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棗莊蛋糕尺寸流行縮水 商家辯稱英寸不同市寸
買過蛋糕的棗莊細心市民也許會留意到,蛋糕和其它食品的計量方式並不相同,其它食品往往以克、千克、斤、公斤計量,而蛋糕卻以「寸」計量,走訪棗莊市區大街小巷,市面上的蛋糕多以6寸、8寸、10寸、12寸、16寸居多,幾乎每年的生日都少不了這個主角,但是當點燃蠟燭唱起生日歌的時候,卻很少有人留意生日蛋糕的尺寸是否和商家在店裡所標註的一樣。
-
蛋糕被指欺騙消費者好多年:尺寸縮水不足寸
與此同時,無論是2004版還是2011版即將於4月20日實施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國標中都規定,固態食品、半固態或黏性食品,要以直接體現質量和體積的克、千克,毫升、升為計量單位進行標示。記者日前對滬上10個蛋糕品牌進行了調查,目前市場上很多銷售蛋糕的商家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
蛋糕尺寸縮水成潛規則 法律規定尺寸不能作單位
但是在國內為了方便計算,大部分蛋糕店僅僅標寸不標重,計量單位標示的混亂,給部分商家可乘之機。 蛋糕尺寸說法不一 價目單上明明標註的是「寸」怎又變成「英寸」?如果一個蛋糕標註的尺寸為10寸,實際卻以英寸衡量的話,那麼這個蛋糕直徑就由本應有的33.3釐米「縮水」成了25.4釐米,這樣一來,蛋糕直徑足足少了7.9釐米,縮水一圈。 尺寸「縮水」成潛規則 採訪中,業內人士王先生透露,用「英寸」冒充「寸」已成業內「潛規則」。王先生表示,因為蛋糕是舶來品,所以這個行業製作蛋糕時都是以英寸來計量。
-
宜芝多、21客等蛋糕商家計量單位玩貓兒膩
明碼標價是商家的基礎義務,是基本該做的,標註了尺寸與重量,有了具體客觀的標準,蛋糕的尺寸被隨意縮減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在大多數麵包店或西點房,蛋糕的大小都是以「寸」來表示的,多數消費者會認為這表示「市寸」,實際上所有商家都是以「英寸」為標準進行生產,兩個單位的長度其實有著不小的差距,按此折算成蛋糕的面積和體積,差距還會更大。
-
石獅一市民訂了11寸蛋糕實際只有8寸 商家解釋11寸是包裝盒大小
「明明預訂了11寸的生日蛋糕,可打開一看只有8寸大小。」近日,林女士在一家蛋糕店訂了一款蛋糕,結果拿到蛋糕後,卻發現蛋糕看起來沒有原本預訂的尺寸大。蛋糕店裡的工作人員解釋,11寸的蛋糕是指外包裝盒子的大小。「花錢買蛋糕,卻買了包裝盒的尺寸。」對此,消費者林女士很是氣憤,便向工商局12315進行投訴。
-
10寸生日蛋糕「縮水」成8寸半 誰在「偷吃」?
訂做的蛋糕「縮水」五分之一 吳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經常訂生日蛋糕,從來也沒懷疑過蛋糕的尺寸上會有問題,發現這個問題純屬偶然。原來,在吳先生朋友的生日宴會上,有其他朋友從另一家蛋糕店裡訂做了一個8寸的蛋糕,沒想到兩個蛋糕放在一起,看上去大小竟然差不多。
-
同尺寸蛋糕卻大小不一 按尺寸賣蛋糕涉嫌違法
「同樣是一個尺寸的蛋糕,不同的店咋還不一樣大?」母親節要來了,小劉準備給媽媽訂一個蛋糕,可沒想到,五花八門的蛋糕計量方法把小劉徹底搞暈了。店員告訴記者,他們都是按照蛋糕胚子做蛋糕,蛋糕的計量標準都是自己老闆規定的,至於該用什麼單位計量,他們也不清楚。
-
生日蛋糕標12寸卻只夠10寸蛋糕店稱尺寸指的是包裝盒
如果一個蛋糕標註的尺寸為10寸,實際卻以英寸衡量的話,那麼這個蛋糕直徑就由33.3釐米「縮水」成了25.4釐米,這樣一來,蛋糕直徑足足少了7.9釐米,縮水一圈。□本報記者 蘇冉 實習生 井浩日前,濟南市民秦先生在一蛋 糕店預定了12寸大的生日蛋糕,到貨後測量發現卻只有10寸,這是怎麼回事?
-
蛋糕標「6寸」實際只「6英寸」 這是行業潛規則?
超然攝 溫州網訊 前不久,市民朱小姐在悠享家的微信商城購買了一款標示為「6寸」的蛋糕,但收到後感覺明顯「縮水」,商家解釋為,行業內製作蛋糕多數是按國外的「英寸」為標準。蛋糕的大小單位標準都是商家說了算嗎?商家用「英寸」冒充「寸」是否構成侵權?為此,朱小姐向鹿城區消保委進行了投訴。
-
女子買蛋糕 標著直徑「6寸」實際只有「6英寸」
前不久,溫州市民朱小姐在悠享家的微信商城購買了一款標示為「6寸」的蛋糕,但收到後感覺明顯「縮水」,商家解釋為,行業內製作蛋糕多數是按國外的「英寸」為標準。蛋糕的大小單位標準都是商家說了算嗎?商家用「英寸」冒充「寸」是否構成侵權?為此,朱小姐向溫州鹿城區消保委進行了投訴。
-
你計較過蛋糕的「寸」嗎?
N本報記者 楊永敏 王釗/文 肖春道/圖 核心提示:「我買的蛋糕是43cm規格的,可是回來一量,盒子的邊長只有40cm。」福州的趙先生鬱悶地講起自己買蛋糕「縮水」的經歷。昨日,記者走訪了福州鼓樓區的七八家蛋糕店,對蛋糕尺寸進行測量暗訪,結果發現,商家標稱10寸的蛋糕,直徑均未超過30釐米,普遍存在縮水情況。
-
捲尺一量 10「寸」蛋糕「縮水」了(圖)
去了好幾家蛋糕店,發現蛋糕店標識的是寸。用捲尺量了後,發現標著「10寸」的蛋糕,實際只有25.4釐米,直徑縮水7.9釐米。這個發現,讓他打消了買蛋糕當禮物的念頭。 律師說,蛋糕作為食品,不能以長度計量,而應以重量為計量單位,以寸標註屬反計量法行為。也有律師認為,這是行業慣例,構不上欺詐。
-
蛋糕尺寸有貓膩:英寸說成寸 8寸蛋糕實際只有6.6寸
在好利來、元祖兩家店,工作人員說,他們的生日蛋糕沒有以寸或英寸來標識,都是用統一模板製作,每個蛋糕尺寸、重量都可能不一致。 8寸生日蛋糕少了1.5寸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85度C渝中區日月光店,買了一款名為白色年華的蛋糕,8寸,圓形,158元。「蛋糕究竟是按寸賣,還是按英寸賣?」
-
披薩縮水了?到底是「寸」還是「英寸」,商家千萬別含糊
不過,近來卻有一位細心的消費者留意到披薩的尺寸竟然存在「縮水」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在與朋友食用的過程中,有朋友指出該份披薩尺寸明顯偏小,起初徐先生沒有在意,在朋友的極力建議下,徐先生帶著疑惑,拿出了一把學生用直尺,經過測量發現,這份披薩的直徑只有23釐米左右,這讓徐先生大吃一驚,也很沒面子。尷尬之餘,有朋友提出,商家標識的「寸」很有可能是指「英寸」,隨後,徐先生又把釐米換算成英寸,按照「1英寸=2.54釐米」的算法,9英寸披薩的直徑倒算得上「及格」。
-
8寸蛋糕為何變6.6寸 業內:英寸說成寸是商家技巧
:11日他為妻子買了一個8寸蛋糕慶生,實際上只有6.6寸,他覺得商家有缺斤少兩嫌疑。在另外兩家店,工作人員說,他們的生日蛋糕沒有以寸或英寸來標識,都是用統一模板製作,每個蛋糕尺寸、重量都可能不一致。8寸生日蛋糕少了1.5寸昨日,記者在渝中區日月光廣場某蛋糕店,買了一款名為白色年華的蛋糕,8寸,圓形,158元。「蛋糕究竟是按寸賣,還是按英寸賣?」記者反覆詢問,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按寸售賣。
-
4天內6人投訴同一商家 電腦屏幕尺寸英寸寫成寸
4天時間6人投訴同一商家理由全是商家把「英寸」寫成「寸」昨天,秋濤路工商所所長侯翔拿出厚厚一疊消費投訴案卷,「這些都是投訴商家把『英寸』寫成『寸』的,而且都說商家欺詐要求賠償。」原來從7月27日開始到31日,連著有6個人向工商部門投訴同一商家,消費過程、投訴理由、訴求非常相似。他們都在一大型家電賣場秋濤路店購買了電腦,之後都以價格標籤上的屏幕尺寸寫的是「寸」,實物的屏幕大小要換成「吋」才符合,認為商家欺詐消費者,要求退賠。
-
臺鐵排骨便當縮水2成遭民眾投訴(圖)
臺鐵排骨便當縮水2成遭民眾投訴(圖) 2013年08月18日 09:0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12寸生日蛋糕到底多重? 蛋糕店計量方式混亂
在位於濚灣鎮的鷺島麵包坊,一名店員對記者的問題感到有些吃驚:「很少有顧客注意生日蛋糕的重量,反正12寸的蛋糕大約夠10-12個人吃。」另一名店員說:「是大人吃,還是小孩吃?有的人吃得不多,12寸的蛋糕20個人都夠吃了。」 麓山路一家元味蛋糕店的店員稱,店裡的價格表統一用「寸」標明蛋糕的型號,但她真沒有測量過到底是「寸」還是「英寸」,更不知道每個蛋糕的重量。
-
男子買蛋糕為妻慶生 8寸生日蛋糕實際只有6.5寸
在好利來、元祖兩家店,工作人員說,他們的生日蛋糕沒有以寸或英寸來標識,都是用統一模板製作,每個蛋糕尺寸、重量都可能不一致。8寸生日蛋糕少了1.5寸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85度C渝中區日月光店,買了一款名為白色年華的蛋糕,8寸,圓形,158元。「蛋糕究竟是按寸賣,還是按英寸賣?」
-
買個10寸的蛋糕,拿尺一量直徑才8寸
昨天,南京市民趙先生,為80歲老母親定做了一個生日蛋糕,結果發現蛋糕分量、尺寸縮水。而記者調查發現,蛋糕分量、尺寸縮水己成行業潛規則。 事件 定做生日蛋糕,一量發現大縮水 家住南京和燕路東井村的趙先生是一名孝子,為了給老母親慶祝80歲大壽,幾天前趙先生就一直在忙碌著。昨天一大早,趙先生便到家門口的一家蛋糕店,花280元預訂了一個10寸的生日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