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吃手吃腳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

2020-11-19 琅琊閣二公主

老人都說小寶寶的手指頭上是有蜜的,可是很多年輕媽媽不這樣認為,覺得寶寶吃手是個不良習慣,容易把手上的細菌帶入身體內,影響健康,還會影響牙齒的發育。於是,她們想方設法把寶寶的小手從嘴裡拽岀來。

有的寶寶很執著,媽媽拽出來,他又塞進去。媽媽想出絕招,給寶寶的手上抹辣椒,可是又心疼寶寶,擔心被辣到後寶寶哭個不停。哎,很多媽媽在為這事苦惱。

不只是吃著玩那麼簡單

寶寶喜歡吃手,是由寶寶的生理發展特點決定的。寶寶的大腦是漸進發展的,隨著各種動作的熟練,大腦的各項功能也逐步完善。寶寶岀生後,伴隨著生命的覺醒,口的敏感期到來了。這個時候,寶寶發現了自己的小手。最初的時候,寶寶用口去認識自己的手。這個時候,寶寶用嘴咬東西,不是飢餓的原因,而是要通過口的接觸去感知、了解這個陌生的世界,媽媽不阻止,充分滿足寶寶這種欲的需求,寶寶就能順利進入對這世界的深入認知階段。

有的媽媽覺得不衛生,時時把寶寶的手從嘴裡拽出來,但每次寶寶都是非常執著地把手又伸回嘴裡,很快樂地吸吮。著名育兒專家秦銳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吃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吃手可以訓練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他的自我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

所以,當孩子躺在小床上或者小車上自己玩耍的時候,媽媽可以先把孩子的手洗乾淨,這樣就不會存在衛生問題了。

從生理發展的角度來講,到了2歲以後,寶寶吃手的欲望就已經很低了,如果這個時候寶寶還是很熱衷於吃手,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就起不到積極的作用了。

如果寶寶吃手吃得特別厲害,幾乎是手不離嘴,那麼可能就是寶寶太寂寞了,媽媽要及時給予他愛的滿足。如果處理不好寶寶的這一需要,就有可能發展成「口唇類型」的人格,即使長大後也表現為不成熟、過分依賴他人、貪吃、抽菸、酗酒、以自己的需要為中心、強求別人、缺乏耐心、多疑等。

如果2歲以上的寶寶還是像小的時候那樣吃手、啃腳,不但會咬傷自己的身體,還不利於牙齒發育。由於寶寶的牙齒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啃咬能力,容易造成寶寶的手指脫皮、腫脹甚至感染。同時,也會引起寶寶出牙時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齒閉合不良等情況。例如,若3~4歲的寶寶過度地吃手,就有可能導致恆齒的齒形缺陷,長出齙牙的比例也更高。

2歲以上的寶寶,開始有了獨立意探索世界的欲望會更強烈,對自己的身體部位已經沒有了太大的興趣,如果還是樂此不疲於自己的手、腳,很有可能是在抒發內心的壓力,這種情況比較常見。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體內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缺鋅的寶寶喜歡咬手指甲。若出現這類情況,媽媽先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確診了才能對症下藥,千萬別自作主張,給孩子亂補營養品。

根據年齡應對

對於2歲以前寶寶的吃手行為,媽媽沒有必要太介意,只要沒有出現皮膚傷害,只需注意一下手部衛生就好了。在外面玩耍的時候,制止寶寶的吃手行為,回到家裡,手洗乾淨了,就讓寶寶自由吸吮吧!

到了2歲以後,寶寶依然吃手,而且伴隨有不合群、膽小、羞怯等性格傾向或者緊張、焦慮等情緒,媽媽就要注意了。寶寶可能是因為內心孤獨、缺少安全感而用吃手來滿足內心的空虛,媽媽要多花點時間和寶寶在一起,和寶寶一起出去玩、聊天、做遊戲,給寶寶講講故事,有媽媽和寶寶起玩,寶寶的注意力就會從手上轉移開了。

有的寶寶吃手,是因為自信心不足,從這個小動作上尋求安慰。媽媽平時要多表現自己對寶寶的愛,多微笑,多擁抱、多按摩寶寶,讓寶寶從媽媽愛的表達中獲取安全感、幸福感和滿足感,有了自信,寶寶就會從外界尋找快樂,而不是局限於自我這個小範圍內。

如果寶寶已經養成了吃手的習慣,媽馮不要著急,不要呵斥寶寶:「這麼大了,還吃手,髒不髒啊!」在寶寶的意識裡,自己的手並不髒,媽媽這麼說,會讓寶寶無所適從,甚至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媽媽也不要把寶寶的手強行從嘴裡拽出來,這樣會激起寶寶的逆反心理,強化他的吃手行為。

從口的敏感期進入手的敏感期,是個很自然的過程。媽媽多給寶寶準備一些有趣的寶寶喜歡的小玩具,多帶寶寶去外面玩耍,寶寶有了觸摸、探索、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就能淡化吃手的行為。所以,媽媽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著急。比如,讓寶寶的小嘴裡有個東西,當寶寶開始長牙時,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磨牙餅乾,寶寶的小手裡有東西拿,嘴裡有東西,就不吃手了。

有的寶寶過早地與媽媽分離,為了緩解壓力,也會吃手。必須分離要做好寶寶的心理工作,媽媽要好好跟寶寶溝通,能不與寶寶分離就不分離。

現在,安撫奶嘴比較流行,這確實能夠起到讓寶寶舒服、放鬆的目的,但是一定要看寶寶是否喜歡,如果寶寶不喜歡,就不要強行使用了。寶寶只有在快樂的感覺中成長,才會建立對周圍世界充分的信任感。

相關焦點

  • 寶寶吃手吃腳撕紙敏感期,家長學會引導,讓孩子更聰明
    家長制止孩子吃手吃腳撕紙,主要有這些原因家長因為各種原因,阻止孩子吃手吃腳和撕紙,其實是在妨礙孩子的大腦發育這時候吃手或者吃腳,是為了滿足自己口腔的欲望,是孩子防止自己焦慮的方法。孩子在吃手吃腳的時候,內心會更平靜。內心平靜,孩子有安全感,有助於大腦神經的連接。
  • 寶寶吃手需要阻止嗎?家長該怎麼做比較好?
    隨著寶寶月齡增大,他們會開始對自己的手感興趣,沒事就把手指頭伸進嘴裡,吸得津津有味。很多家長因為覺得吃手很髒,看到寶寶吃手就會阻止,有的家長為了讓寶寶戒掉這個毛病,甚至會打寶寶的手,或者往寶寶手上塗辣油或黃連。
  • 吃手吃腳還咬人?這些不是壞習慣,說明寶寶開始知道這件事
    從4、5個月,寶寶手腳能夠自由活動開始,他就經常吃手,而且還會時不時表演雜技——吃腳。雖然造型是很可愛的,但是寶媽不禁擔心,這樣會不會太不衛生。吃手吃腳還咬人?這些不是壞習慣,說明寶寶開始知道這件事寶寶吃手吃腳,可能是「口腔易感期」到了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吸吮是一種天生的需求,他們的大腦發育的還不完全,還無法控制自己的手,不過隨著月齡增加,手部能力越來越完善,到了兩三個月左右,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手了,特別喜歡把手部活動當成一項遊戲,玩得非常開心,當他們感覺煩躁、不安,或者無聊時,還會通過吃手還緩解自己的情緒。
  • 寶寶吃手,這樣做就對了
    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吃手不衛生,寶寶會受到病毒或細菌的入侵,所以會想方設法阻止寶寶吃手,甚至有的家長還會在孩子手上塗辣椒醬,但寶寶依然鍥而不捨,還會用哭鬧錶達他們的不滿。那為什麼寶寶這麼喜歡吃手?我們要不要幹預寶寶?
  • 寶寶到了這個時候還吃手,家長就要幹預了!
    小寶寶一邊吃手,一邊睜著澄澈的大眼睛看著你,這種模樣特別可愛,萌化人心。除了媽媽的奶,手是寶寶最喜歡吃的了。寶寶把一兩根手指塞在嘴裡,有時候甚至想要吞下整個小拳頭。但當寶寶長到四五歲,還喜歡吃手的話,家長或許就不覺得可愛,反而覺得這是種特別討厭的壞習慣了。1歲內的小寶寶總喜歡吃手,對此,有些媽媽擔心。
  • 自家寶寶吃手啃腳還愛咬人?別著急,多半是進入「口腔敏感期」
    其實有很多寶寶都像閨蜜家的孩子一樣,他們吃手,啃腳,甚至在月齡比較大的時候還咬人,這都是口腔敏感期的諸多表現,新手父母應該好好了解一番。6個月到7個月: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開始逐漸適應輔食,但是吃手吃腳的現象還是沒有減少,而且媽媽們在給寶寶餵母乳的時候,還會冷不丁的被寶寶狠咬一口,估計那痛苦的滋味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了解。
  • 寶寶怎麼總吃手,難道越吃越聰明?
    這樣吃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要不要幹預?先別焦慮,寶寶愛吃手可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呢,凡事都有一個度,可謂物極必反,寶寶吃手也是同樣的道理。2.寶寶情緒釋放4月齡後,寶寶吃手更多的是自主行為。吃手吃腳吃安撫奶嘴,吃一切感興趣的東西,以此獲得滿足感,讓寶寶更快樂。
  • 寶寶吃手看著可愛,實際卻有危害,家長要幫寶寶戒掉「吃手癮」
    寶寶在吃手的時候,會鍛鍊手眼協調能力,也是在發展手部的精細動作,而且寶寶在吃手的時候,可以獲得安全感,所以寶寶吃手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有些家長會問,既然寶寶吃手有好處,是不是應該讓寶寶經常吃手?寶寶總是吃手,會影響健康,所以家長要重視這件事,如果寶寶已經滿一周歲,但是卻還是喜歡吃手,家長就要幫寶寶改掉這個壞習慣。
  • 寶寶吃手不應該過度幹預?家長了解這些,寶寶才能用嘴巴探索世界
    寶寶每天要接觸很多的環境刺激,如果有吃手的習慣,會有更多的細菌進入體內的。其實,寶寶吃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孩子要長牙了,因為覺得長牙不舒服,而選擇用吃手的方式來緩解,也有可能是孩子餓了,通過吃手的方式來安撫自己。但是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這很可能是寶寶的口腔敏感期特有表現。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給予重視,但是卻不應該過分的幹預。
  • 寶寶為什麼會吃手,我們應該阻止嗎?
    一般情況下,寶寶從三個月開始就會有吃手的情況,有的寶寶在一歲左右會自行停止這種行為,有的寶寶甚至在兩歲左右還有吃手的情況發生。很多家長會人為幹預,阻止寶寶吃手。也有老一輩人說,「寶寶的手上有蜂蜜,吃沒自然就不吃了」。真的是這樣嗎?到底應不應該阻止寶寶吃手呢?
  • 寶寶吃手怎麼戒 寶寶吃手正常嗎
    新手寶媽們經常會遇到寶寶吃手的情況,寶寶吃手家長們通常都很擔心,擔心寶寶是不是身體有什麼不好的情況,也怕不衛生。那麼,寶寶吃手正常嗎?寶寶吃手有什麼害處?寶寶吃手怎麼戒?一起來看看吧。寶寶吃手怎麼戒寶寶經常吃手,這可急壞了寶媽們,手上細菌那麼多,太不衛生了。那麼,寶寶吃手怎麼戒?
  • 快5個月寶寶瘋狂吃手,寶媽應該怎麼做?
    孩子吃手流口水有可能就是長牙,要注意衛生,也要注意防止發低燒,同時吃手也可能是頭腦發育的一種體現,如果沒有其他異常情況,不一定要制止他,順其自然就好,所以為了既可以讓寶寶不哭鬧,也不會因為吃手給他帶來很大的衛生問題,從而影響了健康,我想了幾點,也堅持一個月了,效果還可以,希望能給寶媽們一點幫助。
  •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嗎?
    有些家長聽到這個就鬧心,寶寶吃手會不會將細菌吃到肚子裡,影響健康?會不會影響長牙,牙齒排列不整齊?這樣吃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要不要幹預?先別焦慮,寶寶愛吃手可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呢,凡事都有一個度,可謂物極必反,寶寶吃手也是同樣的道理。
  • 寶寶睡前總吃手家長用管嗎,如何幫寶寶戒掉吃手習慣?
    寶寶睡前總吃手,是否需要家長幹預?很多媽媽看到這樣的情景,又會擔心,寶寶這樣睡前吃手,會不會對寶寶有不好的影響,用不用家長幹預呢?其實是分情況來看的:1、不用幹預——吃手促進睡眠有很多寶寶吃手其實只會促進睡眠,而不會對睡眠產生太大的影響。比如寶寶在入睡時稍微吃吃手就平靜下來自己睡了,接覺的時候再把手放進嘴裡吃一會兒,深淺睡眠轉換之後又安穩地睡下並把手放出來了,這樣其實完全不需要家長幹預和焦慮。
  • 光腳、吃手、打人~兩歲前不能管的「小毛病」,到底還有多少?
    光腳跑、愛吃手總打人、摸私處 ……近幾期在《寶貝》欄目裡育兒專家詳解了多個寶寶在兩歲前家長不用管的小「毛病」引發了家長們的高度關注避免給寶寶報紙之類油墨印刷的紙張,因為這類紙含鉛,寶寶撕完紙再吃手就非常的危險了。02繪本撕掉莫生氣 一起粘起來大一點的孩子有時會把繪本都撕了,怎麼辦呢?首先不要急,更不要吼(具體為什麼,前幾期有詳解)。
  • 0~3歲,孩子吃手打人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我小時候去親戚家做客,他們家有一個一歲多的寶寶。我發現她的手上纏著膠帶,我問親戚,小寶寶的手是受傷了嗎?得到的回覆是:寶寶一直吃手,擔心吃了細菌生病,所以就把手用膠帶纏了起來。最近我在抖音上也看到一些媽媽為了不讓孩子吃手,在孩子的手指上套苦瓜,抹苦藥等等方式。
  • 喜歡吃手的寶寶,家長應該怎麼辦?三步輕鬆度過「口腔敏感期」
    撰稿:劉敏| 插畫:kit | 審核:靜好張媽媽在後臺詢問:我的寶寶最近特別喜歡吃手指,恨不得把五個手指都塞到嘴裡去。這位媽媽孩子詳細的描述了孩子當時的狀態和表現,甚至還有自己的應對方法。但不管怎麼樣,寶寶的吃手習慣就是改不了,而且還有嚴重的趨勢
  • 親身經歷:寶寶吃手沒有那麼簡單
    相信很多家長和我一樣有這個疑問,到底應不應該阻止寶寶吃手?我的孩子一歲多還在吃手,吃手這個問題已經成了我的一塊心病。下面用我的親身經歷和經驗來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一些迷茫中的寶媽有一些幫助!每個時期孩子成長不同需求不同吃手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要了解孩子為什麼吃手,然後再考慮我們應該為他做些什麼,怎麼做。
  • 寶寶吃手也分階段?家長快來漲知識
    寶寶吃手是很正常的事情,像流口水和吃手,都是嬰兒標誌性的動作。其實寶寶吃手也是有小知識需要注意的,有階段區分,弄清楚寶寶什麼時候吃手是正常的,什麼時候不能吃手,這樣家長才能更好的呵護寶寶的健康。而且吸手指的過程,還是寶寶開發智力的重要行為。家長看到寶寶吃手也不用太緊張,只需要幫寶寶把手清理乾淨,別讓口水到處流,就能減少生病的機率發生,同時還能預防溼疹哦。這個時候要提醒家長,不要強行阻止寶寶吃手,這樣很可能刺激到寶寶,使吃手變成有意識的行為,以後就很難改正了。
  • 寶寶吃手怎麼辦?寶寶吃手的心理探秘
    在小區裡或者大街上,你們是不是也經常看到寶寶們坐在推車裡很專注的在吃手,甚至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看起來非常享受、放鬆的樣子呢? 寶寶開始吃手的時候並不知道吮吸的是自己的手,慢慢地吮吸著就意識到了: 於是寶寶慢慢的學會用手去探索世界,這裡抓抓,那裡捏捏;這個撕撕,那個戳戳。 嬰幼兒通過口欲期的發展,將自己與外界慢慢的剝離開了,有了自我。面對寶寶吃手這個行為,應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