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切實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

2020-12-13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切實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

 

發改投資〔2016〕174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根據2016年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部門職責分工,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18號)、《國務院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60號)等文件精神,現就進一步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相關工作、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提出以下要求。

  一、充分認識做好基礎設施領域PPP工作的重要意義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開始在基礎設施領域引入PPP模式,經過30多年發展,為持續提高我國基礎設施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經濟新常態下,繼續做好基礎設施領域PPP有關工作,有利於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穩增長、補短板、擴就業、惠民生;有利於打破基礎設施領域準入限制,鼓勵引導民間投資,提高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運營和管理效率,激發經濟活力,增強發展動力;有利於創新投融資機制,推動各類資本相互融合、優勢互補,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於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等,切實做好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以及重大市政工程等基礎設施領域PPP推進工作,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確保政令統一、政策協同、組織高效、精準發力,共同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順利開展。

  二、加強項目儲備

  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按照項目合理布局、政府投資有效配置等原則,切實做好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的總體規劃、綜合平衡和儲備管理等工作,充分掌握了解各行業PPP項目總體情況。要在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及重大建設項目庫基礎上,建立基礎設施PPP項目庫,切實做好項目儲備、動態管理、實施監測等各項工作。

  三、推行項目聯審

  積極推行多評合一、統一評審的工作模式,提高審核效率。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建立PPP項目聯審機制,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從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合規性、規劃銜接性、PPP模式適用性、財務可負擔性以及價格和收費的合理性等方面,對項目進行綜合評估。

  四、做好項目決策

  加強項目可行性研究,依法依規履行投資管理程序。對擬採用PPP模式的項目,要將項目是否適用PPP模式的論證納入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和決策。充分考慮項目的戰略價值、經濟價值、商務模式、可融資性以及管理能力,科學分析項目採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斷優化工程建設規模、建設內容、建設標準、技術方案及工程投資等。

  五、建立合理投資回報機制

  積極探索優化基礎設施項目的多種付費模式,採取資本金注入、直接投資、投資補助、貸款貼息,以及政府投資股權少分紅、不分紅等多種方式支持項目實施,提高社會資本投資回報,增強項目吸引力。鼓勵加大項目前期資本金投入,減輕項目運營期間政府支出壓力。鼓勵社會資本創新商業模式及體制機制,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項目成本。

  推進基礎設施領域的價格改革,合理確定價格收費標準,依法適當延長特許經營年限,提供廣告、土地等資源配置,充分挖掘項目運營商業價值,建立使用者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貼類項目的合理投資回報機制,既要使社會資本獲得合理投資回報,也要有效防止政府和使用者負擔過重。

  六、規範項目實施

  對確定採用PPP模式的項目,要按照《招標投標法》等法律法規,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等多種方式,公平擇優選擇具有相應管理經驗、專業能力、融資實力以及信用狀況良好的社會資本作為合作夥伴。依法籤訂規範的項目合同,明確服務標準、價格管理、回報方式、風險分擔、履約監督、信息披露等內容,細化完善合同文本,確保合同內容全面、規範、有效。項目實施期間社會投資人出現重大違約,或發生重大不可抗力等事項,需要政府提前回購的,要合理劃分各方責任,妥善做好項目移交。項目結束後,適時對項目效率、效果、影響和可持續性等進行後評價,科學評價項目績效,不斷完善PPP模式制度體系。

  七、構建多元化退出機制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期滿後,按照合同約定的移交形式、移交內容和移交標準,及時組織開展項目驗收、資產交割等工作。推動PPP項目與資本市場深化發展相結合,依託各類產權、股權交易市場,通過股權轉讓、資產證券化等方式,豐富PPP項目投資退出渠道。提高PPP項目收費權等未來收益變現能力,為社會資本提供多元化、規範化、市場化的退出機制,增強PPP項目的流動性,提升項目價值,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

  八、積極發揮金融機構作用

  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與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對接,完善保險資金等參與PPP項目的投資機制,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債權、股權、資產支持計劃等多種方式,支持基礎設施PPP項目建設。發揮各類金融機構專業優勢,鼓勵金融機構向政府提供規劃諮詢、融資顧問、財務顧問等服務,提前介入並幫助各地做好PPP項目策劃、融資方案設計、融資風險控制、社會資本引薦等工作,切實提高PPP項目融資效率。

  九、鼓勵引導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

  樹立平等合作觀念,多推介含金量高的項目,給予各類投資主體公平參與機會,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參與PPP項目。招標選擇社會資本方時,要合理設定投標資格和評標標準,消除隱性壁壘,確保一視同仁、公平競爭。探索在PPP項目中發展混合所有制,組建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商資本共同參與的項目公司,發揮各自優勢,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引導民間資本、外商資本參與PPP基金等,拓寬民間資本、外商資本參與PPP項目渠道。鼓勵不同類型的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通過組建聯合體等方式共同參與PPP項目。

  十、優化信用環境

  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投融資領域相關主體信用記錄,強化並提升政府和投資者的契約意識和誠信意識,規範履約行為,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約束機制,促使相關主體切實強化責任,履行法定義務。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提高政府履約能力,優化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的信用環境。

  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做好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等工作,形成合力,抓好落實。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對各類社會資本一視同仁。加強PPP政策解讀和宣傳力度,提高各方對PPP的認知程度,培育積極的合作理念,建立規範的合作機制,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資本的合力,保障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順利推進。對其他領域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

  附件: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推廣PPP模式重點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16年8月10日

 

  抄送: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林業局、旅遊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能源局、海洋局、鐵路局、民航局、鐵路總公司

 

  附件

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推廣PPP模式重點項目

  一、能源領域

  電力及新能源類:供電/城市配電網建設改造、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資產界面清晰的輸電項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分布式能源發電項目、微電網建設改造、智能電網項目、儲能項目、光伏扶貧項目、水電站項目、熱電聯產、電能替代項目等。

  石油和天然氣類:油氣管網主幹/支線、城市配氣管網和城市儲氣設施、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石油和天然氣儲備設施等項目。

  煤炭類:煤層氣輸氣管網、壓縮/液化站、儲氣庫、瓦斯發電等項目。

  二、交通運輸領域

  鐵路運輸類:列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國家批准的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的各類鐵路項目。重點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和運營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以及支線鐵路,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鐵路客貨運輸服務業務和鐵路「走出去」項目。

  道路運輸類:公路建設、養護、運營和管理項目。城市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水上運輸類:港口碼頭、航道等水運基礎設施建設、養護、運營和管理等項目。

  航空運輸類:民用運輸機場、通用機場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

  綜合類:綜合運輸樞紐、物流園區、運輸站場等建設、運營和管理項目,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項目。

  三、水利領域

  引調水工程、水生態治理工程、供水工程、江河湖泊治理工程、灌區工程、農業節水工程、水土保持等項目。

  四、環境保護領域

  水汙染治理項目、大氣汙染治理項目、固體廢物治理項目、危險廢物治理項目、放射性廢物治理項目、土壤汙染治理項目。

  湖泊、森林、海洋等生態建設、修復及保護項目。

  五、農業領域

  高標準農田、種子工程、易地扶貧搬遷、規模化大型沼氣等三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現代漁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範園區、國家級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項目。旅遊農業、休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

  六、林業領域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工程、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國家儲備林、溼地保護與修復工程、林木種質資源保護、森林公園等項目。

  七、重大市政工程領域

  採取特許經營方式建設的城市供水、供熱、供氣、汙水垃圾處理、地下綜合管廊、園區基礎設施、道路橋梁以及公共停車場等項目。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法制辦關於《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下簡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指政府採用競爭性方式選擇社會資本方,雙方訂立協議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由社會資本方負責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並通過使用者付費、政府付費、政府提供補助等方式獲得合理收益的活動。
  • 關於公開徵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PPP)領域專家的公告
    關於公開徵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PPP)領域專家的公告 發布時間:2018-08-28 11:24:53
  • 關於進一步加強公路水路公共基礎設施政府會計核算的通知
    ——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78號)、《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財會〔2017〕11號)、《政府會計準則第10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合同》(財會〔2019〕23號)和《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算的通知》(財會〔2018〕34號)等規定,結合交通運輸行業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公路水路公共基礎設施政府會計核算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關於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
    關於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財金〔2014〕11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根據《財政部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4〕76號),
  • 從PPP到PEP:探究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本質
    站在政策調整的關鍵時點,我們有必要深入思考:中國當下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與四年前我們引以為據的西方經典PPP有什麼區別?在中國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和國情之下,衡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成敗的尺度是什麼?這是兩個很重要的認識問題,事關我們還能不能簡單套用經典PPP的尺度來衡量中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成敗,並決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政策走向和實施效果。
  • 關於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財金〔2019〕10號 )
    附意見全文:關於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財金〔2019〕1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供給,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 國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利弊
    近年來,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又稱「公私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簡稱「PPP」)發展迅速,在緩解公共資金不足、推動經濟轉型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財政體制改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重磅| 發改委印發PPP模式盤活基礎設施存量資產通知:鼓勵TOT、ROT...
    為了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在7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關於要拿出更多優質資產,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入各類投資,回收資金繼續用於新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實現良性循環的指示精神,針對當前我國已實施PPP項目中新建項目多、存量項目少的問題,在深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於加快運用PPP模式盤活基礎設施存量資產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導地方加快運用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三大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國辦發﹝2017﹞94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國辦發﹝2017﹞97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國辦發﹝2018
  •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社會力量的參加
    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方面,運行社會合作模式有助於吸納社會資金力量,吸引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個人以及民間組織機構關注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將潛在的巨大社會資金實力充分調動起來,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緩解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壓力,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導入社會資本,使社會資本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增強流動。
  • 北京大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實錄
    一些地方政府將純商業項目包裝成PPP項目等等,這些不規範的問題不僅擾亂了市場的市場秩序,而且也引起了一些新的財政金融風險,我們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要予以防範。規範發展、防控風險和持續發展是當前PPP市場建設工作的重點,我們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思想的導向和行動的指南,紮實規範做好基礎工作。
  • ...委辦公廳關於徵集綠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典型案例的...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發揮示範項目帶動作用,引導有關方面充分激發社會資本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加強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建設,我委擬組織徵集和推廣綠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典型案例。
  • 發改委: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項目申報工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8月3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於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發展改革委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統籌協調,按要求穩妥推進試點項目申報工作。通知稱,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鼓勵新型基礎設施項目開展試點。
  • 根治政府花錢「頑疾」 對社會資本「一視同仁」
    本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直面這一現象,提出要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根治政府亂花錢「頑疾」,同時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再度釋放改革發力信號。上周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向社會公布了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結果,同日亮相的九大審計報告再度曝光一些公共資金資源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 發改委:推動建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綠色通道
    原標題:發改委:推動建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綠色通道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切實做好《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針對
  • 桂林市永福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二期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並獲得批覆文件: 桂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桂林市永福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二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市發改管字〔2020〕7號),並由永福縣人民政府批准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實施。
  • 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關於印發《關於做好金融服務支持新一輪...
    有條件的金融機構可以在權益明確、風險分擔機制合理的前提下,與地方政府合作發起設立或參股各類PPP基金,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二是加強與創業投資機構的合作。鼓勵支持發展「貸款+PE」的投貸聯動業務模式,在拓展銀行業務領域、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培養儲備客戶資源、增加盈利來源的同時,有效提升企業直接融資比重,優化企業融資結構,降低企業債務率和槓桿率。三是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工作。四是銀行機構自身要控制好槓桿率。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
    2016年6月底前,各城市完成中心城區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專項規劃編制和審批。近期重點做好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與居住區、公交樞紐、重要文體和商業等公共設施的無縫銜接,加強行人過街設施、自行車停車設施、道路林蔭綠化、照明、標識等設施建設,切實改善出行環境,不斷提高步行和自行車綠色出行比例。
  • ...公共基礎設施》和《政府會計準則第6號——政府儲備物資》答...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這兩項會計準則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兩項準則出臺的背景是什麼?有什麼重要意義?答:公共基礎設施和政府儲備物資是政府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政府公共基礎設施規模龐大,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條件。
  • 無障礙助力政府為民服務,成為公共服務基礎設施
    有關部門出臺政策明確工作目標,部署實施路徑2020年9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中國殘聯共同發布《關於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中明確聚焦老年人、殘疾人、偏遠地區居民、文化差異人群等信息無障礙重點受益群體,著重消除信息消費資費、終端設備、服務與應用等三方面障礙,增強產品服務供給,補齊信息普惠短板,使各類社會群體都能平等方便地獲取、使用信息,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秉承著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原則,發揮政府引導示範作用,提高信息無障礙公共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