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又叫壓「祟」錢,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美好祝願,每當過年的時候長輩會把準備好的紅包分給晚輩,讓他們在來年平安順遂。
可不管是什麼優良的傳統,傳著傳著就變樣了,壓歲錢也不例外。本來過春節是個很開心的事情,最後鬧得很不開心。
01
李女士有一個兩歲多的兒子,每年正月他都會收到兩千多塊錢的壓歲錢,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的,也有親戚們給的,說是給孩子,最後還不是大人花了。
李女士也會買一些禮品和酒呀什麼的還禮,大部分親戚每年都是來五去五,不賠也不掙,可就有這麼兩家親戚讓李女士很生氣。
那就是他老公的兩個舅舅。
02
他大舅的三個孩子都結婚了,按照我們這邊的風俗結婚以後,過節都要拿著禮度看望長輩的,可10多年了他們沒有來看過我的公婆也就是他們的姑姑一次,反而是我和老公結婚五年,每年都會買上禮物去看他們的父母。
還有就是他們每家兩個孩子,給壓歲錢的時候我們每年都吃虧,我並不是說,非要你給我多少,我給你多少,可他們居然這樣幹。
我們這裡的紅包都是二百,她家六個孩子我們給他們1200,公婆給他們600就是1800,可輪到他們給我兒子的時候就只給500,老人直接就都代替了,那幾年我就不說了,我們那會兒還沒孩子,吃虧也就吃了,又怨不著別人,可自從有了孩子連續兩年了都是這樣。
我真的很不理解,再加上我們買的禮物,我們這虧吃到哪兒去了,老公讓我別和他們計較,畢竟一年才見幾次面,就當施捨給他們了,可我還是想不通。
03
再說他二舅,他家兩個孩子,老大上大學了自然就不用給了,老二上三年級,每年正月還沒等我們去就開始打電話要壓歲錢,她還不是拜年,就是單純的要錢,特別沒有教養。
等到我們一到,上來就掏我公公的兜,簡直就是搶錢,搶完我公公的就搶我老公的,有時我老公把紅包放在我包裡,她就直接翻我的包。還有其他親戚,進門第一件事就是給她掏錢,而且你只能往出拿200,多了被她搶走也不會還給你了。
還記得第一次來他家,見到這樣的陣勢我都想當場教育她了,我們生下孩子更要的是要教育孩子,不能任其自由生長吧,我媽常說孩子是小樹,生長的過程你要不斷地修剪,不然它就長歪了。她家的女兒足見已經長歪了。
04
再說他二舅給我兒子的壓歲錢,只有100,論輩分的卻是這樣,可我公婆每人給他家姑娘100,我們給200,還給他買的酒和蛋糕什麼的,你給100太不講理了吧,說實話他如果給200我都接受,可這樣我實在接受不了。
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我太計較了,也許吧,我承認自己不是聖人,可這種事情還有十幾年呢,我總不能每年白給人送兩千塊錢吧。
我是有什麼話都藏不住的人,我把自己的不滿告訴了婆婆,以為婆婆又會給我講道理,誰知她也受不了了。
婆婆說,姥爺去年去世了,就只剩下姥姥一個人了,為了照顧姥姥,多來看看姥姥,我們沒辦法還要再來幾年,等姥姥去世我們就可以不用來了。
婆婆也不想再和她們來往了,因為我看見的不公平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在我老公上大學那年,公公買了一個二手農用車,花了兩萬多,剛買沒多久二舅就說要借用幾天,結果我結婚以後這輛車還在他們家,不過已經是一堆廢鐵了。
結語: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是自己的就不要想,親兄弟明算帳,而我身邊的朋友也是這樣,給的就是給的,借的就是借的,從來不會讓彼此不舒服。
我家這邊也會給壓歲錢,比如你家有一個孩子,我家有兩個孩子,你給我600,我一定還你500,最少也是400,大家都是討個彩頭,又不是靠這發財。
你們那裡是什麼風俗呢?是不是我太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