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

2020-12-13 人民網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命題,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最高理想目標,也是一個實踐過程。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沒有人的全面發展,就沒有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經濟社會的發展既有人的變化,又有物的變化,但本質上體現為人的變化。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本體和本質,人的變化決定了物的變化,物的變化的累積是人的變化累積的結果,兩者互為前提、互相結合、互相促進,共同向前發展,但人的發展決定了物的發展和利用程度。

一、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必須準確把握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含義

人的全面發展的概念。人的全面發展是與物的發展,以及人的片面發展相對應的。這裡的人是指現實中的人,是指社會中的所有人,包含了所有個體的人,同時也是歷史發展之中的人,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也是未來發展之中的人。這裡的全面發展是指每個人都能得到平等發展、完整發展、和諧發展和自由發展。人的平等發展,是指每個人都應得到平等發展,這是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完整發展,是指人的需要、活動、能力、社會交往關係和個性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其中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是核心,這是人的本質內容上的全面發展。人的和諧發展,是指人的社會關係的和諧發展,包括個人和人類的和諧發展、個人和集體的和諧發展、個人和他人的和諧發展、個人自身內部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這是人在社會關係上的全面發展。人的自由發展,是指作為目的人的個性的自由發展,它包括個人從某種束縛中解放出來和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主地做事兩個方面,它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最高形式、目標和成果。

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人的全面發展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不同描述和規定,但人的全面發展的實質就是人的變化,其核心內容是綜合素質的發展,主要指人的品德、能力、身體的發展。能力作為人的本質力量的集中體現,是人從事一切活動的內在根據,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馬克思把人的全面發展,首先界定為「作為人的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展」,「任何人的職責、使命和任務就是全面發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同時,人的全面發展要以人類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充分發揮為前提,人類能力的發展程度直接制約著人的全面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因此,人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是人的發展概念最基本、 最一般的含義。

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的要義。一個國家的前途並不取決於他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他的城堡之堅固,更不取決於他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關鍵在於他的公民自身。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指的是必須以人為中心,解放人、發展人、實現人,把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看作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和最優先、最高目標。根據人的全面發展的含義,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就是要從中國人整體的發展和長期發展的立場,持久地把全體人民整體素質的提高作為第一要務;不僅關注當代人的發展,而且關注後代人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滿足人的物質生活需要,還要滿足人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堅持以人的綜合素質提高為本,使人的綜合素質得到充分發展,以人的綜合素質的優先、充分發展引領、統攝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建立一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社會。

二、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環節

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之本。首先,發展是紛繁複雜的,涉及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以及人的全部生活實踐。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紐帶、靈魂和本質。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就等於抓住了經濟社會的所有方面的核心、本質,就會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就可以使我們在紛繁複雜中做到繁而不亂,眾而不惑,做到統之有宗,會之有元。其次,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充分強調人民群眾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更加明確了我們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同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一脈相承的。我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的需要和利益有各種各樣的,但最為本質的、最為根本的需要和利益是人民自己的全面發展、是人民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只有人民自身發展了,人民自身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民的包括生活在內的所有需要和利益。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進一步明確了為人民服務的含義是為人民的全面發展服務。第三,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有利於牢牢把握人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這一科學理念,並將其貫徹落實於實踐之中。雖然大家都認為人、人才重要,但每個地區、每個人,尤其是每個領導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在實踐中也就不會一樣。目前,在發展中重物輕人,對人的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現象還是普遍的。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在理論研究方面,我們對第一資源的研究遠遠趕不上對其他資源(如,煤炭、石油等)的研究。真正要使認識到位,使人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植入腦海,內化於心、外踐於行,把人的全面發展擺在經濟社會發展舞臺的中心、把人的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要走的路還很遠。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把人的全面發展上升到綱領的地位,可以引起全黨、全國、全社會實際的高度重視,有利於比較快地解決這個問題,改變這個現象,也有利於把人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貫徹落實於實踐之中。

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之要。首先,經濟社會的發展說到底是經濟社會的變化。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強調的是發展,強調持續不斷地發展人、提高人,強調以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統攝經濟社會的發展,堅持在發展變化之中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秉承了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思想。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並不否認經濟發展,它強調要有效消除經濟理性對社會理想和道德的偏離,強調把經濟發展轉化為基於文化的經濟發展。其次,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是以人為本的具體化。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動力和手段,更加明確了以人為本的核心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以人的綜合素質提高為本。第三,由於過去長期的短缺經濟以及發展的慣性等歷史的、客觀的原因,我們形成了以物的發展為中心的主體思想和文化。物的發展是人的發展的基礎,但物化的片面發展並非未來人的發展之主要方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文化是潮流、是方向。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更加明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內涵,有利于堅持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第四,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抓住了變化的關鍵,有利於很快普及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的思想,加快從以物為本的發展到以人為本的發展的變化進程,加快主體文化思想的轉化和主體思維、習慣的改變,更具有操作性,更有利於貫徹落實。

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之經。首先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強調了科學發展的能力,更加明確了發展的主題、主線,更加明確了發展的目的、途徑、動力,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依賴人的發展、保障人的發展、為了人的發展。其次,人的全面發展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關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問題已經提了30年。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提出,要由外延擴大再生產轉變到內延擴大再生產,實際上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但30年來,我們不僅沒有真正轉變發展方式,有一些問題還越來越嚴重。要改變這種現象,實現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關鍵在於使經濟發展真正從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人是知識、技術、創新的載體。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管理創新都依賴於人的發展狀況。同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是一種物質層面的追求,而且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文化層面的追求,因為說到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思維方式和行為路徑的轉變,是人的變化,是人的全面發展。第三,多年來,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等戰略,提出了人才優先、教育優先、優先投資於人的理念。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涵蓋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和教育優先來比較,更加強調人自身學習的自覺性、自主性,更加尊重人自身的發展規律,更加強調人一生的持續不斷學習、思考、變化、實踐;和人才優先發展相比較涵蓋主體的範圍大,涵蓋了所有的人,體現了發展的公平性、全面性。

三、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必須建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社會

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這一主體要求我們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準確把握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堅持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努力創造一個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以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引領、統攝整個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建立一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社會。

一是始終堅持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徹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從以物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轉變。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本質、靈魂、方向,具有旗幟地位。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要求我們要把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改革發展的原發點和生長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努力從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的角度審視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完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綜合素質提高為中心的思想以及人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為指導,不斷深化改革發展,深化人的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圍繞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進行頂層制度設計,不斷地進行系統的政策調整和制度創新,真正突出人的全面發展,建立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發展體制機制,凸顯出人的優先發展,凸顯出人的全面發展的引領、統攝作用,努力真正把人的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資源優勢,把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科學發展優勢。按照人的全面發展的規律,建立戰略化、動態化、人文化、標準化、信息化的人的全面發展體制機制和管理服務體系,努力使政治經濟社會體制機制契合於人的全面發展,使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契合於人的全面發展、契合於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建立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的發展考核指標體系,以人的全面發展程度、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程度來衡量整個發展的程度。

二是必須確立以人的綜合素質提升為核心的人的全面優先發展戰略,努力在發展方式上徹底實現從物質資源開發本位向人的綜合素質提升本位轉變。人是生命的載體,也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在所有的社會資源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決定性作用。我國人口眾多,人力資源是我國最寶貴、最豐富、最需發展、最有潛力、最可持續、最可依靠的資源優勢。國內國外的經驗都說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人的綜合素質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具有決定性作用。這要求我們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要把重點和著眼點放在人的全面發展上,放在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上,確立經濟社會發展以人的綜合素質提升為根本的人的全面優先發展戰略,優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優先保障人的全面發展,優先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的全面優先發展引領、統攝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徹底實現發展模式的主動轉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中國強國的建成。制定全國人的全面優先發展規劃綱要,努力形成全國的人的全面優先發展規劃體系。努力在實踐中大力推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化建設,建立學習型社會。努力使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堅持一生以自己的全面發展、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為綱,站在自己終生全面發展的角度、站在為人的全面發展立場,在學校教育之前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在接受學校教育期間,能夠打下一個自己一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在學歷教育結束之後,堅持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主題、主線,堅持邊幹邊學,持續不斷學習、持續不斷思考、持續不斷改造自己,持續不斷地創新實踐,持續不斷發展提高自己。努力使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區(村子)、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單位、每一個地區等全部組織,堅持以本組織全體人員的全面發展、全體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提高為綱,站在為全體人民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提高的立場,持續不斷地抓好本組織的學習、培訓、思考、改革、發展,持續不斷地提高本組織的素質和能力,促進、保障、服務本組織全體人員的全面發展,建立本組織以人的綜合素質提升為核心的發展評價制度,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微觀政策制度保障。

三是要形成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以人的綜合素質提升為本的經濟社會發展主流文化,努力在發展目標上從片面追求物的發展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轉變。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加強對人的全面發展的研究,準確把握人的全面發展的含義、意義和方向、準確把握人的全面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準確把握人的全面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不斷創新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進一步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努力用新的理論改造我們的思想,指導我們的實踐。在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中,注意把握髮展的方向,堅持以德為先、以文為帥,注意全面發展、整體發展、公平發展、協調發展。通過文化思想宣傳領域的改造,用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綱的思想塑造國民思想文化,使之內化於心、固化於制,外化於形,形成確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以人的綜合素質提高為本的主流思想意識,淡化錢本位、官本位意識;不斷發展變化我們的風俗習慣、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努力形成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的社會文化環境,使我們的黨成為學習型的政黨、我們的國家成為學習型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成為學習型的社會。一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為導向的社會,一定是勤奮好學、銳意進取的社會,一定是朝氣蓬勃,人才輩出的社會,一定是富強文明的社會。這樣的社會,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中華民族最偉大的中國夢。

相關焦點

  • 論八綱辨證
    中醫常用的臨床辨證有八綱辨證、六經辨證、臟腑經絡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等,但公認八綱辨證為辨證的總綱。八綱辨證標誌著中醫辨證學成為有科學邏輯思維理論方法指導的臨床應用辨證方法學。      中醫的靈魂在於辨證論治,證的確立基於四診合參,醫者並加以提煉分析而成。正邪相爭的某一階段稱之為證,而證的描述和確立則依賴於八綱。
  • 「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標籤不能亂貼
    第一,不能把關於階級問題的研究說成是「以階級鬥爭為綱」。」這裡明確指出,在階級尤其是階級鬥爭問題上,必須既要反對「階級鬥爭擴大化的觀點」,也要反對「階級鬥爭熄滅論」的觀點。第二,不能把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說成是「以階級鬥爭為綱」。
  • 全面落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貫徹條令條例,堅持按綱抓建
    堅持依法抓建基層■傅達林 張昱明 杜英傑 解放軍報習主席在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強調,要全面落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貫徹條令條例,堅持按綱抓建。新修訂的《軍隊基層建設綱要》全面貫徹習主席關於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三個過硬」重構基層建設標準,為依法抓建基層提供了基本法規依據。(一)九層之臺,起於壘土。軍隊基層建設的系統性、複雜性,決定了依法抓建是最科學、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堅持依法抓建基層,是對古今中外軍隊基層建設特點規律的科學總結。
  • 處理好三對關係,破除「以綱為綱」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試大綱,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和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命題都要以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促進教考有效銜接。」高考大綱是高中教學的「指揮棒」,為高中教學提供了總體思路。就應試的實際需要看,考綱的確可以起到綱舉目張的指引作用。
  • 路德發出《九十五條論綱》的真實歷史
    《九十五條論綱》的全稱是:「Disputatio pro declaratione virtutis indulgentiarum」。將這個拉丁文題目翻譯為中文,大概是,《為澄清免罰效能的辯論》。       在中文世界,「indulgentiarum」或者「indulgences」一般譯為「贖罪券」。
  • 教會歷史文獻簡介——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
    路德張貼《論綱》與教會的告解禮有關。這一所謂的「聖禮」並不是聖經所吩咐的, 而是教會在幾百年時間裡發展出來的,是在 「得救靠的是聖禮,而不是信」的觀點下應 運而生的。      所謂「告解禮」,就是信徒到神父那裡去承認自己的罪,而後神父會決定他/她應在 接受什麼樣的適當懲罰後就可以為自己贖罪了。
  • 從《九十五條論綱》再思今日教會中的反律主義
    與今天大眾的認識相反,路德寫的這份論綱,當時的平信徒了解得並不多,一方面是因為路德寫作的目的是出於學術辯論,因此使用的是平信徒無法理解的學術語言——拉丁文,還有平信徒同樣不容易理解的學術雄辯法。不過,由於後來路德與天主教神學家辯論的升級,很多人也開始知道這份論綱,即使他們沒有讀過也不能理解這份論綱的內容。
  • 綱舉目張 權威縱論構建新發展格局
    為認真做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和宣傳解讀工作,全面理解「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清華大學於11月28日舉辦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論壇邀請有關方面領導和權威專家進行主旨演講,解讀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方向和相關部署。
  • 劉渡舟:論八綱辨證與六經辨證的關係
    後來又加以發展和完善,才成為現在的八綱辨證。從江氏的《表裡虛實寒熱辨》之文,還可看出當時的提法,只是陰陽稱綱,然表裡虛實寒熱猶未被提到綱的高度。江氏說:「凡人之病,不外乎陰陽。而陰陽之分,總不離乎表裡、虛實、寒熱六字盡之。夫裡為陰,表為陽,虛為陰,實為陽,寒為陰,熱為陽,良醫之救人,不過辨此陰陽而已;庸醫之殺人,不過錯認此陰陽而已。」
  • 人民日報評論員:牢牢把握教育改革發展的「九個堅持」 ——論學習...
    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
  • 「以階級鬥爭為綱」理論考
    《矛盾論》中說的「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6]與「綱舉目張」實為同義。由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生產力發展的障礙基本上已經掃除了。毫無疑問,我國人民還必須為解放臺灣而鬥爭,還必須為徹底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最後消滅剝削制度而鬥爭,還必須為繼續肅清反革命殘餘勢力而鬥爭。不堅決進行這些鬥爭,是決不許可的。
  • 論堅持系統觀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議》所作的說明,提出和強調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個原則,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這是未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指導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論學習貫徹習近平...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人民日報9月18日評論員文章: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之所以取得顯著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得到有力貫徹,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得到全面加強。要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工作,就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貫徹好、落實好。
  • 鄧小平理論的起點--三項指示為綱
    三項指示為綱  經過1970年8月的廬山會議及後來的「9·13」事件,毛澤東開始正視並著手糾正文化大革命的一些錯誤。經過周恩來主持的1972年的整頓工作,全國動亂局面逐步得到控制,經濟和社會生活出現轉機。  可是,好景不長。1974年初開始的批林批孔運動使動亂再起,正在恢復和發展中的國民經濟重新遭到嚴重破壞。
  • 世界歷史:《九十五條論綱》的發表,其主要意義是什麼?
    激發他發表這一論綱的原因和該論綱所討論的中心議題是羅馬教會大肆發行的贖罪券。罪券是在1300年才開始印製發行的。在這之前,教會鼓勵人們為自己所或者保存殉道者的遺物,或者從事捐獻醫院、修橋補路的慈善事業,或者鞭答自己的身體。只有通過這樣的悔罪訓練後,教會宣布的赦免才能真正有效。因此,代表教會赦免的贖罪券本身並不具備赦免罪責的效能,只是表明罪人在接受了神的赦免後,為自己的罪作出補贖。
  • ...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 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
  • 「以階級鬥爭為綱」仍影響著很多人的思維
    但時代是會變化的,80年代初,鄧小平在接見外賓時說,世界面臨兩大問題,一個和平,一個發展,這兩大問題一個也沒解決。也就是說,時代主題變了,和平與發展取代了革命與戰爭。時代主題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一樣了。你想想看,香港、澳門回來很容易,只要把香港、澳門的淡水供應一斷,就能回歸。可是小平同志說,回歸的應該是保持繁榮穩定的香港、澳門,而不是貧困動蕩的香港、澳門。
  • 以高質量為綱 主動應變創新發展
    轉變經營理念,就是徹底擯棄「泛資管」時代規模至上的思想,堅守資管業務本源和價值創造導向,在募、投、管、退各環節發揮專業能力,勤勉盡責;轉變經營思路,就是向精耕細作的更高質量發展轉變,堅持以提升投研硬核競爭力為基礎,積極調整優化業務結構,著力發展高附加值業務,提升經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轉變經營策略,就是轉向集團協同與市場化競爭並重的「雙輪驅動」發展策略,在優化渠道布局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 朱雀基金梁躍軍:堅持產業鏈研究為本 股票庫策略為綱
    投資策略——「產業鏈研究為本,股票庫策略為綱」。   產業鏈研究為本   「產業鏈研究為本,股票庫策略為綱。」朱雀基金董事長梁躍軍這樣總結朱雀基金的投研模式。   股票庫策略為綱   在堅持產業鏈研究的背景下,如何保證核心股票庫的質量?
  • 高層之聲|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出版發行(附主要篇目...
    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主要篇目介紹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一書,收入習近平同志2012年12月4日至2020年11月16日期間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文稿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