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or壓力教育?

2021-01-11 職dei看

父母:我們能選擇嗎?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我還記得我沒結婚的時候經常會跟我的父母說:如果我有了孩子,以後肯定不會管他太嚴,只要別幹什麼壞事兒,開開心心的就行。但事實是當我做了父母,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兒園開始,我也會開始給她報數學啟蒙、英語啟蒙這類的學科課程,還有特長類的輪滑以及正在考慮中的舞蹈,為的就是想讓孩子不要掉隊。但這不就是跟我的父母當初給我規劃的是一樣的嗎?

做父母的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開心快樂的,但快樂教育也好,壓力教育也好我們真的有的選擇嗎?

快樂教育對我不現實

我相信這個話題一出來一定會有很多人會選擇快樂教育,就像《茶話會》裡胡杏兒,她說她會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培養,而不希望一味地強制孩子去學習。的確,這應該是全天下父母的都願意的,很多的成功人士也確實雖非科班出身,但最終卻憑藉自己對興趣熱愛而取得好的成果。但我們忽略了三點。

1、非科班出生卻大有作為的人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是凡人。我們不能用個別的案例去作為統一標準

2、能真正實踐快樂教育的家庭,條件大多不普通。好的家庭條件給了他們追求自己夢想的基礎,讓他們不用為了現實因素而考慮太多。

3、最後一個就是對家長的要求。快樂教育是要讓孩子學得開心、學得快樂,但這需要花費家長很大的心力,同時對家長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能讓孩子得到好的發展,家長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一點普通家庭是很難承受的,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更是很難實現。

我的選擇:壓力中努力給予快樂

像之前說的,做父母的沒有不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既然純粹的快樂教育實現不了,那我們可以將二者融合——在壓力中努力給予快樂。學習的過程本就是一個磨練的過程,孩子會遇到坡、遇到坎,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少一些責怪多一點鼓勵;努力成為他們學習的夥伴,分享他們的糾結和快樂。

相關焦點

  • 壓力教育和快樂教育選哪個?不好意思,這是一個偽命題!
    家長到底應該選擇壓力教育還是快樂教育?有位嘉賓的話給小編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說:如果我的父母早一點給我壓力,我就能發現其實我本來挺聰明的。和現在抱怨父母太過嚴厲的網友不同,這位嘉賓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太過放鬆,並且覺得這可能是自己不優秀的原因。
  • 快樂教育?孩子倒是快樂了,教育哪裡去了?
    隨著現代的很多的信息的衝擊,很多的家長都慢慢開始覺得自己對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太嚴苛了,而且還覺得自己的孩子的學習壓力真的是太大了,也覺得孩子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快樂成長,就算是教育,也都是要快樂教育。但是這個快樂教育就真的能夠快樂了嗎?
  • 什麼是真正的的快樂教育
    如此理解「快樂教育」,這可能是這個老師還有一些名人所認為的快樂教育吧。而這種對「快樂教育的認識,與真正的快樂教育是根本不沾邊的。 對提出「快樂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家和倡導快樂教育的人們來說,他們觀念中的快樂教育與這個老師和一些名人所認為的快樂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真正的快樂教育是什麼呢?
  • 快樂教育出傻子?還是傻子教育瞎快樂?
    每當說起國外的快樂教育,中國的大多數家長和媒體的第一反應是,他們的教育很自由、很輕鬆,孩子的壓力也比我們的小很多。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雖然輕鬆自由,卻不能培養出聰明人。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美國的很多中小學生,連二元一次方程都算不明白。
  • 美國「快樂教育」騙人的,「全民精英教育」在中國
    再來看看對中國教育常見的批評是,我們應試教育強調考試成績給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你看這樣一對比,美國的教育體制簡直就是完美。學的少,玩的多。這讓無數的中國家長無比嚮往。像美國真正的精英教育,並不是快樂,甚至比我們更苦逼。你所知道的快樂教育那是給普通窮人。
  • 走好素質教育與升學壓力的平衡橋
    近日,一篇名為《南京家長已瘋》的自媒體文章引發輿論熱議,直指南京市教育部門的減負政策讓家長的教育焦慮再次「爆棚」。(11月5日《中國商報》)書包越來越沉、時間越來越近,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的學習方式一直備受詬病,很多人都盼望著一種寬鬆自由的教育狀態。有過上學經歷的人都想要問這樣的問題:你的美術音樂課曾被語數外學科佔用嗎?
  • 快樂教育對中國教育的啟示
    學習中一味的追求快樂,會導致學生在學業上先甜後苦的結局成為大概率事件,學生的自身素質更將會大打折扣,結果是得不償失的。快樂教育的涵義。快樂教育是近代西方科學教育思想的倡導者——斯賓塞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論。斯賓塞快樂教育的主要觀點:興趣是成功成才的一個要素。教學應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它包括:從簡單到複雜,從不準確到準確,從具體到抽象。
  • 快樂教育下的美國孩子,如今怎樣了?
    曾幾何時,西方教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尤其以美國最受追捧,在很多人眼中,美國教育是如此的強大,我們必須要去學習。 這樣想也無可厚非,因為美國擁有三百七十多位諾貝爾獲獎者,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最早就源於美國,我們今天所提到的,讓孩子快樂學習,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也最早來源於此。
  • 教育是最好的投資,精英家庭不相信快樂教育,分層的歐美教育
    在當今全球階層固化,各個國家教育參差不齊的現狀中,歐美國家的教育本質和特徵有哪些呢,快樂教育真的快樂嗎?是否具有絕對優勢嗎?如下:1、 在英美這些發達國家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前者收費高昂,要求嚴格,學生的課業壓力很大,比東亞的應試教育有過之而無不及,它的功能是培養未來的治國人才和各個領域的精英,每年給哈弗、耶魯、普林斯頓輸送學生最多的是美國100所中學裡面只有6所不是私立的,伊頓、哈羅等五所頂尖的寄宿中學給牛津、劍橋輸送的學生比英國的1800
  • 「快樂教育」理念教育的孩子,最後怎麼樣了?劉歡曾用兩個字概括
    朋友的孩子初三了,明年就要中考,成績一塌糊塗,作為一名高級教師,朋友感到內疚和後悔,因為從小到大,他對孩子都很包容,認為一個好的性格比什麼都重要,不願意對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讓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最重要。
  • 不要誤解了快樂教育,聊聊我對快樂教育的理解
    「快樂教育」最早是由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提倡。他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1. 提倡科學教育,反對古典主義教育;2. 提倡自主教育,反對灌輸式教育;3. 提倡快樂和興趣教育,反對無視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方式。
  • 國外都是無壓力的快樂教育嗎?個人經歷分享:這是英國的真實情況
    最近有不少朋友問到我有關英國教育的情況,從今天起我就分篇來一一介紹一下,把我所知道的情況寫下來,希望我的信息能給你一些參考和幫助。很多家長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在國內作業太多了,考試競爭太激烈了,壓力太大了,很辛苦,聽說國外的教育都是無壓力的快樂式教育,何不想方設法讓他去國外讀書?
  • 面對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快樂教育、如何做到,只選對,不選貴
    快樂教育大家所熟知的「快樂教育」提出者,被很多人稱之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牛頓」的英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理論家赫·斯賓塞(Herbert Spencer)在19世紀便以「快樂」二字作為教育哲學的中心思想,他提出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教育最有效。
  • 「快樂教育」之殤:寶媽「快樂教育」娃3年,娃遭4家幼兒園勸退
    」並非放縱讓孩子快樂,而是讓孩子在快樂中接受教育。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我們小時候可能在學習上沒少吃苦,也曾被課業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隨著我們這些「過來人」當了父母,越來越覺得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多麼重要。
  • 「快樂教育」之殤:寶媽「快樂教育」娃3年,娃遭4家幼兒園勸退
    真正的「快樂教育」並非放縱讓孩子快樂,而是讓孩子在快樂中接受教育。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我們小時候可能在學習上沒少吃苦,也曾被課業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隨著我們這些「過來人」當了父母,越來越覺得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多麼重要。
  • 快樂教育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了什麼?如果有可能,寧願回到應試教育
    如果有可能,寧願回到應試教育我真的想和大家心平氣和地聊一下教育,但我發現真的很難。原因就是我真的感到懊惱。曾幾何時就是因為很多人說我們需要素質教育,要像歐美那樣進行快樂教育,直到今天這種聲音也不絕於耳,打著那麼堂而皇之地口號兒叫作給孩子減負。
  • 什麼是快樂教育?
    近年來,時不時聽到批判快樂教育的聲音,對於家長來說就很糾結了,以前那種以懲罰手段的教育方式不行,現在快樂教育也不行,到底怎樣才好呢?體罰肯定不是快樂教育。那不要學生受苦,少布置作業,不要求抄寫、背書就是快樂教育嗎?給學生減輕負擔,一直也是整個社會在做的事,很多小孩睡覺的時間都有些不夠了,更不用說開心的玩耍了。這是負擔重的一個極端。如果我們跑到另一個極端:只要學生開心就好,今天學了生字,你愛寫不寫,學了數學新題,你開心就練習,顯然,學習不是這麼兒戲的!
  • 選擇精英教育還是快樂教育?
    他的母親一直是快樂教育的倡導者,為兒子快樂生活一直扛著不讓孩子上課外任何輔導班。從小學到初中,陸小遠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倒數10名以內。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母親沒少和孩子起爭執,雖然沒有棍棒教育,但是也經常是狠話一籮筐,母親一年比一年焦慮的同時,仍然頑強堅持讓孩子慢慢長大,不讓兒子上補習班也能學習成績好的理念。無論兒子的分數如何落後,陸小遠的成長中基本還是以玩為主,自由發展。
  • 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才是快樂教育的真諦
    西方教育認為,積極的動力(motivation)能讓大腦興奮,這是人生快樂的真諦。快樂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對知識探索的興趣和快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專家」和家長卻將快樂教育簡單理解為「順其自然」——孩子做沒做作業都沒關係。
  •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
    斯賓塞的代表著作是《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涉及到的考點主要包括:(1)教育預備說,即教育為將來完美的生活做準備;(2)強調科學知識的價值,是實質教育的代表人物;(3)首次將課程作為教育學科的專門術語進行使用。除此之外,斯賓塞在政治學上也頗有建樹!我們今天介紹一下斯賓塞的另一本著作,《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