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換語文課本 先識「天地人」再學「āōē」

2021-02-08 浙江在線

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右),比老版大了不少。

   

  假如本月要評選暢銷書,一定有這本書的一席之地——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露面了。

  這本教材是教育部2016年審定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目前絕大多數小學語文課程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這意味著,全省大部分一年級新生要換新的語文課本啦。

  想先睹為快的小朋友和家長估計有不少。昨天一早,錢報記者去新華書店(解放路店)撲了個空,工作人員告知,新教材已經賣光了。後來趕到慶春路購書中心,才見著新教材的廬山真面目。據說,這批新書是本周一剛到的貨,現在和數學、英語等其他人教版教材一同擺放在教材區。

  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馬上看出兩者的區別,新版「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錢報記者在教材區看到,除了一年級上冊,其餘年級在售的語文課本,仍然是舊版。

  總體來看,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個變化。

  ●首先,先學一部分常用字,再開始學拼音。

  這絕對是新版教材最大的變化。70後、80後爸媽小學語文第一課,學的是「ā、ō、ē」這三個拼音。但是從今年起,一年級小學生學語文,要先認「天、地、人」這三個常用字。

  其實,在新教材問世前,已經有學校在嘗試「先識字再學拼音」的教學法了。據說,效果還不錯。

  去年10月,其他學校的拼音課都上完了,杭州採荷二小一年級的孩子才剛和「ā、ō、ē」打了個照面。在教拼音之前,新生們上的是繪本課,結合繪本內容認了些字。

  教語文的李老師發現,教學進度比以前快了許多。比如,以前一邊上課一邊要維持紀律,第一節課只能教一個「ā」。現在可以把「ā、ō、ē」通通講完。「我覺得是因為孩子們已經開學一個多月,學會了上課注意力集中,而且有紀律的基本概念了,所以效率高了。」

  ●其次,識字量減少,由400字減少到300字。

  像新版第一單元先學40個常用字,就比舊版第一單元少一些。而且新版要求學生認識的全部是常用字。反倒是舊版裡的一些字,儘管結構簡單,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比如「叉」這個字。

  按照課程標準,一二年級的識字量要達到1600字到1800字,會寫的字要達到800字到1000字,舊版取了上限,而新版則用了下限。「很多老師反映,目前的語文課本對低段孩子要求過高。而且從孩子的成長規律來看,一二年級的小不點,手上的小肌肉還沒發育好,寫字不利索,確實不該要求他們寫太多的字。」語文特級教師柳璉告訴記者。

  不過,小學階段的總識字量沒變,一二年級少認的200字,會放到三四年級去認。而一二年級沒學會寫的200字,再加上三四年級沒學會寫的200字,這400字會統統安排進五六年級的課本中。

  ●第三個變化是,語文園地裡新增了兩個欄目——書寫提示、和大人一起讀。

  「書寫提示」講的是筆順規則,包括從上到下、先橫後豎、從左到右等等。說白了,新教材就是想告訴一年級的小朋友,寫字是有規律的,按規律寫,字能寫得更順手更漂亮。

  「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有像《小兔子乖乖》這樣的兒歌,還有像《小松鼠找花生》這樣的趣味故事。語文老師認為,新教材此舉是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課外閱讀。

  ●最後一個變化,是新增「快樂讀書吧」欄目。

  這一欄目設在新教材第一單元末尾,有四幅圖畫,分別是和爸媽閱讀、和同伴講故事、在書店看書、在圖書館看書,主題是「讀書真快樂」。

  這是入學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閱讀教育,把閱讀習慣提升到和識字、寫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見,語文學習越來越重視閱讀,要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相關焦點

  • 新學期小學一年級換語文課本 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一年級語文教材明顯比舊版三年級語文教材「大」了一號  溫州網訊 溫州的小學生新學期將用上最新版的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文。  先識「天地人」再學āōē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公園路的溫州書城,一睹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芳容記。這本新書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新版明顯「大」了一號,有A4紙的大小。新書最後的編審結束時間為7月。記者在教材區看到,除了一年級上冊,其餘年級在售的語文課本,仍然是舊版。
  • 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原標題:今秋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新教材一年級新生先認字再學拼音 形式上由之前的32K小版變成16K大版
  • 陝西省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臉」 先識漢字後學拼音
    今秋開學,全省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語文人教版部編新教材將「變臉」,小學一年級改過去先學拼音再識字的模式,為先學識字再學拼音;初一語文首次出現預習提示及自讀批註課文,引導學生更愛閱讀。  記者發現,新版本初一語文教材依然保留了很多優秀課文篇目,新增加了部分篇目。不僅《紀念白求恩》重回課本,《天上的街市》《植樹的牧羊人》等也進入課本。同樣刪除了部分舊版的課文,比如《我的老師》《紫藤蘿瀑布》等。
  • 一年級新生,開學第一課:天地人,如何學?
    又是一個新生季,一年級學生首次進入學堂,將開始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期。據統計,一年級學生入學平均識字量在200-300左右,因此,入學之後,第一關就是識字關。小學一年級,識字從「天地人」開始,天地人,應該如何學?中國漢字是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基礎載體,其自身具有文化思維性。
  • 今秋廣東小學一年級將統一使用新版語文教材
    一年級新生將用上全新的語文課本。記者 王輝 攝  新學期開始,廣東小學一年級將使用新版語文課本。23日,記者從廣東省教育廳獲悉,2016年秋季全省小學將更換經教育部2016年審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語文教材。這意味著全省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將在新學期用上全新的語文課本。  第一課不學拼音先認字  在新舊教材的目錄上就可以體現兩者在內容編排上的差別。
  • 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九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王道強)從9月開始,一年級小學生和初一新生入學,會發現部分課本可是要「大變臉」了!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將結束了,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 合肥新生開設科學課學校設置科學實驗室 一年級語文大變臉
    二年級新版的語文課本比一年級的小一圈。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
  • 新學年全國語文課本統一「換新」,少了「小洋裝」充滿「中國風」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8月底9月初是全省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的日子。今年,全國中小學語文課本將開始採用統一的「部編本」。   最大變化是「先學字再學拼音」  打開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第一印象不是拼音字母「aoe」,而是六個大字「天地人你我他」。較之以前的人教版,「部編本」小學一年級教材在結構上要求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成為一大亮點。  「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而言,最大的變化是把漢字提前了。」
  • 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到紹興 先學常用字再學拼音
    拿到這本教材時,許多人都感覺它「長大了」,比舊版教材大了一大圈。除了「大」這個變化外,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大變化。  先學常用字再學「aoe」翻開新課本,第一課的變化就令人吃驚:不是我們記憶中的「aoe」,而換成了「天地人,你我他」。
  • 用上語文新課本 小學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圖)
    一年級的同學們用上了新版語文課本。  根據教育部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小學生將統一使用統編語文教材,而這也意味著「一綱多本」的時代將會逐漸終結,語文教材將走向「大一統」。  小學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  28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島大學路小學,看到一年級學生已開始上課。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今年使用的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的統編教材,新教材外形上比老教材大了一圈,封面設計也比較活潑。「相比原來的蘇教版教材,統編教材在編排上更加合理實用。 」青島大學路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董文靜介紹。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
  • 今年九月部編版正式進入課堂,小學語文要求先識「天地人」再學「bpmf」
    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的教材改版廣受關注,那麼,部編版語文教材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呢?溫儒敏介紹,一年級語文把拼音學習推後,先認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入學教育以後,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個楷體大字,接下來是「金、木、水、火、土」,「雲對雨 ,雪對風」。
  • 廣東多地語文教材大變臉 小學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
    微信號:sgfm975來源金羊網 羊城晚報小學一年級新生,先識字再學拼音!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再過渡到學拼音。在廣東,包括廣州、粵東等多個地區小學正式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所以今年9月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將率先實踐此項改革。新教材為什麼要這樣變?教材這樣變化到底好不好?
  • 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新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四大看點
    部編本新小學語文教材,引起最多議論的莫過於「先學漢字再學拼音」,顛覆 了幾十年來的學習邏輯。
  • 小學先學漢字「天地人」再學拼音「aoe」 時隔一年,家長咋看?
    2017年9月,全國中小學生語文教材統一更換為部編本教材,入學後先學的不再是字母「aoe」,而是漢字「天地人」。這一顛覆傳統語文學習的變化,今年依舊讓不少一年級新生家長疑慮重重:過去都是先學拼音後學漢字,現在這樣學到底怎麼樣?
  •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大變臉:「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
    假如本月要評選暢銷書,一定有這本書的一席之地——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露面了。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馬上看出兩者的區別,新版「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總體來看,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個變化。
  • 上海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全部古詩 杭州語文教材不變
    昨天,一條微博「上海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全部古詩」在網上熱傳。消息來自上海的《新聞晨報》: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教材刪除了每個章節後的「古詩誦讀」部分,共有《尋隱者不遇》《登鸛雀樓》《夜宿山寺》等8首古詩被刪。此外,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一年級上《天地人》聽課筆記
    陳曉靜老師《天地人》課堂《天地人》是一年級上識字課的第一課,這篇課文的內容只有6個字,我以為這個識字課很簡單。聽了陳曉靜老師的課,瞬間覺得自己的想法太幼稚,原來,一年級識字啟蒙課要這樣上。課堂中,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繫生活等方法,正確認讀生字,在兒歌、遊戲等各種形式的復現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生字。通過漢字字源、漢字演化和漢字故事與歌曲,引導學生感知漢字文化。一、中國文化導入課堂。陳老師出示課本中的水墨畫,讓學生說與自己看到的畫的不同,讓學生觀察看到了什麼,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又引入了「天地人」。二、看書說信息。
  • 德州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開學第一課先學「天地人」
    9月1日,新入學的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學習語文課程時,需要先識字,再學拼音。記者從德州市教育局獲悉,今秋開學,德州市小學新生的語文課本大「變臉」,將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
  • 先識字後拼音 一年級語文大變臉
    據江淮晨報消息,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8月30日下午,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提前看到「胖了一圈」的語文教材,由以前的「先拼音後識字」變為「先識字後拼音」。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