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換位思考,做一個會說話且溫暖有趣的人

2020-12-15 陳小劍Jan

「每天一本書」專欄系列連載的第 38 篇文章

大家好,歡迎打開#每天一本書#專欄,

每天花5分鐘閱讀一本書,每天堅持進步一點點!

今天要解讀的書是——《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學習做一個溫暖有趣的人》

關於作者,卡羅琳·塔格特,英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資深媒體人。在她長達三十多年的編輯、出版生涯中,積累了大量的與作家社交的實戰經驗。她用這些社交經驗幫助那些不善於人際交往的作家,成為了社交場合的明星,被人稱為「作家的人生導師」。

本書提出了一個很獨到的觀點:真正好的溝通技巧,是用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讓對方感到溫暖有趣。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不善於社交,不知道如何與陌生人開場聊天、該選什麼話題,那麼這本書會成為你的「社交寶典」。

01 什麼是換位思考?

很多人在生活、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些困擾:與領導不知道如何交談、與陌生人不知道如何開場、與朋友聊天卻引起不了對方的興趣等等,而這些又是隨處可見、必不可免的場景。而造成這些困擾很多時候往往是由於自己不善於說話、聊天,特別是當看到一些人能夠與陌生人自然熟地聊得很開心時,就會打心裡羨慕了。

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善於說話、聊天呢?

在作者看來,談話是在邀請別人和自己互動的機會。談話就像一場沙灘排球比賽,當球向自己飛過來時,每個人都有機會擊球,而當自己正好擊中球的最佳位置時,就是一個漂亮的球,相當於是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就是在談話中貢獻一段精彩的發言。

好的交談者就像是好的球手,知道如何接球、傳球和擊球,不僅可以讓別人能夠更方便地接到球,而且也能擊出漂亮的球出來。相比較那些實力差一點的球手,也就是差的交談者,往往就會接不球、亂傳球和擊球,讓球掉地上或傳歪了球,導致其他人得費勁去救球甚至比賽因此而結束了,想想是不是讓人覺得很惱火。就好比談話中有的人自說自話,幾乎不考慮在場他人的感受。

而換位思考就像是沙灘排球中的傳球,你要時刻清楚——對方的位置、自己的情況以及最佳時機,只有這三者具備,才是一記漂亮的傳球,而整場比賽也才能順利地進行下去。

很多時候,交談也像雙人舞,彼此互動的好壞決定了舞姿的好看、順暢與否。而有的人「獨舞」的時候跳得還不錯,但是一旦與他人進行「雙人舞」就跳得不好甚至很糟糕,因為他只知道自己怎麼跳,卻不清楚舞伴的動作,自然就互動不起來了,更談不上彼此跳得舒服、順暢了。

交談中的換位思考,就是在交談中多仔細考慮對方此時的需求和想法,儘可能站在對方立場,努力為對方著想,從而讓對方覺得舒服、有趣和溫暖。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自說自話、尷尬冷場的情況發生,同時要能別人都有機會和意願進行交談。

作者說,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對別人感興趣,關注別人對你的回應,然後根據回應來決定如何繼續談話。另一個很重要的參照物,就是溝通信息的付出和回報,多考慮對方的需求,想想什麼信息是你可以提供給別人的,以及你希望從對方那裡獲得哪些信息。

02 如何換位思考?

作者提供了換位思考的三個實用技巧,分別是:外部接觸、話題選擇和情緒交換。

一、外部接觸

外部接觸,是指藉助穿著打扮、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來進行換位思考。由於社交場合特別是陌生人比較多時候,大家接觸相處時間都比較短暫,因此通過得體的穿著打扮、自然親和的表情神態和肢體動作,可以讓別人第一時間感覺都舒服自在,進而產生與你溝通的欲望。這裡其實是在運用心理學的「首因效應」,給別人儘可能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另外,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會影響別人和我們交流的欲望。比如眼神,不管你是故意逃避和他人的眼神交流還是一直盯著別人看,都不是很好的方式,前者會讓人覺得你心不在焉、不自信,而後者則會讓人覺得有侵略性、不自在。

正確的眼神交流,應該是自然地正視對方的眼睛,然後慢慢轉向對方的嘴巴,然後再轉回來看看對方的眼睛,並根據對方的談話內容適時地給予鼓勵性的點頭,表示你感興趣地用心在聽,這樣也會激發對方往下說的欲望。

二、話題選擇

首先,要注意選擇能讓對方往下說的開放式話題,也就是能讓對方參與談話中並且表達自己想法。

其次,為了讓交談變得溫暖有趣,你不僅需要拓展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還要主動去發現別人身上有趣、友善的一面以及多準備一些有趣的話題,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有趣的人,進而讓你的談話變得有吸引力。

最後,在話題選擇時,要避開敏感話題和專業性問題。,對於前者你需要先了解一下對方的觀點,才能更好地避開尷尬的話題;對於後者你最好不要在社交場合主動向專業人士諮詢專業問題,以免造成尷尬的場面。

三、情緒交換

情緒交換,是指通過觀察不同場合下人們的情緒狀態,來決定自己說什麼和不說什麼。

首先,你要學會察言觀色,多觀察在場人們的表情以及情緒背後的真實想法,然後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再根據對方的需求選擇合適話題展開談話。

其次,你還要學會傾聽,仔細聽對方說話才能聽出其言外之意,才能更好地尋找參與談話的好時機。

03 總結

交談並非是困境而是機會,通過談話可以促進彼此的了解和體驗樂趣;換位思考是在交談中多仔細考慮對方此時的需求和想法,儘可能站在對方立場,努力為對方著想,從而讓對方覺得舒服、有趣和溫暖;而好的談話者是那些真正對別人感興趣並以了解別人為樂的人;外部接觸、話題選擇和情緒交換這三個是換位思考的實用方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激發對方交談的欲望、吸引他人對你感興趣以及讓談話持續下去。

—END—

相關焦點

  • 《所謂會說話,就是學會換位思考》:學習做一個溫暖有趣的人
    你是否在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時,感覺非常不自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你是否總是羨慕會說話、會來事的人,並因此而感到過自卑;你是否會恐懼一些商務談判,會在與他人談話時感到疲憊。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會說話的關鍵是「話術」,但在來自卡羅琳·塔格特的《所謂會說話,就是學會換位思考》一書中,提出好好說話的關鍵在於「理解」,要學會察言觀色、照顧別人的訴求。
  • 會說話的女人,必定會換位思考!
    學會說話前,請養成換位思考的好習慣。一句話可能影響你的前途,一句話可能會影響一單生意,一句話可能會得罪一個人,一句話也可能會讓你如沐春風~每天我們都在和別人交流,在與別人說話,但是真正會說話的人又有幾個呢?
  • 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包容別人,人生會越來越美好
    當你尊重別人,給人以溫暖和包容,懂得「感同身受」和換位思考,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和決定,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古人云:「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每一個人都需要被尊重。學會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不容易,並給予他人理解和寬容,體現的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換位思考,就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處在別人的立場做事情;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想人所想,理解和包容別人,尊重他人。
  • 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下屬的角度思考問題
    由此可見,採取什麼樣的管理方式至關重要,如果你採取的是換位思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那麼管理過程就會愉快很多,不但員工快樂,你也會感到輕鬆。很多時候,管理者覺得累,員工工作不開心,這與管理者不懂得換位思考有很大的關係。趙經理非常有能力,事業心機強,但他發現員工對他總是畢恭畢敬,凡事都客客氣氣,談話從不涉及工作以外的事情,一點都不像有些公司的員工和老闆那樣無話不談、親密無間。
  • 朵朵是如何學會換位思考的
    文/雲朵老師朵朵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也會特別不想寫作業,偶爾心情不好對學校各種吐槽,但是她有一個特點就是經常學會換位思考。小學四年級以後,作業越來越多了,每當她不想做作業的時候,會吐槽一番:為什麼過個周末放個假還要布置作業?明明會做的題為什麼還要反覆做?我說老師不是你一個人的,那些上課掌握的不好的孩子,再不做作業就更跟不上了,假設你是老師你也會布置作業的。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她參加了學校的合唱隊,合唱因為要比賽了,天天加班排練很累,我說沒想到合唱也是體力活啊!你們太不容易了!
  • 換位思考,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
    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換一種方法去做事情,換一種方式去理解他人,無論做人或做事,換位思考可否?為什麼我們在抱怨生活與工作的同時,不能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呢?一個勞動者,無論你是充當的是什麼角色,當你在賤踏他人勞動成果時,首先要想想你自己。在當今社會,特別是農民工,受人尊敬不少,但受人排斥人也不在少數。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被人排斥,這就自己要給自己打個問號。我見證了地鐵上鮮活的例子:一個中年和一個青年農民工,大包小包擠上了地鐵。
  • 「夜讀」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
    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體諒對方、理解他人。生活中的很多爭執與困惑,往往是因為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從自己出發看問題。其實,很多事情只需換個角度、換個位置,便能豁然開朗。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
  • 懂得換位思考,才是情商高的人
    情商高的人,大都會從對方的需要和感受進行思考,以對方所期待的方式來對待他,那麼,就會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融治,而且還能夠掌握一項通往成功的訣竅「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發現,友好的人際關係一定要做到換位思考,當你學會了換位思考,就相當練成了乾坤大挪移。
  • 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丨職工悅讀
    換位思考,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學會理解和體諒。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意見不合,要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要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要總是固執己見。 做一個善良的人,懂得換位思考,心裡裝著別人,很快你會變成一個樂觀而受歡迎的人。
  • 學會換位思考,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人們都有這樣一個重要特點:即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假如我們能換一個角度,總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會得出怎樣的結果呢?有這樣一個溫馨的爭執小故事,正是機智地闡述了換位思考的必須性。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沒錯,學會換位思考,可以讓我們很多關係變得更加溫和融洽,更好地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或者只是小瑣碎。
  • 說話是門藝術,職場中做一個會說話的人,運氣一定不會差
    說話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更是贏得和諧人際關係的手段。在職場裡,很多人認為,只要能力強、出成績就好了,會說話"也很重要。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說話技巧,可以說,會說話的人,可能因為幾句話就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會說話的人,可能幾句話就得罪人,導致事業亮紅燈。我們該怎麼說話才更穩妥呢?
  • 學會換位思考,不要以偏概全.
    圖片來源於網絡換位思考,我們很多人都說過,但真正能做到的幾乎沒有,換位思考的前提是,人要大度才會換位思考;(小肚雞腸的人請自覺繞行)著名演員黃渤說過:曾經有一個粉絲把黃渤認成了王寶強,但黃渤並沒有明確告訴粉絲自己不是,而是直接說自己就是王寶強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
    丈夫很平靜地說:「我只想讓你知道,我開車的時候,你在旁邊一直嘮嘮叨叨,我的感覺是怎樣的.」換位思考,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學會理解和體諒。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意見不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要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能不聽別人的意見,固執己見。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換位思考能讓人學會理解,懂得有人會因為我不開心,有人會因為我快樂。
  •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經典)
    一個人不主動去理解別人,就容易產生誤解,同時自己的心裡,也會耿耿於懷,感覺有什麼東西堵住了胸口。只有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才理解別人的言行舉止,自己也會「豁然開朗」,然後就放下了恩恩怨怨。你顧及別人的難處,順便搭把手,別人不能盡力回報 你,起碼會給你一個微笑,一句「謝謝」,你自己也會感覺暖心,問心無愧。
  • 換位思考,才能深有體會
    有時候做人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別人,自己才能深有體會。不會換位思考,永遠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只能說這人太自私了。學不到理解別人,只會自認為的去看問題,只能活在自我的世界裡,得不到人心者的世界是孤獨的。也許你會說「無所謂,我已經習慣了」。
  • 學會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將心比心,這是我們必須做的
    正所謂「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否則對方必受傷害。兩方都要平衡相處,公平對待,這樣才能和諧共處,若有一方出現偏差,那麼另一方的心裡一定會很不舒服,造成極大的落差,人與人之間的爭執便隨著而來。苗苗認為將心比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對雙方不管哪一邊都是最恰當的。
  • 怎麼才能感同身受~換位思考
    就如有一個女兒,希望她的婆家要多給彩禮,有一個兒子,嫌親家要的彩禮太多;有一個兒媳,嫌兒媳事太多,不懂事,有一個女兒,希望她掌管婆家大權。理解不同,結果就不一樣,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每一件事用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見解!心中有很多想法,卻不知道如何精準表達?有時候說了半天,對方好像沒有聽懂?你講的口乾舌燥對方說沒聽懂是不是很打擊人自信?
  • 多少人聽過,說過換位思考卻沒做?習慣換位思考,戰勝自己
    很多人都經常說換位思考一下,也都能經常的聽到換位思考。然而事實上並沒有去做,因為你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沒有想到當時如果可以換位思考就行了。因為沒有這樣做,所以發展到最後都是不在自己控制的範圍之內,因此變的更加沒有信心,沒有動力。
  • 人生,學會換位思考(句句入心)
    只有人與人之間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換位思考,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理解不同,結果就不一樣,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每一件事用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見解!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不是單獨的個體。處事,要懂得體諒,你考慮到別人的難處,人也會顧及你的面子。你在人需要伸出援手,人也會記得把你周全。我們都不是彼此,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也會存在詫異。在和對方相處的時候,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把對方的難處看在眼裡,然後多去包容表達善意。
  • 《換位溝通》:換位思考外與溝通技巧成功打造有效溝通
    提升溝通技巧是一方面,還應該在」換位思考」的前提下好好說話,然後在1分鐘之內把話說完,真正做到這一點相當困難,但卻是有效溝通的捷徑。一、學會換位思考現實生活中90%以上的無效溝通,都因為沒考慮對方的認知、邏輯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