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啦,新年新氣象!
今天這個新聞呢,也算是個好消息。
從2021年1月1日起,歐盟禁止其成員國向其他非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塑料垃圾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是全球37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成員以發達國家為主。
長久以來,一些發達國家因為本國垃圾處理費用太高,或者程序複雜,一直向一些發展中國家大量出口廢物,因為運費比垃圾處理費便宜。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洋垃圾」。
那麼為什麼那些發展中國家又要進口這些垃圾呢?
其實呢,理由有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是:
上個世紀90年代,當時處在迅速發展中的這些國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這些原材料本國無法生產,或者本國的生產無法滿足需求。
與此同時,這些發展中國家又沒有足夠的資本去直接購買發達國家的原材料,成本太高了。
因此,為了彌補生產原料的不足,這些發展中國家就從發達國家進口一些廢料,如廢金屬、廢塑料、廢紙等固體廢棄物,在本國進行清洗、分揀、再加工,產出來的再生材料比本國做的又便宜,質量又好,完全可以滿足生產需求。
所以,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固體廢料對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而這樣一條產業鏈也就隨之形成了,雖然有很多是走私的。
不過,這些廢料也給一些發展中國家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汙染,他們一度成為了「世界垃圾桶」,許多國家甚至之後付出了更大的代價去恢復環境,而且它對於從事廢料加工行業的工人的身體也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下令禁止進口「洋垃圾」,一是因為他們本國的生產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再需要靠分解發達國家的廢料來滿足生產需求;
二是他們逐漸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他們還敦促發達國家對自己產生的垃圾負起責任,而不是想著向其他國家傾倒垃圾。
當然還有發展中國家實力的提升,不再懼怕發達國家的威脅等等......不過廢料的進出口仍然屢禁不止。
比如2019年,歐盟出口了150萬噸塑料廢料到土耳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和印度等亞洲國家。
而此次歐盟於2020年12月22日頒布的關於塑料廢料進出口的新規定正是針對這一點。
從2021年1月1日起,除了用於回收的清潔塑料廢物外,歐盟禁止其成員國向非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塑料廢料;
歐盟向經合組織國家出口廢料則需要提前通知對方國,並徵得對方國的同意;
而在歐盟內部的廢物進出口也將受到更嚴格的控制。
歐盟環境和海洋事務專員維京尼烏斯·辛凱維奇斯(Virginijus Sinkevi?ius)表示:「這些新規定清楚地表明,歐盟對其所產生的廢物負有責任。僅在非常嚴格的條件下才允許出口塑料廢物。未分類的塑料廢物向非經合組織國家的出口將被完全禁止。這是打擊塑料汙染,向循環經濟過渡和實現《歐洲綠色協議》目標的重要裡程碑。」
*《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是歐盟委員會提出的一系列政治舉措,其主要目標是減少歐洲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推動循環經濟等。
洋垃圾!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End-
https://www.liberation.fr/amphtml/planete/2021/01/01/en-2021-refourguer-les-dechets-plastiques-aux-pays-pauvres-devient-plus-complique_1809895
https://ec.europa.eu/environment/news/plastic-waste-shipments-new-eu-rules-importing-and-exporting-plastic-waste-2020-12-22_f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