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農業品牌故事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9 大眾數字報

  滕州市位於山東省南部,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載體優質,是山東乃至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近年來,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滕州市緊緊抓住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充分利用現有農業資源優勢,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施品牌引領戰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和富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品牌。通過打造一個品牌,帶活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成為山東品牌農業建設的樣本。
  滕州是「中國馬鈴薯之鄉」,春秋兩季馬鈴薯種植面積65萬畝,總產200餘萬噸,畝均效益8000元以上,是二季作區面積最大、產量最高、效益最好的縣。近年來,滕州市緊緊抓住國家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機遇,全力做大做強滕州馬鈴薯優勢特色產業,擦亮滕州馬鈴薯品牌,把滕州建設成為全國春季馬鈴薯良種集散、物流倉儲、價格形成、信息匯集中心,積極打造全國菜用馬鈴薯行業的「風向標」,做大做強中國菜用馬鈴薯品牌,推進滕州農業經濟轉型發展。
  滕州高度重視馬鈴薯產業發展,制訂了《滕州馬鈴薯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1)》,努力推進馬鈴薯百萬畝規模、百億元產值、百年品牌「三百」工程建設,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滕州作為全國菜用馬鈴薯行業風向標的市場地位。
模式先進、上市早、品質優
  滕州市在全國率先建設縣級馬鈴薯組織培養中心,年產脫毒種薯2000萬噸,脫毒良種普及率達到100%。首創拱棚高效栽培技術,雙膜、三膜、四膜栽培面積達到40萬畝,推廣使用配色地膜、秸稈生物反應堆、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真正實現生態高效。滕州馬鈴薯每年4月中旬開始陸續上市,比露天地栽培提早45天以上,填補國內市場空白,搶佔市場先機,滕州成為全國春馬鈴薯的價格形成中心。馬鈴薯單產水平持續提升,2017年最高畝產達7.9噸,在全國樹立了「畝產萬斤薯、千斤糧,產值過萬元」的高產高效典型。
  主持研製出口春、秋馬鈴薯良好農業規範(GAP)已作為山東省地方標準發布。建立馬鈴薯GAP生產示範基地13處,示範推廣GAP技術8萬畝,建成全國綠色食品(馬鈴薯)原料生產基地20萬畝,出口備案基地25處,備案面積7萬畝,馬鈴薯標準化覆蓋率達到93.7%。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8%,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2萬畝,測土配方施肥實現全覆蓋,病蟲害統防統治率達到70%,實現節水30%、節肥30%、節藥20%。建立市、鎮、基地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保證馬鈴薯用藥安全。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形成產地有準出、產品有標識、質量可追溯、風險可控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體系,滕州馬鈴薯在各級的抽檢合格率連續4年保持在100%。綠色生態的生產模式,造就了滕州馬鈴薯薯形美觀、黃皮黃肉、肉質脆嫩,鮮食品質優良,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多種礦物質的獨特品質和典型特徵,滕州馬鈴薯已經成為健康保健、食用多樣的現代功能食品。
融合發展產業全
品牌文化底蘊深

  滕州市致力於馬鈴薯主食開發,實現了創新突破。魯班寨食品公司被評為2018年度馬鈴薯主食加工「十大企業」。「魯班寨」牌馬鈴薯煎餅先後被評為「中國好食品」定製評薦產品、馬鈴薯主食加工「十大主食」「十大品牌」。金薯王彩色馬鈴薯煎餅被評為馬鈴薯主食產業「十大特色小吃」。錦旺食品馬鈴薯飲料研發成功,即將上市。正德康城馬鈴薯鮮切菜全國首創、技術領先。滕州馬鈴薯主題餐廳成為全省首家馬鈴薯主題餐廳。
  按照文化創意、三產融合的發展理念,建成全國首家馬鈴薯主題文化公園和土豆文化館,開展了馬鈴薯農事體驗、美食、觀光、風情攝影等活動。實現了產銷遊緊密銜接、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建成了獨具特色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新模式,在馬鈴薯產業化開發浪潮中佔據了有利位置。
  不斷完善產銷銜接,暢通服務渠道。滕州中國馬鈴薯交易中心經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批覆同意,成功落戶滕州魯華農副城。基本形成了以中國(滕州)馬鈴薯交易中心為龍頭,專業市場、產地市場為依託,季節性臨時市場為補充的交易市場體系。馬鈴薯中介運銷組織達800餘家,從業人員1萬餘人,全市大小恆溫庫130餘座,低溫倉儲能力達60萬噸。物流營銷網絡遍布全國和海外7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品牌文化塑造,持續做強區域公用品牌,完成滕州馬鈴薯區域公用品牌整體形象設計,量身定做「二維碼」等識別信息,配套出臺了滕州馬鈴薯品牌形象和包裝標識使用管理辦法,實行統一商標、統一包裝、統一標準,不斷提升公用品牌影響力。以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引導企業積極創建自主品牌,綠色、無公害產品認證達到34個。通過訂單生產、領辦基地等方式,實現了優質馬鈴薯原料向品牌企業集中。連續舉辦10屆中國(滕州)馬鈴薯節,2014年成功舉辦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成功申辦2019年度全國馬鈴薯主食化開發產業聯盟年會。通過參加農交會、農博會、綠博會等農產品推介展銷會,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滕州馬鈴薯全國領先、世界知名的馬鈴薯區域公用品牌形象逐步確立,不斷擦亮。同時,積極挖掘滕州農業品牌的歷史文化內涵,拍攝滕州馬鈴薯故事微電影,在講出農業好故事中標註「好吃、好看、好玩、好感覺」新高度。同時,積極發揮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功能,注重產品包裝設計,大力發展創意農業。
合作開放後勁足
  為保證馬鈴薯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滕州市成立了馬鈴薯品牌培育產業發展研究所。對口扶貧重慶市豐都縣,建成滕州馬鈴薯豐都種植基地,全面提高了當地馬鈴薯種植水平。與中國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建立合作共建關係,共謀馬鈴薯產業發展大計。與國內多家知名馬鈴薯種薯企業長期合作,穩步提升馬鈴薯種業發展水平,實現企業種薯品牌和滕州馬鈴薯品牌雙贏。與中國薯網、上海農信合作,共同開發建設中國(滕州)馬鈴薯交易中心、中國(滕州)馬鈴薯大數據中心及馬鈴薯指數體系。實現了馬鈴薯產供銷、儲運加全產業鏈布局和線上、線下共同開發。再次引領了全省、全國馬鈴薯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滕州馬鈴薯作為全國菜用馬鈴薯行業風向標的市場地位。
  滕州市在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過程中,狠抓以「滕州馬鈴薯」為代表的農產品品牌建設,已具備加快農業發展的產業體系以及品牌、技術、設施裝備等基礎條件。下一步,滕州市將依靠科技進步,優化整合資源,構建農業產業平臺,培育一批市場佔有率高、經濟效益好和輻射能力強的農業品牌,通過創牌、亮牌、護牌,全面提升品牌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創建品牌農業集聚區,突出示範效應,提升品牌價值,豐富文化內涵,唱響品牌興農的主旋律,讓品牌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為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動力。
             (張棚 陳強)

◆ 榮譽名片 ◆
  ◆2000年滕州市被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
  ◆2004年滕州市被評為全國無公害馬鈴薯標準化示範區
  ◆2008年滕州馬鈴薯獲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2009年滕州馬鈴薯獲工商總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
  ◆2009年滕州馬鈴薯被評為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
  ◆2009年滕州市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20萬畝
  ◆2012年滕州市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業(馬鈴薯)標準化示範縣」
  ◆2012年滕州馬鈴薯榮獲「2011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3年滕州馬鈴薯入選中國100大地理標誌
  ◆2013年滕州馬鈴薯被評為「2012最具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滕州馬鈴薯品牌價值136.21億元,成為馬鈴薯排行榜第一品牌
  ◆2016年滕州馬鈴薯被評為山東省首批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7年滕州馬鈴薯被寫入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列為山東省重點支持的地理標誌農產品
  ◆2017年榮獲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7年滕州馬鈴薯被評為「2017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7年中國(滕州)馬鈴薯交易中心建成運營
  ◆2018年中國薯網落戶滕州
  ◆2018年榮獲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品牌農產品
  ◆2018年滕州市榮獲十大馬鈴薯主食化示範基地縣
  ◆2018年榮登「2018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第五名

相關焦點

  • 促產業增收入 講好西安鄉村振興好故事!
    促產業增收入 講好西安鄉村振興好故事! 只爭朝夕 真抓實幹奮力譜寫西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促產業增收入 講好西安鄉村振興好故事
  • 講好中國故事 推動鄉村振興——著力打造永不落幕的電影節
    天中晚報客戶端 2021-01-04 11:33:48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讓農民電影成為傳承民族文化的紐帶,成為塑造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良媒。著力打造永不落幕的電影節。」在前不久在駐馬店召開的中國農民電影節品牌建設座談會上,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天金的這番講話振聾發聵,發人深醒。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助力廣東鄉村振興
    南方網訊 近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下稱「仲愷」)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會上,該校為48支由教授、科研人員組成的「農村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科技服務團隊和60支「三下鄉」大學生鄉村振興服務團隊授旗。這108支服務團隊將奔赴鄉鎮一線,服務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
  • 廣西貴港:發展富硒農業 助力鄉村振興
    貴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農卓松介紹,廣西貴港富硒農產品交易會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貴港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發展富硒農業,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交易會將聚焦扶貧,專設產業扶貧展區,重點展示脫貧攻堅以來貴港市取得的成就與成果,組織開展扶貧產品展銷推介,集中展示推介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拓寬銷售渠道。
  • 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合作新模式
    長城網訊(田桂雲 劉佔行)2020年1月9日上午,由保定市婦女聯合會、保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保定市民政局、保定市總工會、保定市農業局、保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保定市科學技術局、保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保定市鏗鏘玫瑰創業聯合會、保定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的校、企、會、村四方合作助力鄉村振興及大學生創業公益項目本真農業啟動儀式
  • 通訊:訂單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內蒙古小番茄引來「大市場」
    李愛平 攝  中新網赤峰12月26日電 題:訂單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內蒙古小番茄引來「大市場」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在冬季,這甜度達到9.8,沒得說,口感也不錯。」黃雨和說,「這一切與國家助農機構--中和農信籤有訂單有關,正是這一訂單農業才保證了種出的小番茄有了銷路。」  「目前,在當地推出的訂單農業模式,其整個項目通過減少傳統農資供應的中間環節,藉助規模優勢與品牌優勢,連結上遊廠商與下遊農戶,實現農戶訂單生產、節本增效、降低風險。」中和農信內蒙古自治區赤峰項目區經理高永利介紹說。
  • 發展循環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寶山羅店這樣做……
    發展循環農業,助力鄉村振興!近日,羅店鎮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基地全面建成,寶山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取得重要進展。示範基地以片區化打造為理念,結合區域內天平村、光明村、毛家弄村、束裡橋村等4個村的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科技、旅遊、文創等要素,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抓手,推進片區內循環農業發展。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品牌故事
    35年來,華僑城集團從深圳灣畔的一片灘涂起步,逐步形成以文化、旅遊、新型城鎮化、電子科技、相關業務投資為主業的大型中央企業,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獲評「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中國旅遊集團20強」的企業集團,培育並發展了一系列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旅產業集群和品牌。
  • 講好花都故事 聽有「花香」的黨課
    近年來,橫縣縣委黨校爭創全國一流縣級黨校,以橫縣茉莉花(茶)產業與鄉村振興、農村電商、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等課程為主題,通過茉莉特色現場教學培訓課程,講好「世界茉莉花都」故事,打造獨具花鄉教學特色黨校,提升橫縣「世界茉莉花都」品牌影響力。
  • 不忘地質初心、服務鄉村振興、助力鄉村發展 —七院助力臨沭縣玉山鎮鄉村振興工作啟動儀式成功舉辦
    6月4日,七院助力臨沭縣玉山鎮鄉村振興工作啟動儀式在臨沭玉山鎮七彩百合田園綜合體隆重舉辦。省派臨沭縣玉山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牛宏,七院副院長、工會主席孫永勝,七院院長助理徐希強,臨沭縣政協副主席朱梅,臨沭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增減掛辦公室主任劉憲寶,臨沭縣玉山鎮人大主席李曉勇及山東慶豐農業種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臨沭分公司總經理李青健參加了啟動儀式。
  • 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艾米共享農場亮相從化首屆農民豐收節
    本次從化區從化本次舉辦的首屆農民豐收節以「鄉村謀振興·農民慶豐收」為大會主題。大會聚焦鄉村,著眼農民,謀劃振興之路,慶祝豐收之喜。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有著怎樣的新變化,科技在其中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艾米共享農場依照嚴格全生態標準種植標準產出的胚芽米,是通過科技手段助力農業發展的代表。總的來說,艾米共享農場創新的科技手段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切實讓農業有了幹頭,農民有了盼頭,農村有了看頭。自此農業有了奔頭,農村得以安居樂業,農民這個職業足以令人羨慕。
  • 海南十名返鄉大學生分享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業故事
    會議指出,我省鼓勵支持大學生農村創業,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本版選登我省10名返鄉大學生創業事跡,號召更多青年紮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新時代的奮鬥者,我們返鄉創業大學生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推動海南鄉村振興、助力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中勇當先鋒、做好表率,貢獻力量。
  • 市農業農村局與郵儲銀行籤協議 百億信貸助力鄉村振興
    福州新聞網4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昨日,市農業農村局與郵儲銀行福州市分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加強在農業產業化領域的金融合作,助力鄉村振興。  未來三年內,郵儲銀行將為全市涉農產業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供100億元的信貸金融支持,並進一步落實「兩增兩控」政策,在去年減費讓利5000萬元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涉農貸款的融資成本,讓更多「三農」客戶獲得實惠。
  • 平魯區下木角鄉: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 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新時期中央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平魯區下木角鄉依託特色農產品優勢和傳統手工藝傳承,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三產深入融合,力爭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富民優勢。
  • 青島中農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大眾網青島12月3日訊(記者 潘超 通訊員 魏玉暖)12月1日,青島中農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受青島西海岸新區品牌辦公室委託,聯合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薈澤農產品有限公司,推出以「打造新區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膠河大白菜」品牌推廣活動,助力「膠河大白菜」拓展市場、暢通銷售渠道,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品牌價值。
  • 助力鄉村振興——用PPP「巧手」扮靚鄉村
    放眼全國,助力鄉村振興的PPP項目越來越多。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統計,2014年以來應用PPP模式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在庫項目達1561個,投資額1.2萬億元。PPP這雙「巧手」正在加速扮靚鄉村。
  • 「農業博覽會」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 農業博覽會這個詞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但對推動鄉村振興的功能各有其詞,如何全面看待農業博覽會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只有發展好地方農業及特色產業就離鄉村振興不遠了。小編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簡單闡述。
  • 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聚焦農村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魯網9月7日訊 近年來,中國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方針政策,依託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以「快農貸(惠農e貸)」為載體,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聚焦產業特點助力脫貧攻堅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農業產業分布廣、種類多。結合這一特點,農行福建分行圍繞各地特色農業,上線不同的「快農貸」產品。
  • 大灣區數字農業學院來了!致力培養鄉村振興人才
    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舉行。在會上,北京字節跳動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在全球數字農業峰會上簽約合作,共同建設大灣區數字農業學院。此次三方合作,將通過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產品賦能鄉村振興的人才培養,為數字農業健康發展、創新發展、科學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助力鄉村振興,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考察特色產業發展
    為拓寬鄉村振興工作思路,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創新發展,5月19日下午,菏 澤市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一行10人前往單縣李新莊鎮、單縣東城辦事處等地, 考察農業合作社及田園綜合體發展情況。「單縣李新莊鎮、東城辦事處立足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創新方式助力群眾增收 致富。從鄉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到特色高效農業、合作社建設等等各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服務隊隊員劉持良感慨地說。服務隊隊長帥志星表示,此次考察學習收穫良多,獲益匪淺,考察地發展特色產業 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為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