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新高考、新中考、強基計劃...教育的新時代風起雲湧,誰能勇站潮頭領先一步,誰就能在未來步步領先。為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新要求,調整學校英語教育的新航向,進一步完善我校英語教學,持續激發學生後續發展潛能,近日,江蘇省海門中學附屬學校與江蘇省海門中學聯合舉行了「初高中英語銜接教育研討論壇」活動。
江蘇省海門中學副校長黃晏,海門中學督導室主任王紅星,海門中學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徐東萍,海門中學英語教研室主任李亞菊、英語教研組倪彬、東方虯、陳華雲老師,海中附校初中校長室全體成員以及英語教研組全體教師共同參加了活動。
本次研討活動共分為四個議程:
一、海中附校英語組姚錦斌老師進行課堂展示;
二、海中附校英語教研組長湯菊美老師匯報學校英語教學工作;
三、海門中學英語學科專家就初高中英語銜接教育進行專題指導;
四、江蘇省海門中學副校長黃晏作總結講話。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研討活動,課堂教學先行。首先,海中附校姚錦斌老師執教了一節Nelson Mandela課外閱讀分享課,學生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從expressions, contents, feelings三個方面展示了閱讀所得。整節課以Mandela的生活歷程為主線,在姚老師充滿激情的指導下,學生積極思維,表達流暢,達到閱讀生成、踴躍展示、情思激蕩的教育目標。
海中附校湯菊美老師代表學校英語教研組向參與活動的領導和專家匯報了學校英語教學工作。秉承培養可持續發展拔尖人才的理念,海中附校英語組全體老師立足課堂主陣地,並重視學生英語思維、課外閱讀、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教育成效顯著。
面臨新高考新題型的新要求,怎樣讓初高中英語教學有效銜接,海門中學高中部老師紛紛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王紅星主任首先肯定了初中部老師的敬業、合作、創新精神,認為姚老師的課堂有靈度、深度和厚度。對於初高中英語銜接教育,他提出了四點主張:
1、打破初高中教學界限。銜接教育關注知識、技能和認知水平三個要素。詞彙處理應注重分層處理的原則。
2、強化語音教育和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Summarize、Oral practice是有效的途徑。
3、重視語音知識的遷移。以構詞法為例considerate-inconsiderate為例,點撥啟發學生自主歸納構詞法,形成舉一反三的效果。
4、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外閱讀的內容要寬泛,既要重視如《典範英語》之類的經典文學作品,也要重視閱讀生活時事英語文章,如English Today,《英語周報》等。他提出課外閱讀要有明確的方向、具體的閱讀計劃及指導策略。教師要在學生閱讀前進行廣泛的閱讀。
徐東萍主任指出,江蘇的新高考英語大概率會趨向聽力30分、閱讀60分、短文填空20分、寫作(2篇)40分。在新形勢下,初中學生要帶著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高中部學習,初中養成的聽英語音頻、看英文電影的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持續保持學習英語的熱情。對於初高中英語銜接教育,她提出兩點希望:
1、更加關注高頻詞彙的熟悉度。要加強生詞的復現,讓學生在平時的拓展閱讀中習得生詞。
2、進一步拓展閱讀材料。要指導學生閱讀原版小說、時文等,建議大家訂閱《21世紀報》,引導學生注重寫作材料的積累,不要死扣語法和詞彙。
海門中學英語教研室李亞菊主任提出老師們要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找精讀和泛讀的材料,激發學生主動去閱讀,進行個性化人才培養。教導學生在情境中掌握英語詞彙,看原版英文紀錄片等,用英語地道地表達出所思所想。
海門中學倪彬老師認為,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突出,真正地思考並分享閱讀感悟。這種閱讀分享課其實是在驗證閱讀預設,教師要抓住學生回答問題時的思維亮點,啟發他們作進一步的思考,挖掘文章內涵。教師要保證學生閱讀的流暢性,不局限於課堂模式,讓學生真正拓寬視野、愛上閱讀。
海門中學陳華雲老師認為為了避免學生以後碎片化的語言,初中老師要讓學生明確句子結構、成分,用對單詞、短語。可以看原版的英文繪本或其它材料,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海門中學東方虯老師認為,要鼓勵學生運用英語思維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持續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外閱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科學選材,只有有效的英文輸入才能導致高效的英文輸出。此外,老師們高標準要求自己,以帶出高水平的學生。
江蘇省海門中學黃晏副校長在總結髮言時強調,海中附校自成立至今在教育教學各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績,學校90%以上的畢業生升入江蘇省海門中學,這部分學生中的90%以上成為高中部最頂尖的學生,英語學科功不可沒。但是,放眼全省,比肩南師附、天一中學等名校,海中附校學生的英語學習暫時還存在短板,初中階段的正確引領能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有更強勁的持續發展力。平時教學時,可打破條條框框的約束,想方設法發現並開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在初中打好基礎,到高中後厚積薄發。
本次初高中英語教學研討會就是一次生動有效初中英語教師的培訓會,為後階段海中附校的英語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興趣、習慣、聽說讀寫、思維、素養等是英語教育發展的關鍵詞,初中英語教育應立足長遠,既要在中考中立於不敗之地,更要關注學生初中畢業後在高中能否具備更強勁的發展力,努力培養適應新高考的創新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