可憑個人信息查詢書籍展陳具體位置。

據了解,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列為世界100位歷史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被列入國家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鹿邑縣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中國傳統文化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

編輯:王丹丹

相關焦點

  • 鹿邑——老子故裡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無所不有。老聃「如饑似渴,博覽泛觀」,如 龍遊 大海,鷹翔藍天。三年後遷任守藏室史,已是「名聞遐邇,聲播海內」了。春秋時常稱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鹿邑,河南省省直管縣,周口市代管。其實說起老子故裡是鹿邑一直是有爭議的。不過我們在此不多作贅述。
  • 老子都不願看到的鹿邑媒體對《安徽渦陽縣老子研究會組團到鹿邑縣拜謁老子》不友好報導
    文章中斷章取義的摘錄了胡副局長的話:「我們同飲渦河水、同在一片天,感觸最深的,是老子故裡鹿邑縣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承載歷史的注碑、基碑、贊碑,底蘊厚重的老子文化,這也是我們最欠缺的。」為什麼只選用了這幾句話呢?當時你們錄像的時候,我在現場,大意是:我們同飲渦河水,同在一片天,鹿邑、渦陽同是老子故裡,辭海裡已有定論,我們也同意兩說並存。老子故裡是泛指出生地或曾工作生活之地。
  • 2021,大家對鹿邑文化旅遊開發有哪些期盼?
    堅決破除僵化陳舊的思想觀念,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的工作理念;重新校正文化旅遊發展定位,堅決糾正老子文化開發的盲目迷信;正視旅遊消費群體的需求,及時對錯位的營銷對象進行糾偏;少辦一些名不符實的論壇節會,多開發一些吸引年輕群體興趣的文旅產品;高度重視「李姓之根」「道教祖庭」品牌價值,從根源上徹底解除故裡之爭困擾。二是出臺一個文件。
  • 中國臺灣新住民黨主席翁世維蒞臨老子故裡參觀考察
    應中國鹿邑老子書院邀請, 2019年8月20日至21日,臺灣新住民黨主席翁世維、副主席暨芊秀、榮譽總裁邱春溶一行來到河南鹿邑老子故裡和安徽渦陽老子舊居參觀考察,就弘揚和傳承老子文化進行深入交流。兩岸傳統文化交流活動非常有意義,要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化促進世界和平,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共圓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總源頭,有著提升社會道德、完善審美觀的重要作用和強大生命力。堅持文化自信,是對民族內涵和燦爛中華文明最好的繼承和發揚。
  • 首屆老子道學網絡論壇即將隆重開啟!敬請關注轉發
    原定於每年農曆三月三在鹿邑老子故裡舉辦的仙臺論道也一樣受到一些影響。為更好地傳播好老子道學思想,光大發揚老子文化,河南大象國學聯合鹿邑老子故裡太清宮景區管委會,特發起舉辦「2020首屆老子道學網絡論壇」 。
  • 《中華百家姓之起源故事》第三站走進河南鹿邑
    「中華李姓,根在鹿邑,望出隴西,派分上杭。」鹿邑作為老子故裡,已成為海內外數以億計的李氏宗親尋根祭祖的聖地。1月12日上午,《中華百家姓之起源故事》攝製組尋根採風活動第三站走進河南鹿邑,劇組總導演張清及全體採風團成員在鹿邑李氏文化研究總會會長李文德的陪同下,參觀了太清宮、中華李氏大宗祠、明道宮和老君臺,進一步證實了「天下李姓根在鹿邑,老子是李姓子孫的先祖」的說法。
  • 老子《道德經》:德語世界最熱的中國典籍
    ■唐雪  作為德語世界中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中國典籍之一,《道德經》的德語譯本眾多:荷蘭奈梅亨大學教授克努特·瓦爾夫主編的《西方道學目錄》第六版中,收錄的從1870年到2009年《道德經》德譯本,計有103種之多。  德語世界對老子的關注可追溯到18世紀。
  • 安徽有座古鎮少有遊客知道,廟宇林立美食暢銷,傳聞是老子故裡
    不知道是晉西南遼村還是東漢孝子漢白玉故裡,村後有「鬱杖」遺址。這次來質疑的時候,我看到了移動舞臺正在導演《白宇鬱手杖》的孝子故事,似乎不知道的語氣也讓我神魂顛倒。疑問古鎮的食物也不可缺少。在這樣不出名的地方,幾乎所有人都吃過的暢銷書食物,即苔原,有些地方也被稱為「小菜」或「貢品」。我對苔原不太了解,原來有很多典故,據說它是劉邦和乾隆最喜歡的食物。
  • 老子故裡制筆人劉永傑:「道為綱 德授業」只為留住傳統手藝
    說到制筆,在河南鹿邑縣老子故裡明道宮旁,就有個製作散卓毛筆的小店,不大的空間裡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筆墨紙硯。既是製作傳統毛筆的工作間,也是一家微型毛筆「博物館」。
  • 老子的「以柔克剛」鬥爭策略
    老子名耳,字伯陽,諡聃,生卒年月不可考,其生活的時代約在春秋未年,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曾經擔任過「周守藏室之史」。因此,他有機會深入學習周朝的圖書典籍。據說當時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也曾向他學習過周禮。
  • 遠赴人間驚鴻宴,奔赴一場文化修行
    北魏時期修建廟宇紀念老子。唐貞觀年間修建鐵頂老君廟,並由唐太宗賜名為「老君山」,並沿用至今。直到今日,老君山已有兩千多年的道教文化歷史。鹿邑作為老子的家鄉,一直被後人譽為道教祖庭、道家之源,老子故裡、李氏之根。其中鹿邑明道宮和太清宮作為老子誕生地和老子文化的傳承地,歷史文化意義重大。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書讀千遍,不如到鹿邑看一看
    01.雖說道不遠人,我們卻不知道「道」距離你我還有多遠大道至簡,距離道最近的人,是周朝藏室史、來自鹿邑的老聃,史稱老子。無數人都想要知道這個答案,那些走到了橋邊,站到了橋上的人,心裡大多痒痒的,還會想要到橋那頭看個究竟,於是,無數人都會帶著朝聖般的情懷前往鹿邑,來到老子故裡。
  • 安徽的亳州古鎮,歷史十分悠久,老子的故鄉有可能就在這裡!
    安徽亳州,很多人可能都不熟悉,這是皖北的一座城市,毗鄰河南省,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文化的腹地。亳州歷史名人很多,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華佗。在亳州老城區,也保留了很多歷史遺蹟。亳州古鎮不大,其實可以徒步遊覽,花戲樓是老城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 專訪|陳鼓應:《老子》與《論語》,是必讀的經典!
    而且,老子「禍福相依」的哲理在我人生困頓之時會轉化為一種動力,讓我度過重重難關。而《莊子》提出了「宇」和「宙」,拉開了思想視野、擴充了精神空間。老莊和其他各家一樣,也充滿著歷史文化感,並飽具社會責任感。作為現代人,我們也應該能夠在老莊之後找到人生旅程中不斷向前的驅動力。
  • 鹿邑京華合木幼兒園在老子學院(研究院)舉辦大型親子主題活動
    2020年10月22日,鹿邑京華合木幼兒園在老子學院
  • 老子校園名人銅雕-廣東鍛銅老子雕塑生產廠家
    雕塑加工好後,在發貨以前,採用要重新製作包裝,保證老子銅雕安全運到您的手中。我們推薦您選用安能物流進行運輸。1.8米的老子銅雕非常好安裝只需要根據我們發給您的安裝圖紙,自己就可以安裝。老子銅雕是一種常見的雕塑,老子銅雕屬於銅雕的一種。認為:每件老子銅雕都有其特殊的含義。在訂購老子銅雕之前,必須先明確終雕塑圖紙。顧主可以選擇使用這張雕塑圖。我們會依照終圖紙計算價格。
  •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以文培元 西安外事學院成立「老子學院」
    為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力行大學傳承文化、融合文化、創新文化的功能和使命,助力民族文化建設、增強文化自信。1月6日,西安外事學院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成立「老子學院」,這是在全國高校二級學院建制中,率先以「老子」命名的傳統文化教育專門學院。
  • 炎熱夏天悄悄來臨,鹿邑這個小眾旅遊景點,避暑納涼的絕好去處!
    其實河南鹿邑的老鄉,不必跑太遠,河南省鹿邑縣的老子文化廣場就是個不錯的選擇,雖是很小眾的一個旅遊景點,卻是當地人的最愛,也是夏天避暑納涼的好去處!鹿邑縣的老子文化廣場,偏僻而誇張。偏僻是因為,它位於鹿邑縣的最東邊,和安徽省的亳州相鄰。誇張是因為是鹿邑縣的最東面,人家是比較少的,所以建築物的佔地面積都是比較大。就像這座老子文化廣場就有三分之一個鹿邑縣城大。
  • 老子犒軍
    「我就在這附近住,老家是河南鹿邑的。」  「老鄉?」  「是的。我知道這裡的戰士好多都是鹿邑的。」老人說著,沒等鄭思傑答話,就又到別的貓耳洞送饅頭去了。  剛開始的時候,鄭思傑飢餓難當,沒有多想。此時他吃飽了肚子,才禁不住暗想:「這不是越南的地界嗎?怎麼會住著河南鹿邑人?」鄭思傑頭腦一激靈,繼而大吃一驚,「難道是老君爺(即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