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好書|《英譯唐詩三百首》
書目信息書名:英譯唐詩三百首作者:唐一鶴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05ISBN:979-7-201-04945-81935年畢業於北平稅務專門學校;1935年之1958年先後在上海、天津、新疆海關工作;1958年至1991年在天津財經學院(現天津財經大學)從事英語教學工作。曾編著《美國經濟》(英語讀物)一書,1988年由北京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時年84歲)至2003年完成《英譯唐詩三百首》。
-
譯者||譯者歸來與詩魂遠遊——蔡廷幹漢詩英譯之《唐詩英韻》研究
蔡氏雙語文學造詣較深,主要代表作有《老解老》和《唐詩英韻》。前者為《道德經》研究先河之作, 後者為近代國人英譯漢詩之濫觴。本文以《唐詩英韻》這一譯本及其原文來源《千家詩》中對應的詩文為研究對象,擬從譯介動機、譯介策略、譯文接受三個方面探討蔡氏英譯漢詩的實踐活動,揭示這一翻譯活動的各個方面,以期對當代中國文化外譯提供一點啟示。
-
魯迅手稿遺失480萬字 一頁抄稿炒到600多萬元(圖)
魯迅的手稿是國家的重要財富,雖然不能具體確定那些遺失的手稿有什麼價值,但是目前魯迅的任何手稿,都會被社會廣泛關注甚至惡炒,2013、2014兩年出現的魯迅抄稿各一頁,兩次拍賣各炒到685萬和690萬,可見其價值。 王錫榮說,現如今,課題組已對現存魯迅創作手稿進行了全面校勘,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對魯迅手稿進行全面校勘。
-
99歲譯界泰鬥許淵衝,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
能將詩詞用英文翻譯得如此精妙、不失中文之美的,便是「詩譯英法第一人」譯界泰鬥許淵衝先生。 今天為大家推薦這套《最美中英雙語詩畫集》。 匯集許淵衝教授親譯的400餘首千古詩詞,並由3位詩詞暢銷書作家驚豔賞析,帶你品讀雙語詩詞之美。
-
塵封數十年,錢鍾書選唐詩首面世
錢鍾書選楊絳抄《全唐詩錄》稿本九冊書影 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全唐詩錄》稿本內頁,有書法品評圈點 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全唐詩錄》稿本內頁,有楊絳先生評論 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11月21日,為紀念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一部由錢鍾書選定、楊絳抄錄的唐詩手稿
-
99歲譯界泰鬥,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丨21讀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每周一本書讓閱讀,豐滿人生59位詩人的百味人生,165卷唐詩的風骨流韻,289年大唐的盛世華章。長安古道、煙雨江南、天山明月、大漠孤煙……唐詩中有江山如畫、金戈鐵馬。卻不曾想,當世竟真有一位英譯詩詞的泰鬥級人物,以「意美、音美、形美」的超高標準,翻譯出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
83歲老人歷時20年翻譯《詩經》
原標題:83歲老人歷時20年翻譯《詩經》藍田有位老人,退休後開始研究古典文學。歷時20餘年,如今已83歲的老人,賦予了《詩經》中140首詩歌新的註解。讓老人欣慰的是,他的這本心血出版了。翻譯時注重貼近生活實際老人名叫張夫初,退休前是藍田縣農業銀行的一名職員。老人說,他的文化程度,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小學六年級水平。
-
朱光潛與毛澤東詩詞英譯:「最壞的還是官方譯本」
從有限的展示中,看得出這批文件,中英文間雜,長短不一,有六十五頁之多。說不清怎麼回事,中間的朱光潛手稿,只有短短兩頁,字跡規矩整潔,用藍墨水鋼筆小字,寫在二十六行紅色橫格信紙上,是早先常見的那種普通書寫紙。第一頁右上角,有一個小的編號「22」,說明是材料的第二十二頁。每頁紙面左下端,用紅色六號宋體字,統一印有「北京制本廠印製73.7(1268)」字樣。
-
海豚社93種圖書亮相德國書展 許淵衝英譯詩詞受歡迎
圖為許淵衝經典英譯古代詩歌1000首系列圖書中國網法蘭克福10月10日訊 今天是第64屆法蘭克福書展開展首日,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中國外文局)下屬海豚出版社即將出版的許淵衝經典英譯古代詩歌1000首系列圖書,吸引了海外出版商的眼球。
-
92歲老翁逆生長 穿針引線拒絕老花鏡
40多歲時開始老花,80歲那年,不藉助放大鏡一個月內在12寸摺扇上寫下16000字的微楷唐詩三百首。如今已92歲,依舊天天練蠅頭小字,不用老花鏡能穿針引線做針線活。 他就是杭州市拱墅區真金帛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被稱為「運河書宿」的金玉琪。他把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一一變成了現實的奇人。
-
亞森和他的維文版《唐詩三百首》
唐詩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中《唐詩三百首》作為中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翻譯成英、法、俄、德等多種語言,國內也曾翻譯成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語言。近日,由維吾爾族翻譯家亞森·阿瓦孜編譯的《唐詩三百首》維文版正式面世,填補了維文版唐詩集選的空白。
-
「甘道夫」朗誦十餘首英譯杜甫詩,是一種什麼風味?
湯姆·希德勒斯頓為BBC錄製莎翁十四行詩音頻大家是否想像過,他們朗誦莎翁臺詞的聲音,來朗誦唐詩會是什麼感覺?基於對唐詩的推崇,以及觀察中國文化傳承的絕佳途徑,BBC官網最近上線了一部專題紀錄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聚焦杜甫詩歌。
-
中譯社推出《許淵衝英譯毛澤東詩詞》
本報訊 2020年5月,《許淵衝英譯毛澤東詩詞》經典珍藏版正式出版。 據中譯出版社對外漢語推廣中心主任胡曉凱介紹,許淵衝先生和中譯出版社(原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的友誼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
英91歲老翁獲劍橋博士學位(圖)
英國91歲老翁麥可·科布(見圖)歷時18年繪製英國境內鐵路地圖。因所繪地圖的學術價值以及矢志不渝的求知精神,麥可獲得英國劍橋大學地理學博士學位,從而成為獲劍橋博士學位者中最年長的人。他1938年從劍橋大學麥格達倫學院畢業,獲得機械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應徵入伍,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獲上校軍銜。 麥可62歲時開始繪製英國鐵路地圖,歷時18年,最終把英國1807年至1994年期間所修建的所有鐵路線路和站點繪製成圖。「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這並不是什麼驚人的事。」麥可19日說。
-
97歲的他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 譯作珍貴手稿曝光
日前,在經過50年時間的塵封后,任溶溶翻譯的《克雷洛夫寓言》正式出版,翻譯手稿也隨之曝光。50年前珍貴手稿曝光《克雷洛夫寓言》是一部很知名的作品,常借動物和植物的形象,反映廣泛的社會生活。不久前,任溶溶翻譯的《克雷洛夫寓言》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引發關注。
-
周汝昌一卷《紅樓》觸百思 少年時曾英譯《文賦》
他緊緊抓住筆者的手說,自己昨天剛剛與家人過了92歲生日,雖然耳目俱損,但「老驥伏櫪,志在千裡」,日無虛度啊。無法再普通的衣著、難以再簡陋的居室、略帶天津音調的京腔,記憶翔實細膩、思維敏捷深邃、出言鮮活生動,謙和可親、著作等身,這就是於鬥室書齋中從容堅韌地邁向93歲的周汝昌。少年才俊 英譯《文賦》1918年4月14日,周汝昌降生於距天津城25公裡的鹹水沽鎮。伴隨他成長的年月不是軍閥混戰,就是外寇入侵。
-
選本亦是經典,劉學鍇《唐詩選注評鑑》修訂再出版
劉學鍇先生劉學鍇先生《唐詩選注評鑑》(兩卷本)自2013年出版以來,廣受各界讚譽,五年內五次印刷。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陳尚君教授評價其為「近三十年最好的唐詩大型選本」。2018年劉先生又對該書進行修訂,內容更勝舊本,中州古籍出版社於2019年5月將此次修訂本改版重印為十卷。
-
辜鴻銘與英譯《大學》出版之謎
這種從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學角度對儒經所作出的創造性闡釋形成了辜氏獨特的譯風。其英譯《中庸》由於版本眾多、流傳甚廣,在近些年受到翻譯界越來越多的關注。(陳梅、文軍,《〈中庸〉英譯研究在中國》,載《上海翻譯》,2013年第1期)但辜氏其他譯作在其有生之年則無一例外地成為絕版。辜鴻銘曾有意再版英譯《論語》,但遺憾的是,此計劃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得以成行。
-
中譯出版社推出《古詩裡的核心詞》許淵衝:希望唐詩智慧豐富全球...
《古詩裡的核心詞》由8個分冊組成。中譯出版社 供圖 初冬的北京大學暢春新園,日光透過樹葉,光影斑駁。近日,99歲的翻譯家許淵衝身穿深棕色皮夾克,淺米色長褲,戴著灰呢絨鴨舌帽,在這裡為來訪的客人朗聲誦讀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以及自己的英文翻譯。
-
《錢鍾書選唐詩》:這本「唐詩」不一樣
這段「唐詩日課」,據楊絳先生說是「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止」,實際在第一冊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詩旁,有她的一條批註說:「1983年11月中旬書。」說明這項工作可能在1983年就開始了,到1991年,持續了七年多時間。「這部『錢選楊抄』的『全唐詩錄』手稿,最初是打算給他們的女兒留念,後來錢瑗教授不幸早逝,楊絳先生就把這部由她親筆抄錄的稿子贈給了吳學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