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掌和魚:略帶偏見的中西方教育比較

2021-02-07 新校長傳媒

經常看到關於中西方教育的比較,往往只談到幾個點。這篇由Dr.Terry Qian起擬分享的中西方教育的見解,系統而全面,同時又精煉而簡潔,可謂字字珠璣。或許裡面的見解會引起一些爭議,但Dr.Terry Qian用「略帶偏見」一針見血的概括給我們帶來啟發性的深度思考。


以下為正文



2014年11月,我曾做過一場題為《熊掌和魚:略帶偏見的中西方教育比較》的公益講座,一位熱心家長把我的PPT要去做成了微信,沒想到被冠以」字字珠璣「、」一針見血「,被幾百個公共微信號和網站廣泛轉載,粗略估計閱讀量不下千萬次。

時隔一年,我已履新出任培德書院國際學校總校長,這所以「根深中國,盛開國際」為辦學理念的國際化中式學堂帶給我更多關於教育的深度思考,促使我完成《熊掌和魚》系列講座,也順便整理了第一篇演講提綱的升級版。


文章來自公眾號:教育者錢志龍




《新校長》2015第12期

…………………………………………

芬蘭教育樹



相關焦點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這個典故出自於孟子的《魚我所欲章》。意思是魚是我喜愛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愛吃的;如果兩樣不能都吃,我就吃熊掌從而捨棄魚。 很多人會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來感嘆人生的不完美。
  • 孟子說「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古時候魚和熊掌一樣貴重嗎?
    楊夢/繪□值班記者 魏巍  市民蘇先生來電:孟子說過一句話,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魚在古時候價格很高嗎?難道和熊掌差不多?  記者魏巍答覆:按照現代思維,讓大多數人來選的話,肯定不會像孟子一樣糾結:魚經常吃,熊掌卻極其罕見,兩者來選的話,肯定是選熊掌。  古時候魚和熊掌一樣罕見嗎?我覺得不會。原來的城都是依水而建,而且古代也沒今天這麼多的汙染,江河裡的魚應該非常多,是當時民眾的家常菜。
  • 魚和熊掌的千古煩惱
    魚和熊掌的千古煩惱———我們今天如何看《英雄》  魚和熊掌的典故,凸顯了人面對單一選擇時的困惑與決絕。為了表明捨身取義的堅強信念,孟子預設了一個前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從此,這二者之間不可調和的立場成了我們的一塊心病。
  • 魚這麼便宜,熊掌這麼珍貴,為什麼魚會和熊掌相提並論?告訴你答案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
  • 魚和熊掌亦可兼得
    Ide  2001-01-15 00:00:00   原創 秋夏轉季,正是購物的好時機,但是,國際名牌和優惠價格,就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
  • 淺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他被後世稱為亞聖,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典故出自孟子的《魚我所欲章》。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是孟子終生所求出的正義比生命重要,人人都討厭死亡,但是還有比生命更重要人想要的,所以古人都不願意苟且偷生。
  • 為什麼孟子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魚和熊掌真的不能一起吃嗎?
    孟子曾說過: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魚和熊掌不能一塊吃嗎?小編今天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這句話出自文章《魚我所欲也》,孟子提出,魚我想吃,熊掌我也想吃,如果二者只能選擇其中之一的話,那我只能選擇熊掌而捨棄魚了
  •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有個秘而不宣的規律是:有錢人相信:「熊掌與魚可以兼得」小康層階認為:「熊掌太貴了,所以我吃一小片魚就好」,而窮人說自己吃不起熊掌和魚,所以他們吃雞肉,但又著惦記自己起不吃熊掌的事,滿心疑惑為什麼自己「什麼都沒有」。
  •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有的人自己的小孩被困在車裡,因為捨不得砸車,可憐孩子被悶了幾個小時,最後在路人和民警的責備和勸告下才砸車,差點出了人命。有舍才有得。有時你一直死死守著的,也許分文不值。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題。也許此刻的你現在想是跟父母視頻聊天呢還是發信息,他在想今晚是通宵遊戲呢還是好好學習,她在想今晚是洗頭還是不洗呢?
  • 1kg(魚)=1kg(熊掌),1kg(魚)≠1kg(熊掌),物理學中關於質量的定義
    1kg(魚)=1kg(熊掌),1kg(魚)≠1kg(熊掌),物理中關於質量的定義。在初中物理中,關於質量的定義是這樣說的: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然而,我們仔細想想,還是有問題的,物體所含物質是不一樣的,比如魚和熊掌都是1kg,我們說1kg(魚)= 1kg(熊掌),總覺得有點不合適。從比較的角度來說,不同質就不能比較,畢竟魚和熊掌所含的物質是有區別的,1kg魚不能等同於1kg熊掌。有人可能會說,不必那麼較真,有個差不多就行了,但是,物理的學習是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來不得半點馬虎。
  •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它真的做到了!
    相信大家上學時都背誦過孟子的那篇《魚我所欲也》,裡面的那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也是廣為流傳。當時雖然不太懂,但也不敢問,所以就把它當做真理了,不過今天吉利遠景S1卻做到了「魚和熊掌兼得」。
  • 在魚和熊掌之間
    如果分兩個狀態:活著和死了。活著如果沒有什麼希望,而且還會要懼怕著什麼,那麼選擇自殺,從邏輯上看,是有點說得通。嚇得我趕緊找點自己喜歡的事去做,好讓生活有個盼頭,自己不會萌生自殺的念頭。活著可能本來就是個尷尬的事吧。上帝應該不會給每個人魚和熊掌。人偏偏要魚和熊掌,就偏偏得不到。或者是這樣的,在你努力得到魚的時候,熊掌沒有了;在你努力得到熊掌的時候,魚沒有了。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記作家、企業家蔣坤元作者:重來照片:重來在常人眼裡企業家和作家是不可兼得的魚和熊掌——不是一把琴上的兩根鉉,是行駛在兩股道上的車。可是蔣坤元老師卻順風順水地將「魚」和「熊掌」混搭在了一個鍋裡,用他獨特的「廚藝」燉出了一鍋不可思議的美味佳餚。    我和作者雖然從未謀面,但對蔣坤元老師的名字卻不陌生。因為,在簡書、百家號等多家媒體平臺上讀過他的文章。他的文章在媒體平臺上有著極高的人氣,在簡書上獲有22萬點讚。
  • 魚和熊掌,你該如何選?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這是孟子非常有名的一段話,我們中學時期都學過,而且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一篇是要求全文背誦的。於是魚和熊掌這樣奇葩的類比除了死背下來應付考試之外,便更多的是被小夥伴們當做玩笑來把玩。然而多年過去,當我再次翻開《孟子》讀到此處時,頓感心頭一亮,原來兒時拿來取樂的玩笑話竟大有文章,不禁自愧年幼輕狂有辱先聖,轉念便又不得不感慨孟老夫子對人性體察之細微精妙。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用英語怎麼說?
    中國有句古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本意不是說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強調當如果不能兼得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取捨。英文中也有相類似的表達,但是這個句子和魚,還有熊掌都沒有什麼關係。如果你繼續買昂貴的家電和汽車,你永遠攢不夠買房子的錢。二者不能兼得。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竟涉及到這個重要原理
    上學時,我們學過孟子的一篇文章,叫《魚我所欲也》。上面提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意思是說,我既想要魚,又想要熊掌。然而,二者不可同時得到。所以,我只能二選一,選擇要熊掌,而捨棄了魚。給我們的啟示是,要懂得取捨。
  • 魚和熊掌想兼得?那是你不知道「代價」的真相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說明了任何獲取都是以失去為代價的。舍魚是取熊掌的代價,舍熊掌是取魚的代價。哥哥妄想魚和熊掌兼得,付出的代價更慘重:什麼也沒得到。關於取魚或熊掌的代價,常常會有三種不切合實際的想法:一、魚和熊掌想兼得,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用小代價得大收穫。
  • CC會議,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物美價廉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誒?世事無絕對,因為有個東西叫做CC會議!CC會議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叫你徹底打破固有觀念,讓你深切認識到: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真有此事?!絕對物美人類利用通訊手段的溝通方式大致分為三類:語音、數據、視頻。
  • 面試官問:熊掌和魚怎樣才能兼得?小夥幽默回答,當場被錄取
    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都是比較考驗人的腦力,如果說你按常規去回答,那你肯定會pass掉,今天小編也跟大家分享一個面試的故事。小秦去一家公司面試策劃這個崗位,前面兩輪面試都特別簡單。問了一些基本的情況和一些經驗,以及你對公司的期許和一些看法。小秦因為事先做了功課,回答的比較好,沒有啥問題,和另外兩位求職者一同進入了最後的一輪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