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社交溝通中無往不利的人,經常會說要多換位思考。
但換位思考這個詞,但對大多數人來講屬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
到底有沒有具體的方法論呢?
有!
01.什麼是換位思考
在工作期間,午飯的時候碰到領導,禮貌問候之後,除了聊工作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一陣沉默。
去參加一個飯局,都是不認識的人,簡單幾句寒暄之後,大腦一片空白。
正好遇見喜歡的女生,上前主動找話題,幾句話下來卻發現對方表情僵硬,目光躲閃,然後持續冷場。
很多朋友理解的換位思考,就是投其所好、尋找共同話題、感同身受。總之,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就夠了。
但遠遠不夠!因為沒有操作空間。在實際生活中,人與人交談,每個人的想法、立場、目的都不同,環境、情緒、和你的關係深淺也不一樣。你怎麼判斷對方在想什麼?
舉個例子,對很多80、90後來說,過年回家已經成為一次忍耐極限測試。
一大幫親戚長輩圍著你,一頓「噓寒問暖」。
「現在工資多少了?你看隔壁那誰,都買車買房了。」
「談朋友了嗎?要抓緊啊,你看人家孩子都3歲了。」
「那誰想跟你介紹個對象,家裡條件很好,還是研究生呢,改天你們見見。」
......
從長輩的角度來說,全都是肺腑之言,完全是替你在考慮和擔憂,這是他們的「換位思考」。
而對聽得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折磨。這不是在交流溝通,更像是在「刑訊逼供」。
因為這樣的交談過程,沒有互動,只有單方面灌輸。
判斷一次交流是否順利,標準就是看對方是否感到舒適。
該怎麼做呢?
02.如何換位思考
所謂用換位思考溝通,就是考慮到對方需要什麼,為對方著想,讓對方感到舒適的說話方式。同時,要保持溝通的平等。
換位思考的3個實用方法:
1、外部印象
在人的所有感官中,視覺獲取信息的佔比超過80%。在大多數社交場合,溝通時間都非常短暫。「以貌取人」是成本最低的評估方式。
我們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80%都是靠眼睛。而第一印象決定了我們有沒有跟這個人聊天的興趣。
所以,你的穿著打扮,是別人建立第一印象的關鍵,其作用怎麼形容都不為過。如果你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負面的,她可能對你產生牴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著裝要與環境氣氛匹配,也就是我們說的得體。但僅僅這樣還不夠。
我們交流時,肢體語言和眼神,同樣會影響別人對我們的興趣。
比如,在1對1溝通的時候,眼睛不要死盯著別人一個地方看。可以用「兩點一線」的方法。就是看對方眼睛幾秒,然後把視線移動到嘴巴,過幾秒再移動到眉心不停循環。同時,再配合著微微點頭。
在交談中,一定要讓自己放鬆,至少要顯得自然。如果你把談話變得很嚴肅認真。,或者太急於想展示內容價值,最後可能會變成像開會一樣,對方心中早已不厭其煩,只是出於禮貌保持微笑。
同時,也要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
比如,身體前傾代表對你的話題很感興趣,相反,身體往後傾斜,說明著你的話讓對方讓不感興趣,就要及時轉移話題。
總結:著裝得體+放鬆+留意對方肢體語言
2、話題選擇
在選擇話題的時候,儘量從開放性的話題切入。這個非常重要!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對方問你是哪裡人,做什麼工作,那你的答案只有一個。等你說完,他又得找下一個話題,很容易形成「連環問」,你回答這種問題,都是被動的應付,毫無舒適可言。
如果對方把「你做什麼工作?」換成「現在的工作你應該做得很順手了吧?」,可能你會滔滔不絕的跟他聊大半天,而且會覺得很舒適。
這種方法在和異性相處時,效果更明顯。
另外,在說話的時候記得適當停頓,也給對方預留出反應的空間。你要知道,溝通是雙向的,如果你說了激情澎湃,別人不認同或者說沒有聽進去,其實就是無效的溝通。
給對方預留出空間,有停頓,這樣即便對方對話題不感興趣,他也有機會轉移話題,而不是皺著眉頭聽你把話說完,消耗彼此的熱情。
總結:開放式的話題+給對方預留反應空間
3、情緒交換
一場交流,沒有情緒,就變成了談判。換位思考就是不停地把情緒往正面的方向引導。
有情緒人們才更願意溝通下去,尤其是在非正式的交流場景下。
你可能有一次聽到同事跟你抱怨公司,突然戳中了你,形成情緒共鳴,隨後你也加入其中,雖然大家說的都是消極的話,但卻可以聊得很投機,也加深了彼此的友誼。這就是情緒的力量。
或者你們在八卦某個件事或某個明星,最後大家聊得歡天喜地,這過程中有什麼高價值內容呢?都是情緒交換而已。
這個道理在閨蜜之間是最能體會的。在異性之間的溝通中,情緒是應該排在首位的。
但有時,你和對方的觀點會發生衝突,可能會造成對方情緒失控,沒辦法理性的就事論事,甚至把情緒發洩到你身上。
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傾聽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傾聽就是不做任何評價。
一個好的溝通者,一定是傾聽者,了解對方說話的立場和情緒,才能判斷自己下一步談話內容和參與時機。
如果你想結束不愉快的話題,可以順著對方的話,再說一句「你的情況,讓我想起了......」,就可以切換另一個話題上,這樣做對方才能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如果你想獲得對方的信任,就重複對方最後一句話,「你剛才說......能詳細說說嗎」。對方會覺得自己的話受到了重視,被認可。
總結:情緒共鳴+傾聽
《思考致富》的作者,拿破崙·希爾曾說: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換位思考的本質,是讓對方舒適。你想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