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酵母發麵「小又慢」?多做一步,半小時發一大盆,又香又甜
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開春後,用酵母發麵「慢又小」?多做一步,半小時發一大盆,又香又甜!』
小時候看動畫片,地球遭遇危險時,總會出現一個拯救地球的英雄——奧特曼!在這次疫情中,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科學家們稱為了「英雄」!俗話說,轉變就有機會,不能開學教師們就通過直播授課,開闢了新的「第二職業」!身為家長,也在家當起了「家教」,終於了解了當老師的不易!男女老少都變成了「大廚」,不用出門,「嘗試」遍天下美食,什麼涼皮、肉夾饃、油條,統統不在話下。過去是不想做,現在是想做就做。
麵食是北方人的主食,但南方人也愛吃,比如包子、花卷、饅頭、大餅等,是喝粥時少不了的。無論是包子還是饅頭,都是發麵製品。過去在北方人的廚房裡,總會有一碗「老面引子」,現在有了酵母粉,發麵很方便。發麵,就是麵團發酵的過程!發酵所用的酵母粉需要合適的溫度和溼度,現在雖然已經開春了,但氣溫還不是很高,如果只用酵母粉來發麵,肯定是「又慢又小」!
有沒有快速發麵的好方法呢?肯定是有的,只要把麵團放在溫度高、溼度大的環境中,並且添加一些輔助發酵的材料,就能快速發麵,通常半個小時就發滿一大盆。和面時,麵粉裡加適量白糖、白酒、米酒、啤酒、泡打粉等,都能夠促進發酵!饅頭是大家常吃的一種主食,製作的關鍵就是發麵,下面我教大家如何利用溫度、溼度和輔助材料來發麵。饅頭的做法:準備1斤麵粉、260毫升溫水、5克酵母、3克無鋁泡打粉、20克白糖。
碗裡倒入40℃的溫水,加白糖攪拌溶化,再倒入酵母粉攪拌成酵母水,靜置5分鐘;
麵粉裡加泡打粉,倒入酵母水,邊倒邊攪拌,攪成面絮後下手揉成光滑的麵團,多揉一會兒更筋道;
面盆蓋上蓋子或包上保鮮膜,蒸鍋燒熱至50℃左右,把面盆放進蒸鍋,蓋好蓋子發酵半小時;
麵團體積變成2倍大小,放在面板上揉一揉,切成面劑子,揉2分鐘後搓成饅頭胚;
饅頭胚放進蒸鍋進行二次發酵,體積再次變大後開大火蒸20分鐘,關火後燜5分鐘即可食用。
蒸好的饅頭又白又大又軟,吃起來非常甜,做法就是這麼簡單,需要注意的是:和面不要用冷水和熱水,40℃的溫水最好,太燙會使酵母菌失去活性;加入酵母粉攪拌均勻後需靜置5分鐘,溫水激發酵母活性,發酵速度更快,很多人直接就和面,一定要多做「靜置」這一步;無論麵團還是饅頭胚,都是越揉越筋道,想要饅頭筋道就要多揉,也會潔白透亮;饅頭胚做好後要進行二次發酵,這一步很關鍵,至少20分鐘,胚變大變輕後才可以開火蒸。
很多人覺得自己蒸饅頭麻煩,前前後後至少要幾個小時,其實只要面發得快,1個小時就能蒸好饅頭!給麵團合適的溫度溼度,比如放在加熱的蒸鍋裡,2個條件都達到了,還可以放進帶發酵功能的烤箱裡,都能快速發酵。要是麵團沒有發酵好也沒關係,只需這麼做:用手指在麵團上戳一個小洞,倒進一瓶蓋的白酒,再等20分鐘麵團就發了一大盆了,秋冬和初春時節通常會這樣,就試試這個辦法。
開春後,溫度還是比較低,蒸包子、饅頭時,不能只用酵母發麵,需要加適量的白糖和泡打粉,再來一勺豬油,蒸好的饅頭又大又白又圓,香甜可口,比買的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