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對老夫妻,相互扶持過了大半輩子。老爺子對老太太有一樣不滿,就是老太太總把麵條煮得太爛。他已經不止一次叮囑老太太:「不要把麵條煮那麼爛,只要煮5分鐘就好。」可每天早上起床一看,餐桌上放的還是一碗軟爛的麵條。
老頭忍無可忍,決定自己親自煮一碗麵條,只煮5分鐘,麵條剛剛好。
他連忙去叫還在臥室的老太太:「快起來!我今天非要讓你看看,麵條怎麼樣煮才不會爛!」老太太賴在床上說:「不!我今天非要讓你看看,一碗煮好的麵條是怎麼放爛的!」
原來,平日裡老爺子總嫌老太太笨手笨腳,連一碗麵條都煮不好。但其實是他自己每天賴床,硬生生把一碗煮好的麵條給放爛了。
感情出現矛盾的時候,最怕彼此都認為自己沒錯,一味指責,互相埋怨,把日子過成了怒氣衝衝,把生活過成了愁眉緊鎖。
婚姻有時候像座山,橫看成嶺側成峰。若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既看不到對方的付出,也看不到事情的全部。
所以,不要總盯著對方的錯處,而是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不要總看著對方的短處,而是多檢討自己的缺點。一味挑剔別人的錯,只會把一段感情壓垮;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緩和關係。
2
還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阿姨,平日裡總是抱怨對面的阿姨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乾淨。看,她晾在外院子裡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實在不明白,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阿姨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你看,這不就乾淨了嗎?」
原來,不是對面的阿姨衣服洗不乾淨,而是這位阿姨自家的窗戶髒了。
有時候出了差錯,我們總覺得是別人的不對,殊不知,是自己出了問題。
剛工作不久的表妹,最近就沒少跟我們抱怨工作上的事。她說,老闆太苛刻,同事難相處,客戶難伺候。剛工作不到一個月,便嚷嚷著想辭職。
但其實,是因為她時常丟三落四,誤了工作,老闆才教訓了她一頓;因為她沒能及時完成團隊任務,而害同事跟著加班,人家才不願搭理她;因為她和客戶見面時遲到了半小時,對方才給她臉色看……
喜歡抱怨的人,只會一味沉浸在壞情緒當中,非但不能改善局面,還會讓自己持續沉淪。
與其花心思抱怨,不如花時間自省。就如有句話所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自我反省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找到新的出口和出路。
3
俗話說:「小人無錯,君子常過。」
層次低的人,總覺得錯在別人,自己沒有錯;而層次高的人,則常常反省自己的過錯。一個人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態,才能拔高自己的人生。
就如《孟子》所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事情搞砸了、關係弄僵了,不要一味指責別人,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善於自我反思的人,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自以為是,不是本事;常思己過,才能改掉錯處、有所進步。
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把不足一點點地轉化為優勢,把矛盾一點點轉化為和氣。你的那些領悟,都會變成你為自己鋪的路。
投稿郵箱:rmrbyedu@126.com
本期編輯:趙雅嬌,實習生:張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