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楊永敏 王釗/文 肖春道/圖
核心提示:「我買的蛋糕是43cm規格的,可是回來一量,盒子的邊長只有40cm。」福州的趙先生鬱悶地講起自己買蛋糕「縮水」的經歷。昨日,記者走訪了福州鼓樓區的七八家蛋糕店,對蛋糕尺寸進行測量暗訪,結果發現,商家標稱10寸的蛋糕,直徑均未超過30釐米,普遍存在縮水情況。
市場上,蛋糕規格標識比較混亂,有寸、吋(英寸)、釐米等多種標識。事實上,中國大陸地區早已停用「吋」字,寫作「英寸」,也有規定蛋糕不能只按「寸」賣,還要標重量和容積,但目前蛋糕基本沒有標識重量。
【案例】規格標稱43cm外盒邊長僅40cm
「給朋友買的生日蛋糕竟然『縮水』了。」14日,福州的趙先生撥打本報熱線968111訴說買蛋糕的鬱悶經歷。
趙先生在金譽大名城店訂了一個直徑為43釐米的蛋糕,14日取貨時,他覺得蛋糕看起來沒有43cm,於是就量了一下蛋糕的正方形外盒,發現盒子邊長只有40cm。「蛋糕和盒子邊還有距離,大約兩三釐米左右,如此計算,蛋糕不是嚴重縮水嗎?」
「我問店裡的工作人員為什麼尺寸會有出入,工作人員說蛋糕師傅做出來就這麼大。」對於金譽店的說法,趙先生感覺自己被欺騙,「蛋糕生產不按標識的尺寸,標準、標識又有何用?」
【調查】普遍尺寸有差別最多有5.6釐米
昨日,記者來到了福州華林路附近的一家金譽麵包店。這家蛋糕店對於蛋糕的尺寸標識非常清晰,24cm、27cm、33cm、36cm、39cm、43cm、47cm……工作人員表示,43cm規格蛋糕需要預訂才有,店裡現有最大的是33cm規格的蛋糕。但記者用31釐米的參照物與盒子的邊長比了一下,發現盒子的邊長在30釐米左右,扣除外盒邊緣和蛋糕邊緣的距離,33cm規格的蛋糕,直徑不會超過28釐米,縮水5釐米。
市面上銷售的蛋糕是否真有缺斤少兩的情況?記者昨日在福州華林路及周邊的多家蛋糕店進行實地測量。
目前市面上蛋糕多按照「寸」銷售,為了更好地換算,本報選定10寸的蛋糕進行比對。按照國際計量單位換算,1寸=3.33釐米,10寸=33釐米。考慮到店內測量不好操作,記者先選定一個31cm的紙張作為參照物。
因為蛋糕是圓形的,記者又是隱性測量,不好把控,但是蛋糕外盒或者託盤都是方形。記者本次主要測量10寸蛋糕外盒或者託盤長度,然後減去蛋糕到託盤間的距離,多數蛋糕與盒邊間距在2~4cm。本次測量,記者均取最小值2cm進行計算。
悅福堂麵包坊營跡路店:10寸蛋糕託盤,記者實測30cm,減去最小邊距2cm,最終蛋糕直徑有28cm。
華豐賀氏營跡路店:10寸蛋糕託盤,記者實測30cm,減去最小邊距2cm,最終蛋糕直徑有28cm。
五四路與華林路交叉口的向陽坊蛋糕店:10寸蛋糕託盤,記者實測30.5cm,減去最小邊距2cm,最終蛋糕有28.5cm。該樣品記者買回測量,實測蛋糕直徑只有27cm。
由於美可華林店與超雅冶山路店沒有10寸蛋糕現貨,記者選擇店裡的6寸蛋糕進行對比測量,發現蛋糕也存在「縮水」現象。
在安德魯森華林路店,一位市民剛好購買了一個12寸的蛋糕,且已經包裝好。記者實測外包裝盒,直徑為36cm,減去最小邊距,最終蛋糕直徑有34cm,而12寸=39.6釐米,差距高達5.6釐米。
【亂象】「寸」、「吋」混亂為縮水找藉口
記者走訪中還發現,各店蛋糕尺寸的標籤可謂五花八門,有的標「寸」,有的標「吋」,有的則用釐米。
「到底是寸還是英寸,我們也不知道,從開店開始就用這種標籤。」華林路一家蛋糕坊工作人員表示,一般都是根據人數給顧客推薦蛋糕的,6寸、8寸在店員眼中意味著適合4人或6人食用,具體多大並不清楚。
安德魯森、超雅、向陽坊等麵包房的店員,面對「究竟是寸還是英寸」的問題,答案不是「我不知道」就是「就是那麼大,你們看下」。
而店內的蛋糕宣傳單,有的寫「寸」,有的寫「吋」,區別何在,商家還是無法給出答案。在記者走訪的幾家蛋糕店裡,只有華豐賀氏的店內宣傳頁上有備註,寫道:「圖冊中所提及的『吋』為英寸,實際尺寸以英寸為主。」
1寸=3.33cm,而1英寸=2.54cm,二者相差較大。
目前對蛋糕行業,我國只有相關的質量和重量規定,而尺寸方面,到底是按市民通常講的「寸」,還是國外通用的「英寸」,尚無明確規定。
「吋」是英寸的簡寫,中國大陸地區已停用此字。有市民指出,一些商家用「吋」就是要給消費者造成混亂,以英寸冒充市寸,給自己的蛋糕縮水找藉口。
採訪中,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市民,他們均表示,不明白「吋」是英寸的意思。「我以為就是繁體字呢,呵呵。」一位市民說道。
【商家】標的是模具直徑全行業都這樣
昨天晚上,金譽公司的陳經理帶著蛋糕模具交由記者重新測量。陳經理解釋說,趙先生購買的是16寸、43釐米規格的蛋糕,這個43釐米指的是蛋糕底座模具的直徑,而不是蛋糕的直徑。記者注意到,蛋糕模具有兩層,底層花邊向外延伸,確是有43釐米。而10寸、33釐米規格的蛋糕底座最寬處大約32.5cm。而讓人納悶的是,照10寸33釐米計算,1寸=3.33釐米,16寸應約為53釐米,那麼,寸的規格究竟是多少?
對於尺寸標識為底座寬度說法,有市民認為,消費者購買的是蛋糕,標的是外包裝尺寸,不合理。而陳經理則表示,整個行業都這樣。
【部門】寸、英寸違規要標重量和容積
鼓樓12315臺工作人員認為,商家違背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根據《合同法》第62條規定,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從近期消費者投訴情況看,對於蛋糕「縮水」現象,爭議焦點大多為蛋糕尺寸與宣傳不符。大多數麵包店或蛋糕店,蛋糕的大小不管是以「寸」還是「吋」來表示,多未在消費者購買或預訂時說清楚,而多數消費者會以為是「市寸」,實際上,所有商家都以「英寸」為標準進行生產,兩個單位的長度其實有著不小的差距,據此折算成蛋糕的面積和體積,差距還會更大。
鼓樓12315工作人員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明確規定,長度單位為釐米和米,重量單位為千克和克,不管「寸」還是「英寸」,都不是法定計量單位。
「對於標識,如果蛋糕是前店後廠,我們沒有要求,但是如果是工廠統一生產出來的,那就需要標註淨含量。」福州市質監局有關人士表示,如果工廠批量生產的蛋糕沒有標註質量和體積,消費者可以向12365投訴。據了解,今年開始實施的新版《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明確規定,固態食品、半固態或黏性食品,要以直接體現質量和體積的克、千克、毫升、升為計量單位進行標示。這意味著,商家賣蛋糕,必須標註蛋糕重量與容積,讓消費者明白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