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測量記者購買的8寸蛋糕直徑為21.5釐米,只有6.5寸
每當過生日,家人朋友多會買上蛋糕為你祝福,不過你知道蛋糕中的秘密嗎——昨日上午,家住渝中區較場口的谷先生致電本報熱線反映:11日他為妻子買了一個8寸蛋糕慶生,實際上只有6.6寸,他覺得商家有缺斤少兩嫌疑。
事情真相如何?這種現象普遍嗎?昨日,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懷疑生日蛋糕缺斤少兩
11日下午,谷先生在較場口附近一蛋糕店買了一個8寸蛋糕,準備為妻子慶生。
晚飯時一家人其樂融融,點蠟燭許願時,妻子一句話將氣氛拉入冰點:「蛋糕怎麼比原來小了一些?」妻子堅持讓他用尺子量一量。無奈之下他拿出尺子,蛋糕直徑是22釐米,按照1寸等於3.3釐米換算,只有6.6寸。
「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買的8寸蛋糕,一下子少了1.4寸,太缺斤少兩了吧。」谷先生說,他安慰妻子,過生別在意這些細節,開心就好。
各家蛋糕店標準不一致
8寸生日蛋糕為何只有6.6寸?昨日,記者先後來到較場口附近的5家蛋糕店,發現5家蛋糕店售賣生日蛋糕的標準都不一樣。
記者首先來到渝中區和平路的一家蛋糕店,工作人員稱其蛋糕是以英寸來售賣。接著記者來到另一家蛋糕店,工作人員也稱該店是用英寸標識蛋糕大小。1英寸等於2.54釐米,換算下來,8英寸蛋糕直徑有20.32釐米。
隨後,記者又來到第三家店。工作人員稱其蛋糕是按寸來售賣,也就是1寸等於3.33釐米。換算下來,8寸蛋糕直徑是26.64釐米。
在另外兩家店,工作人員說,他們的生日蛋糕沒有以寸或英寸來標識,都是用統一模板製作,每個蛋糕尺寸、重量都可能不一致。
8寸生日蛋糕少了1.5寸
昨日,記者在渝中區日月光廣場某蛋糕店,買了一款名為白色年華的蛋糕,8寸,圓形,158元。「蛋糕究竟是按寸賣,還是按英寸賣?」記者反覆詢問,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按寸售賣。
記者用捲尺測量,發現該蛋糕直徑為21.5釐米,按照1寸等於3.33釐米換算,只有6.5寸,也就是說少了1.5寸。如果按1英寸等於2.54釐米換算,蛋糕就有8.46英寸。
昨日,記者諮詢身邊十多位朋友,對於蛋糕計量單位,都表示不清楚,「好像大家買蛋糕時都是習慣說好多寸,對於大小、重量都沒過多注意。」
商家習慣將英寸說成寸
「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真的縮水,要麼就是蛋糕店騙你,將英寸當寸售賣。」昨日,一名做蛋糕的業內人士這樣解釋。
該人士說,消費者口中的「寸」和商家口中的「寸」不一樣。消費者以為1寸應該是3.33釐米,而有些商家會故意將英寸說成寸,也就是2.54釐米。「市民一般也不知道兩者的區別,多數人知道了也不會去較這個真。」
「蛋糕是舶來品,用英寸來標識蛋糕早已成為行業習慣。」上述人士說,儘管大家都知道這樣做不合規,但沿用時間太久,也就很難更改了。
質監局:
生日蛋糕應以克或千克標識
重慶市質監局計量處相關人士表示,按照《計量法》的規定,法定長度計量單位一般為釐米、米等。同時,根據2012年國家施行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固態食品、半固態或黏性食品,要以直接體現質量和體積的克、千克、毫升、升為計量單位進行標識。具體到生日蛋糕,也應該以克或千克標識。
「無論是日常宣傳還是專項整治行動,我們都告誡商家要尊重法律法規。」該人士說,質檢部門將對此事進行調查。
市工商和消委會人士均表示,如果將以英寸為單位的產品標註成寸為單位售賣並故意隱瞞,則違背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市民遭遇到上述情況,可保存好相關證據,向質檢或相關部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