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識勢,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2020-12-15 梅山易學

人生誰不會犯錯?生活在這個社會,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難,男人覺得自己要為家庭努力拼搏,養家餬口的責任很難,女人覺得自己的美貌隨時都在老去,生怕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夫妻生活的旁觀者,心不甘情不願的就成了別人的前妻,生活在底層的人,每天都在為飯碗發愁,而那些生活在上位的人,活得也並不輕鬆,每天都戰戰兢兢,生怕行差踏錯,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個局外人。

雖然生活如此艱難,但是每個人還是在拼命的往前奔跑著。社會複雜人心險惡,如何在這個濁世裡靜靜的保住自己的本心,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難做到的,是在明知自己失敗以後,能夠以坦然的心態面對失敗、接受失敗。

網圖

能夠坦然面對並接受自己失敗的人,才有可能活出一種境界,一種大境界。因為失敗即證明自己曾經努力拼搏過,並且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當所有的努力都不能使想做的事情成功時,那麼自己的心裡就坦然了。因為盡力了,所以問心無愧,問心無愧,所以才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失敗。

接受了自己的失敗,才有可能去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圓滿。

在和別人的爭訟之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明白了自己的過錯以後,努力的改變自己好爭的性格,有則改之,無則勉之,也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網圖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天水訟卦的第四爻就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本爻以剛爻處於陰位,失位而不居中,且剛剛進入上卦,處於下位,心中惶恐不安,在和別人的爭訟中,由於以剛處柔,地位不佳,故而想以自己剛健好勝之質去搏上一搏,由於這種浮躁的心理存在,所以本爻末免有以強凌弱的嫌疑。

一旦以強凌弱,必將偏離正軌、失於正道、失去人心的擁護,九四爻以陽剛之勢居於陰位,不正不中,與初六位置相對。故而所爭訟者,應該是初六無疑。

而初六爻因為自己陰柔勢弱,所以僅僅是解釋了幾句,卻並不與九四爻爭訟,失去了爭訟對象的九四爻,因其陽明的本質,最終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服從了九五爻的判決。

網圖

與人爭訟失敗而回的九四爻,回來後努力服從命令,安守自己的正道,一改自己之前好與人爭勝的性格,修正自己的錯誤,坦然面對因為自己的錯誤而造成的失敗。

人生的大悲大喜都只不過是一個過程,而能夠接受大悲大喜之後的命運,才是一個人勇敢面對自己內心的開始。

如果一個人不能謀事於始,那麼改圖於有訟之後,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可以直面人生的慘澹,又何況只是一個爭訟的錯誤而已。

當其理不可為,其勢亦不可為之時,還是早點自省,安處於正,去其爭訟之心吧。

相關焦點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呢?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順應自然,自得悠閒,坦然面對人生絕境的自在超然的人生境界。首先是順應自然。行到水窮處,這是王維寫自己散步中的一件小事,卻可暗喻人生中種種情境。表面上水勢已經窮盡了,但實際只是換了一種形態,雲是水氣蒸騰的聚集,時機到了自然會變成雨落下來,水又會有的。坐看,靜心看清楚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無論是順水而來,還是水窮而看雲,我們都應該接受,有路可走便走,走到盡頭了,那就坐下看雲,順應自然,不強求環境和他人要順應自己的所求,也不因為外境的變化而動搖心境。
  • 君子和而不同|和諧,是一種境界
    寬容是一種和諧藺相如用他博大的胸懷寬恕了廉頗的傲慢無禮,為了趙國,他收起了完璧歸趙時的怒髮衝冠,斂起了澠池赴宴時的不為瓦全。老將廉頗最終被藺相如的大度所折服,當他負荊請罪、屈膝一跪之時,金山倒、玉柱折,百鍊鋼化作繞指柔。
  • 淡定從容坦然面對人生的句子,有深度有哲理,看懂的都是高人!
    即便生活不是你想要的樣子,你也要學會坦然面對,即便這個世界對你冷漠,你也要報以溫暖,因為只有內心明朗,才有堅定的腳步和遠方。7. 對別人生氣1分鐘,你就失去了自己人生中60秒的快樂。所以我們要學著對什麼事都漸漸的無所謂。8.
  •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種人生境界
    心情永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卻能左右你的人生!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自我調節,自我開導。所以你得學會在看清這個世界不美好的一面的同時,依舊熱愛這個世界!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情,但是可以試著與這個世界溫柔相擁。
  • 坦然面對不能改變的,坦然接受已經改變的。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天行走的路總會有溝溝坎坎,凡事多往好處想,因為牆倒了,就是倒了,不管怎麼焦慮,疑惑,害怕,牆還是倒了,這是個物理反應,我們只能坦然接受,然後坦然的面對。閒暇生活我們會從他的身上找到平衡,他的生活遭遇會讓我們感覺自己生活得很幸福。這是人性的弱點,我們總感覺自己過的不好,當你發現有人比你過的還不好時,你就會在他的身上找到平衡。
  • 境界決定格局,人生有境界才能行得遠
    一個人有了思想境界上的高度,他的人生就會有遠大的未來。人在自我的發展歷程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中,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也會是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一個人不可能只有其中一種境界而不會參雜其他的境界,人有七情六慾,只不過是往往以某一種境界在有的人心中佔主導的地位,其餘次之了。有的人有自律精神,能夠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 人生:欣然接受,坦然面對,享受當下
    想起早上看的一段房車視頻,車主感概人生的一段話,到現在想來還甚是回味。他說,最強的人生哲學是做水。我今天走到這一步就像水一樣,任人蹂躪,任人催殘,人家怎麼催殘我,我就是什麼形狀,人家催殘催得像藝術品一樣,那我就是一件藝術品,人家催殘得像一攤尿一樣那就是一攤尿,以不變應萬變,愛誰誰誰。有人問了,什麼叫不變應萬變,話誰都會說,是的是?
  • 《重生之女將星》:人生有很多意難平,坦然面對才是「真」
    人生雖然有很多意難平之事,但是若能放下前塵往事,坦然面對這一切才能收穫幸福,才能感受人世間的種種快樂。記得看《孤城閉》的時候很喜歡裡面的「夏竦」,作為一個能臣他此生可謂鞠躬盡瘁,對待愛情他也算是忠貞不渝,甚至不惜與髮妻和離,他的人生理念是封侯拜相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身邊有自己心愛的女子陪伴,但最終都沒能實現,他努力的半生,終得一場空。「夏竦」自己曾總結人生終究有「意難平」三個字。
  • 面對人生的不如意,懂得這樣對自己,你會越活越通透,越過越輕鬆
    歲月是一種積累,生命中很多東西卻在得失交替。你永遠也想不到生活會在哪個路口給你一個坎兒,一個踉蹌,然後讓你失掉一些東西,面對前所未有的難題。你也意料不到生活會在什麼時候就贈你一段溫暖,撫平那些坎坷歲月留下的傷痛。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不管是好的萬事萬物還是壞的萬事萬物,一個人都能坦然面對,壞的方面都可以被他的承受力所化解,好的方面也能被他的承受力所接納。就像大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的。做人只有厚德才可以載物,也只有載物,才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 夜讀丨人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坦然面對自己這三個問題
    一個人的成熟的標誌,就是能時常反省自己,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並努力去改變。改變情緒:遇事少責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犯錯,沒有人是完美的。一味地指責,只能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遇事不責備,是一個人的修養。
  • 南哲思享|洪修平:佛學,帶給我坦然面對順逆的人生觀
    洪修平教授以自己研究方向為背景,針對此次論壇主題向我們闡述了他對佛教中國化的見解,並且首次面向大眾講述了自己走上佛學研究之路的因緣。最後,洪修平教授還分享了學習佛學對自己人生的增益。QA&洪老師您好,能否根據您在禪宗方面的研究,談一談您對佛教中國化的理解?
  • 如何坦然地面對失敗?
    當遇到了這些事情,我們大多會浸泡在自己的失敗經歷中難以自拔。 面對這些大大小小的失敗,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人生在世,很多時候「萬事如意」真的只是一句美好的祝福,那麼,要如何坦然面對失敗呢?
  • 做一個心靜如水的人,處事淡然,遇事坦然
    做一個心靜如水的人,處事淡然,遇事坦然。心靜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智慧!一個人,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儘管流年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消除執念,便可寂靜安然。如果一個人能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就一定能擺脫外界的喧鬧與不安。讓自己處於安穩的狀態。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愛一個人有三種境界,最後一種境界最高,別不信
    在我看來,愛其實是一個描述性的詞語,它是指一個人對待感情的深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愛代表著一個人的思想意識,精神體驗,行為狀態和物質需求。它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信任,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關心。而男女之間的愛是指,一個人把另一個人當成最重要的人,並渴望自己也成為對方最重要的人的欲望。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在一個「度」字(經典)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度「節制之度,寬容之度,包容之度。「坦然」與」度「互為因果,因有度方坦然,做人處事之所以坦然了是因為有度。人生有度方坦然。人生如尺,要有度。
  • 坦然面對失去,並欣然接受,然後再慢慢習慣
    雖然明知道找回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我的內心卻異常平靜。最近,倒黴煩心的事一件接著一件,離別也突然降臨,簡直讓人無法承受。可是,當每天早晨睜開雙眼看到陽光燦爛,感覺到自己還實實在在地活著,比起那些已經離世的人,我還是幸運的。如此想來,便不再憂鬱感傷,不再怨天尤人,而是想方設法讓自己慢慢地習慣於失去。
  • 人生最高境界:放手和放下,一「放」心底無私天地寬
    其實,從馬雲的放手,使我們也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和智慧來,人生只要做到放手和放下,就能活得坦然而精彩。01、做父母的最高境界,當是要學會放手。做父母的誰不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每個家長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可是要知道什麼是真愛,什麼是溺愛,分清楚這兩點很重要。真愛就要學會放手。
  • 孔子四十不惑的人生境界
    孔子不惑之處,不在於他的知識比我們多,而在於他比我們具備了更強的人生智慧。一個人的境界、一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的高度不是看他的知識面有多大,而是取決於他的判斷能力有多強,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說,知識不在於他有多大的寬度,而在於他能夠達到的高度以及他能夠深入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