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好書|《英譯唐詩三百首》

2021-03-01 山西省圖書館少兒館

書目信息

書名:英譯唐詩三百首

作者:唐一鶴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5

ISBN:979-7-201-04945-8


作者簡介

唐一鶴,1912年生於河北省唐山市,天津財經大學英語教授。1935年畢業於北平稅務專門學校;1935年之1958年先後在上海、天津、新疆海關工作;1958年至1991年在天津財經學院(現天津財經大學)從事英語教學工作。曾編著《美國經濟》(英語讀物)一書,1988年由北京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時年84歲)至2003年完成《英譯唐詩三百首》。

推薦語

本書是唐一鶴老先生積八年的時間和心血,將大家喜愛的三百首唐詩翻譯成帶韻的英文,讀起來朗朗上口,獨有韻味,在兩種語言中體會音律之美,提高自己的語言和聞訊上能力。它的特色還有:用中英文「評註」,解釋詩文中的難點、典故、背景和主旨,對於學習英文和中國古典詩歌的讀者有很大的幫助。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英文與中國古典詩詞卻能融合的很好,此書譯者歷時八年完成,對書稿不斷進行修改,並增變了中英文「評註」,將全部譯文改為押韻,並替入了《長恨歌》、《琵琶行》等二十首較長的詩,從而使譯作更加適用於、方便於讀者。每一首詩翻譯都包含了譯者的感情和嚴謹的學風,在翻譯上獨立操作而不抄襲別人的譯句,譯筆穩健,堅持個人理解貼近原作而不使譯文走樣,基本上運用了直譯方法的「語義性翻譯」,十分注意保持原詩的中國文化成分和漢語語言特點。因此本書對激發大家對英文學習的熱情和對古典文學的欣賞十分有益。

館藏指引

區域:少兒閱覽室(少兒區)

索書號:H31-48/1024


延伸閱讀

書名:英譯宋詞集萃

作者:卓振英

《學會愛》《盤中餐》《那年深夏》《弟子規》《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拉爾夫會講故事啦》《喬伊想當建築師》《拯救天才》《加斯東,問個不停的小孩(關於世界的哲學課)》《走出森林的小紅帽》《冰鯨》《藍色棍子·藍色箱子》《地面地下》《我們去哪兒——神秘的動物遷徙之旅》《難童求學記》《狼的宏偉計劃》《公主怎麼挖鼻屎》《上帝的結》《我是小花匠》《小圖雅搬家》《走出森林的小紅帽》

相關焦點

  • 天津一92歲老翁歷時8年英譯唐詩300首手稿450頁
    天津一92歲老翁歷時8年英譯唐詩300首手稿450頁     新華網天津9月7日電(記者張澤偉)手捧剛剛整理成冊的《英譯唐詩三百首這是他傾注滿腔熱情、歷時8年用英文和圖畫詮釋唐詩的結晶。他感覺生命因手稿得到了延續。  得到延續的不只是他個人的生命,還有古老的唐詩。形式上講求對仗和韻律、內容上博大精深的唐詩,被唐老用英文「雕琢」得栩栩如生,意境濃濃。「讓世界領略唐詩,讓唐詩潤澤世界」,這是唐老的心願。  1988年,年屆76歲的唐一鶴教授從天津財經學院退休,隨即又被學校續聘至1991年。
  • 亞森和他的維文版《唐詩三百首》
    唐詩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中《唐詩三百首》作為中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翻譯成英、法、俄、德等多種語言,國內也曾翻譯成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語言。近日,由維吾爾族翻譯家亞森·阿瓦孜編譯的《唐詩三百首》維文版正式面世,填補了維文版唐詩集選的空白。
  •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的童蒙讀物
    "一個懂中文的華人,只要認真讀一下《唐詩三百首》,他的心就不可能不中國化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這樣說到。如果讓我們說出一本關於唐詩的著作,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唐詩三百首》。這部唐詩選集成書於清代中後期,可謂家喻戶曉,極受推崇。
  • 精讀《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題辭解讀和內容概述
    文 | 謝小樓01《唐詩三百首》書前有一個蘅塘退士的題辭,在精讀唐詩三百首之前,有必要先讀一下這個題辭。同時,也有必要對《唐詩三百首》的內容作一個概述,好讓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唐詩三百首》。先讀題辭: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
  • 想讀《唐詩三百首》,要讀哪個版本好?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唐詩三百首》,水平良莠不齊,甚至有的註解錯誤百出。要想讀唐詩,一個好的註解本必不可少,為此,小樓選出幾本經典的唐詩選注本,跟大家分享。《唐詩三百首》,是清人孫洙和其繼室徐蘭英合編的唐詩選本。
  • 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
    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 休閒益智 大小: 1.49M
  • 一起精讀《唐詩三百首》
    因此,我將這個方法做了一下改良,用來研讀《唐詩三百首》。我並沒有找齊所有《唐詩三百首》的版本,只找了其中八個重要的版本,輔以工具書和延伸讀物,來研讀《唐詩三百首》。同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於是我決定每讀一首,便寫一篇精讀文章,發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上,與朋友們交流。
  • 淺析《唐詩三百首新注》
    淺綠色的封面上深綠色細線勾勒出清晰可見的纏枝紋樣,中間長方形的框內綠色豎條紋的箋紙上豎排版楷書書「唐詩三百首新注」,讓整個封面顯得古樸典雅。仿古的左開設計,扉頁亦豎排版,右上角「金性堯注」,內文同樣豎排版繁體字,版權頁顯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 唐詩三百首,是每一代中國孩子的噩夢
    為什麼是唐詩三百首在回答「背唐詩有沒有用」之前,我們首先要回答,為什麼家長要跟風讓孩子背唐詩呢?明明可背的東西這麼多,為啥唐詩會勝出呢?唐詩(尤其是唐詩三百首)之所以能打敗眾多誦讀經典,並不是因為它是中國文學的巔峰,而是因為另外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
  • 解析唐詩選本優劣:《唐詩三百首》全面但保守
    《唐詩三百首》  相對全面,但編選比較保守  選者孫洙(蘅塘退士),乾隆十六年進士。自序選詩原則是代替通行的《千家詩》,選膾炙人口之作,作為家塾讀本,確達到「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共選77家,詩302首。
  • 熟讀唐詩三百首;熟彈琴曲一百首
    有道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果然地。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範圍極為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唐朝是中華詩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唐詩代表了中華詩歌的最高成就,無疑是中華以及世界文壇上濃墨重彩的筆觸!更是世界文化發展史上最具文採的一座巍峨聳立的高峰。
  • 譯者||譯者歸來與詩魂遠遊——蔡廷幹漢詩英譯之《唐詩英韻》研究
    蔡氏雙語文學造詣較深,主要代表作有《老解老》和《唐詩英韻》。前者為《道德經》研究先河之作, 後者為近代國人英譯漢詩之濫觴。本文以《唐詩英韻》這一譯本及其原文來源《千家詩》中對應的詩文為研究對象,擬從譯介動機、譯介策略、譯文接受三個方面探討蔡氏英譯漢詩的實踐活動,揭示這一翻譯活動的各個方面,以期對當代中國文化外譯提供一點啟示。
  • 唐詩三百首(一)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錫人。自幼家貧,性敏好學,寒冬臘月讀書時常握一木,謂木能生火可敵寒。歷任盧龍、大城、鄒平知縣,清廉如水,愛民如子,書似歐陽詢,詩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 99歲譯界泰鬥,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丨21讀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每周一本書讓閱讀,豐滿人生59位詩人的百味人生,165卷唐詩的風骨流韻,289年大唐的盛世華章。長安古道、煙雨江南、天山明月、大漠孤煙……唐詩中有江山如畫、金戈鐵馬。卻不曾想,當世竟真有一位英譯詩詞的泰鬥級人物,以「意美、音美、形美」的超高標準,翻譯出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 三歲萌娃記憶力驚人,百首唐詩脫口而出
    視界網消息,開學不久,一名在潼南區北城龍珠幼兒園就讀的3歲幼兒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來這名萌娃的記憶力驚人,不僅能背百首唐詩,還沒入學就已經識記了1000個漢字和1000多個英語單詞。記者在和他交流的時候,他能流暢的說出Uncle(叔叔)這個英語單詞,當問及他會不會背誦唐詩時,他一口氣背出了王維的《山中》、王之渙的《涼州詞》 等6、7首唐詩。曹瑜軒的媽媽張玲告訴記者,孩子在一歲零兩個月的時候就能清晰吐字了,一個月後她便發現他已經把常讀給他聽的三字經背了下來,在兩個月後依然能流利的背出來,當時她也很吃驚。
  • 中譯社推出《許淵衝英譯毛澤東詩詞》
    本報訊 2020年5月,《許淵衝英譯毛澤東詩詞》經典珍藏版正式出版。    據中譯出版社對外漢語推廣中心主任胡曉凱介紹,許淵衝先生和中譯出版社(原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的友誼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 想讀懂唐詩,你還可以看——《金性堯注唐詩三百首》
    (原標題:想讀懂唐詩,你還可以看——《金性堯注唐詩三百首》) 歷來皆不乏唐詩選本
  • 這樣讓我的兒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
    這樣讓我的兒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作者:神來之筆WO筆下生花在我的兒子四歲以前,我定不會教我的兒子閱讀或者背誦《唐詩三百首在此基礎上,我才讓他閱讀、背誦、理解《唐詩三百首》。還真是太令人欣慰啊!我的兒子一天之內完全可以閱讀、背誦、理解三首唐詩,一年下來,早就已經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爛熟於心了。而今,我的兒子在一所重點中學文科班讀高中,他不但是實驗班重點培養的學生,也是這所學校的名列前茅的三好學生。他的班主任常常誇讚他而說:「這孩子熟讀《唐詩三百首》,那他早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詩人了。」
  • 名著閱讀知識梳理:《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錫人,祖籍安徽休寧。他自幼家貧,性敏好學,寒冬臘月讀書時,常握一木,謂木能生火可敵寒。乾隆二十八年春,孫洙與他的繼室夫人徐蘭英相互商榷,開始編選《唐詩三百首》。編選這本書是有感於《千家詩》選詩標準不嚴,體裁不備,體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選本取而代之,成為合適的、流傳不廢的家塾課本。他們的選詩標準是「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誦,以體裁為經,以時間為緯。
  • 99歲譯界泰鬥許淵衝,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
    能將詩詞用英文翻譯得如此精妙、不失中文之美的,便是「詩譯英法第一人」譯界泰鬥許淵衝先生。   今天為大家推薦這套《最美中英雙語詩畫集》。  匯集許淵衝教授親譯的400餘首千古詩詞,並由3位詩詞暢銷書作家驚豔賞析,帶你品讀雙語詩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