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換了紙吸管以後,喜歡咬吸管的我喪失了奶茶樂趣。」這是市民阿強在朋友圈的吐槽,配圖則是奶茶外賣的紙吸管。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如今,濟南部分店鋪已將塑料吸管替換為紙質吸管和可降解吸管。但關於吸管的口感、價格及質量問題也引發爭議,一場沒有硝煙的「吸管大戰」已悄然拉開序幕……
濟南部分快餐、奶茶店已更換為可降解吸管
1月2日下午,新時報記者來到了槐蔭區印象濟南商業街。走訪冰雪時光、阿水大杯茶等奶茶店發現,如今有部分店鋪還在提供塑料吸管。正值小長假,奶茶店門前排起了長隊,而被市民隨意丟棄的塑料吸管也隨處可見。但在肯德基餐廳內,市民購買的可樂等飲品,提供的吸管均已改成了紙質吸管。
隨後,新時報記者又來到和諧廣場。此時喜茶店的點單界面,已上線了PLA可降解吸管,市民可以自行選擇紙質吸管或可降解吸管。
而星巴克、COCO也同樣將塑料吸管替換成了紙吸管。在銀座超市和諧廣場店的生活用品區,新時報記者發現了在售的吸管。目前超市內還有部分一次性塑料吸管在售,一款100根裝的聚丙烯PP材質塑料吸管售價為5.9元,而一旁貨架上,25根裝的紙質吸管售價則需要8元。
紙質吸管被「瘋狂吐槽」,有市民認為影響口感
「紙吸管是環保,限塑令也絕對支持!但我這種喜歡咬吸管的,簡直是發瘋了。」市民阿強告訴新時報記者,多年使用塑料吸管已讓他養成了「咬吸管」的習慣,如今突然更換材質,讓他偶爾會吃進紙末。
「還有就是,有的紙吸管帶著股膠水味,喝進嘴裡就感覺有毒,比較擔心質量問題。之前也有人遇到吸管上面的牛皮紙開膠的情況,總之挺讓人喪失喝奶茶欲望的。」阿強說。
同樣,市民雯雯也對紙吸管意見「滿滿」。「有的紙吸管做得非常鈍,根本就戳不開奶茶塑封,一使勁就濺一身。」雯雯調侃說,為了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她還隨身攜帶一把小工具,就為了能給奶茶塑封開口。
「另外就是,有些紙吸管會讓你的椰果、珍珠留在杯子底,怎麼都吸不上來。」雯雯表示,如果使用紙吸管來飲用有「材料」的奶茶,經常會遇到吸管頭直接變形,殘留一杯果肉的尷尬情況。
部分網友選擇「自備」吸管,矽膠等材質吸管銷量大增
調查發現,部分市民對於紙質吸管的確「意見滿滿」。為此,也有不少「奶茶愛好者」開始推薦不同材質的吸管,例如玻璃吸管、不鏽鋼吸管等。
新時報記者在阿里巴巴批發網站上注意到,目前除紙吸管和可降解吸管外,銷售額最高的矽膠吸管店鋪,近30天的成交量竟高達64萬件,而不鏽鋼吸管近30天也已成交30萬件,「不甘示弱」的玻璃吸管也已達到18萬件的成交量。在淘寶網,售價最低的玻璃吸管和不鏽鋼吸管為2元每根,矽膠吸管售價則在5—6元每根。
但不同種類的吸管似乎有各自的缺點,有細心的博主在測評網站進行了盤點:「玻璃吸管好看而且最健康,但太容易碎了,感覺有安全隱患;不鏽鋼吸管挺不錯,但是喝稍微熱一點的飲料就燙嘴,而且不便攜;矽膠吸管雖然便攜,但耐熱性有待考量,清洗起來也有點麻煩……」不少博主總結一番後都表示,「還是建議商家提供可降解的塑料吸管」。
不可降解吸管危害大,使用幾分鐘降解卻需500年
「從跨年以來,有不少人都在吐槽紙吸管,這很正常,因為不習慣。但有人說這是矯枉過正,我不太認同。」反塑環保主義者張聰告訴新時報記者,小小的塑料吸管看似不起眼,但在降解方面的難度和對環境的殺傷力不容小覷。此前央視財經曾報導,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為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就接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儘管使用時間只有幾分鐘,降解起來卻可能長達500年。
「2015年有條視頻很火爆,外國志願者遇到了受傷海龜,從它的鼻腔中取出了一根長達12釐米的吸管。這種對於人類來說沒有殺傷力的東西,對動物而言卻是滅頂之災。」張聰說,如今他的家中已使用不鏽鋼吸管,也建議廣大市民從環保的角度,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綠色、無汙染吸管。
此前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如今已到2021年初,關於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的整治似乎才剛剛開始。熱愛奶茶的你,準備選擇哪種材質的吸管呢?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新時報記者:孟天宇
攝影:孟天宇
編輯: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