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器換人到造機器人 博洋鞋業「織」出一片天地

2020-12-19 OFweek維科網

  眾所周知,製鞋和製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製衣服要靠編織技術,製鞋則要經多道工序,就拿製作鞋面來說,刷膠、針車、拼接、修剪內裡等工序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不同,生產設備自然也不同。不過,讓記者覺得驚訝的是,此前曾經在一家服裝企業見過的生產設備,最近卻在一家製鞋企業裡也見到了,而且為數不少。為了這些設備,這家企業的負責人還大手筆投入了上千萬元。

  這些設備對這家鞋企來說到底有什麼用,為什麼老闆能這麼捨得?這個投入到底值不值?日前,記者就走進了這家企業——台州市博洋鞋業有限公司。

  涉足飛織鞋,投入上千萬元購買設備「這些設備當然很重要,如今我們的鞋子不需要那麼多工序,在鞋面生產上更是能一次性搞定。」博洋鞋業董事長蔡建華得意地說,「我們廠裡的鞋子雖然也是休閒運動鞋,但和以前運動鞋的生產方式完全不同,它的鞋面是通過電腦事先編程,而後融合服裝針織技術織出來的。」

員工正在調試自動噴膠線

  這種織出來的鞋子,如今在市面上已逐漸走紅,被人們稱為「飛織鞋」,耐克、阿迪達斯等體育用品企業這兩年就分別推出了不少款式的飛織鞋,獲得了很大的關注度,成為體育用品行業的一個熱點。這也吸引了國內其他鞋企的注意,一些鞋企開始試水生產飛織鞋,博洋鞋業就是其中一家。

  博洋鞋業試水飛織鞋的時間要追溯到2013年,生產飛織鞋的想法就來自於耐克公司。

  蔡建華告訴記者,2013年,他到美國參加鞋類展會時,就發現了耐克新推出的飛織鞋。針車簡單,穿著輕便,透氣性強,這些優點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眼光。

  這樣的鞋子是怎麼製造出來的?蔡建華開始多方打聽。「耐克公司從2012年就開始用機器取代人工,這樣的鞋子很可能也是機器生產的。」果然,經過幾番打聽和考察,蔡建華獲悉,耐克的這款鞋,是用從德國引進的全電腦自動針織機生產的,當時,這種機器的售價達到50萬元一臺。如果引進這種機器,光一臺肯定不夠,「按照公司的規模,至少需要100臺這樣的機器,如此算來,投資成本就達到了5000萬元。」

相關焦點

  • 中國式機器換人的最佳實踐是什麼?
    大話百科天地 發表於 2020-12-24 14:25:10 機器換人影響不僅限於工業生產效率的提升,更在於從根本上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方式下產品成本和產品多樣性之間的衝突,從而推動了從線性產品開發流程向並行產品開發流程的轉變
  • 中國機器人使用在崛起?政府補貼、多體力勞動加速機器換人
    機器換人是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中國機器人使用的崛起伴隨著招工難、用工貴及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但有什麼證據證明一些因素確實正驅動企業使用機器人作業?如果「同事」是機器人,未來人的「飯碗」能不能保住?
  • 溫嶺市成立鞋業智能製造產業聯盟:「共享」智能設備 引領轉型升級
    「有了這個產業聯盟,我們就能夠抱團推動溫嶺鞋業從製造向智造轉型,改變鞋企與設備方及上下遊產業鏈的鬆散供需關係,轉變為利益共同體,實現信息共享、資源互換、閒置產能互補,逐步形成溫嶺的巨大智能生產優勢。」日前,由浙江和生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台州正標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哇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溫嶺鞋業智能製造產業聯盟成立,10家龍頭鞋企將「共享」凱利伺通智能製鞋流水線,全面探索鞋業智能製造的新風口,力推鞋業早日實現價格到價值、製造到智造的「關鍵一躍」。
  • 機器換人成效初現 東莞智造全面提速
    繼去年市政府一號文聚焦扶持實體經濟後,今年一號文聚焦「東莞製造2025」戰略,更加凸顯出東莞對製造業發展的重視。  在這一年中,東莞製造2025戰略實施,機器換人可謂濃墨重彩的一筆。加速開啟「機器換人」時代,亦位居43條戰略舉措的第一條。  「當前,東莞製造2025戰略和機器換人持續推進,給我們這樣的數控裝備業帶來巨大利好。」
  • 當鞋業遇上人工智慧 溫嶺鞋企開啟「機器換人」之路
    一家展出飛織鞋面機的企業的負責人毛先生表示,不僅同行多了,今年明顯能感到客戶也多了,下單也更爽快了。毛先生的飛織鞋面機已經是第三年在溫嶺展出了,「去年的展會生意沒那麼好,客戶來了解的比較多,下單比較少。到了今年,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毛先生從去年到今年總共銷售了2000多臺飛織鞋面機,這其中,今年就賣了500多臺。「展會才進行到一半,我們就已經接到了100多臺的訂單。」
  • 3年內缺口300萬:機器換人之後,招不到操作機器的人了!
    記者近期在粵閩魯等地招聘會上看到,許多招聘機器人維護、操作、編程的崗位,月起薪都在4000元至6000元,高至二三萬元,雖是「急招」「急聘」,但不少企業仍空手而歸。教育部、人社部與工信部發布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預測,到2020年我國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領域人才缺口將達到300萬,到2025年,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到450萬。
  • 機器換人!青島63家企業擬獲補貼近800萬元
    「機器換人」是指企業購置用於焊接、噴塗、鍛壓、分揀、搬運、碼垛、包裝等環節應用的機器人替代人工,從而實現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提升傳統產業,減少用工需求,達到減入增效的目的。2017年,我市出臺關於促進先進位造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其中之一就是鼓勵企業開展「機器換人」。目前,我市不僅大企業積極實施機器換人,部分中小企業也加入進來。生產零部件的青島華翔就是其中之一。
  • 鞋業優化升級十佳案例七:溫嶺市福德隆鞋業有限公司
    在福德隆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富德看來,眼下正在推進的鞋業優化升級對他們來說既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好消息是,溫嶺鞋業會越來越正規,產品質量越來越好;「壞消息」是,他們的競爭對手又會增加不少。「從目前的局面來看,我們每一家鞋企都將面臨市場的大考驗,要想長久走下去,必須得做好『應戰』的準備。」他說。
  • 機器換人、線上招工、路費補貼……蘭溪紡織企業爭分奪秒抓生產
    機器換人、線上招工、路費補貼……蘭溪紡織企業爭分奪秒抓生產 2020-02-27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智造」成績斐然 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超過1000億元
    近年來,東莞大力推進機器換人,智能製造成績斐然:目前,東莞市工業機器人研發及生產企業70家,約佔全國總數的10%;而智能裝備製造企業400多家,預計今年總產值將超過350億元。根據發展規劃,東莞力爭到2020年,全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
  • 左宗棠創辦的蘭州機器織呢局
    因戰爭的重心移到甘肅,左宗棠就把西安機器局的設備全部拆遷,移到了蘭州,設在蘭州暢家巷,即今蘭州體育館西南一帶,改名為蘭州機器製造局。當時,建廠經費十分困難,左宗棠便委託上海侯補道、紅頂商人胡雪巖向英國滙豐銀行借款400萬兩白銀,購置了機器設備。
  • 走進東莞的智能車間看機器如何「換人」
    「機器人上裝上了眼睛,」勁勝精密總裁王建道出了機器人可以「一心九用」的秘訣,在機器人身上裝上了傳感器,相當於給機器人造了個「眼睛」。通過「眼睛」,機器人可以把大數據傳送到雲平臺,雲平臺經過數據分析識別每個產品的差異性,知道每個產品下一步的操作,再將命令下達給機器人。
  • 機器換人時代的工業機器人
    在智能化的大勢下,智能裝備下遊應用領域加快拓展,工業機器人發展可期。   工業機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並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   特種機器人作為機器人家族的後起之秀,由於其用途廣泛而大有後來居上之勢,仿人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各種用途發特種機器人紛紛面世,而且正以飛快的速度向實用化邁進。
  • 用皮鞋「走」天下 這家企業蟬聯中國鞋業品牌價值榜首
    ——奧康集團投資控股董事長王振滔  浙江在線12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蔣立)在奧康甌北製造基地,工廠四樓的飛織車間燈火徹夜明亮。幾名工人穿梭在光潔的機器之間,他們在電腦中輸入數據,機器自動開始運作,進行鞋面編織、熨燙、裁剪等程序,一周後,這些鞋子將會打上奧康的品牌烙印銷往全球市場。
  • 機器人來了人往哪走? 部分流水線工人面臨轉崗
    東莞萬德電子製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成福說,企業因為招不到人才被迫用到機器,並不是機器來了就容不下人了。在此期間,就算有個別崗位員工被機器替換,也會被安排到其他崗位。就目前來看,企業每月正常流失的工人都有百人以上,工人依然非常緊缺,不間斷招工還是常態。  吳元梅表示,機械手代替人手後,公司並沒有進行人員的裁減。
  • 雙星鞋業賣創意「個性鞋」也流行
    雙星鞋業賣創意  「個性鞋」也流行  本報訊 (王開良)由製鞋技術到製鞋藝術,由大眾產品到個性產品。在受美國經濟蕭條和歐債危機的影響、國內出口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雙星鞋業依託核心技術,依靠創意產品,在國外市場開拓出一片新天地。
  • 下單備料生產裝箱,奧康7天出大貨的秘密在於一根線 |鞋業頭條4.2
    自從阿迪達斯出了一款名為Yeeze的鞋(即「椰子鞋」)後,在全球引領了一股潮流。但只有接觸鞋行業的人才知道,這雙爆款鞋子中藏著一個大秘密——飛織技術。該技術由耐克於2012年率先推出,隨後引發運動鞋製造技術革命。
  • 惠東鞋業定下發展小目標:女鞋要做到千億元產值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該縣鞋業製造走過了30多年歷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家庭作坊生產到機械化流水線生產的發展歷程。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作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附加值不高、生產成本逐年上漲、平臺支撐力不足等問題逐漸顯現,成為制約惠東鞋業發展的難題。
  • 全球製鞋業將再聚德國德士馬
    今年,Achim將再一次地成為全球鞋業的麥加聖地。德士馬將敬邀全球頂尖鞋業生產製造商,於2018年的9月19日(星期三)和9月20日(星期四)舉辦DESMA house fair 展會。除來自全球供應鏈的50家聯合參展商之外,德士馬預期將有700多名專業觀眾參加展會,其中亦包括許多世界頂級知名鞋廠的代表,共襄鞋業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