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2020-12-20 糖果的媽媽

生理學研究證明,在大腦神經中樞中,有一部分是專門掌管手部運動的,手部運動越精細大腦與之對應的神經元就越發達。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爬了」,多數家長對寶寶的「大動作」非常在意,但卻忽略了寶寶的「小動作」——精細動作。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

寶寶被幼兒園「退貨」了

小秋的兒子今年3歲,上個月送到了家附近的一個幼兒園,誰知沒過幾天兒子就被「幼兒園」退貨了。

這讓小秋十分惱火,她找到幼兒園的老師理論,自己家的寶寶能背好多古詩,這麼聰明的孩子為什麼不能上學。

幼兒園的老師非常無奈的說:「我承認寶寶是很聰明,但是他的獨立性太差了,就拿吃飯說別的小朋友都能自己吃,但是你家孩子連勺子都拿不穩。」

老師的話給小秋潑了一盆涼水,其實她也知道寶寶的精細動作不太好,像扣紐扣、用勺子這樣的動作都非常吃力,但是她卻一直沒有在意。

覺得只要寶寶「學習好」就夠了,沒想到如今寶寶因為精細動作不過關而被「退園」了。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不同的標準,寶寶手部動作越精細,證明其大腦發育程度越好。

決定寶寶的精細動作的要素有5個:它們分別是「手指動作」、「抓握力量」、「雙手協作」、「手眼協調」、「手腕靈活和穩定程度」。

下圖為0-3歲手部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家長們快來看看寶寶有沒有達標。

寶寶的精細動作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家長可以根據上表對寶寶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學會精細動作的寶寶也會更有成就感。

家長別再幫倒忙

要想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正常發育,家長一定要學會「放手」,寶寶只要多練多用,精細動作才能發育得更好。

就拿吃飯來說,一些家長覺得孩子拿不好勺子,吃的慢不說還會弄得到處都是,所以索性餵寶寶吃飯。

這就讓寶寶喪失了「鍛鍊」手部精細動作的機會,還有穿衣服、穿鞋子、扣紐扣等,家長一定不要嫌孩子慢,要讓他們試著自己做,即使錯了也不要緊。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

家長別再讓寶寶順其自然了,精細動作是需要寶寶重複訓練的,一旦錯過了時間很難補救。

1)0-3個月:讓寶寶發現手

寶寶出生後其實就已經會「抓」了,我們可以把不同的東西放在寶寶的手中,讓寶寶發現自己的手,增加寶寶的感知能力,像小鈴鐺、媽媽的手、核桃都是可以的。

2)3-6個月:訓練寶寶抓力

這個時間段我們主要訓練寶寶的抓力,可以多準備一些顏色鮮豔的物品,放在寶寶的手邊,當然不能太大,畢竟寶寶的手很小,一般2.5cm左右就可以了。

3)6-12個月:從抓到捏

這段時間家長可以試著讓寶寶從抓到捏,比如讓寶寶拿餅乾、葡萄乾等,等寶寶10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捏起比較小的物品了,如奶片,豆子等。

有的寶寶在這個階段特別喜歡「撕紙」,家長可以專門準備一些紙給寶寶撕,等到寶寶大一點可以試著給他們在紙上畫出形狀並打孔,讓他們按著孔撕。

4)1-2歲:塗鴉訓練

寶寶1歲左右就可以握筆塗鴉了,但這段時間一般都是「亂畫」,家長可以多準備一些色彩鮮豔的畫筆,這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

有助於寶寶手眼協調,等到寶寶2歲後就會畫出一些有意義的線條了。

5)2-3歲:使用筷子

一般1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用勺子了,當寶寶適應勺子以後就可以讓寶寶使用筷子了。剛開始可以讓寶寶夾一些大的、較軟東西,像棉花、小饅頭等。

等寶寶可以順利夾起後可以換成稍微硬一點的東西,如大棗等。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的精細動作達標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 想讓寶寶更聰明?抓住精細動作發育黃金期,附0-3歲訓練指南
    3歲前是精細運動能力發育極為迅速的時期。精細運動發育得好,寶寶會更聰明,尤其體現在入學後閱讀以及數學方面。 仔細來說,對寶寶的成長還有3大好處: 促進大腦發育 精細動作是兒童智能的重要組成之一,代表了孩子神經系統發育狀態是否良好,而且手腦關聯性極強。
  • 0-3歲寶寶精細運動培養方法,不讓寶寶錯過智力發育黃金期
    寶寶出生前三年,大部分媽媽更關注的是寶寶大運動的發育情況,只有少部分媽媽會關注到寶寶精細運動的發育。其實精細運動的發育與孩子的智力發育有更密切關係,精細運動發育得好,寶寶才會更聰明,尤其體現在入學後閱讀以及數學方面。
  • 四個月寶寶還不會翻身,應不應該順其自然?再拖就錯過關鍵期了
    俗話說三翻六坐七爬,大部分情況下,三個月寶寶就掌握了。然而,有些寶寶四五個月了,還沒有學會翻身,家長們就擔心會不會影響後續一些大動作的學習?昨天就收到一位寶媽的私信,說寶寶四個月了還不會翻身,但老公說要順其自然,應該聽他的嗎?
  • 3歲前這些表現可能是寶寶精細動作發育遲緩!嚴重影響大腦發育
    寶寶抓、捏、拿、握,以及手眼協調這些動作就叫寶寶的精細動作。寶寶抬頭、翻身、爬、坐、站、走等這些屬於寶寶大運動。每個寶寶情況的不同,大運動的時間也不完全相同。像這樣的大運動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運動,一般不需要人為幹預,而精細運動的發展是需要不斷引導和訓練的。
  • 一歲內寶寶精細動作發展暗示智力發育,你家達標沒?附上早教方法
    很多父母有了寶寶後,對寶寶的身高體重格外在意,不定時地量量長高了沒,長胖了沒。但要我說,新手爸媽更應該關注一歲內寶寶的動作發育,因為這是反映寶寶智力發育的重要標準。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動作發育是由大腦的神經系統帶動的,可以說動作發育是大腦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只是長高長胖但動作發育遲緩,說不定可能是大腦某方面功能發育不足。家長如果能及時發現並做出適當的改善方法,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深遠作用。寶寶的動作發育包括大運動和精細動作兩方面。其中精細動作發育是指寶寶帶動手或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群做運動。
  • 0~1歲的寶寶,動作發育需要經歷哪些過程?
    兒童的整個生長發育要經過3個高峰期,其中0~1歲寶寶是第一個生長發育高峰期,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個高峰期,因此,家長都非常關注~1歲寶寶的生長發育。生長發育的內容包括體重、身長、神經系統、運動、語言、聽力、感統力及精神心理行為能力的發育。
  • 0-3歲寶寶生長發育5大特徵,快看看你家娃落後了嗎?
    但是寶寶因生活環境的不同,會有些許差異,現在請跟聖娜老師一起看看0-3歲寶寶的發育特徵吧。一、敏感期在某段時間內,寶寶可能突然出現一種執著、或者某種奇怪行為、或者某種強烈的興趣,讓很多家長都覺得很奇怪。
  • 0~3歲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訓練
    而手部的精細運動是我們在獲得了基本姿勢和移動能力之後逐漸獲得的一種能力。 日本著名兒科醫生稻垣武說:「讓孩子積極使用雙手,使手指的觸覺變得敏銳,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刺激」。 而3歲前是手部精細運動發展的最重要階段。
  • 別想著讓娃順其自然,錯過發育敏感期就晚了
    蕾蕾的寶寶已經快4個月了,可還不會翻身,蕾蕾看別家的寶寶三個月已經開始翻身了,心裡有點著急。婆婆卻說孩子的成長要讓他順其自然,不要「拔苗助長」,更不要看「別人家的孩子」。話是這樣說,但蕾蕾還是覺得不放心,蕾蕾在懷孕期間學習了很多孕產知識,蕾蕾知道嬰兒發育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敏感期,錯過了這個敏感期想要再彌補回來會很難,要花費的時間精力也會更多。比如當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來臨的時候,如果家長錯過,孩子想要再學習說話會事倍功半,正如之前發現的狼孩,即使再用心地去教導他說話走路,他仍然四肢著地並且無法與人交流。
  • 0-1歲精細動作訓練玩具小記
    、站得早而得意最好不要讓TA錯過了黃金爬行時期爬行習慣越晚越難培養一個時間建議6-8個月的幼崽每次趴/爬20-30分鐘左右每天堅持2-3小時+為佳學會爬行後,每天爬行時間可以達到4-5小時爬對所有大運動發展、身體協調性、身體發育空間思維、性格發展都有深遠的意義所以現在只要我在家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能力發展及訓練
    寶寶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手不僅是運動器官,而且是智能器官。正所謂心靈手巧、 手巧心靈。精細動作就是寶寶運用手尤其是手指的操作能力,而這種能力的本質,就是手——眼——腦的協調能力。3歲前是寶寶精細動作能力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
  • 培養嬰幼兒寶寶的精細動作,父母們不可錯過的幾點
    眾所周知,寶寶的生長發育離不開最重要的大動作發育和精細動作發育,大動作的發育主要體現在:翻身、坐、爬、站、走等方面,而精細動作的發育覆蓋的範圍則比較廣,比如握拳、屈伸手臂、玩玩具、拿餐勺等方面,也就是比較典型的拿、握、捏的動作。精細動作的發育伴隨寶寶一生的成長,比如吃飯、上廁所、讀書、寫字等,甚至是一些興趣愛好,比如彈琴、吹簫、手工等。
  • 精細動作決定大腦發育,適合精細動作的1-3歲寶寶玩具,看看你做對了...
    精細運動也如同蓋房子,前期基礎打的好,後面的發展才不會差。所以儘管是分月齡介紹,但是如果發現寶寶有錯失或跳過的部分,還是建議補上哦。除了繼續1歲之前的日常訓練,1歲之後寶寶的小手更靈活了,手眼協調能力更強了,可以玩的遊戲也明顯有趣了許多。
  • 育兒想靠順其自然?別天真了!兩個育兒誤區要避開
    帶小驚喜在小區裡遛彎時候,結識一個比驚喜大四個月的寶寶,一直由媽媽帶著。一年後再見他,全程坐在推車裡,目光無神,時不時吃著媽媽遞過來的辣條(對!是辣條!我見過這個寶寶在九個多月的時候就吃媽媽在便利店買的火腿腸)。在互動中呈現出來的狀態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像一歲半孩子的樣子,很像不到1歲寶寶的狀態,甚至更低齡一些。而他的爸爸在旁邊自顧自地抽菸,媽媽在玩手機。
  • 精細動作是大腦發育的標誌,這樣「玩」,寶寶智商將會更進一步
    說起動作的發育,家長第一想到的往往是翻身、站立和行走。實際上,寶寶的動作發育不只這麼點,具體可包含粗大動作發育和精細動作發育。 其實,精細動作的發育是水到渠成的,到了一定月齡,孩子自然就具備了,父母給孩子發展鍛鍊的空間,創造條件,科學引導就可以了。 寶寶精細動作發育的6個階段,父母應重視! 1個月寶寶能夠握緊拳頭 新生寶寶,如果碰觸他的小手,他會馬上握緊拳頭。
  • 4個月的嬰兒還不會翻身,應不應該順其自然?再拖就錯過關鍵期了
    4個月的嬰兒還不會翻身,應不應該順其自然?再拖就錯過關鍵期了導語俗話說三躺六坐八爬四翻身,基本上這都是寶寶生長的軌跡,而且寶寶每生長一個月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舉動都是不一樣的,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們所表現出來的技能也越來越多。
  • 你家寶寶做到了嗎?0-6歲大運動+精細動作對照表
    0-6歲大運動+精細動作發育對照表建議收藏,根據月齡對應看哦~ >> 0-1個月 <<【表現】頭豎立3-5秒鐘>【大動作】獨坐:7個月獨坐片刻,9個月穩定獨坐和動作協調可以坐著吃東西,會轉身爬:由原地打轉或後退,發展成腹部不離開床面,再發展成匍匐爬。
  • 3歲前訓練寶寶精細動作很重要,學會這些,讓寶寶更聰明
    2019年3月12號,這天誕生一個世界上最小的網紅,這位「小網紅」的亮點就在於出生後,用自己的小手緊緊攥住醫生的衣角,成功吸引了百萬粉絲的關注。為什麼這個事件會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呢?引人注意的點就在於寶寶與生俱來的抓握能力,要知道寶寶的手部力量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據寶寶行為科學的研究表明:1~3歲是寶寶肢體訓練的「黃金時期」,寶寶需要在這個「黃金時期」鍛鍊小手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