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發布丨做好「三篇文章」決勝全面小康系列⑬ | 推進教育現代化 打造「宜學」新高地

2020-09-12 金華抽屜

壺峰青青,熟水悠悠。在這座崇學向善的千年古城中,孕育了耕讀傳家、重教興學、明招文化等獨具武義特色的地方文化。教育是武義的一張金名片,「砸鍋賣鐵」辦教育、「欠發達縣也要辦大教育」一直是武義教育的生動寫照。

數載春秋,人才輩出,武義教育不僅培養了王金南院士等一大批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還輸送了多名省級、國家級運動員和25名空軍海軍飛行員。教育強縣之路,武義上下而求索。「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我縣將省基礎教育重點縣提升作為教育優先發展的重中之重,努力創建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

目前,全縣有中小學校40所、幼兒園91所、培智學校1所、成人教育有繼續教育中心(包括社區學院、廣播電視大學工作站、教師進修學校)1個、職教培訓中心1個、鄉鎮(街道)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1所、老年大學1所,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國民終身教育體系。

從「砸鍋賣鐵」到「鳥槍換炮」

武義自古崇文尚學,具有重教興學、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老百姓節衣縮食,也要供子女讀書。「砸鍋賣鐵」式教育,深深浸漫在武義的歷史文化血脈當中,薪火相傳,歷久彌新。走進新時代,武義不斷加大教育事業投入,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與日俱增。

「媽媽,快看呀,我的新學校真大、真漂亮!」新學期伊始,壺山小學的一年級新生興高採烈地參觀新校園,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熟溪北路89號,這是壺山小學歷史上的第3次搬遷,不僅擴大了辦學規模,還提升了學校形象。從壺山上街184號、壺山上街137號、北嶺校區到現在的熟溪北路89號,4個地標承載了壺山小學70年來的滄桑巨變。

教育承載著每個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近年來,我縣不管城市還是農村,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教學樓拔地而起,不少學校也「鳥槍換炮」,塑膠操場、多功能教室等硬體配置一應俱全。2018年,武義一中新校園投入使用,2019年,北嶺幼兒園、桐琴鎮中心幼兒園、泉溪鎮中心幼兒園等學校開始招生,2020年,江南大院小區配套幼兒園、城東幼兒園在大家的期盼下紛紛與孩子們見面。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努力做到財政資金優先保證教育投入,2017年—2019年,縣財政投入8億餘元,用於學校建設和維修、設備更新與添置、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礎設施改造、教師培訓等。同時,學前補短工程強勢推進,出臺《發展學前教育第三輪行動計劃》,將「加快學前教育發展」列入民生實事項目,通過「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發展思路,緩解了我縣學前教育「散、小、亂、差」的局面。

基礎教育重點縣提升工程的實施,改善了我縣東北部人口集聚區學校的辦學條件,使學前教育、教育技術裝備水平等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實現了長足的進步,為我縣教育現代化發展和優質均衡發展夯實了基礎。

從「獨領風騷」到「百花齊放」

從山區到城區,從小學到中學,近年來,一項項教育惠民的舉措在武川大地上落地生根,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正讓希望之光照亮每一個角落。

改革是發展的「利刃」,也是推動教育事業前行的強大動力。緊握改革這把「金鑰匙」,武義教育揚帆起航,吹皺了一池春水,吹起了碧波漣漪,激發教育戰線的改革創新活力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改革創新熱情,武義教育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

教育局深入學校開展「四進四促」活動,開展「行為習慣達標(示範)校創建」,落實「教學十條要求」,試點集團化辦學和初中「雙班主任」制度。2018年高考實現大面積豐收,四所高中學校受到縣政府表彰嘉獎;2019年高考高分段人數創新高,中考成績穩居全市中上遊,小學階段百花齊放創特色,學前教育公辦園覆蓋面積不斷提升。

區域推進班集體建設、「黨史進課堂」、勞動實踐教育……這些都是我縣在探索教育事業的實踐。讓不同的學生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和專長,這樣的生動教學局面,如今已在我縣各個學校成為普遍現象,「一校一品」特色在全縣各中小學中逐漸凸顯。實驗小學的「梅郎山」文化、熟溪小學的「毓秀文化」、王宅小學的耕讀特色、明招小學的明招文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提高教師素質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我縣始終把這項工作當做教育內涵發展提升的核心工作來抓。

已是耄耋之年的朱龍生,1958年到武義一中任教。他說,窮國辦教育,經費不足待遇低,這是當時教育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作為化學老師,沒有實驗室、沒有實驗器材,讓他著實傷透了腦筋。「口述實驗過程,從實驗器材的描述到實驗結果的講解,全靠我一張嘴。」朱龍生說,「改革開放至今,教育越來越『有錢』了,教師教學方式也更加多元、生動,這正是教師素質提升的直接體現。」

如何讓不同群體接受公平的教育,這是我縣教育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工業鄉鎮(街道)新(擴)建學校、降低入學門檻……我縣投入9.5億元,用於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集中改善學校教育技術裝備。此外,每年還選派縣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優秀班主任等優秀骨幹教師,到隨遷子女集中學校支教,促進了外來務工隨遷子女集中的學校教育質量提升。

校企聯合的辦學新模式,推進了育人模式的改革。武義職校堅持市場導向,構建「聯合辦學」模式,與縣內外100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開辦現代學徒制「提升班」、「創新班」、「實驗班」,開設全國首個中職學校滑翔傘專業班,與京東、阿里巴巴等企業建立產教聯盟。同時,學校積極投入「浙江省中職教育現代化工程」建設,成立省級大師工作室、創業創新實驗室各1個,積極全面推進課改,構建中職選擇性課程體系,教育質量穩定,近幾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為100%。

千年潮未落,風起再揚帆,武義教育已實現質的飛越。不斷優化教育環境,探索教育模式,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青少年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情感等方面全面發展,多措並舉之下,武義教育正快步走上創建教育基本現代化縣的新徵程。

來源:武義發布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陳文勝:在決勝全面小康中推進鄉村振興
    一、五大振興並進夯實決勝全面小康基礎當前正處於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關頭。湖南作為農業大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對於鄉村振興有著更迫切的願望與期待。全面小康,應是城鄉區域共同的小康。藍皮書指出,湖南省農村地區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較突出,尤其表現在居民收入與消費、公共服務供給和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等方面。如湘西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長沙市的三分之一,長株潭地區城鄉基礎設施基本實現了一體化,大湘西地區則在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 北爐鄉:規劃新藍圖,決勝全面小康新北爐
    會議明確,要以中央十九屆五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指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攬,緊緊圍繞凌源市委、市政府和北爐鄉黨委的工作部署,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實現 「富裕北爐、和諧北爐、文明北爐」。一是以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為指導,全力推進農業開發區建設。
  • 八詠樓觀察 | 如何看武義「三篇文章」的新寫法
    前不久,作為我省曾經26個欠發達縣市之一的武義,在縣委十四屆八次會議上通過《關於扛起建設「重要窗口」使命擔當 做深做實「三篇文章」的決定》,要求全縣黨員幹部做深做實「加快後發趕超、深化下山脫貧、拓展』後陳經驗』」這三篇文章。筆者仔細閱讀這份決定,覺得意韻深刻。
  • 決勝全面小康 實幹篤定前行
    這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凝心聚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著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力衝刺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我們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回首來時路,萬丈豪情衝霄漢。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大連日報評論丨做好「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三篇大文章...
    大連日報評論丨做好「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三篇大文章 持續優化升級產業結構 做實做強做優實體… 2020-12-22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寶應專場
    規劃的收官之年,為全面展示我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更好描繪我市小康社會的幸福圖景。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從本周開始陸續開展「聚力強富美高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今天是
  • 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江都專場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為全面展示我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更好描繪我市小康社會的幸福圖景。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從上周開始陸續開展「聚力強富美高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今天是江都區的專場發布會,也是系列發布會的第四場。
  • 開封市「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今天上午,我們在這裡召開開封市「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向大家重點介紹我市扶貧扶志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一是三個「一米糰」讓群眾心裡亮堂起來。「政策落地一米糰」,面對面宣傳扶貧政策;「技能提升一米糰」,手把手傳授致富本領;「扶志扶智一米糰」,心貼心激發內生動力。通過三個「一米糰」的實施,把政策講到貧困戶家裡,說到貧困戶心裡,促使貧困群眾真正從精神上脫貧。二是理論宣講讓群眾思想堅定起來。印發《關於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基層理論宣講活動的實施方案》,部署全市脫貧攻堅理論系列宣講工作。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白銀專場在蘭州...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白銀專場在蘭州舉行蘇君應邀作新聞發布並現場答記者問  每日甘肅網12月9日訊 據白銀日報報導 (記者王鵬程)12月8日上午,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
  • 甘肅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發布會(白銀專場)
    原標題:12月8日甘肅舉行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白銀專場  12月8日,甘肅舉行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白銀專場,請白銀市委書記蘇君,白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隆基,白銀市政府副市長吳震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縣、市(區)動態】蓬溪:做好「四篇文章」 推進「破難行動」
    【縣、市(區)動態】蓬溪:做好「四篇文章」 推進「破難行動」 2020-12-08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接力做好加快後發趕超、深化下山脫貧、拓展「後陳經驗」三篇文章
    4月7日,武義縣委書記姚激揚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第91次(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武義縣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全縣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對標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的「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以學起來、緊起來、跑起來的戰鬥姿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為加快武義後發趕超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未來餘姚,重點做好六篇文章!
    未來餘姚,重點做好六篇文章!》專欄,特別策劃推出「全面小康區縣(市)長訪談」節目。10個區縣(市)主要負責人圍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結合「十三五」成就和「十四五」謀划進行主題發布,並進行一對一訪談。今晚,播出第七集《餘姚:建設高水平現代化創新型生態城市》,由余姚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徐雲介紹鄉村振興、產業轉型、人才創新的餘姚故事。一起來看詳細報導↓
  • 全面小康進行時:打造健康樟城 決勝全面小康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記者 方怡暉為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樟木頭鎮通過「健康樟城」的戰略構想,打造了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有力地保障了當地群眾的健康。在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樟木頭鎮以戰時狀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從多個方面搶回因疫情而失去的進度。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水專場實錄...
    新聞發布會現場  12月11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水專場新聞發布會,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天水市政協主席、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趙衛東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水專場。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大家知道在11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我省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全省75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退出。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 「請人民閱卷」⑦|耒陽市決勝全面小康和決戰脫貧攻堅工作答記者問
    耒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旭東現場向中央、省、市媒體介紹了耒陽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工作情況。耒陽市委副書記、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邱小兵,耒陽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市委統戰部部長曾三成,耒陽市副市長郭興中就耒陽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工作答記者問。記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帶來新的難度和挑戰,耒陽是如何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的?
  • 【實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平涼專場
    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平涼專場。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11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我省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全省75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退出。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奮力譜寫大同踐行新時代中國...
    他強調,要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貫徹省委關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的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乘勢而上奪取疫情防控和轉型綜改雙勝利,交出高質量轉型發展滿意答卷,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大同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 學習貫徹教育大會精神 | 翔安教育:全力打造廈門東部教育發展新高地
    ,同樣需要與時俱進、高速成長,並將以10個教育重點工程為主要抓手,開啟教育現代化新徵程,全力打造廈門東部教育發展新高地。據悉翔安區已經根據全區實際情況提出了近中遠期目標體系2021年申報省級「教育強區」評估;2022年申報「全國普及普惠學前教育先進區」;2025年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區」;2035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明確的體系指向了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全力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打造廈門東部教育發展新高地」。
  • 2020總書記十大用典|決勝全面小康篇
    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次異常嚴峻的大考,經歷過無數次驚濤駭浪的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忠誠擔當、攻堅克難、奮勇前進,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