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酷大神:讀懂這5句話,你就是UX的未來...

2021-02-10 設計癖

關注設計癖  發現好設計

註:文章後半段有新PRD體驗設計研究所公開課1元入場券,UI設計往體驗設計轉型的上半場,這節課將會帶領大家了解網際網路設計未來5年的進階發展路線,年薪40萬與年薪15萬的設計師之間,或許只需要一次點撥。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名為「中國正在發生的100個變化」,細讀以後發現每句話都有其背後的深意,並且其間大部分變化都來自於網際網路的影響,這裡筆者就挑選其中對於網際網路UX行業有代表性的5句話,講一講自己的感想。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當下發展如此之快的網際網路行業也是如此,脫身於各種新型的網際網路詞彙,找尋屬於自己的北極星指標。 


各盡其才、各取所需、和而不同、方為大同

這四個詞彙字面意思不難理解,班傑明·富蘭克林曾說:「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寶貝,庸才是放錯位置的人才。」這句話是對於「各盡其才」最好的解釋,每個人生下來對於世界的認知都是空洞的,如果說智商是天生的,那麼成長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耳濡目染會培養出一個人情商跟愛好,甚至做事習慣等。

而人們在某些方面的天賦,往往取決於外界對其的反饋,就像小學老師誇一句「你很有唱歌的天賦。」我們可能就會對音樂產生興趣,並且堅持下去,最終真的在音樂領域有所建樹。

其實對於成人也是一樣,正如馬雲老師所講:在阿里創業初期,我們從不渴望招納在某個領域已經做到頂尖的人來做他領域的事情。

創業公司就是這樣,公司未來的CFO可能在創業初期也就是因為他數學更好一些,而被指派過去管理了財務,這是責任感、使命感與成就感三個方面賦予了我們「天賦」,各盡其才,各取所需,也是網際網路發展前期乃至前中期企業招賢納士的核心原則。

這八字箴言作為企業在行業前期培養組織團隊時是非常受用的,正如14、15年的網際網路泡沫時期,隨便一個idea都可以融到超出其價值N倍的資金,因此當時的公司可以養閒人,「資深切圖員」,「交互傳話師」等過度細分職業逐漸興起。

而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隨著網際網路行業逐漸步入成熟冷靜期,在18年下旬起,各大網際網路企業開啟了裁員風波,似乎代表著網際網路企業需要開啟第二個八字箴言:和而不同、方為大同。

和而不同,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一是中華文化千年不衰的動力,一種包容,帶來大的融合,歷史上少數民族和漢族一起演化,不斷的充實中華文化,帶來新的血液,帶來新的盛世。

不論膚色、不論民族、不論地域、不論文化,都可以在不同中彼此認可,和平相處,這就是和而不同,歷史上如此,今天更需要這樣的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設計來源於生活,網際網路設計圈亦是如此。之前過度細化的職能,並沒有考慮如何求同存異,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將「異」的價值無限放大,即使網際網路各職業本無壁壘也懶得越雷池半步。

而如今只有足夠明確產品的北極星指標,各職責間互相了解為了一個目標去主動推進,提高效率,多點開花,才方為大同。

比如體驗設計需要了解基礎開發規則,適配規則,對靜態與動態的落地實現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也需要跟產品探討核心問題,分析數據,提供理性的解決方案;更需要跟運營去交流,從視覺交互角度協助拉新與留存,並且通過可復用的體系化設計思維降低運營成本。

這即是各盡其才、各取所需、和而不同、方為大同。


當人人都在講規則,道德自然就會興起

規則其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當一切都沒有規則時,人們都在傾力尋找規則,建立規則,而當一切規則都被世人所知曉時,遵循規則又顯的無趣,人們又在嘗試著超脫規則的束縛,在理性世界中尋找突破與未知。

一個設計師的成長可以理解為3個階段,感性-理性-感性,看似一個輪迴,實則兩個感性代表了設計師的兩個完全不同的境界。

第一個感性是無章法的感性,而第二個感性是超脫章法後的感性,這種感性尤為可貴,在網際網路設計目前的發展階段這種人才可以說是可遇而不可求,因其感性大多都是靈光乍現後的瞬時捕捉。

2016年以前,設計者掌握某一款軟體就可以橫行網際網路江湖,去國外網站拷貝幾個看似很新穎的視覺效果就可以吸引一大批粉絲為之樹立榜樣,因為大部分從業者都淤泥於第一個感性階段,說不出來緣由的設計,都是源於巧合。

時間線拉扯到2018年,這一年筆者為了研發麵試課程搜集了很多業內的面試反饋,其中在面試一些一線網際網路企業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做設計時有自己的方法論嗎?而方法論,其實就是做事的規則,也可以理解為是做某件事情可複製的章法。

比如我們開始啟動產品1.0版本需要從環境分析,競品分析,確定發展長期目標路線,然後基於KANO模型進行需求優先級排期,添加重點功能埋點進行數據分析後持續迭代優化,這就是最基礎的一個產品設計方法論。

當然視覺層面也需要有視覺層面的方法論,比如筆者接到常規靜態需求時常用的CSFC分析法,即從內容呈現、應用場景、板式設計、色彩細節四個維度有章法的進行項目推進。

再或動態層面的動效設計方法論,即從3個核心目標切入,技法表現層面保證視覺視覺效果流暢、交互體驗層面節省用戶交互效率、情感體驗層面打造產品情感溫度。

這是規則,這是基於項目經驗總結出的一套可複製並且可以拋開感性審美進行理性評判。然而文字是可以抄襲的,並且可以及低成本的抄襲,既然這套理論可以適用於任何人,那麼任何人都可以變得很講規則,正如開頭標題所講,當人人都在講規則,道德自然就會興起,這裡「道德」指的就是感性。

之前MC熱狗在中國新說唱的舞臺中講過一句話,「所有的音樂當在樂理層面已經爐火純青時,回歸到本質就是需要用好不好聽來評判。」這句話對於設計來講同樣適用,「所有的設計當理論層面已經爐火純青時,回歸到本質就是需要用好不好看來評判。」

然而好不好看如何去評判呢? 評判的就是某一個靈感,某一個即興的視覺效果,這是完全掌握規則後的感性,也可以說是隨性,甚至可以說是任性。這個抄不來,也學不來,只能在項目積累中等待靈光乍現的那一天。


以前的事業越做越寬,今後的事業越做越深

這句話跟第一句話在字面意思上看似有矛盾,實則不然。如今的網際網路的四通八達,知識傳播的速度驚人,因此越來越講究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之前是把專業的人放到專業的位置,未來需要坐在每個位置的人真的做出一些有深度的東西。

我們需要適應宏觀到微觀的轉變,網際網路設計前半場是要把複雜的事情做簡單,後半場是要把簡單的東西講複雜,以小為大,當然把簡單的東西講複雜是需要很強的專業理論知識支撐,這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行業進步的一大體現。

就比如之前騰訊QQ的一次語音氣泡改版,文章名為《點滴匠心,聲入人心》,把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放大去做,這是專業深度的體現。

之前筆者經常跟學生們講,做設計要揚長避短,如果你認為某個圖標畫的達不到自己審美標準而又暫時想不到更好的方案,就縮小了去呈現,因為縮小可以掩飾很多細節上的不足,然而在未來,如何以小為大,能夠自信的把產品某一個小功能思考清晰的講述出解決方案跟思考過程才是差異化的體現。

以前的事業越做越寬,今後的事業越做越深,這個「深」指的是專業上的深度,不要試圖再花兩天的時候做出一套完整的產品,兩天時間給出一個信息列表優化的方案就很好了。


要麼自我破壞,要麼被破壞

曾經有一個名人說過一些話讓我記憶猶新。他說:「你說我還有激情嗎?」他說他在大學教一門課程幾年了,每年講兩次同樣的內容,都能背出來了。他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於是他從其他方面開始嘗試,開始了創業。大學老師的生活穩定,收入高,很多人都想過這樣的生活。

為什麼有的人卻想逃離這樣的生活呢?《自我驅動心理學》這本書就解釋得很清楚。如果你的成功讓你感到痛苦,那麼你就會破壞你的成功。

網際網路行業不同於大學老師,我們等不到自己厭倦的那一天就必須要逼迫著自己離開舒適區,開始自我破壞。

少懷舊,多憧憬,往前走,不要回頭看,正如Sketch開始革命Photoshop的那兩年,讓人拋棄之前已經爛記於心的軟體操作,轉去學習一個未知的軟體就是一次最基礎的自我破壞,然而若固步自封,拒絕自我破壞,甚至懷舊於Photoshop前的紙媒體時代,就如溫水煮青蛙,等你感覺到燙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我們可以不做自我破壞的領頭人,但一定不能拒絕學習新的知識。

動效設計剛出現時,很多業內人士對其嗤之以鼻,並且對其扣上了「炫技」的帽子,然而再看如今,網際網路產品各種微交互動效的融入使產品體驗上了一個新臺階,未來隨著手機硬體的不斷升級,5G超高速資訊時代的來臨,動效也已經不是以前的動效了,甚至視頻剪輯也成了必備技能。

大膽的走出舒適區,不要操心沒有電腦沒有電怎麼做設計,沒電是電氣工程師需要操心的,而未來只有不斷的自我破壞才能跟的上網際網路設計馬拉松之路。

國人越來越理性,社會越來越理性

設計圈的江湖不再是打打殺殺,那江湖是人情世故。不論是準備做個人自媒體,還是在公司裡為領導,都要記住這句話。你或許在某些方面很擅長,然而如果你在某些方面的擅長對於別人沒有任何幫助,那麼別人就會理性的認為你並沒有什麼特別.

只有多嘗試著做知識互通,知識下沉,低姿態的陪伴身邊人成長,被人利用沒有什麼不好,儘量的讓自己標籤化,工具化,你的擅長才是有意義的。

在未來,傳統的粉絲經濟將要支離破碎,人人都是自媒體,之前我們很容易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現在我們很難承認別人很優秀,之前的偶像將會逐漸工具化,學會做一個讓別人可以利用的人。

設計圈的江湖不再是打打殺殺,那江湖是人情世故。不論是準備做個人自媒體,還是在公司裡為領導,都要記住這句話。

你或許在某些方面很擅長,然而如果你在某些方面的擅長對於別人沒有任何幫助,那麼別人就會理性的認為你並沒有什麼特別,只有多嘗試著做知識互通,知識下沉,低姿態的陪伴身邊人成長,被人利用沒有什麼不好,儘量的讓自己標籤化,工具化,你的擅長才是有意義的。

什麼圈子都一樣,拼到最後拼的就是格局,希望以上這5句話可以對你有些幫助。

另外有個小小的彩蛋,新PRD體驗設計研究所在7月8日晚8:30有一節孔雅軒(LineVision)老師的1元公開課《冷靜後的市場,網際網路設計的下一個5年》。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掃碼進群,更透徹的給自己一個成長晉升規劃。

 

【PRD】是站酷三位推薦設計師孔晨PointVision、RWDS、孔雅軒LineVision創辦的UI設計教育品牌,在經歷6期的課程不斷改革之後,在第七期細分為了兩個部門,即體驗設計部與創意設計部,迎合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UI設計師的職能在幾經「洗禮」之後變的愈發清晰,以設計者的能力、用戶的角度,創新、細膩、高效的打造產品優質用戶體驗、有效的數據增長是目前很多一線網際網路企業UED團隊的核心價值。

由此,當下UI設計師只有在界面視覺功底足夠紮實的情況下深入認知產品、人機互動原則;用戶認知反饋原理;團隊高效協作技巧等用戶體驗相關進階思維才更有機會敲門BAT等一線網際網路公司。

體驗設計師的成長路線

新PRD體驗設計研究所將體驗設計師的成長路線分為四個,即第一個階段:拔高視覺上限;第二個階段:產品思維養成;第三個階段:用戶增長觀念;第四個階段:個人方法論養成。

整套課程也是圍繞這四個方向去研發,從六大版塊打造完善的體驗設計能力模型

以阿里P7的能力指標,定製課程期望化能力模型

講師能做到,學生才能做到

前阿里巴巴阿里影業視覺設計專家;曾就職於滴滴出行;阿里巴巴等一線網際網路公司;曾負責千萬用戶量「最右」APP主設計;像素範兒濟南分校創始人;PRD創始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特聘講師;主要上線作品「最右APP」「UP短視頻」;站酷900萬影響力推薦設計師;2017年獲得致設計全國十強稱號。

個人作品主頁:https://achen.zcool.com.cn/

前今日頭條UED用戶界面設計師;多篇學術文章在全國獲得10萬以上閱讀量;站酷300萬影響力推薦設計師;Adobe中國白金合作方特邀用戶體驗講師;濟南像素範兒聯合創始人;於中國人民郵電出版社邀請撰寫《用戶體驗設計中的規律與邏輯》一書;將於2019年在全國範圍內發售。

個人作品主頁:https://www.zcool.com.cn/u/13705460

高質量課程規劃

期學員作品

更多作品前往站酷PRD團隊查看:https://www.zcool.com.cn/team/14205

課程價格

你可能還有這些問題

為什麼課程如此豐富卻只要3620?

我們沒有平臺抽成,也沒有兼職助教,所有作業都是兩名講師親自點評修改。降低運營成本只為把課程性價比做到全網最高。

如果錯過直播怎麼辦?

課程教學方式為直播+錄播,如果因事錯過直播可以在班級群隨時觀看錄播。並且講師會給每節課劃重點,推薦看重播加深印象,消化課程要點。

學完課程能產出什麼作品?

整套課程圍繞體驗設計師的作品集來規劃,每節課有針對性的作業,結課後通過作業整理的可以產出一套成體系的的差異化作品集。

沒有基礎能報名學習嗎?

此套課程難度較高,完全設計軟體0基礎同學不推薦學習,0基礎同學如果想報名需要看完講師提供的所有軟體公開課,做完所有課前作業才可參與課程。

更多課程詳情,可以點擊屏幕最下方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課程詳情

也可以複製連結從瀏覽器打開:

https://www.cctalk.com/m/group/86080550?xh_preshareid=1327a32c-6444-4591-97de-dec6d83442e4&xh_fshareuid=107619860&platform=iphone&channel=copy

相關焦點

  • 從小白到大神,這就是她自學 UI/UX 各階段的心路分享
    我有50個方法教你做出好看的美食排版設計用這13個方法,幫你做出真正輕量化的移動APP設計算了吧,這種文章看多了除了「感謝大大分享祝大大一生平安」之外,就是累積更多看不懂的專有名詞。但學習新領域一定經過大量看,大量不懂,大量Google查單字的時期。
  • 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事實上,易經的核心就是陰陽之間的相互轉換,而中華兒女的思維方式,也離不開陰陽辯證法。外行人讀易經,總是用易經來佔卜預測,而真正讀懂易經的人,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物的發展做進一步的準備,這才是學習易經的最終目標。
  • 弗洛姆:讀懂愛的5句話,「正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弗洛姆:讀懂愛的5句話,「正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艾瑞克·弗洛姆(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而心理學本身就是人的行為。今天我就為大家從艾瑞克·弗洛姆作品中挑選了五句話,希望大家都有所得。一、成熟的愛是 --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 2020 UX/UI 設計的5個趨勢
    這意味著世界在變化,設計也在發生不斷的變化,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設計引領了世界的變化。下面列出了移動端和Web端應用中UX/UI的未來趨勢和實踐,這些研究都來自於被稱為「網際網路」的奇蹟。01 語音用戶界面(又名VUI)在2019年及最近的一段時間裡,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語音操作。
  • 站酷CUBE打造創意盛宴,20位創作人獻上8小時乾貨演講
    當晚的「站酷獎之夜」上,16項站酷獎金獎和15大評審特別獎也已正式揭曉和頒發。據了解,2018年正值站酷成立12周年,站酷CUBE也連續舉辦了三屆。站酷創始人、CEO梁耀明在開幕演講中表示:「站酷12年,一直堅持『讓設計更有價值』的初衷,而站酷CUBE連續成功舉辦,從第一屆的『向創作者致敬』,到本屆的『設計不設限』,都充分體現了站酷對設計的尊重和對創作者的敬意。」
  • 三十而立,讀懂這六句話,讓你不再迷茫,做人生贏家
    三十而立,讀懂這六句話,讓你不再迷茫,做人生贏家。一、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氣量就是氣度,就是一個人的容人之量,俗話說得好,宰相肚裡能撐船。氣量大的人不會因為一點點小事情就發脾氣,每個人都很喜歡和寬容大方的人相處。
  • 讀懂《易經》中這5句話,福氣就會慢慢來臨,你能看懂幾句?
    這位老人就是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馮友蘭先生在看《周易》虞世南說:「不知易不可為將帥。」,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讀懂這5句話,你的人生越來有福氣。很多書裡面說,「自天佑之」就是來自於上天的保佑,其實這是不對的。上天不會保佑任何人。孔子在解讀《易經》的時候說:「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如果我們能做到待人誠懇和信用,上天也願意幫助你。
  • 讀懂《論語》中這五句話,你會將80%的人甩到身後,活得自在舒坦
    其中有五句話能夠讀懂並且做到,那麼就能超越非常多的人,活得自在舒坦。一、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就是在說,我們不在職位上,就不要去考慮這個職位上的事情。其實不僅僅是在職位上是這樣,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人們很多的煩惱並不是來自本身的問題,而是來別人的事情,不是這個看著不順心就是那個看不慣,說白了就是自己給自己事。
  • 讀懂這三句話,就離悟道不遠了
    雖然每個字都能讀懂,但能悟到其中道的人,卻不多。第七十三章中,老子這三句話,悟到一句就夠用一生了。「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活。」這句話在中華書局版本的《道德經》,翻譯為:勇於敢的就會死,勇於不敢的就會活。
  • 曾仕強: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你有本事做到了這句話!
    就是你的所作所為都憑良心,所以就跟天道是合在一起的。這個德跟得到的得同音,就是說道你去行,有所得,合乎道。一方面你有品德,一方面你得到東西,兩個都是得。人生最重要最可靠的就是修身就是修己,修身是我們終生所要實踐的根本。這樣的話,我們就抓住了《易經》最重要的核心。
  • 大神也偷偷收藏的5個自學網站,高質量還免費,還請低調使用
    其實筆者身邊也有,而且都是名副其實的大神,不過他們比一般人都努力,只不過展現出來很輕鬆的樣子。那麼今天就來推薦你5個大神也在偷偷收藏使用的自學網站,高質量還免費,一起變優秀吧!1、EDX該網站是由麻省理工和哈佛聯手創建,裡面都是名校課程,不過頁面都是英文的,想要學習英語的朋友可以不用翻譯,覺得閱讀困難的朋友,可以使用谷歌瀏覽器,自帶全屏翻譯。
  • UX設計師如何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Prospects - 入門級UX設計師工作https://www.prospects.ac.uk/job-profiles/ux-designer這是一個畢業生開始職業生涯的平臺。它引導學生和畢業生在在這裡查找UX設計師的信息。11.
  • 讀懂《易經》的這5句話,人越來越有福氣,你能看懂幾句?
    其實,如果你按照下面五句話去做,也許你的命運會從此不同。1、受人之辱,不動於色受人之辱,不動於色。可能很多人不受用,明明被別人羞辱,怎麼還跟沒事人一樣?這不是教人忍氣吞聲嗎?我們不能看表面功夫,為在人前逞一時的英勇,不怕把小命兒給丟了嗎?
  • 讀懂曾國藩這三句話,你就掌握了成大事的底...
    讀懂曾國藩這三句話,你就掌握了成大事的底層思維,接下來,能否成大器,就看你的行動力了!【一】利可共不可獨。人性是貪婪的,明明已經有了,還想要更多,甚至侵佔別人的,自己吃肉,連湯也不願意給別人喝一口,這樣的人一定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所以,戒掉自己多吃多佔的「多吃多佔思維」,敢分會分,集眾人之私,方能成一己之功!
  • Shutterstock投資站酷的三大關鍵數據:1500萬美元、600萬用戶和5年...
    站酷的創始人兼CEO梁耀明,便決定主動出擊,試著向對方發了封郵件,描述了站酷在中國設計師領域的知名度。SSTK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接觸站酷,結果原本定好的1小時交談,變成了整個下午。2014年開始,站酷成為了SSTK在中國區的獨家代理商。梁耀明稱,這次定性為B+輪,就是特意為Shutterstock追加的。在2016年8月,站酷已經完成了千萬美元級B輪融資。
  • 讀懂這5句話,教你做聰明的厚道人!
    讀懂這5句話,教你做聰明的厚道人!歡迎評論關注點讚!我們會分享鬼谷子大智慧、識人術!每個人最終都要進入社會,不管你之前小學畢業輟學打工,還是念書念到博士後,最終要進入的終究是社會。社會分階層,也分圈子,每個階層,沒格圈子都有它各自的規則。
  • 想讓自己順風順水,實現目標,讀懂《易經》中這5句話,助你成功
    我想你完全可以大膽地回答出《易經》,《易經》這本書雖然距離現在已經有了數千年,但是不論時代怎麼發展,它的思想都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歷朝歷代,大家也都認為這本書是群經之首,歷代大家也都願意為這本書進行一番註解。很多人認為這一生讀再多的書籍,都遠遠不如徹徹底底地讀懂一本易經,歷代君王也將這本書作為自己的必修課。
  • UI/ UX設計指南:專業術語,解釋,建議及未來發展趨勢
    如果你正在開發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則需要做好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應用程式的外觀和感覺。例如,如果你的領域是電子商務,那麼設計不當的應用程式將使你失去許多潛在的客戶。例如,當用戶打開應用程式時,首先看到的是什麼?用戶首先看到的是登錄頁面[2]。什麼是登陸頁面?這是一個起點,用戶可以從中了解應用程式或站點是否滿足其需求。
  • 站酷專訪Shutterstock前設計總監:如何快樂做設計
    當Philippe Intraligi以Shutterstock設計總監的身份造訪站酷時,我們才知道他以Intraligi這個ID在站酷發布原創作品已經有5年時間了,他對站酷非常熟悉。本次專訪,他將和我們分享成長經歷、靈感來源、創作心得及如何與知名品牌親密合作,怎樣快樂的做設計等,以下為專訪內容。
  • 站酷再獲金瞳獎金獎 攜手伊利Y-Milk未來牛奶平臺共創有機世界
    ZCOOL站酷憑藉[「未來,有機會更好」——Y-Milk未來牛奶平臺包裝設計大賽]和[對設計上「隱」——ThinkPad X1隱士壁紙設計大賽]兩個經典案例,一舉包攬了2019金瞳獎內容營銷案例單元金、銀兩大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