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德語詩歌的翻譯:
從梁宗岱譯《浮士德》說開去
【主講】
陳 巍
【時間】
2016年12月10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言幾又書店新天地店
上海黃浦區湖濱路150號湖濱道購物中心B1
【主講人】
陳巍,1967年生於杭州,1989年畢業於廣州外國語學院(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德語專業。現任教於寧波大學德語系,浙江省譯協理事。長期從事德語科技翻譯,德語文學翻譯工作,多次應邀去德國、瑞士參加翻譯工作坊和翻譯學術研討會。目前出版譯著25部,200多萬字,發表論文多篇。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歌德及其作品漢譯研究」之子課題「《浮士德》漢譯研究」負責人。
【主辦】
梁宗岱譯壇
星期天讀書會
言幾又書店
【活動簡介】
梁宗岱(1903-1983)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集詩人、文學理論家、批評家、法語教育家於一身的翻譯家,也是法國象徵主義在中國傳播和影響的旗手。精通英法德等多門外語,結緣世界文學大師瓦萊裡和羅曼•羅蘭,相交文化名人徐志摩、朱光潛、巴金、胡適等,譜寫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一生跌宕傳奇,曾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多所高校執教,後隨院系調整到廣州外國語學院,任法語教授。八卷本精裝版《梁宗岱譯集》收錄了梁宗岱一生所有翻譯作品,全面而豐富地向讀者和研究者呈現梁譯經典作品。
梁宗岱,1931年,佛羅倫斯郊區
【圖書簡介】
浮士德是歐洲中世紀民間傳說人物,有關的文學和藝術作品林林種種。文學方面以德國歌德的詩劇《浮士德》最著名。梁宗岱在1930年代便開始翻譯這部作品。最先發表的譯作是《守望者之歌》與《神秘的和歌》,收入譯詩集《一切的峰頂》(1936年)。1937年至1948年,他先後在文藝雜誌《新詩》《時與潮文藝》《宇宙風》和《文學雜誌》發表了部份譯文。梁宗岱在1957年前後翻譯了《浮士德》第一部,但未能出版。延至「文革」,手稿被焚。1970年末重譯,因健康急劇變壞半途中斷。1986年,廣東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他的《浮士德》第一部,出版時沒有改動。梁宗岱在「文革」中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改革開放之後奮起工作,就在重譯《浮士德》時突然病發,素志未酬,成為翻譯史上一個巨大遺憾。
《梁宗岱譯集》包括梁宗岱所有翻譯作品:
《一切的峰頂》(歌德 等著)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莎士比亞 著)
《浮士德》(歌德 著)
《交錯集》(裡爾克 等著)
《蒙田試筆》(蒙田 著)
《羅丹論》(裡爾克 著)
《歌德與貝多芬》(羅曼•羅蘭 著)
《梁宗岱早期著譯》(梁宗岱 著)
《一切的峰頂》是梁宗岱的自選譯詩集,翻譯了諸多法文、英文、德文的詩人作品,包括波德萊爾、瓦萊裡、歌德、威廉•布萊克、裡爾克、魏爾倫、尼採,等等。其中許多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如歌德的《一切的峰頂》、裡爾克《嚴重的時刻》、波德萊爾的《契合》、瓦萊裡的《水仙辭》、威廉•布萊克《天真的預示》、尼採《流浪人》、魏爾倫《月光曲》,等等。本書為中外文對照本,方便翻譯愛好者和研究者、詩歌愛好者和研究者對照原文閱讀和學習。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是英國著名詩人和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的詩歌代表作,梁宗岱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是莎翁十四行詩翻譯的典範之作,臺灣詩人余光中認為「梁氏的譯文對原文體會深入,詮釋委婉……所入頗深,所出也頗純」。本書中英文對照,方便翻譯愛好者、詩歌愛好者和研究者對照原文閱讀和學習。
《浮士德》是德國著名戲劇家、詩人和文藝理論家歌德的代表作,一直是西方文學的經典之作。《浮士德》取材於德國一個鍊金術士向魔鬼出賣靈魂以換取知識和青春的古老傳說,歌德反其意而用之,演示了廣闊、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內容,為人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響徹寰宇的凱歌。
《交錯集》是梁宗岱翻譯的唯一一本小說集,包括裡爾克、魯易斯、賀夫曼、泰戈爾等作家的小說與戲劇作品,曾於1943年在廣西華胥社初版。梁宗岱在題記裡介紹道:「原作的風格既各異,譯筆也難免沒有改變。但它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它們的內容,既非完全一般小說或戲劇所描寫的現實;它們的表現,又非純粹的散文或韻文;換句話說,它們多少是屬於那詩文交錯底境域的。如果人生實體,不一定是赤裸裸的外在世界;靈魂的需要,也不一定是這外在世界底赤裸裸重現,那麼這幾篇作品足以幫助讀者認識人生某些角落,或最低限度滿足他們靈魂某種需要,或許不是不可能的事。」
《蒙田試筆》是法國人文主義思想家蒙田的傳世名著。它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古老卻永遠現代。此次新編收錄蒙田故居的梁上名言,由梁宗岱女弟子盧嵐收集並翻譯,對蒙田作品和思想的理解具有啟迪作用。
《羅丹論》是裡爾克初到巴黎為探究羅丹的雕塑藝術而寫的一本藝術評論專著。裡爾克在羅丹身邊多年,以其細膩的觀察和詩人的筆觸撰寫了這部關於羅丹其人其藝術的論著,成為藝術史上的一部傑作。
《歌德與貝多芬》是法國著名作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的藝術評論專著。羅曼•羅蘭是一位人道主義作家,他對音樂的造詣極深,在這兩方面都深深影響了梁宗岱,翻譯這本書也是梁宗岱對詩人歌德和音樂家貝多芬的雙重致敬。
《梁宗岱早期著譯》收入梁宗岱自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一年的作品。這十一年時間以他進入培正學校高中部(十六歲)開始,歐洲遊學歸來(二十八歲)結束,正好覆蓋了他的文學活動從零起步,到蛻變為一個真正作家的過程。
他是瓦萊裡的入室弟子
他是羅曼·羅蘭的授權譯者
他是徐志摩的詩友
他是馮至的譯詩同道
他是朱光潛的「畏友」
他是巴金、傅雷、羅念生的辯友
他是卞之琳、羅大岡的老師
我認識這個種族的第一個人是梁宗岱先生。……他跟我談詩帶著一種熱情,一進入這個崇高的話題,就收斂笑容,甚至露出幾分狂熱。這種罕見的火焰令我喜歡。
——瓦萊裡
我已經收到你那精美的《陶潛詩選》,我衷心感謝你。這是一部傑作,從各方面看:靈感,迻譯,和版本。
——羅曼·羅蘭
梁氏的譯文對原文體會深入,詮釋委婉……所入頗深,所出也頗純。
——余光中
梁宗岱是中國翻譯史上的豐碑。
——柳鳴九
梁宗岱譯壇 往期回顧
第一期:法語文學譯者 黃 葒
第二期:德語文學譯者 李雙志
第三期:西班牙語文學譯者 範 曄
第四期:英語文學譯者 丁 駿
第五期:法語文學譯者 袁筱一
第六期:英語文學譯者 黃昱寧
第七期:德語文學譯者 欽 文
掃碼關注梁宗岱譯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