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相信家長們沒少發壓歲錢,但凡遇到親朋好友家的孩子,都要送上一份表示自己的心意,更是對孩子的祝福。
以前,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但現在,隨著二胎政策落實了這麼多年,當初趕上二胎政策的那些父母,如今家裡的二寶都不小了,也會跟著哥哥、姐姐喊「新年快樂,紅包拿來」了。
小柳與丈夫結婚才兩年,小家庭才剛開始幸福生活。丈夫與自己的工資都不高,每個月還得還房貸,更要為以後孩子的教育存錢!
可最近這人情世故已經花去小柳不少錢了,沒想到,二伯家逢年關還生了個男寶。按照當地的習俗,壓歲錢加加上賀禮,可得給不少,至少一兩千!
不僅如此,二伯家的孩子不止一個,還有個大孫女,今年7歲了。於是當晚,小柳和丈夫,還有公公開了個家庭會議,「壓歲錢怎麼給」!
小柳表示,直接給一人份的壓歲錢,心意到了就差不多了,就當做那些是給兩個孩子的壓歲錢。
丈夫則不認同,他說道,「這怎麼整,本來兩千塊就給的不多,還是這麼親近的關係,二伯平時沒少送東西給我們。再說了,兩個孩子,一千塊錢平攤下,意味著給小寶才500塊的賀禮,這講出去都難聽!」
這麼說也沒錯,畢竟是親伯父家的孫子,喜上加喜的事情,小柳一家為難也是正常的。沒多久,小柳又說道,「要不然給小的1000,大的500?」
一旁的公公皺眉,極為不認同這一做法,「你這給小的1000,大的就500,大的該怎麼想?小孩子不是不懂這些,也會做比較!」
「再加上孩子嘴巴哪裡會把關,到時候當場問你,為什么弟弟1000,我只有500?你怎麼解釋,該難看了!」
「再說了,發壓歲錢不就是為了圖個保平安、壓邪祟,給的不一樣,家裡人可能都有看法。現在給他們孩子發壓歲錢,等你們以後生了孩子,一樣的道理,人家都會補回來的。」
「生兩個孩子平時開銷也大,他們收了禮錢,遠抵不上對孩子的培養花費。兩個孩子,想想都費勁。也就差這幾百、上千的壓歲錢,忍一忍就行了。」
「你們也是死要面子,別人給一兩千,你也給一兩千?我們家什麼條件,你二伯不清楚!你給孩子那麼多壓歲錢,人家未必會要,少一點還可能收下做個意思!」
現在不少家長遇到類似的問題,給親戚家孩子發壓歲錢時,突然冒出來兩個孩子,毫無心理準備,該給多少呢?一人一半?還是大的多給,小的少給,亦或者相反,很多朋友拿不準主意。
實際上,面對這種情況時,個人認為,小柳公公的說法值得借鑑。確實是如此,面對二胎,偏心這一詞彙本就比較敏感,壓歲錢又是可以衡量的標準,發出去的壓歲錢多少,孩子心理都有個數。
試想,如果大的孩子分到了較少的一份,他會怎麼想?「為什么弟弟/妹妹比我多,是不是我不受寵?」
當然,如果是小的孩子受到了較少的一份,同樣也有想法,「我的這麼少,是不是我不如哥哥/姐姐?」
畢竟是孩子,奇奇怪怪的想法諸多,如果父母平時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孩子更容易產生誤解。
因此,在此建議朋友們,壓歲錢最好等份給!如果實在沒條件,可以少給點,主要在於表達自己的心意,不必覺得不好意思。畢竟都是來來往往的親友,大家各自的情況也都比較了解,他們會理解你的苦衷。
不要出現「好心卻辦了壞事」的情況,明明是為孩子好,但孩子後來卻因為壓歲錢不對等而鬧矛盾,或折騰父母。
之所以要提醒這些,就是因為現在給孩子發壓歲錢,有些時候反倒成為一種不好的攀比風氣,大舅給了3000?二姨給了2000?我要是只給500,多難看!
這種想法不少人都有,很多人喜歡搞面子工程,自己沒條件,非要打腫臉充胖子,到最後,自己的老底都被挖空,過年可能都得「喝西北風」。
以自己的經濟條件、孩子的數量等來決定壓歲錢的多少,這不僅是為自己考慮,也是考慮到孩子的認知教育問題。
家庭開支上的平衡,以及人情世故的往來,其實很多時候是可以兼顧的,別讓你的「不好意思」苦了自己,更別讓你的猶豫不決傷害了孩子的自尊,造成自我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