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禁限一批日常塑料用品

2020-12-17 新華社新媒體

歐盟擬禁限一批日常塑料用品

惠曉霜

歐洲聯盟委員會28日提出「限塑令」方案,餐具、吸管、餐盒、飲料杯等日用塑料用品可能不久以後在歐盟國家被禁用或限制使用。

【有禁有限】

這套方案列出歐盟國家海洋和海灘上最常見的十類一次性塑料用品垃圾,比如棉籤棒、餐具、杯子、瓶子、氣球及氣球棒、塑膠袋、零食包裝、溼紙巾。

歐盟擬禁止銷售有現成替代品且經濟上可承受的一次性塑料用品,包括吸管、刀叉勺、盤子、棉籤棒、飲料攪拌棒和氣球棒;對於一次性塑料飲料容器,必須蓋子與容器不可分離,才能上市。

方案規定,歐盟國家必須減少塑料食品容器和飲料杯的使用,方式包括制定削減量目標、提供替代用品或禁止免費提供。

歐盟成員國需要在2025年之前實現回收90%飲料瓶的目標。

方案還規定,製造商需要分擔清理和處理塑料垃圾、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費用;需要明確標識塑料用品的處理方式以及塑料垃圾對環境的危害。

這套方案需要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審批。歐盟委員會希望它被列為優先事項,在明年5月歐洲議會改選前獲得通過。

【多種原因】

歐盟委員會說,海洋垃圾中,80%是塑料製品。它們汙染環境,而且其中的有害物質進入海洋生物體內,進而進入人類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根據網絡雜誌《科學報告》刊登的文章,研究人員估計,太平洋中塑料垃圾總量大約有7.9萬噸,主要是漁網、容器、包裝和繩索。

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說:「不可否認,塑料垃圾是一個大問題,它們進入空氣、土壤和海洋,還進入我們的食物中,因而歐洲國家需要合力應對。」

法新社在報導中說,這套方案及歐盟今年年初發布的「循環經濟中的塑料製品戰略」都出臺於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之後。

按照歐盟的數據,歐盟產生的塑料垃圾中,大約半數運往其他國家,其中超過85%出口到中國。

在「塑料製品戰略」中,歐盟說,隨著塑料垃圾關鍵出口渠道受到限制,特別是中國宣布禁止進口某些種類的塑料垃圾,在歐盟內部打造塑料循環利用市場的要求愈發緊迫。

歐盟打算2030年前實現半數以上塑料垃圾循環利用,比現階段利用率提高20%,還將大幅擴大塑料垃圾回收和分類行業規模,預計將新增20萬個就業崗位。(完)(新華社專特稿)

相關焦點

  • 金山對「塑料汙染治理」出手了!明年1月1日起將全面禁限……
    被廣泛的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但是它帶來的「白色汙染」 也越來越嚴重! 《金山區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 治理的實施方案》解讀 近年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和新興業態發展,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快速上升,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面臨著嚴峻形勢和挑戰。
  • 上海新版限塑令:率先在餐飲快遞等禁限部分塑料製品
    到今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實施方案》立足上海實際,按照「禁限一批、替代一批、規範一批」的總體思路,著重強調塑料製品的源頭減量、循環使用、再生利用和環保處置,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明確提出了分階段目標和系統性治理要求及任務措施。
  • 廣東最新塑料禁令禁限細化標準一覽
    為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確保完成各階段目標任務,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粵發改規〔2020〕8號)和國家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制定了《廣東省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2020年版)。該《目錄》明確相關禁限細化標準、區域範圍和時間節點。
  • 歐盟遏制海洋汙染擬禁用塑料吸管等製品-塑料,歐洲,棉籤,漁具,吸管...
    為遏制日益加劇的海洋汙染,歐盟28日公布一項草案,提議禁用塑料吸管、棉籤等一次性塑料製品。  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草案,列入「黑名單」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共有10種,包括塑料餐具(含吸管、刀叉等)、棉籤、氣球及託架、塑料餐盒、塑料杯、塑料瓶、菸頭、塑膠袋、薯片袋(含糖紙)及溼紙巾。除此之外,含塑料成分的漁具也「榜上有名」。
  • 衛生部擬禁止嬰幼兒奶瓶使用雙酚A 歐盟已禁用
    雙酚A全稱雙酚基丙烷(BPA),是聚碳酸酯PC的重要原料,許多日常消費品如食品包裝容器、嬰兒奶瓶等兒童用品都可能含有雙酚A。本報昨日報導稱,歐盟認為雙酚A在加熱時能析出到食物和飲料當中,它可能擾亂人體代謝過程,對嬰兒發育、免疫力有影響,甚至致癌。歐盟從今年3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雙酚A的塑料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雙酚A塑料奶瓶進口到成員國。
  • 商務部明確:2025年底全國賓館酒店民宿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餐飲、商超等商務領域禁限塑有了明確時間表。日前,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該通知,今年底,全國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此外,至2022年底,全國範圍的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至2025年底擴大到全國範圍內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 上海新版限塑令:上海禁限餐飲快遞等部分塑料製品
    上海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上海新版限塑令:上海禁限餐飲快遞等部分塑料製品】近期,上海市發改委和市生態環境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出臺了《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塑料汙染治理的分階段目標:到2020年,率先在餐飲、賓館、酒店、郵政快遞等重點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基本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埋
  • 你可能要和這些日常用品說拜拜了!
    其中,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被列入禁止生產銷售名單;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以及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被列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名單。為推動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以下簡稱《意見》),細化各領域塑料製品禁限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政策界限和執行標準,根據《意見》已明確的禁限方向和工作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起草了《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這些塑料購物袋禁限了,老百姓可以選擇什麼購物袋?
    此外,本市還將鼓勵探索逐步實施對塑料連卷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單獨收取塑料連卷袋價款,引導消費者減少塑料連卷袋使用量。這些塑料購物袋禁限了,老百姓可以選擇什麼購物袋?「從明年開始,京客隆就會向老百姓提供可降解的塑膠袋。」
  • 麥當勞中國今起停用塑料吸管,可用杯蓋喝可樂
    延伸閱讀:2022年底,北京等省市郵政快遞網點,擬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布兩個多月後,國家發改委開始對《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今天披露的徵求意見稿細化各領域塑料製品禁限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政策界限和執行標準。
  • 上海限塑新政將如何影響日常生活?這裡有12個熱點問題解讀
    從國際來看,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危害,塑料微珠還進入生物鏈危及人體健康,治理塑料汙染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歐盟於2018年出臺了《循環經濟背景下的歐洲塑料戰略》,對塑料製品的設計、生產、使用、回收做出了相關規劃。日本於2019年出臺了《塑料資源循環戰略》,將塑料列為循環利用五大類資源的首位率先予以推進。
  •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塑料...
    2025年基本實現塑料垃圾零填埋根據《方案》,今年底,廣州市城市建成區和部分領域將率先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大幅減少塑料製品消費量。到2022年底,禁限範圍有序擴大,中心六區(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並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
  • 新版限塑令出臺 部分地區禁限部分塑料製品產銷用
    新版限塑令出臺原標題:新版限塑令出臺 今年在部分地區禁限部分塑料製品產銷用據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安蓓)《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根據意見,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
  • 歐盟禁產含雙酚A塑料奶瓶 建議用玻璃奶瓶
    在聽說歐盟禁止使用含有化學物質雙酚A(BPA)的塑料生產嬰兒奶瓶後,已經懷孕6個月的何女士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昨日,記者走訪長春市多家超市和孕嬰商店發現,PC材質的塑料奶瓶仍佔據多數市場,並且只有小部分塑料奶瓶特別標註「不含雙酚A」的字樣。  啥是PC、雙酚A?
  • 新版「限塑令」來了:一次性用品將有序退出
    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 堂食擬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國家發改委4月12日發布《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稿》,快遞塑料包裝中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被列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名單。
  • 多種塑料製品迎大限 消除白色汙染中國再明確時間表
    從「限塑」到強化「禁限」到細化法律責任,我國對塑料汙染的治理正在有力有序推進中。  著眼於塑料製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我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與消費國。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和新興業態發展,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持續上升。
  • 新版限塑令來了,餐飲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意見》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了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具體來看,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BPA塑料奶瓶被歐盟封殺 北京有售
    本報記者 吳江 攝  本報訊嬰兒塑料奶瓶的隱患又讓家長們開始揪心了。歐盟認為含雙酚A奶瓶會誘發性早熟,從今天起,將禁止含生產化學物質雙酚A(BPA)的嬰兒奶瓶。昨天,記者走訪北京市場發現,塑料奶瓶仍多以PC材質為主,而PC奶瓶多含雙酚A。商家表示,目前並沒有接到國家政府部門的相關通知,不會下架。
  • 歐盟擬禁用三種常用芳香劑 大牌香水味道或變化
    日前,寧波檢驗檢疫局透露,來自布魯塞爾的消息稱,歐盟委員會擬禁止三種常用芳香劑:樹苔中天然萃取的兩種物質苔黑醛(atranol)、氯化苔黑醛(chloroatranol),以及玲蘭花中提取的香精合成的新玲蘭醛(HICC)。因為這三種芳香劑自1999年以來致敏案例已超過2000多例。芳香劑,主要成分包括香料和有機溶劑,主角香料分為天然萃取、半合成和化學合成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