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個屬於吃貨的季節,因為這個季節天氣冷,所以大家的胃口都格外的好,很多女孩子尤其愛吃甜點,各種奶茶和蛋糕都是少不了的。但是其實,中國自古以來,糕點就做得比外國更加的精緻和美味。
所以,這些中國傳統的糕點,精緻又美味,不能被人們遺忘!
江浙船點:江浙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最富庶的地區,很多商人,因此江浙的點心尤其是精緻。船點顧名思義,就是在船上吃的點心。
因為那邊是水鄉,所以很多商人談生意的時候都會在船上談,所以點心都是在船上吃的。而且江浙的船點主要是用糯米製作的,內餡兒春天取蘆薈、夏天取薄荷、秋天取桂花,非常美味。
一般來說,如果外表是動物的,就是肉餡兒,植物、花卉的就是甜的。看著這個精緻的外形,小編表示我都不忍心下嘴了。
其實,對於糕點來說,其原料不同,口味各異的糕點們,還形成了眾多流派,其中京派、津派、揚派、蘇派、滬派、川派、寧派、閩派、滇派、潮派、廣派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嶄露頭角,成為箇中翹楚。
京派:「京八件」的天下
其重油輕糖,以純甜、純鹹為代表,甜鹹口味較少的京式糕點,歷經數百年的傳承和變遷,融合了很多「外來元素」,形成獨具特色的北京風味。
受蒙古族的影響,京派糕點把糕點叫做「餑餑」,老字號糕點鋪也叫餑餑鋪。
不同時令,餑餑鋪會供應不同的節令糕點:正月十五的元宵、早春二月的太陽糕、端午的粽子和五毒餅、六月的綠豆糕和豌豆黃、八月十五的月餅、九月重陽的花糕、二十三祭灶的南糖、春節祭祖的蜜供…….眾多糕點中,尤以宮廷御點「八大件兒」聞名。
清代皇室貴族在舉行祭祀典禮、紅白壽宴上,會將印有「福、祿、壽、喜、吉祥、如意、安康等吉利話」的糕點盛在八隻盤子裡,擺成各種圖案,謂之「八件兒」。
而用料講究,做工精細,多為御用的八件兒,配方由御膳房傳入民間後,逐漸形成了「模式固定」的京式糕點組合——象徵幸福的福字餅、意寓高官厚祿的太師餅、代表長壽的壽桃餅、印有雙「喜」字的喜字餅、寄託財富的銀錠餅、如書卷般的卷酥餅、諧音「吉慶有餘」的雞油餅、意為早生貴子的棗花餅。
此後,京八件兒又演變出了大八件兒、小八件兒、細八件兒、酥皮大八件兒、酒皮大八件兒、酒皮小八件兒、酒皮細八件兒、奶皮小八件兒……多種版本輪番上陣,各佔京派的一席之地。
如今的京八件兒雖「皇族」身份不復存在,但其招牌仍霸據京城的機場和火車站,不止是走親訪友的佳選,還貼上了「京城特產」的標籤。
當然了,除了上面介紹的這兩個大塊頭,還有這些小眾的糕點也很美味。
比如棗花酥:這個糕點好像是北方特別流行的一種糕點了天津那邊的棗花酥特別的有名。外邊是白白的,香香的酥皮裡邊是紅紅的看起來特別有食慾的棗泥,兩種食物結合在一起口感搭配得特別的好。
外邊的白皮特別可口,你嘴巴輕輕一碰,感覺皮就像要裂開一樣,裡面的著迷是採用優質的紅棗製作而成的口感順滑綿綿的,甜甜的,特別好吃。
而且這些糕點一般都是有手工製作而成的,所以口感上和機器做的就是不一樣,也因此特別受大家的歡迎。
九層糕:又名九重糕,千層糕,中元糕等,取長長久久,步步高升之意。是沿海地區一種傳統的中國特色糕點小吃之一。
九層糕名意為多層糕,多重糕,故民間稱為九層糕實為一層,九層或一十一層,應長長久久永永遠遠之意。
綠豆糕:綠豆糕是傳統特色糕點之一,屬消暑小食。相傳中國古代先民,為尋求平安健康,端午節時會食用粽子、雄黃酒、綠豆糕、鹹鴨蛋這些食物。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