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舉行高中資優生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對接論壇

2020-12-16 上海政務

寶山舉行高中資優生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對接論壇

2013年10月14日

  日前,寶山區高中資優生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對接論壇在上海大學附屬中學舉行。本次論壇旨在探討建立中學和大學聯合培養創新人才的機制,探索拓展重視資優生發展,共育創新型人才的途徑方式。

  論壇直面當下熱門話題,即優質高中學生培養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之間如何更進一步銜接的問題。上大附中校長盧廣華以嶄新思路界定新時期的「資優生」概念,倡導「人人皆可資優」的新理念,介紹學校在資優生培養上的一些做法:以社團為載體,開展多樣化教學,為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讓資優生擁有自主發展的空間,使資優生的潛能以及創新意識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提升。

  上海大學校長羅宏傑說,創造精神和能力形成於學生成長和受教育的整個過程,是不同教育階段的共同責任。雖然大學和中學教育階段不同,但是有共同的根本目標,即培養人。他提出培養創新人才需要關注的三個的基礎問題: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人格的養成、尊重差異與多樣性。

  副區長陶夏芳在發言中指出,培養國家需要,社會期待的創新型人才是大學、中學和全社會的共同使命和責任。高中資優生培養與大學人才培養對接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在中學和大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加強二者聯繫與協作,形成和諧、合理的教育整體結構,發揮整體功能。

  此次論壇,對於高中和高校人才培養銜接問題的探討和深度交流,對推動高校與高中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上海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立信會計大學等12所高校的領導、專家出席了論壇。

    (供稿:寶山區委宣傳部  選稿:解敏)

相關焦點

  • 中美校長探討如何培養資優生
    2014年11月12日 06:40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作者:毛秋雁 編輯:梁展睿  中美校長探討如何培養資優生
  • 國內、省內教育專家聚首高峰論壇揭秘如何正確培育「資優生」
    有業內人士表示,兩者並非對等關係,資優生考察的綜合素養的優異,強調發展成為優秀學生的可能性,屬於發展性評價。「資優生的特質是全方面的,對其生涯發展歷程都有著重要影響」。如何培養「資優生」?家庭和學校有對他們有著怎樣的影響?
  • 高中對話高校雙方這樣聯手培養人才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寰  近日,四川、重慶近百所中學校長走進川大,出席「川渝百所高中進川大——高中人才培養與高校人才選拔對接高峰論壇」,討論高中如何為高校培養人才、高校如何吸引優秀的學生。
  • 上百名教育專家聚首成都七中 揭秘如何正確培育「資優生」
    2月3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成都七中承辦的四川省第三屆「資優生家校共育高峰論壇」在七中林蔭校區舉行,該論壇雲集國內、省內眾多專家以及名校教育學者圍繞「培育資優生核心素養,為拔尖創新人才成長奠基」進行了建言獻策。
  • 高中對話高校 雙方這樣聯手培養人才
    近日,四川、重慶近百所中學校長走進川大,出席「川渝百所高中進川大——高中人才培養與高校人才選拔對接高峰論壇」,討論高中如何為高校培養人才、高校如何吸引優秀的學生。為何聯手高校和高中缺乏交集,培養目標不同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在論壇開幕式上說,把高中校長請進校園,彼此交流,才能讓高中校長知道大學是如何培養人才的;同時高校也能夠了解到高中的需求。通過雙方的合作,共同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培養一流人才。
  • 浙江財經大學舉行人才培養高峰論壇 專家學者、高中校長與用人單位...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趙蕾 毛鴿)12月12日,「才賦錢塘」浙江財經大學人才培養高峰論壇(2020)在下沙校區學術中心舉行。  隨後,鍾校長作了題為《財經類高校人才培養改革的思考與探索》的主旨報告,從四個方面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學校的整體情況、在人才培養上的改革和探索,以及今後關於人才培養方面的打算。
  • 家有「資優生」該如何培養,才能避免「傷仲永」事件再次發生?
    一、什麼是「資優生」資優生具體指的是擅長某一種技能的學生或者是學生群體。資優生和優秀生、特等生是不相同的,他強調的是這個孩子擁有著優秀的資質,有很大的可能會發展成一個優秀的學生,屬於對發展中孩子的評價。而真正使一個資優生淪為普通人的真正原因,就是家長所選擇的教育方式,家長的錯誤教育使孩子的一生受到了阻礙。
  • 複雜形勢下的創新人才培養,第十屆京領創新人才論壇在八一學校圓滿落幕
    2020年10月31日,第十屆京領創新人才論壇暨第二屆「學貫中西」國際化融合課程建設學術論壇在北京市八一學校成功舉辦。京領創新人才論壇是依託京領與北京大學、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多領域專家共同發起的「國際化創新性人才培養機制與國際比較研究」課題而舉辦的交流論壇,已在北京大學、斯坦福中國中心、人大附中等成功舉辦九屆。
  • 啟東:聚智聚資聚人才 創新創業創未來
    本屆節會以「聚智聚資聚人才,創新創業創未來」為主題,啟東市委書記王曉斌向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國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以及國內外知名企業代表發出誠摯邀請,希望大家一起為東疆這塊創新創業熱土注入源源不斷的「第一動力」。
  • 海峽兩岸民辦高校校長論壇在滬舉行
    日前,在上海建橋學院舉行的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民辦(私立)高校校長論壇上,來自上海、江蘇、浙江、河南、陝西等省市和臺灣地區近50所民辦(私立)高校及相關機構的領導、專家、學者,臺商企業代表近90人出席論壇,共同探討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推動產教融合育人,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在職業教育領域,民辦(私立)高校是重要的力量。
  • 攜手:「大-中融合」,創新高中階段人才培養模式
    成都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龍劍平院長與黨委副書記湯敏、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張仕鵬、旅遊與城鄉規劃學院黨委副書記繆偉、能源學院副書記賈建軍蒞臨我校創新中心,就雙方在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方面的合作展開座談。
  • 常州高新區舉行「政產學研」交流合作系列人才科技論壇
    活動由常州國家高新區管理委員會、新北區人民政府主辦,常州高新區人才辦、新北區第十三批科技鎮長團承辦,區科技局協辦。省委組織部人才處處長葉緒江,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出席活動並致辭。天津大學王國鋒教授、東南大學羅翔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柏教授、南京郵電大學徐榮青教授、江南大學張秋菊教授等高校專家圍繞「智慧機器人及傳感產業技術創新」進行主題報告。
  • 江城驕子齊聚荊楚潮:武漢第十九屆九年級資優生等你來戰!
    荊楚潮教育作為中學數學培訓的「王牌」學校,致力於搭建數學競賽高端人才的培養平臺,為敢於挑戰、勇於提升自我且對數學充滿興趣的學員提供更寬廣的舞臺
  • 紓解網安人才慌,BCS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漢舉行
    8月7日,作為北京網絡安全大會(BCS2020)系列活動的「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國10所雙一流高校相關負責人、政企機構代表,網絡安全頂級專家等政、產、學、研、用各界齊聚一堂,共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新聞傳播教育與國家戰略人才培養聯合論壇成功舉行
    「新聞傳播教育與國家戰略人才培養」論壇,6月24日下午在線舉行。論壇獲教育部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支持,由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蘭州大學四所高校的新聞傳播學院聯合舉辦,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組織承辦。
  • 各國資優生教育概況:印度重校外人才 美納法制軌道
    芬蘭  芬蘭設有藝術、運動、科學、語言、國際文憑等中小學階段的資優生專門學校。其中,以培養藝術和運動人才的居多。  芬蘭採用加速教育、充實教育、能力分組等模式培養資優生。  加速教育是指以提早入學、跳級、濃縮課程、自定進度教學等策略,幫助學生以更快的學習進度,先於普通學生提前完成常規教育。
  • 資優生容易有什麼問題?怎麼更好的培養資優生?
    這是「資優生」培養的典型心態。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聊兩個話題: 1)資優生該如何培養? 2)資優生的問題在哪裡?我今天就想說第一點:認為自己的孩子資質好,想從小按照頂尖人才的方式培養。 我想聊聊,資質好的孩子,要如何成長。 2.從理科實驗班的經歷講起 事實上,我自己小升初的時候,走的就是數學競賽-理科實驗班路線。
  • 「新時代高等教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論壇在邵陽學院舉行
    「新時代高等教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論壇現場。紅網時刻邵陽11月19月訊(通訊員 毛輝 餘曉冬 麻譯支)11月17日,在湖南省邵陽市寶慶山莊「新時代高等教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論壇現場,氣氛格外熱烈。邵陽學院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做了題為《培養新時代創新型人才》的報告,報告指出,「我們的工科教育既要服務現有產業,更要面向未來產業」,中國正在進入創新驅動的轉型階段,發展新經濟需要創新型人才。作為學校最主要的「產出」,辦大學一定不能忘了人才培養的根本職責。
  • 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培養論壇在上外舉行...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積極探索新文科發展路徑,著力推進一流本科建設,培養「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12月4-6日,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培養論壇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主辦,上海外國語大學承辦
  • 勇做高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排頭兵——上海市七寶中學創新教育實錄
    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是造就人才成長的沃土,是催生人才輩出的動力,也是調動各類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