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楞嚴經》、《華嚴經》不知道念佛,那是經義沒看清楚(淨空老法師)

2021-02-22 為正法久住平臺

一句彌陀賅羅八教,圓攝五宗


淨空老法師慈悲開示

一軸之中,因為卷子有軸,就像我們裱的畫,它底下有個軸子,有個木頭棍子做中心,因為它好卷,容易保存,不容易損壞,所以「一軸」就是一卷。一卷經文裡面包含著有無盡的義理、無量的法門,這兩句話說得也不過分,確實是如此。蕅益大師開示裡面,引用蓮池大師的話說,「一句彌陀賅羅八教,圓攝五宗」,一句阿彌陀佛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因為在中國講到佛法常說的宗門、教下,就把整個佛法包括了。宗門就是指禪宗,除禪宗之外都以「教下」來包括。五宗是禪宗裡面五個派別,這是六祖大師以後形成的,像臨濟宗、曹洞宗,這是指宗門。八教是講天台判教:化儀四教、化法四教。他是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用藏、通、別、圓來判攝。化儀、化法八教,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這就說明一句阿彌陀佛把所有的佛法都包括在裡面,一法都不漏。

幾個人知道阿彌陀佛的好處?念佛的人雖多,盲修瞎練,不曉得這個法門的好處,所以他很難得受用。講這部經的人,通常在佛七或者法會七天當中就講完,七天我們連經題都講不下來,粗枝大葉、含糊籠統這麼講一遍,也是無法明白其中的義理。從前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提倡,他主張這個經不講則已,要講一定要深講、一定要細講,才能叫人得受用。如果略說,只有對高人、老修行才行,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一定要深講、要細講,要不厭其煩。

大師又說:「一旦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鹹得現前。」這句話對我們喜歡研究教的人是莫大之安慰,我們要學這個、學那個,到哪裡學?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在這個世間學,這世間好老師、好同參都找不到。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跟諸佛菩薩學,絕對正確,沒有錯誤。為什麼不好好的花幾年時間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完成你的學業?這個世間,尤其是現代,《楞嚴經》上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有什麼樣的慧眼能辨別邪正?遇到一個好的老師難,可遇不可求,邪師太多,到處都是,這是學佛的困難。為什麼不死心塌地去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心地清淨,你就有慧眼、法眼,換句話說,邪正、是非、真妄你有能力辨別;心不清淨,沒有能力辨別。可見得這個一心重要!

如果說到其他法門,佛說:「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有很多人他喜歡禪,沒把念佛瞧在眼裡,以為禪高,不曉得念佛比禪還要高。念佛這個法門,在《楞嚴經》裡面是「楞嚴大定」,楞嚴會上它是特別法門。諸位要明白,特別法門是從裡面提出來,不按順序排列,依照順序是普通法門。《楞嚴經》有兩個特別法門,一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如果按順序排列,它應該是第二。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它按這個排列,六根:眼、耳,耳根應該排在第二,把它抽出來擺在最後,這就告訴我們這是特別法門。一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是特別法門,它在七大裡面的順序是根大,七大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根大是見,應當在識的前面。識是彌勒菩薩代表,應當在彌勒前面,把它提出來排在後面。兩個特別法門就告訴我們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念佛最妥當,不是明白指出來嗎?所謂楞嚴大定是什麼?就是這個。

讀《楞嚴經》不曉得念佛是楞嚴大定,冤枉!讀《華嚴經》不曉得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主修的是念佛法門,那也很冤枉。善財童子第一個善知識德雲比丘教他念佛,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個開始,一個結束,可見這是主修法門,自始至終從來沒有離開過。其餘的無量無邊法門,那是五十一位菩薩所代表,是助修法門,用也可,不用也可。不用,一個法門就成無上道。讀《華嚴經》沒看出這個門道,《華嚴經》是白讀了。讀《楞嚴》不曉得念佛,讀《華嚴》不知道念佛,那是經義沒看清楚、經沒念得通。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六度萬行,都在這句「阿彌陀佛」四個字裡面,樣樣具足了。你得到定,定共戒;你得一心不亂,道共戒,它怎麼不具足?我們才真正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才真正肯把這句阿彌陀佛當作命根一樣抓住,一時一刻絕不放鬆,曉得抓牢了這個,一生成佛,決定沒有疑惑。現在時間到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二集)1984/12 臺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02

相關焦點

  •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誦經就是背誦,看著經文叫讀,不看經文叫誦。念得很熟了,可以背下來了。誦經,要怎麼誦?經裡頭沒有意思,不要求解義,這個怎麼講、那個怎麼講,那都是你的妄想,經沒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規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間斷。
  • 淨空老法師修學《阿難問事佛吉兇經》的心得報告
    遇到真善知識,你聽不聽他的教誨?真聽,真幹。你看看我們念的《華嚴經》,在此地前一個時期所講的《文殊菩薩十信章》,最後文殊菩薩教善財童子參學,親近善知識,囑咐他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行持?那幾句話話說得好!
  • |楞嚴經|金剛經|華嚴經|阿彌陀佛...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佛教的十部經典佛經,看看各位都讀過幾部?  一、《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 淨空老法師說出了自己的接班人……(萬人念佛祈福)
    悟道法師簡介悟道法師,俗姓林,名正道。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一日生於臺灣省臺北縣,幼居汐止、五堵。年少時即感到人生無常,生死事大。一九六六年經家兄介紹佛法,對於佛法生起無比的興趣,遂放棄世學,專研佛學。初期學佛,於高雄壽山寺星雲老法師為皈依三寶,法名慧明,聽賢頓、淨心等諸位老法師於電臺佛學講座講《阿含經》、《法句經》等。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能利法師
    善知識者,淨空法師也。師乃當代光復佛教為佛陀教育之先軀泰鬥。其所言說皆契於佛理,合於世道;其所行處,是為眾等之楷模,人天之師表,乃吾等之真正歸依處,慚愧末學能利等,能親近老法師,得老法師親為指教,其大幸豈三生哉!先得根本智,再以多聞,則無往而不至。昔六祖能大師,三年而啟根本智,觸類旁通,聽涅盤等,未半而達經義,此方便智也。淨老法師教法與此同,師喻根本智為樹之根、幹,方便智為枝、條等。
  • 地藏經解釋:淨空法師主講地藏經
    這個經本,清朝靈桀父編著的《地藏經科注》,在所有《地藏經》註解裡面,這個注子注得最好,不知道現在這裡有沒有?查一查,如果是有的話,我們就用這個本子;沒有,我們就用聖一法師的講記。我過去講過幾次,都是依科注這個本子講。諸位同學,我在往年每一個新的道場建立,第一部經一定是講《地藏菩薩本願經》。為什麼要講這一部經?
  • 淨空法師: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最好?
    淨空法師: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問:第二,道場念佛堂內大眾常年佛七,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是專聽師父上人講的淨土經論,還是先以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和《弟子規》聽起?我們看《淨土聖賢錄》、看《往生傳》,裡面確實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甚至於到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屬於下愚。時間,多少時間?三年,真的往生。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不生病,真成功!所以老實比什麼都可貴,老實人難。那絕大多數,百分之九十九,上不上,下不下,叫中根人,中根人是最難調的。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為中根人。為上根人不必,像惠能大師上上根人,一堂課,頂多個把小時就解決了,他就成佛。
  • 大佛頂首楞嚴經|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我們一起來接受佛陀在《楞嚴經》上的指示,來接受佛陀的甘露法語,這樣甘露才裝得回去。古來有「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為什麼叫做「開慧的楞嚴」?第一個就叫你舍識用根,捨生滅的意識心,用不生不滅的根性。眾生看一件事情,馬上落入觀念,不知道自性本空,所以涅槃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顯露不出來。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經者,梵語修多羅,此言契經,一者契理:上契諸佛所說之理.二者契機:下契眾生可度之機.通於一切經藏故
    請看講義第十二頁,經常聽師父講經的人,對「經」這一個字,相信聽過很多次,能夠很清楚明白。【經:釋尊演說之教理,本稱為法,即教法之意,後世弟子以之為教理綱要之書,而稱為經。經者,梵語修多羅,此言契經,一者契理:上契諸佛所說之理。
  • 淨空老法師令人嘆為觀止的講經說法
    淨空法師講經,關鍵的地方重複說了很多遍,我們都幾乎能夠背誦。我們聽經的人,就算不能做到一部經反覆聽,那麼你只聽一部經,也可以發現重要的地方,因為你會聽到好多遍,絕不會遺漏重點。比如老法師把菩提心總結為10個字---真誠,清靜,平等,正覺,慈悲。
  • 《楞嚴經》釋疑:聖嚴法師講楞嚴經
    於是信願益堅,精心研究,竟達十載,於經中疑義深奧難解之處,遂一一書條,貼於壁上,逐條靜坐參究,既明白一條,即扯一條,如是者八年之久,一房疑義,扯盡無餘。所著經論講義,已出版流通者,十有餘種,惟此經講義,遲遲著述者,何也?以楞嚴妙義,豐富深藏,每講一次,則有一次發明,多究一番,自有一番進步,意欲掩關,專著是疏,機緣未湊,致延時日。迨年六十有八,深感老病之軀,風前殘燭,若不速償斯願,恐悔莫及。
  • 夢參法師講《楞嚴經》連載
    因為阿難是多聞第一,非但能聞,而還憶持不失,過目稱誦,只要念一遍,十二部經乃至於無盡的妙理,不是一佛所說,三佛,十二佛,如十方諸佛所說的都能夠憶解。這清淨妙理,只益戲論,增加你遊戲的言論而已,不入實相。   十二部經,咱們念一下就是了,不是哪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不是這些個。十二部經有十二句話,大家記到。長行,有的經文都是依長行說的。
  • 楞嚴經賞析:楞嚴經義貫全文
    師兄在修行楞嚴經的過程中,是要用心的去體會經文中的內容是什麼,這樣師兄的修行功效才會更加的好,而且師兄也會知道楞嚴經全文講什麼,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簡單的了解楞嚴經義貫全文吧!3、「密 」,有寶的意思,因為是如來自己修行成佛的密訣,所以很寶貴;因為很寶貴,所以把它珍藏起來,不輕易示人,故稱為「密」。譬如有人有一無價之寶,他就會把它珍藏起來,作為傳家寶,不隨便拿給人家看,只讓他的繼承人知道,旁人皆不知不見。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24】《楞嚴經》前面三卷半的經文當中,有三個主題是它的重點
    而妄想本身是不真實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學觀念。這個觀念你要建立起來,你整個修學就有善巧,你就不會修那麼辛苦。而且在進步的過程當中,你會突破得很快。這是講理論。——淨界法師 楞嚴經講記24【淨界法師】【受持楞嚴咒之功德12】必得心通  那應該怎麼做,才能夠真實地把這樣的力量發揮出來呢?看下一段。  謹遵四法:  汝及眾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淨僧,於此咒心,不生疑悔。  佛陀講出了四個方法。
  • 《楞嚴義貫》【1】自序+楞嚴經梗概(成觀法師)
    《楞嚴經》,眾所周知,是一部極重要的大經,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為過。又,大家都知道,《楞嚴經》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寶典。尤其我們末法時期種種法上的亂相,佛在本經中,幾乎全都說到了!而且講的十分透徹、明白;佛並且也指出其各各對治之方。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21】《楞嚴經》經文大意(一)
    甲二、修學宗趣  甲一、經文大意  好,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綱要,我們先看甲一的經文大意。蕅益大師把《楞嚴經》分成六大段:  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這一段叫作分別真妄,分別真心跟妄心的差別。  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大佛頂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本來面目,那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
  • 不讀華嚴經 不知佛家富貴
    祖師云:「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 讀《楞嚴經》,能夠幫助人開悟; 讀《法華經》,能夠幫助人成佛; 而讀《華嚴經》,是能幫助人富貴嗎?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看完這些,就知道《楞嚴經》非學不可
    楞嚴經這是佛教裡一部照妖鏡的經,所有天魔外道、魑魅魍魎,一見到楞嚴經都現原形了,它無所遁形,什麼地方它也跑不了。 憨山大師曾經說過這樣的兩句話:「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楞嚴經無法不備,無機不攝,乃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楞嚴經是佛教的骨髓,人若無骨髓一定會死。佛教裡若無楞嚴經,也可以說無佛法。】
  •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我這次到北京,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周宣德給他寫的信,他看也不看,不要說回信,看都不看。什麼原因?是因為他在臺灣有個出版社,慧炬出版社,曾經替某一位老居士出版了一部書,這個老居士邪知邪見,他替他出這本書。他說周老就不要談了,這麼大年歲,學這麼多年的佛,連邪正都分不清楚,還談什麼?不必談了。所以我們聽了之後,想到黃念老的門檻不亞於當年弘一大師。
  • 淨空法師: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你的行不相應,你沒有知,你一知半解,而且你知裡頭有錯誤,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是錯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所以佛說後世人看佛經依文解義,佛都喊冤枉,三世佛都喊冤枉。為什麼?佛的意思不在文字裡面,佛的意思也不在言說裡頭。馬鳴菩薩說得好,在《起信論》告訴我們,教我們怎樣去學教、怎樣去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