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尤其第二種,毀孩子一生

2020-09-03 邢臺家長會

來源丨家長必讀

ID:jiazhangbid

假期裡,好友們常聚在一起聊天,話題基本都是圍繞著孩子轉,大家紛紛感嘆這一年也是過的像打仗一樣,雞飛狗跳,轟轟烈烈。

有了孩子以後的生活,總結下來,就一句話,真累啊!

每每看到人家國外媽媽一手推著嬰兒車,一手抱著孩子,坐在路邊咖啡館談笑風生時就覺得太不可思議,人家養孩子怎麼那麼輕鬆呢?我怕不是養了個假孩子?

其實,中國父母抱怨養孩子辛苦,究其根本,有這3個原因。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是不是全中了?

01

過度幹預

現在的孩子們,從一出生就被父母視為掌上珍寶,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從穿衣吃飯到求學交友,父母們恨不得事事都插一腳,生怕孩子出了什麼差錯,受了什麼委屈。

朋友小蝶就是一個典型的「幹預型」媽媽,她的女兒已經上初二了,但是每天早上小蝶都會把女兒要穿的衣服準備好放在枕邊,卻從來不過問女兒的意見。

女兒和朋友外出的時候,小蝶的電話一個接一個,一個小時居然打了10多通,電話的內容無非就是現在在哪啊,人多不多啊,吃東西了沒啊...我很無奈,就問她,你盯孩子盯得這麼緊,都不覺得累嗎?

她感嘆著說:累啊,她的大事小事我都得操心,能不累嗎?

我又接著問,既然這麼累,幹嘛不放手,讓女兒慢慢學會獨立呢?

她眉頭一皺,堅定的說:那可不行,她的一切我都得看著,要不然我不放心。

短短一番交談讓我深有感觸,從小蝶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中國式父母的影子。

他們習慣於操縱孩子的一切,事事都要為孩子操心,即使心力交瘁都不願意罷手。

而我想對這些父母說的是,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自己的想法。到那時,他們就不再願意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不再願意一味聽從父母的意見,而是更渴望擁有自己的空間。

所以,與其等孩子長大後拼命掙脫父母的掌控,還不如從小就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只要孩子不學壞,就儘量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成長。

而家長,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一絲喘息的空間,擁有更輕鬆自在的生活。

02

過度焦慮

曾經看過一句話:

這個時代的父母們都活的很累,因為他們太過於焦慮。

這個觀點細想起來,其實很有道理。

很多父母在孩子剛出生沒多久時,就給孩子報了早教班,生怕他們輸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

上了小學以後更是變本加厲,各類課外輔導班輪番轟炸,孩子們的小臉蛋上一個個都架上了厚厚的眼鏡

孩子考試分數一旦下降,家長就慌亂的不行,找班主任談話,請家教老師,只要能讓孩子的分數漲上去,父母砸鍋賣鐵也得一試。

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虎媽貓爸》和《小別離》就鮮明的講述了當代父母焦慮的現狀:

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賣掉豪宅只為換一個破舊的學區房;一聽說有什麼好的培訓班,全家人緊衣縮食也得給孩子報上...

這還沒完,好不容易熬到了孩子大學畢業,又要開始操心找工作的大事,碰關係,拉人脈,父母們使出渾身解數,只為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定的未來。

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父母們一直處在焦慮的狀態中,考試升學,安家立業,樁樁件件都牽扯著父母憂慮的神經。

短短一生,父母卻有大半輩子都在為孩子操心,怎麼能不累?

我一直很欣賞一句話:

每個人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別樣人生,該來的都會來,不該來的也強求不得。

所以父母們完全沒有必要如此焦慮,培訓班不是一定要上,也許孩子在學習之餘還有別的天賦特長;考試成績也不一定每次都是班裡前幾名,也許孩子只是小小的失誤一回;工作也不一定非要安定平穩,也許孩子在喜歡的事情上可以開闢另一番天地...

如此種種,如果父母們能夠看開一些,不要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待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父母的內心也能獲得更多平靜,孩子也能成長的更快樂一些。

03

參與人數過多

中國傳統家庭裡,一個孩子往往要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關照」,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要發表各自的意見,父母卻被夾在中間,左右不是。

爺爺說孩子從小得嚴格管教,書背不完就要打手心;姥爺卻心疼的看著淚眼汪汪的孫子,說不寫了不寫了咱出去玩去。

姥姥說孩子愛吃什麼就給做什麼,按孩子的喜好來最重要;奶奶卻說孩子長身體必須要營養搭配,葷素都得吃。

一來二去的,老人家各說各有理,父母的意見卻被丟在了一邊,心裡別提有多累了。

知乎上看到一個媽媽抱怨:

她工作比較忙經常加班,孩子上小學以後就把婆婆接了過來幫忙照顧,本來以為一切都很好,但一次家長會後,她才知道原來孩子經常不做作業,成績下降了很多。

回到家質問孩子後才知道,原來婆婆經常縱容孩子,孩子撒嬌說不想寫作業,婆婆就直接同意了,甚至還幫著孩子一塊矇騙她。

為此,她和婆婆深談了一次,希望婆婆能嚴格要求孩子,但婆婆卻說,那我做不到,我就見不得我孫子受苦,作業不做也罷!

這讓她很是犯愁,婆婆的想法很難改變,她只好換了份比較清閒的工作,多花功夫輔導孩子的學習,沒想到婆婆卻因此跟老公抱怨說媳婦看不起她,吵著要回老家。

這樣的局面,確實讓人很無奈。

但不管怎麼說,孩子的教育還是應該以父母為主,畢竟時代在不斷變化,老一輩的思想有很多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對於老一輩的觀念,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最終決策上,還是以父母的意見為主。畢竟父母,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導師。

聲明:本文章是公益分享,為學生家長提供教育類資訊,教學心得,陪伴家長和孩子成長。如圖片轉發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即刪除,給你帶來不便請諒解。

相關焦點

  • 3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尤其最後一種
    在一個家庭裡面,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著自己明確的分工,媽媽主內爸爸主外,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下面這3類媽媽,最難養出優秀的孩子。所有媽媽都該看一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了孩子,努力變成更優秀的自己吧!
  • 「我這麼優秀,你笨死了!」這4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娃
    像有些家長雖然說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卻依舊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這可能就是教育方式不正確了。案例我們家隔壁就有一起這樣的例子,鄰居家的兒子從小非常的聰明,能說會道的,當時我們村裡很多人都猜測,這孩子以後肯定有出息。
  • 「我這麼優秀,你笨死了!」這4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娃
    這是大部分家長的普遍心理,然而到底能不能夠讓孩子未來有好的發展,並不是投資多少就能決定的。像有些家長雖然說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卻依舊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這可能就是教育方式不正確了。,居然把這麼好的一顆苗子給教歪了,但實際上,在生活當中做過這類事的媽媽還真是不少。
  • 這3種「勤快媽媽」,養不出優秀孩子,適當偷懶孩子更出眾
    老師聽完小李對孩子的培養方法後,對小李的教育方式表現出了強烈的不認同,直接向小李表示對方的做法是錯誤的。老師對小李是這樣說的:「作為孩子的媽媽,平時千萬不能太『勤快』,你這樣的教育方式反而會讓孩子的學習能力下降,他在班級裡的表現自然很難出眾。」
  • 【親子】這4種家庭,累死也養不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內向,沉默寡言,整天見不到笑臉。但是這些家長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所有表現與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下面將例舉出幾類「不合格」的家長類型,這幾類家長會很難養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尤其是第二種,趕緊改!
  • 媽媽太「勤快」養不出優秀的娃?在這3方面「懶」,孩子更優秀
    這3種「勤快」媽媽養不出優秀的娃1.,所以有些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不忍心孩子受一點的累,在孩子小的時候,怕孩子出現什麼危險,什麼都不讓孩子做,等慢慢長大後,又嫌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不讓孩子做家務,等上學了又怕耽誤孩子學習不讓孩子做家務,這就會使孩子永遠養不成自理的能力,更不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 這4種家庭,累死也養不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內向,沉默寡言,整天見不到笑臉。但是這些家長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所有表現與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將例舉出幾類「不合格」的家長類型,這幾類家長會很難養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尤其是第三種,趕緊改!1經常吵架的家庭你知道長期生活在爭吵中的孩子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嗎?父母吵架真的只是父母的事嗎?
  • 3種勤快媽媽,累死帶不出好娃,可這3種懶媽,娃一個比一個優秀
    中國父母是出了名的&34;,特別是媽媽,恨不得在孩子身上裝個監控,一天到晚看著,以免孩子受傷害或者做錯事。其實當媽媽是有學問的,有3種媽媽就算再勤快,孩子也並不領情;而有3種懶媽媽,帶的孩子卻一個比一個優秀。
  • 這4種家庭,累死也養不出孝順的孩子!尤其第2種!(必讀)
    這場疫情,讓很多無憂無慮的孩子,似乎一夜長大...以下這4種家庭,累死也養不出孝順的孩子↓↓↓1、犧牲自己富養孩子的家庭對一個人太好,是一場災難。溺愛下的教育,培育不出懂感恩、孝順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種下什麼花就會結什麼果。如果父母都沒有盡好自己的孝道,無非是給孩子做了一個很壞的示範。父母沒有以身作則,孝敬自己的爸爸媽媽。
  • 這6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很多媽媽第1條每天都在犯
    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幹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 這3種勤快媽媽,累死也教不出優秀娃,但懶媽媽卻能教出優秀娃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以下這三種勤快的媽媽,她們累死也教不出優秀娃,媽媽們快看看,這樣才能避免自己瞎勤快。這3種勤快媽媽,累死也教不出優秀娃,但懶媽媽卻能教出優秀娃第一種、不捨得讓孩子幫忙的媽媽每個媽媽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她們寧願自己勤快些、辛苦些,也捨不得讓孩子吃苦
  • 這6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很多家長第一個就中了
    前幾年,有一電視新聞: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幹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 「鏡子效應」毀所有,3種性格的媽媽,容易養出沒出息的孩子
    「鏡子效應」毀所有,3種性格的媽媽,容易養出沒出息的孩子引言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無論走路姿勢,說話方式,生活習慣等跟自己的父母極為相似,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更有甚者,母親很急躁,孩子也很急躁,或媽媽很溫柔,孩子也有條不紊,謙虛禮讓。所以不同的家長,帶出來的孩子也會不同。這在教育學上,被我們稱之為"鏡子效應"。
  • 這4種家庭,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尤其是第3種需立刻改變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內向成績差,壞習慣很多但是這些家長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所有表現與家庭的氛圍密不可分下面三餘書屋將例舉出幾種「不合格」的家庭氛這幾種家庭會很難養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尤其是第三種,得趕緊改一,不懂和和孩子好好說話的家庭取笑、挖苦、打擊,是典型的中國家長
  • 家有這6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尤其是第一種,直呼太準了
    我們在和父親的長期互動中,會在心理上勾畫出一個隱藏在潛意識裡的心理父親。無論遇到什麼事,就算父親不在,孩子也會呼喚出「心理父親」,按照父親以往態度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小茹至今不明白,她的一生已經被困在尋求父親的肯定上,而不是如何成為自己。一味否定的爸爸,帶給孩子的傷害,是一生都難以治癒的傷痛。被肯定的孩子,自信大方;被否定的孩子,敏感陰鬱。
  • 家有這6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尤其是第一種,太準了!
    我們在和父親的長期互動中,會在心理上勾畫出一個隱藏在潛意識裡的心理父親。無論遇到什麼事,就算父親不在,孩子也會呼喚出「心理父親」,按照父親以往態度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所以,即使父親不在身邊,這個心理父親都會一直在潛意識裡影響著我們,這就是父親在孩子心裡的「固有印象」。
  • 家有這6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尤其是第一種,太準了!
    我們在和父親的長期互動中,會在心理上勾畫出一個隱藏在潛意識裡的心理父親。無論遇到什麼事,就算父親不在,孩子也會呼喚出「心理父親」,按照父親以往態度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這樣的場景,媽媽們極為熟悉,應該算是「甩手掌柜」回家標配了。這一躺,便是與世隔絕,沉陷在自己的手機裡,哪顧得上孩子,更別談教育了。爸爸們恨不得鑽進手機裡,媽媽們恨不得眼不見心不煩。
  • 這5類家長,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很多家長第一個就中了
    人人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父母都在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但往往並沒能達到想要的效果。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業。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業上最大的成功。父親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母親決定了孩子的人性溫度,家庭決定了孩子的品格教養。
  • 經驗表明:3種勤快的媽媽,再累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朱朝陽的媽媽是一名單親女性,她很愛兒子,但是卻也對兒子百般掌控。其中有這樣的一個細節,媽媽遞給朱朝陽一杯熱牛奶,朱朝陽覺得牛奶有些燙於是沒有直接喝掉。但是媽媽卻覺得這是兒子在不聽自己的命令,於是表示不喝就倒了,母子倆僵持了一會兒後,媽媽便強勢地把牛奶給兒子喝。
  • 家有這6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尤其是第一種,太準了
    我們在和父親的長期互動中,會在心理上勾畫出一個隱藏在潛意識裡的心理父親。無論遇到什麼事,就算父親不在,孩子也會呼喚出「心理父親」,按照父親以往態度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3/第四名:一味否定的爸爸一味否定的爸爸,否定的不是某件事,而是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