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粗大動作發育

2020-10-29 優加佳寶

粗大動作也稱大運動,包括頸肌和腰肌的平衡動作以及爬行走、跑擲跳等動作。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3-5歲年齡段的粗大動作發育。

粗大運動技能

到三歲的時候,兒童已經掌握了多種技能,雙腳跳、單腳跳、兩隻腳換著跳和跑步。

到四五歲時,他們對肌肉的控制越來越好,使得技能更加精細化,例如在四歲時他們能夠準確的扔出球,讓同伴接到。

五歲時,他們可以將一個套環扔到五英尺外的一個柱子上,五歲兒童可以學會騎自行車爬梯子滑雪,這些活動都需要相當的協調能力!



活動水平

這些技能的獲得可能與大腦的發育以及負責平衡和協調的腦區的神經元隨鞘化有關,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孩子們用大量的時間來練習這些技能,這一時期的活動水平相當高,學前兒童似乎永遠都在運動著。事實上三歲時的活動水平比其他任何時期都要高,除此之外,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兒童軀體靈活性也隨之提高。

儘管總體活動水平很高,但兒童間仍有一些顯著的差異,部分差異與遺傳氣質有關,由於體質因素,那些在嬰兒期就異常活躍的兒童在學前期也會非常活躍,而那些嬰兒期就相對溫順的兒童在學前期還會一直如此,而且相比於異卵雙生子,同卵雙生子表現出更多的行為一致性,這說明了遺傳基因對活動水平的重要作用。



當然,基因不是決定學前兒童活動水平的單一因素。環境因素,例如父母的管教風格,甚至更寬泛的對行為適當性的文化判斷,都會對其產生影響,有些文化對學前兒童過於活躍的行為採取相對寬容的態度,而另一些文化則相對嚴苛。


最終基因和環境共同決定了兒童行為的活動水平,但大體上說,學前期是兒童一生之中最為活躍的時期。


粗大運動技能的性別差異


男孩和女孩在粗大運動協調的某些方面存在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肌肉強度存在差異,男孩比女孩更強有力一些,例如男孩一般都會把球扔得更遠,跳得更高,而且男孩的總體運動水平高於女孩。

儘管並不像男孩那麼強壯,總體運動水平也更加低,但女孩通常在肢體協調能力方面超過男孩,例如五歲時女孩在跳爆竹和單腳平衡方面會比男孩更好。

學前兒童粗大運動技能某些方面的差異有很多,除了遺傳能夠決定力量及活動水平的差異外,社會因素可能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性別對兒童活動種類的影響越來越大,例如如果某項包含粗大運動技巧的運動被認為更適合男孩,那麼男孩的粗大運動技能就能夠在該活動中得到更多的鍛鍊,最終更加熟練的掌握這項活動。

但不考慮性別因素,兒童在學前期其粗大運動技能的確得到了顯著發展,這種發展是他們到五歲的時候能夠爬梯子、玩「跟我做的」遊戲,並能相對輕鬆的使用滑雪板。

相關焦點

  • 父母課堂 | 3-5歲粗大動作發育
    粗大動作也稱大運動,包括頸肌和腰肌的平衡動作以及爬行走、跑擲跳等動作。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3-5歲年齡段的粗大動作發育。到三歲的時候,兒童已經掌握了多種技能,雙腳跳、單腳跳、兩隻腳換著跳和跑步。到四五歲時,他們對肌肉的控制越來越好,使得技能更加精細化,例如在四歲時他們能夠準確的扔出球,讓同伴接到。五歲時,他們可以將一個套環扔到五英尺外的一個柱子上,五歲兒童可以學會騎自行車爬梯子滑雪,這些活動都需要相當的協調能力!
  • 3-5歲兒童粗大動作發育的區別
    到三歲的時候,兒童已經掌握了多種技能,雙腳跳、單腳跳、兩隻腳換著跳和跑步。到四五歲時,他們對肌肉的控制越來越好,使得技能更加精細化,例如在四歲時他們能夠準確的扔出球,讓同伴接到。五歲時,他們可以將一個套環扔到五英尺外的一個柱子上,五歲兒童可以學會騎自行車爬梯子滑雪,這些活動都需要相當的協調能力。
  • 收藏 | 粗大運動發育規律及重點動作發育過程
    粗大運動的發育與其他能力的發育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嬰幼兒從俯臥位抬頭和左右轉頭,以及以後的坐爬站行,都為其接觸環境創造條件,從而對感知、認知的發育起積極作用。這些情況會在2-3個月逐漸改善,頭頸越來越穩定,脊柱也慢慢可以伸展,呈半前傾姿勢。到4-5個月的時候,孩子已經能夠保持脊柱伸展,頭部穩定,可以在成人扶腰的情況下坐起,因而稱為扶腰坐階段。
  • 兒童粗大動作發育量表TGMD-2
    大肌肉群發展又被稱為粗大動作發展,動作伴隨人類的發展歷史貫穿始終,人類在環境與社會中不斷適應,並與環境、社會相互影響,相互融合。人類動作的發展即人類與周圍環境融合互動的結果,動作發展的層次與人類身心健康的關係緊密相聯。
  • 0~6歲兒童粗大運動與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從出生到2歲,他們的活動非常有限,大部分情況下都待在嬰兒床裡、大人的腿上、嬰兒圍欄裡,或其他通常固定、安全的地方。不過,3歲時,大部分孩子在走路時協調性變好,可以上下樓梯、跑步,甚至騎三輪腳踏車。3~6歲的孩子在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隨著粗大動作的發展不斷取得進展,漸漸學會使用其腿部、軀幹和上臂的大肌肉來維持平衡。
  • 0~6歲兒童粗大運動與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從出生到2歲,他們的活動非常有限,大部分情況下都待在嬰兒床裡、大人的腿上、嬰兒圍欄裡,或其他通常固定、安全的地方。不過,3歲時,大部分孩子在走路時協調性變好,可以上下樓梯、跑步,甚至騎三輪腳踏車。3~6歲的孩子在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隨著粗大動作的發展不斷取得進展,漸漸學會使用其腿部、軀幹和上臂的大肌肉來維持平衡。
  • 粗大動作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協調性,有利於平衡感的建立。
    嬰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粗大動作訓練可以促進大腦發育的協調性。有利於平衡感的建立,對寶寶自信心的培養和獨立性有促進作用。粗大動作對寶寶的發展非常重要,家長們一定不要忽略對寶寶粗大動作的訓練
  • 如何訓練孩子,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
    本文主要從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模仿,來進行訓練提升兒童的模仿能力。粗大動作模仿訓練:粗大動作主要指上肢、下肢技及頭部肌肉運動能力一步動態動作:揮手、握拳旋轉,雙臂前後擺動(類似跑步),雙手向上打開等2.兩步動作:拍手拍腿,叉腰點頭,舉手打開等3.多步動作:兒歌配動作,歌曲配舞等形式4.身體協調:接球,滑梯,騎三輪車,輪滑,跳跳球等
  • 1-5歲發展評估表丨社會能力、語言、思維、精細動作、粗大運動
    社會能力發育1歲1、能吸吮和吞咽2、能用手抓住腳或把手伸進嘴裡3、能雙手伸出做準備被抱起的姿勢4、從抱著到放下有反應5、能玩一個玩具達三分鐘9、會用刀子切蘋果10、能做一些在外面的小差使(如幫忙送東西到鄰居家)11、懂得勝、負、如能玩比賽的遊戲12、能自己穿衣服並試圖自己繫鞋帶子言語-語言發育
  • 嬰幼兒粗大運動與精細運動發育的特點
    作者: 高亞琴   來源:作業治療OT日誌(shutcm-ot),已獲授權  嬰幼兒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姿勢運動發育會有一定的順序和規律,下表總結了0-3歲正常嬰幼兒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的特點。  嬰幼兒粗大運動的發育特點
  • 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訓練方法,請收藏
    粗大動作訓練學齡前是兒童粗大動作發展得最快的階段,粗大動作訓練的難度並不很大,只要在生理成熟的基礎上,著意訓練就可以收到效果。未經訓練的孤獨症兒童一般從粗大運動6<訓練開始,然後再慢慢地展開全面的訓練。
  • 3歲前這些表現可能是寶寶精細動作發育遲緩!嚴重影響大腦發育
    寶寶精細動作發育遲緩有什麼表現?3、7個月:很難把東西放進嘴裡。4、1歲:不會用手指某個東西。5、1歲3個月:不知道怎麼用勺子或者其他常用物品,不會用拇指和食指夾取物品、6、3歲:不能搭起超過4塊積木、不會畫圖、對玩具不太感興趣。 精細運動發育遲緩有哪些影響?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 3歲還沒掌握這個技能?是大腦發育遲緩了
    嬰幼兒時期正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說話、走路、蹦蹦跳跳.....仿佛每一天他們都會有新的變化。然而,寶寶們的發育又不是「統一划定的」,有的寶寶1歲多就能吱吱呀呀說上幾句,而有的寶寶卻將近2歲了,依然吐字不清。
  • 3歲還沒掌握這個技能?是大腦發育遲緩了
    嬰幼兒時期正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說話、走路、蹦蹦跳跳.....仿佛每一天他們都會有新的變化。然而,寶寶們的發育又不是「統一划定的」,有的寶寶1歲多就能吱吱呀呀說上幾句,而有的寶寶卻將近2歲了,依然吐字不清。正是因為這些差異,讓很多家長都擔心不已,每天觀察著寶寶的變化,生怕他的發育落後了其它人。那麼,寶寶具體有哪些表現時,說明發育遲緩了呢?一起來看看!
  • 2.5~3歲幼兒生長發育規律解析
    我們已經介紹了1~30個月齡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和養育技能。今天跟大家分享下2.5歲~3歲幼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如果上述的技能中,寶寶有一半以上無法完成,請去醫院諮詢醫生,寶寶發育可能存在落後。體格生長水平2歲半以後的孩子身長的增長速度會大於體重的增長,因此身材比例比嬰兒時期更勻稱,著衣打扮起來就更像「小大人」了。
  • 3歲還不會做這些動作?寶寶可能發育遲緩了
    但生命玄秘,寶寶發育的過程中更是充滿未知數,有驚喜,也隱含擔憂。天才畢竟少數,發育遲緩卻常見,所以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寶寶三歲了,卻還不會完成以下動作,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02 運動發育落後,沒有呼名反應 寶寶的運動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如果3個月了還不會抬頭,5、6個月的時候還不會翻身,9個月了還不會主動伸手夠東西,兩三歲還走不穩路,並且叫他的名字很少得到反應……這些都表明孩子的發育已經出現異常,需要諮詢專業醫生
  • 人的智慧在手中,精細動作對孩子大腦發育很重要,7個遊戲練起來
    我們人手所能操作的複雜動作是任何其他動物都無法完成的,就是與和人類相近的猿類相比較,這種區別也是非常大的。從動作的個體演化順序來看、精細動作的發育成熟較粗大動作的發育成熟為晚,精細動作是在粗大動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0~1歲的寶寶,動作發育需要經歷哪些過程?
    兒童的整個生長發育要經過3個高峰期,其中0~1歲寶寶是第一個生長發育高峰期,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個高峰期,因此,家長都非常關注~1歲寶寶的生長發育。生長發育的內容包括體重、身長、神經系統、運動、語言、聽力、感統力及精神心理行為能力的發育。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寶寶被幼兒園「退貨」了小秋的兒子今年3歲,上個月送到了家附近的一個幼兒園,誰知沒過幾天兒子就被「幼兒園」退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