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逆重罪的人念佛也可以得救,那是不是教我們造惡

2020-12-20 龍哥說

關於善惡的問題,經書上說五逆重罪的人也可以得救。有人說了:這樣的人可以得救啊!這個是不是教我們造惡呢?如果有這樣的想法,當然是邪見了,當然也是誹謗釋迦牟尼佛了,「釋迦牟尼佛啊,你講五逆眾生都能往生,那大家都去造五逆罪怎麼辦?」對不起,釋迦牟尼佛確實在經中這樣說了。這就是你的誤解了。

比如說醫生研究出一種新藥,是萬能的妙方,非常靈驗,什麼病都治得好。我們去宣傳、介紹這種藥的時候,我們就對病人講了:某某,你不用擔心,現在我們發明了一種特級的、高效的神方妙藥,什麼絕症都能治得好,何況你這小小的傷風感冒?沒問題的。目的是讓他安心:重病都能治得好,輕病更能治,不是說:哦,重病也能治得好,那現在我去得重病。

對於彌陀的慈悲,應該這樣理解:彌陀的慈悲是這樣子的,連五逆謗法這樣的重罪都能救得起來,當然沒有做五逆謗法的眾生更能得救。我們不能聽到這樣的慈悲,就說:五逆謗法也可以得救?那我現在去造罪造惡。這樣的人,是沒有接受彌陀的慈悲而故意造罪造惡。就像醫生把藥拿來說:重病也能治得好,何況輕病?那好了,輕病我也不治了,我去得重病再來吃這個藥。那就愚痴了。這樣的人是誤解了佛的慈悲。

我們在兩方面容易形成誤解。一方面說:如果我不能行善積德、做到如何如何的修行功夫,彌陀大概不救度我。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另外一種想法是:反正彌陀的救度是無條件的,所以我就可以放縱為惡。這樣的想法也是錯誤的。

我們淨土法門,還是在因果裡面。那麼,信受彌陀救度的人,是否就可以洋洋得意,對別人驕慢?不可能這樣的!因為我們本來就知道有善惡報應嘛,所以才要棄惡行善。只是因為棄惡無力、行善無能,才蒙受彌陀的救度。

因此,我們既然有因果觀念、有善惡觀念,就不會去為非作歹,反而會因為彌陀包容、寬諒我們,我們受了大包容、大寬諒,我們即使不能大包容、大寬諒,也會去寬諒別人、包容別人。因為像我們這種不能被寬諒、被包容的人,不能脫離六道輪迴的人,阿彌陀佛居然來包容、寬諒我們,我們多多少少也會去包容、寬諒別人。

同時,阿彌陀佛賜給我們生命,這個生命不只是脫離六道輪迴的生命,而且是無量壽的生命,具足與阿彌陀佛同樣的無量壽、無量光,智慧同等高明,神通同樣洞達,願力同樣無量無邊,可以說不只獲得今生,而且獲得豐富的永恒生命。同時,阿彌陀佛將極樂世界白白地、不講條件、免費送給我們,那麼,我們受了這種燻發,也會去布施他人。他人有需要,我們去主動為他說法,就像阿彌陀佛主動來為我們,不經過我們的祈求、拜託、要求等等,這完全是彌陀的悲心。我們領受彌陀的悲心,彌陀的悲心在我們的心中薰染、發酵,我們怎麼會反而去對別人驕慢、不同情對方?反而會吝嗇?反而會任性地為非作歹、放浪自己的習性?不會的!

同時,從佛的立場來講,佛救度我們是悲愍我們無力解脫,但是佛的心中還是希望我們勤守戒善,在世間做一個敦倫盡分的人,在佛法裡面做一個遵守佛教戒規的人。

就好像父母愛護兒女,兒女不管是賢能還是愚劣,父母的慈心都是平等地愛護他們。即使是兒子在外面犯錯了,「甚至犯下滔天大罪」父母如果富有,且有地位,父母就會用財富與地位去排解這個滔天大罪。這個兒子平安地回來了,那麼,他難道會認為說:我即使造下了滔天大罪還是平安,所以我可以任性地再犯,沒關係。他會這樣嗎?不會的!父母固然對這個兒子是骨肉般地疼愛,但父母的心中是希望他能夠堂堂正正地立足社會,做個奉公守法的有道德的人。兒子如果孝敬父母,就會順從父母的心意。

所以,體會到這一點的人,就不會說:我得到了,你們都沒有得到。驕慢對方,然後自己惡劣的根性本來能夠改的,反而不想改了,甚至更加誇大。這樣放縱惡業的話,就是沒有體悟到機法兩種深信。

淨土法門本來就是站在罪惡觀上,曉得有善惡報應,從而會對惡謹慎。

只是,我們這種煩惱眾生起了不應該起的念頭的時候,內心並不是沾沾自喜,向人家自傲地說: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可以任性為所欲為。——絕不是!倒是有一種慚愧的心、感恩的心、柔軟的心。因為我們學佛必定是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要棄惡行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是反觀自己,行善有心,但是行善無力,修行有心,力不自由。好了,問題就擺在眼前了。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如果現在一口氣不來,豈不是誤此大事而墮落地獄!

相關焦點

  • 【微信答問】第200期(這三種人能不能往生,一、口雖念佛,而心懷不善;二、口雖念佛,心中胡思亂想;三、口雖念佛,只求來生富貴.)
    就像癌症一樣,那個人是癌症的中晚期,我們身上也有很多癌細胞,只是還沒有發展那麼多,我們還笑話人家,其實我們也是癌症患者啊。要是沒把癌細胞解決完,你今天說了他,下個禮拜去檢查就是你了。這個「癌細胞」就是貪瞋痴三毒煩惱。如果說「口雖念佛,而心懷不善」就一定不能往生,那就沒有一個人可以往生了,只有斷盡煩惱的阿羅漢才能往生。
  • 佛說|身犯五逆重罪,還有救麼?
    有的人會說:「錯了!五逆重罪不能得救贖。」這裡所說的五逆重罪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據說,這五種罪業不得救贖,必墮無間地獄,受苦無盡,雖千萬劫,求出無期。可五逆罪雖重,畢竟是人一時業障所致。難道一世所犯下的惡行千千萬萬世輪迴果報都償還不了?身犯五逆重罪,真的就無藥可救?佛法無邊,難道也無能為力?
  • 壇經十六:五逆重罪和一闡提是否仍有佛性?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01五逆重罪之人是否仍有佛性?昔年的佛門懸案,道生說法,頑石點頭咱們先請原文: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
  • 現在念佛的人,與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是同一個人嗎
    回答:於此世間假借人的名義修五念門,即可達成往生。而我們前一念與後一念都是修行之因。無論是娑婆世界的人還是淨土的人,不能認為是一個人,也不能認為不是一個人。那麼,前心與後心的關係也是如此。為什麼這樣呢?如果認為是一個人,那麼就沒有因果了;如果認為不是一個人,那麼就沒有相續關係了。這在《觀一異門》這篇文章中有詳細論述。
  • 淨土法門: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
    根據淨土諸經的描述,西方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清淨佛土,那裡沒有惡趣,只有莊嚴美好,而且門檻很低,如果有人願意去,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在臨命終時得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的接引。佛教講普度眾生,可眾生根器有利鈍、慧根有深淺,許多人在無上甚深的佛法面前不得門路、望而卻步。
  • 佛教知識:專修念佛,是不是一定要24小時不停地念佛?
    問:專修念佛念念不舍是不是要24小時不停地念佛?答: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並不是要你24小時不停地念佛,而是要有「念念不舍」之心。什麼叫念念不舍?比如人在外面打工,老家有小孩和父母,雖然不能常回家,但心裡對父母孩子有牽掛之心,這就是念念不舍。
  • 墮胎為佛家最重罪業,等同五逆重罪,報應很重!
    在佛教中,將墮胎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五逆重罪等同。懷孕七七四十九天以下的,墮胎的話會犯中下品殺罪,懷孕四十九天以上的話,則犯上品殺罪,受五戒或菩薩戒者,算是破根本戒,這是很嚴重的的殺業。為什麼墮胎是如此重罪?
  • 淨空法師:念佛最好是坐在那念!
    我們要不要?我們要不要這一生活在這個世間天天都歡歡喜喜?像彌勒佛一樣,一切時、一切處滿面笑容。為什麼這麼歡喜?他有歡喜處,自己成就了戒定慧,孔子成就了戒定慧,該放下的放下,該舍掉的舍掉,該取的取,該離的離,得大歡喜。「爭」這個字不是好字,它帶給人痛苦,從小就教競爭,他就會鬥爭;提升就是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戰爭就毀滅,死路一條。
  • 念佛為什麼要回向?
    弟子問:師父,我每天早課誦普門品、念佛,也有時候早課內容想多加一部地藏經,請問:念完普門品、念完佛後念三皈依和回向,然後誦地藏經後再多念一遍三皈依回向,這樣行嗎? 能夠回向,這個心就能轉福,就是把它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直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得一個巨大的福報。如果不把一切善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就會自然地感得人天福報,還在三界出不去。
  • 大德開示:該如何念佛,念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那麼如何去念佛,才容易修行成功呢,並不是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每天隨便念幾句,就能夠修行成功的,還是要去專心修行的。那麼祖師也是根據我們的根性,給我們想出來念佛最容易成就的法門,這個法門原載於《楞嚴經》,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記載,就是要求我們念佛的時候「心念耳聞」,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嘴巴念佛,用耳朵去聽念佛的聲音,以此來都攝六根,功夫到家了,可以達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 幾個故事,只要一心念佛,念佛可以治病!
    這時,王姓工人只管念佛,沒有絲毫恐懼害怕。二分鐘後,鬼影消失,右上首看見阿彌陀佛全身金色,右手下垂,隨著念佛聲,心跳漸漸恢復正常。第二天,痔瘡竟不藥而愈,心跳減少到80次左右。王姓工人只是一個堅持念佛的人,為什麼能躲過這次生死大劫?直到講述這篇文章時病再未犯,而且已是古稀之人。
  • 念佛人就只管念佛,不用學太多,對嗎?
    這是我們對善導大師很容易誤會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許多念佛人排斥聞思呢?就是沒有真正理解善導大師的本意,對專修雜修理解錯了,導致修學淨土法門的大方向都錯了,南轅北轍。甚至不但害自己,還要害別人,還要告訴別人:「你不要這麼雜修,你不要學這麼多,學得越多,就越難往生。」這就非常危險、非常可怕,這不是善導大師的本意!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多,往生人少的原因
    沒有信,怎麼可以啊?有沒有信?那你看他就說一句念佛,所以蕅益大師是不是要信願念佛?接著又說了:「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引用經說的,佛說的,「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說的什麼意思?如果有個人,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什麼也不夾雜,就是無上深妙禪,原來你光念佛是禪宗啊!
  • 為什麼念佛沒有感應?因為這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近代大德開示」,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了端坐念就是以真誠之心,一心念佛。『以憶母故』,就是發菩提心,跟《無量壽經》上講的原則就相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她不眠不休!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宋朝瑩珂法師,傳記裡面記載這個破戒的比丘,造作許多的惡業。他最大的長處,是他自己曉得,造惡多了,將來必定墮地獄。曉得,為什麼還要造業?
  • 讀《楞嚴經》、《華嚴經》不知道念佛,那是經義沒看清楚(淨空老法師)
    蕅益大師開示裡面,引用蓮池大師的話說,「一句彌陀賅羅八教,圓攝五宗」,一句阿彌陀佛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因為在中國講到佛法常說的宗門、教下,就把整個佛法包括了。宗門就是指禪宗,除禪宗之外都以「教下」來包括。五宗是禪宗裡面五個派別,這是六祖大師以後形成的,像臨濟宗、曹洞宗,這是指宗門。八教是講天台判教:化儀四教、化法四教。他是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用藏、通、別、圓來判攝。
  • 天國的奧秘|人心裡相信主耶穌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主復活升天以後,又差遣祂的門徒廣傳福音。主耶穌的這個救恩得到是非常簡單的,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而且保羅教導,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 念佛感應記:新娘念佛,翻車無事
    回憶十二年前,筆者與呂正涼大姊,到總爺糖廠的大乘精舍,教人念佛的時候,此女孩才五歲。十年前王居士轉任臺東廠,王夫人顏嘉亨女士是一位口才流利萬分賢能的太太,一到臺東就與陳玉芳居士等人,共同建設一間蓮社,亦曾邀我去玩。但七年前又轉勤到龍巖糖廠,王氏伉儷又在當地組成一個念佛會,又再度約我去隨喜,共結法緣,做父母的如此發大心,在鬱清小小心靈中因聞正法,便種下善根。
  • 真正修念佛法門,該如何看待這人世間?
    《四十華嚴》裡面,勝熱婆羅門愚痴,甘露火王瞋恚,那簡直是殺人的魔王,伐蘇蜜多女是淫女,就是我們現在講妓女。這三個人代表什麼?貪瞋痴,代表三毒,都是善財的老師,那還有什麼話說?裡面有佛法、有外道,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頭有好幾個是外道。這就說出了,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一個不是佛,沒有一個不是菩薩,這樣才能成就自己。所以一個念佛人,真正念佛人,就是要以十大願王這種心態處事待人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