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買蛋糕 標著直徑「6寸」實際只有「6英寸」

2020-12-15 騰訊大浙網

前不久,溫州市民朱小姐在悠享家的微信商城購買了一款標示為「6寸」的蛋糕,但收到後感覺明顯「縮水」,商家解釋為,行業內製作蛋糕多數是按國外的「英寸」為標準。蛋糕的大小單位標準都是商家說了算嗎?商家用「英寸」冒充「寸」是否構成侵權?為此,朱小姐向溫州鹿城區消保委進行了投訴。

消費者 蛋糕直徑從19.98釐米「縮水」成15.24釐米

「買的時候看到標註的是中文的『寸』,怎麼到手後就變『英寸』了,這太不合理。」朱小姐看著從網上購買的所謂的「6寸木糠蛋糕」,總感覺自己上當了。如果這個蛋糕標註的尺寸為6寸,實際卻以6英寸製作的話,那麼這個蛋糕直徑就由19.98釐米「縮水」成了15.24釐米,肉眼還是能發現蛋糕明顯小了一圈。

朱小姐好奇的是,既然蛋糕實際計量單位是「英寸」,為什麼商家要標註「寸」?其他食品大多有嚴格的製作標準,比如含量、重量,但蛋糕好像都不會特別標明,如果其他消費者買了標著「8寸」、「10寸」甚至更大的蛋糕,不是無形中「損失」更大嗎?

市場 蛋糕計量單位五花八門

市面上的蛋糕究竟用什麼標準計量的?記者昨天走訪了市區多家蛋糕店發現,大多數麵包店或西點房,蛋糕的大小都以「寸」來標示,多數消費者會認為這表示「市寸」,實際上商家是以「英寸」為標準進行生產。

「這幾乎是蛋糕烘焙業默認的潛規則了。」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蛋糕是從西方引進的,外國人在出售蛋糕時大多用英寸來劃分規格,生日蛋糕「本土化」以後,為便於理解,所以一般用「寸」向顧客介紹。

在悠享家時代店,記者發現一款「心形彩虹蛋糕」的標示為「6寸」,便詢問店員這裡的「寸」是否指「英寸」,店員表示「應該是的」。但當記者追問「寸」和「英寸」的區別時,店員也無法分辨和解釋。

即使是同一品牌,門店內的蛋糕標籤也有不同。記者在「愛茜茜裡」蛋糕店看到,一款名為「小瓢蟲」的冰淇淋蛋糕僅用了「760g」作為計量標示,另一款「綠野仙蹤」則既標示「6英寸」又標示「600g」。

最近在微信上賣得很火的千層盒子蛋糕,則用「毫升」作為計量單位。

消保委 目前尚未有統一的標準

6寸、10英寸、400g、750ml……面對如此多的蛋糕計量單位,消費者不免會挑花了眼,那是否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用「英寸」冒充「寸」,蛋糕店的這種做法是否合法?

「蛋糕直徑、高度、密度甚至裝飾用的奶油打發程度和餡料,都會影響蛋糕實際質量和大小。」據我市烘焙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透露,對於蛋糕製作和出售,國家目前只有質量和重量的相應規定,而在尺寸問題上到底以「寸」還是「英寸」為衡量標準,尚未作出統一規定。

市消保委工作人員表示,針對蛋糕店用「英寸」冒充「寸」的這一做法,目前我國還未有明確規定用來維權,商家在出售此類易引發誤解的商品時,應提前進行告知並做出更規範的標示。在此,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定製蛋糕時應跟商家確認好尺寸,最好通過實物模型進行確認,並在購買票據上標明。

最後經協商,商家全額退還了朱小姐購買蛋糕的88元。

相關焦點

  • 蛋糕標「6寸」實際只「6英寸」 這是行業潛規則?
    超然攝  溫州網訊 前不久,市民朱小姐在悠享家的微信商城購買了一款標示為「6寸」的蛋糕,但收到後感覺明顯「縮水」,商家解釋為,行業內製作蛋糕多數是按國外的「英寸」為標準。蛋糕的大小單位標準都是商家說了算嗎?商家用「英寸」冒充「寸」是否構成侵權?為此,朱小姐向鹿城區消保委進行了投訴。
  • 蛋糕尺寸有貓膩:英寸說成寸 8寸蛋糕實際只有6.6寸
    晚飯時一家人其樂融融,點蠟燭許願時,妻子一句話將氣氛拉入冰點:「蛋糕怎麼比原來小了一些?」妻子堅持讓他用尺子量一量。無奈之下他拿出尺子,蛋糕直徑是22釐米,按照1寸等於3.3釐米換算,只有6.6寸。  「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買的8寸蛋糕,一下子少了1.4寸,太缺斤少兩了吧。」谷先生說,他安慰妻子,過生就別在意這些細節,開心就好。
  • 男子買蛋糕為妻慶生 8寸生日蛋糕實際只有6.5寸
    懷疑生日蛋糕短斤少兩谷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11日下午,他在較場口附近一蛋糕店買了一個8寸蛋糕,準備為妻子慶生。晚飯時一家人其樂融融,點蠟燭許願時,妻子一句話將氣氛拉入冰點:「蛋糕怎麼比原來小了一些?」妻子堅持讓他用尺子量一量。無奈之下他拿出尺子,蛋糕直徑是22釐米,按照1寸等於3.3釐米換算,只有6.6寸。
  • 蛋糕8寸實際才6寸:賣家理由噎的人沒話說-蛋糕,英寸,寸,單位...
    每當生日,家人朋友多會買上蛋糕祝福,不過你知道蛋糕中的秘密嗎?昨上午,家住渝中區較場口的谷先生爆料反映:11日為妻子買了一個8寸蛋糕慶生,實際上只有6.6寸,他覺得商家有短斤少兩嫌疑。事情真相如何?這種現象普遍嗎?昨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 8寸蛋糕為何變6.6寸 業內:英寸說成寸是商家技巧
    通過測量記者購買的8寸蛋糕直徑為21.5釐米,只有6.5寸每當過生日,家人朋友多會買上蛋糕為你祝福,不過你知道蛋糕中的秘密嗎——昨日上午,家住渝中區較場口的谷先生致電本報熱線反映:11日他為妻子買了一個8寸蛋糕慶生,實際上只有6.6寸,他覺得商家有缺斤少兩嫌疑。
  • 蛋糕店貓膩:英寸說成寸 8寸蛋糕實際只有6.6寸
    原標題:8寸生日蛋糕短斤少兩隻有6.5寸   權威說法   生日蛋糕應以千克標識   重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將英寸說成寸只是商家賣蛋糕的小把戲。按相關規定,無論是寸還是英寸,都不能作為蛋糕標識。具體到生日蛋糕,也應該以克或千克標識。   「無論是日常宣傳還是專項整治行動,我們都告誡商家要尊重法律法規。」該人士說,質檢部門將對此事進行調查。   市工商和消委會人士均表示,如果將以英寸為單位的產品標註成寸售賣並故意隱瞞,損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市民可保存好相關證據,向質檢或相關部門投訴。
  • 寧波168元買的巴掌大的6寸蛋糕真的是6寸麼?
    昨天,老王的家人過生日,就去某文買了一個6寸蛋糕,標價168元。168元的蛋糕設計感十足,提貨時,老王就感覺6寸有點小,看著手癢,拿出皮尺量了一下,蛋糕的實際直徑是4市寸神了,外包裝剛好是6市寸。老王這才漲了見識!莫非6寸蛋糕指的是加上包裝是6寸?實際直徑應該是4寸?
  • 蛋糕店玩貓膩短斤少兩:8寸生日蛋糕只有6.5寸
    晚飯時一家人其樂融融,點蠟燭許願時,妻子一句話將氣氛拉入冰點:「蛋糕怎麼比原來小了一些?」妻子堅持讓他用尺子量一量。無奈之下他拿出尺子,蛋糕直徑是22釐米,按照1寸等於3.3釐米換算,只有6.6寸。「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買的8寸蛋糕,一下子少了1.4寸,太缺斤少兩了吧。」谷先生說,他安慰妻子,過生就別在意這些細節,開心就好。
  • 買個10寸的蛋糕,拿尺一量直徑才8寸
    可到了昨天上午11時許,趙先生前往蛋糕店取蛋糕,打開一看,他感到非常疑惑,「老闆,這蛋糕不對!10寸的生日蛋糕明顯太小了,看樣子只有8寸大小。蛋糕怎麼縮水了?」趙先生又找來尺子一量,蛋糕最大直徑也只有26釐米左右。而在趙先生和蛋糕店老闆理論時,老闆卻稱,10寸的生日蛋糕是包裝盒的尺寸,並非蛋糕實際尺寸。
  • 濟南大阿福蛋糕尺寸大小按盒算 買的是8英寸實為6英寸
    他從大阿福蛋糕店訂購的生日蛋糕,送到的時候竟然少了兩英寸。買的是8英寸蛋糕,為何變成了6英寸?商家的解釋讓孫先生不解:8英寸是蛋糕盒子的尺寸。  消費者:8英寸蛋糕實際尺寸為6英寸  為了給孫先生慶祝一年一度的生日,朋友王先生通過餓了嗎APP訂購了一個100多元的8英寸生日蛋糕。
  • 石獅一市民訂了11寸蛋糕實際只有8寸 商家解釋11寸是包裝盒大小
    「明明預訂了11寸的生日蛋糕,可打開一看只有8寸大小。」近日,林女士在一家蛋糕店訂了一款蛋糕,結果拿到蛋糕後,卻發現蛋糕看起來沒有原本預訂的尺寸大。蛋糕店裡的工作人員解釋,11寸的蛋糕是指外包裝盒子的大小。「花錢買蛋糕,卻買了包裝盒的尺寸。」對此,消費者林女士很是氣憤,便向工商局12315進行投訴。
  • 寧波人買了某知名西點店的6寸蛋糕,拿尺一量:縮水太多!
    近日網友@tengyalg在論壇上發帖稱,自己在寧波某老牌西點店買到了明顯縮水的蛋糕:說好的6寸,也差的太多了。 以前自己也買過好幾次6寸的蛋糕,看過去沒這麼明顯,但是這一次看過去就小了很多,才拿尺子量的,很正常的邏輯。
  • 濟南市民訂10寸蛋糕直徑僅25釐米 蛋糕大小被打折
    「我訂了個10寸的蛋糕,回家拿尺子一量直徑只有25釐米,這是不是欺詐啊?」家住上海花園的石女士說。記者採訪了解到,蛋糕大小的計量尺寸在業內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英寸,由於英寸比國內的寸短,無形之中蛋糕的大小就被打了折扣。
  • 捲尺一量 10「寸」蛋糕「縮水」了(圖)
    去了好幾家蛋糕店,發現蛋糕店標識的是寸。用捲尺量了後,發現標著「10寸」的蛋糕,實際只有25.4釐米,直徑縮水7.9釐米。這個發現,讓他打消了買蛋糕當禮物的念頭。    律師說,蛋糕作為食品,不能以長度計量,而應以重量為計量單位,以寸標註屬反計量法行為。也有律師認為,這是行業慣例,構不上欺詐。
  • 市民網購10寸蛋糕只有8寸
    林先生投訴反映,通過「甜派Tappal」訂購的巴黎貝甜「10寸」情深意濃巧克力蛋糕,拿到手發現直徑僅21釐米,按「1英寸=2.54釐米」換算,大約相當於「8寸」。記者調查發現,巴黎貝甜蛋糕單上均用號數標註蛋糕規格,其中情深意濃蛋糕所標註的3號規格直徑為21.5釐米。
  • 6寸蛋糕多大?
    花點心思 一心為您 6寸蛋糕多大?6寸蛋糕直徑是多少釐米?6寸蛋糕夠幾個人吃? 就生日蛋糕而言,6寸蛋糕算比較小了。6寸蛋糕的直徑大約只有15釐米,夠2-3個人吃的樣子。所以了,6寸蛋糕常常出現在小孩子的生日裡,這樣不會浪費。另外,當過生日的人想過二人世界的話,也只要準備6寸蛋糕就行了,會顯得更溫馨。
  • 你計較過蛋糕的「寸」嗎?
    N本報記者 楊永敏 王釗/文 肖春道/圖 核心提示:「我買的蛋糕是43cm規格的,可是回來一量,盒子的邊長只有40cm。」福州的趙先生鬱悶地講起自己買蛋糕「縮水」的經歷。昨日,記者走訪了福州鼓樓區的七八家蛋糕店,對蛋糕尺寸進行測量暗訪,結果發現,商家標稱10寸的蛋糕,直徑均未超過30釐米,普遍存在縮水情況。
  • 山東棗莊蛋糕尺寸流行縮水 商家辯稱英寸不同市寸
    買過蛋糕的棗莊細心市民也許會留意到,蛋糕和其它食品的計量方式並不相同,其它食品往往以克、千克、斤、公斤計量,而蛋糕卻以「寸」計量,走訪棗莊市區大街小巷,市面上的蛋糕多以6寸、8寸、10寸、12寸、16寸居多,幾乎每年的生日都少不了這個主角,但是當點燃蠟燭唱起生日歌的時候,卻很少有人留意生日蛋糕的尺寸是否和商家在店裡所標註的一樣。
  • 生日蛋糕標12寸卻只夠10寸蛋糕店稱尺寸指的是包裝盒
    如果一個蛋糕標註的尺寸為10寸,實際卻以英寸衡量的話,那麼這個蛋糕直徑就由33.3釐米「縮水」成了25.4釐米,這樣一來,蛋糕直徑足足少了7.9釐米,縮水一圈。□本報記者 蘇冉 實習生 井浩日前,濟南市民秦先生在一蛋  糕店預定了12寸大的生日蛋糕,到貨後測量發現卻只有10寸,這是怎麼回事?
  • 曝光臺:10「寸」生日蛋糕到底有多大
    質疑:「市寸」「英寸」分不清    「『英寸』、『市寸』這些長度單位在生活中都不常用,你問我,我還真的一頭霧水。」昨日上午,記者在市城區人民路萬利隆蛋糕店(下南門店)調查時,一位正在挑選生日蛋糕的女士說,買蛋糕時,店員也沒有解釋,她覺得蛋糕店的「寸」應該是「市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