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LED加速滲透加速 TCL科技有望持續受益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Mini-LED加速滲透加速 TCL科技有望持續受益)

Mini-LED時代的到來,比預想中早了幾年,今年A股數十家公司發布了有關Mini-LED的定增預案。Mini-LED加速滲透加速,離不開顯示技術迭代發展的基本規律:畫質(解析度、色彩、響應速度、對比度等)與形態(輕薄、可撓等)決定技術替代的可行性,而成本決定技術替代的滲透率。

隨著Mini-LED成本優勢不斷提高,Mini-LED加速滲透,TCL科技(000100.SZ)旗下TCL華星已將Mini-LED應用到電視、電腦甚至汽車面板等中大尺寸。而在Mini-LED提前布局的TCL科技,有望持續受益。

已具備技術替代的可行性

我們先來看Mini-LED的畫質與形態。從整機厚度看,Mini LED意指晶粒尺寸約在100微米左右的LED晶片,將LED晶片陣列化後可以作為顯示屏、手機和電視的背光。Mini LED背光封裝採用倒裝mini LED晶片直接實現均勻混光,無需透鏡進行二次光學設計,可縮短光學混光距離(OD),以降低整機厚度從而達到超薄化的目的。

從顯示效果看,TCL華星Mini LED致力於全方位提升顯示品質,其HDR高達1000nits,在逆光情況下也能出眾地成像。其擁有層次分明的亮暗表現,以及更高的亮度,顯示畫面纖毫畢現,可還原更加真實美景;傳統LCD對比度一般約1000:1,而雙屏的靜態對比度約為50萬:1,TCL華星Mini LED對比度高達100萬:1,擁有更加完美的細節表現;星曜屏NTSC高達100%,比普通產品增加38%+的色域享受,100%還原真實精彩場景,不漏掉任何一抹色彩,可以給觀者帶來全新的震撼視覺體驗;另外,由於OLED顯示屏會出現「圖像持久」現象,當一個新的圖像出現在屏幕上時,仍然會出現之前圖像的一些殘影,TCL華星星曜屏擁有解決殘影現象的解決方案,動態畫面更加流暢清晰。

從能耗方面看,TCL華星首創玻璃基板集成LED方案,具有綠色環保,支持可持續發展意義,LED高發光效率配合MLED 5000區動態調光,節能更高效。星曜屏能耗相比普通產品降低60%,以75吋產品一天開啟12小時核算,星曜屏的耗電將比普通產品每年減少1515度,相當於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的用電量,環保效益相當於多種植了40平方米森林。

星曜屏實現了更好的整機超薄化、HDR表現、更高對比度、高分區、低功耗的目標,顯示效果可媲美OLED,為消費者帶來極高的觀賞體驗,給市場帶來更多樣性的顯示消費選擇機會。

從整機厚度、顯示效果、能耗等方面來看,TCL華星的Mini LED無疑具備技術替代的可行性。

成本優勢提高,滲透加速

目前Mini LED BLU的製造成本高於傳統的LCD和OLED顯示器。不過,隨著製造商繼續改進位程技術和製程良率,Mini LED BLU的成本預計將以每年15%-20%的幅度下降。隨著Mini LED BLU成本的降低,它們將逐漸走向中心,將可與大屏OLED電視直接競爭。因為Mini LED BLU可提供高對比度、高動態範圍、局部調光和寬色域性能,使用壽命更長,而且不像OLED那樣容易老化。

目前Mini-LED的大多技術難題已經攻克,而要實現量產,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建立成熟的供應鏈,這需要承擔高額的試錯成本。作為面板產業頭部企業,TCL華星為了實現Mini-LED規模化量產工藝,與三安光電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一旦規模化量產工藝解決之後,供應鏈平均成本優勢的權重才能快速上升。

此外,為了管控成本,TCL華星通過高效產線布局提升產能擴張效率,充分發揮雙子星工廠聚合效應及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推動極致效率成本措施,效率和效益指標持續全球行業領先。TCL華星與客戶的長期夥伴關係,顯著增強了市場供需關係和訂單排產的可預見性,有利於公司優化產能利用和產品結構,是公司管理硬實力的基礎,也有利於公司成本費用控制,實現銷售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業內最低。

隨著供應鏈成本優勢及管理成本優勢的不斷提高,Mini-LED將迎來量產時代。

憑藉在畫質與形態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以及成本優勢的不斷提高,目前TCL華星Mini LED已經在電視、電腦甚至汽車面板等中大尺寸應用領域開始滲透。

在中尺寸方面,TCL華星的Mini-LED主要瞄準車載屏及電競屏。比如,首次亮相的全球首款48吋8K In-cell Touch AM Mini-LED背光曲面車載屏,它是全球首款採用LTPS技術的貫穿式曲面ITP液晶顯示屏,採用行業首發的分區數最高的Mini-LED背光。

在大尺寸方面,TCL華星的Mini-LED主要瞄準TV屏,早在2019年1月,TCL發布的Mini-LED背光產品為TCL X10 QLED 8K TV,屏幕尺寸75英寸,解析度8K(7680*4320),屏幕比例16:9。

隨著Mini-LED面板製造環節的突破,終端廠商集體入局Mini-LED產業鏈。繼TCL電子將Mini-LED面板應用在電視上之後,又有產業鏈消息稱蘋果在下一代iPad Pro上也將採用Mini-LED,三星也在近期傳出準備在明年推出首款Mini-LED電視並進行量產。

行業專家預計,2021年Mini-LED會迎來更快的發展。其中,Mini LED背光電視的全球銷量會在600-800萬臺,國內市場需求可能突破150-200萬臺。Mini-LED直接顯示屏也會從「試水」向市場化發展,形成十萬臺級別的市場。二者結合Mini-LED顯示在2021年很可能從2020年的「寥寥無幾」向百億級時代「大踏步前進」。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光伏行業加速上行 關注細分領域龍頭
    來源:金融投資報作者:林珂隨著疫情影響消散、全球光伏投資熱情高漲,產業鏈龍頭產能擴張,在行業需求提升中有望持續受益。從光伏產業鏈各個細分領域來看,方正證券分析師申建國認為,矽料方面,明年幾無新增產能,需求強勁、供給有限,供需緊平衡格局有望延續,矽料價格有望維持較高水平;矽片方面,一體化企業補齊矽片產能,新進者產能逐步投放,盈利或有所理性回落,依靠大尺寸等產品升級,龍頭企業盈利韌性強;電池方面,新技術加速研發,大尺寸非矽成本低,盈利能力強;組件方面,渠道與品牌是核心,成本做助力,龍頭集中度加速提升;光伏玻璃方面,受益於裝機增長和
  • 灣眾智庫首席經濟學家:電子發票去硬體化有望加速滲透
    「1024」政治局集體學習後,區塊鏈在政務IT層面的接受度已經空前提升,尤其是政治局強調的「民生、金融、政務」等場景,而在國務院「減稅降費」部署下,電子發票去硬體化有望進一步加速滲透。  順應「減稅降費」大趨勢  2020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規範》,而區塊鏈即為典型的分布式帳本技術。
  • 烘焙行業需求保持強勁 疫情後海融科技有望加速發展
    烘焙行業需求保持強勁 疫情後海融科技有望加速發展 2020-10-22 15:01:25 深交所官網顯示,9月11日,食品製造業企業海融科技狀態更新為提交註冊,並於10月13日重新披露需要補充更新的文件,成功向資本市場又邁近一步。  行業需求保持強勁  海融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
  • 產業網際網路行業:數位化滲透深化 製造信息化加速
    數位化滲透深化,製造信息化加速  在政策支持、商業模式變革、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新機遇等多因素驅動下,將加速製造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我們統計了A股及三板上市(掛牌)企業的智能製造板塊收入數據發現,絕大多數公司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智能製造板塊收入增速超過50%。
  • 三星計劃生產200萬臺Mini LED電視:產業進程加速 Mini LED迎下一代...
    年初以來三星、LG兩大韓系面板巨頭陸續宣布關閉大部分LCD產線,加速退出該類面板產能。此外,三星明年還將推出新的QD-OLED(使用QD濾光片+Mini LED技術)電視,而搭載Mini LED面板的電視如何定價還有待觀察。Mini LED是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方向之一。
  • 國產替代加速!電子產業的基石,被動元件景氣復甦!
    被動元件作為電子產業的基石,隨著疫情好轉以及5G、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全球被動元件景氣度有望提升,大陸廠商緊跟需求端,提升技術實力,在高端應用場景逐步提高競爭力,國產替代正在加速。2020Q2訂單飽滿,銷售及盈利呈現逐月上升趨勢,受益於下遊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的逐步復甦和回暖,以及5G基站對包括MLCC在內的被動元件需求量增加,下遊需求與國產替代加速共振有望助力公司實現持續快速增長。
  • 科技股持續回調 雲計算和信息安全有望突圍
    考慮到科技主線仍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投資重心,科技股在經過回調後更容易吸引資金逢低布局。在新基建加速推進背景下,建議投資者關注云計算和信息安全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更多問題可關注本人工縱號:越新談股 在線為大家解答。 1、雲計算進入升級發展新時期 雲計算發展大勢所趨,巨頭加大投入將持續推動行業高景氣度延續。
  • 誰在熱點背後「加速」?獨家解密境外加速主義對中國的滲透路徑
    何謂加速主義?  今天,筆者將就境外勢力中新興崛起的「加速主義」組織對我國進行滲透傳播的形式進行全方位獨家解密,還原一幅真實的「加速主義」滲透路線圖。  根據筆者此前做出的大量田野調查發現,  境外「加速主義」組織對我國的滲透主要包括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
  • 萬潤股份:九目化學引入戰投落地,oled材料業務有望加速發展
    公司公告:萬潤股份、九目化學與經產權交易所確認的三名意向投資者於2018年5月16日籤訂了《增資協議》,三名投資者煙臺坤益液晶顯示材料有限公司、露笑集團有限公司、高輝(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出資8060、4200、3900萬元九目化學新增註冊資本4447、2317、2152萬元。
  • 中信證券:低成本加速崛起 美國西南航空(LUV.US)打造第一廉航
    我國航線管制逐漸放鬆,期待市場化進一步落地;2018年國內三線機場旅客吞吐量同增18%,遠高於一線樞紐6%增速,低線消費崛起加速滲透;2018年春秋平均航距升至1611km,高鐵分流邊際效應減弱。2025年國內廉航市場規模近千億,春秋周轉量佔比或4.5%,成長確定性強。
  • IT顯示領域需求延續 TCL科技有望引領行業發展
    隨著在線辦公、教育習慣的養成和產品的更新換代,IT顯示產品需求有望持續保持強勁,這對面板產業的長期發展無疑注入了充沛動力,與此同時,中尺寸IT面板領域的角逐也正拉開序幕。  遠程教育、辦公模式影響深遠 IT面板需求景氣延續  2019年以來,中尺寸IT產品出貨量及需求表現強勁。
  • 資本市場「倒金字塔」結構有望加速「轉正」
    業內人士指出,以主板、中小板為代表的主板市場體系和以新三板為代表的場外市場體系加速步入制度完善期,戰略新興板明年推出已成定局,從而有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將利於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更有效的發揮,我國資本結構的「倒金字塔」現狀有望加速「轉正」。
  • 疫情背景下電子行業的真變量與假幹擾:可穿戴加速滲透 換機需求...
    (2)中長期來看,5G換機需求以及智能可穿戴加速滲透的邏輯不變,消費電子仍將維持高景氣。基於此,我們判斷疫情對消費電子短期需求的不利影響主要體現2月份,或將小幅延長至3月份,其結果是2020年Q1備貨庫存消化放緩,進而造成Q1新增訂單延遲。參考2018~2019年Q1電子板塊收入均值增速為8%~13%,我們預計2020年Q1電子板塊收入增速在0~5%區間。
  • 支付寶加速滲透公交地鐵
    與之相對應的是,近年來全國整體的公交客運量與收入在持續下降。根據業內權威統計數字,城市公共汽電車2017年客運量比2016年下降了3%,已是連續三年下降,儘管車輛、線路、運營裡程每年都在增加。這些痛點給了網際網路平臺機會,它們開始滲透公共出行領域,像能在手機上查看公交到站時間的各種App,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部分城市公交、地鐵的掃碼接入,阿里雲接入杭州公交路網系統,並聯合高德地圖進行輔助調度等。 另一個數字反映出人們的真實意願。
  • 三一重工:厚積薄發,工程機械龍頭全球化進程加速
    一方面下遊基建和地產投資需求平穩,斷崖式下滑概率不大,另一方面客戶盈利能力仍然很好,意味著行業需求具有可持續。對於最核心的挖機細分市場,還有對裝載機的替代以及小微挖滲透率提升結構性增量,作為人力替代的平臺型工具,應用範圍廣,參考全球主要地區的挖機保有密度,國內每百萬人口挖機保有量密度跟發達國家還有比較大差距,行業天花板遠未到。
  • LED行業呈現三大變化,三安光電深度受益
    從2016開始,LED晶片行業呈現出三大變化:產能出清促進集中度提升,供需存異推進價格理性、龍頭受益行業反轉。展望2017,LED晶片環節擴產跟進,但受阻於備貨投產周期、下遊需求存在供給缺口,訂單景氣可期。晶片龍頭在去年行業反轉實現獲益後,今年將持續享受LED市場景氣下訂單與價格的雙重利好。
  • PC國產替代加速
    智慧型手機、移動網際網路不斷普及的過程,就是PC行業持續衰弱的過程。從2012年到2019年,全球PC銷量持續下滑8年。在整個消費電子產業界,PC將會被淘汰、被其他設備取代的論調都一度甚囂塵上。但是,眼下這類說法已然不攻自破。因為PC行業在經歷過連續8年的衰退之後,終於迎來了渴盼已久的復甦。2020年國內PC市場行情大起大落,猶如坐過山車一般。
  • 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五股掘良機
    機構指出,HJT電池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路徑明確,目前設備國產化快速推進,整線投資額已下降至4.5億元/GW,已布局並取得顯著進展的設備龍頭企業有望享受產業化初期較高的訂單彈性,電池片企業則優先受益於技術迭代初期的超額收益。展望2021年,HJT將成為光伏電池主角,設備行業迎歷史機遇。
  • 一財研選|科技巨頭紛紛搶籌,人工智慧加速發展前景看好!
    2018年11月28日目錄►科技巨頭紛紛搶籌,人工智慧加速發展前景看好!(東方證券)►安防產業不斷發展,CMOS傳感器加速迭代顯價值(申萬宏源)►白酒緊握核心品種待價值回歸,食品布局三條主線(招商證券)►「電動化+智能化」引領未來,汽車龍頭更顯優勢(招商證券)►特來電跨過盈虧平衡,特銳德未來業績彈性凸顯(廣證恒生) 1.科技巨頭紛紛搶籌,人工智慧加速發展前景看好
  • 連續併購優質資產,產業鏈延伸加速
    公司將持續進行戰略性、前瞻性技術研發投入,持續進行新品開發。目前公司已確定未來五年經營目標,通過募集資金投入和投資項目實施,擴大核心軍品產能,加快推進新品列裝部隊,打造起落架著陸全系統集成優勢,增大軍品利潤規模,預計未來將充分受益我國航空裝備的快速放量以及民用需求的持續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