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唐詩三百首》,要讀哪個版本好?

2020-12-25 謝小樓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唐詩三百首》,水平良莠不齊,甚至有的註解錯誤百出。要想讀唐詩,一個好的註解本必不可少,為此,小樓選出幾本經典的唐詩選注本,跟大家分享。

《唐詩三百首》,是清人孫洙和其繼室徐蘭英合編的唐詩選本。

蘅塘退士,原名孫洙,乾隆年間江蘇金匱(今無錫)人,蘅塘退士除了《唐詩三百首》,尚有《蘅塘漫稿》、《排悶錄》、《異聞錄》等著作,不過,小樓沒找到這幾本書,不知道是不是已經亡佚了。

《唐詩三百首》並不是蘅塘退士一個人編的,其中還有他的妻子徐蘭英的功勞,據說,徐蘭英,工書善畫,雅好吟詠,還有一個「江南女士」的雅號。

《唐詩三百首》成書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共選詩三百一十篇,選了唐代七十七位詩人(包括西鄙人和無名氏)的作品。四藤吟社刊刻此書時,覺得孫洙只選了杜甫《詠懷古蹟》五首中兩首還不夠,就將其餘三首也補入其中,所以現在通行的《唐詩三百首》共有三百一十三首詩。

一、陳婉俊《唐詩三百首補註》與章燮《唐詩三百首註疏》

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流行以來,不斷有人為之作注,清代最有名的是陳婉俊的《唐詩三百首補註》和章燮[xiè]的《唐詩三百首註疏》。

陳婉俊,字伯英,自稱上元女史,她是桐城派大師姚瑩的外孫李世芬的妻子。

《唐詩三百首》原有蘅塘退士的簡注,陳婉俊在原注的基礎上,考核校訂,補寫凡例和詩人小傳,並引經據典,訓詁注釋,援引詩話,闡發詩旨。

陳婉俊的《唐詩三百首補註》目前仍有出版,小樓手邊就有中華書局1959年初版,2018年第16次印刷本。這一版本據四藤吟社本斷句排印,版式仿古,正文是豎排繁體,有旁批,補註列在詩後。

陳婉俊雖在原注的基礎上增加了補註,但注釋還是過於精簡,章燮的《唐詩三百首註疏》則詳備得多。

章燮(1783—1852),字象德,號雲仙,浙江嚴州府人(今浙江建德市三河鄉章家村人)。章燮是一位教書上先生,他在教課之餘,註疏《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註疏》

章燮的《唐詩三百首註疏》,對詩作了較為完整的註解,內容相當詳備,在原有註解、旁批的基礎上,廣徵博引,源流分明,兼及諸家詩話。此書天頭有眉批,對作品作一個總體的評價。

目前,章燮的這本書似乎沒有出版社出版發行,小樓在網上找了許久,只找到一本1983年安徽出版社出版的版本,還因為時代原因,「削去荒謬不經者數十百條」。

上述兩個版本,對一般讀者來說,沒有再讀的必要,但若有人想了解清人註疏的《唐詩三百首》,可以找來看看。

二、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

喻守真,名璞,蕭山永興楊家橋村人。1925年,喻守真到上海中華書局任編輯,編寫中小學教科書,還參加了《辭海》的編輯。抗戰爆發後,喻守真任上海滬江大學教授,1949年6月去世,享年53歲。

喻守真先生擅長注釋,有《瞻山樓詩文集》116卷、《懷玉館雜筆》4卷、《文章體例》、《詩經童話》、《孟子童話》、《晏子春秋童話》、《注釋學生尺牘》、《外國地理表解》等書傳世。他注釋的《唐詩三百首詳析》,以考證審慎,表達扼要,文字流暢,受讀者好評。該書於1948年出版。

喻守真先生的《唐詩三百首詳析》對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的篇目排序作了一些細微的調整。該書有詩人簡介、註解、作意、作法四個部分,簡介和注釋都較為簡潔,作意是闡述詩的主題跟內容,作法是闡釋詩的章法與技法。

最值得一提的是,喻守真的《唐詩三百詳析》,標註了每一首詩的平仄和韻腳,在有的詩後,還會分析這首詩的聲調,這對於想了解唐詩格律的人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三、《唐詩三百首新注》,金性堯注釋,金文男輯評

金性堯(1916—2007.7.15),別號星屋,筆名文載道,浙江定海人。金性堯先生是一代文史大家,曾任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第二編輯室副主任,著有《伸腳錄》、《清代筆禍錄》、《清代宮廷政變錄》、《閒坐說詩經》、《夜闌話韓柳》等書。

金性堯的《唐詩三百首新注》考訂翔實,注釋精當,是包含當代研究成果和自家心得的注本,內容精當可靠,但注釋評析過於精簡,這本書新版加入了金性堯兒子金文男的輯評,選了一些歷代評家對詩的評語放在後面。

四、《唐詩三百首名家集評本》,顧青編撰

顧青先生,不知何許人也,目前沒有找到他的介紹,不過《唐詩三百名家集評本》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內容的可靠性應該是有保障的。

這本書有詩人小傳,注釋、和集評三個部分,沒有評析。內容相較其他書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小樓在這裡推薦,是因為他的注釋比金性堯的詳細,集評比金文男的豐富。要想了解一首詩在歷史上的評價,這本比金氏父子的《唐詩三百首新注》好。

五、《唐詩三百首全解》,趙昌平解

最後一本《唐詩三百首》,小樓推薦對普通讀者最為友好的《唐詩三百首全解》。

趙昌平先生是當代學者,1945年生人,18年5月20日去世。趙昌平先生主要研究唐詩學及中國古典詩論,著有《趙昌平自選集》、《顧況詩集》、《孟子:匡世的真言》等書。

之所以說趙昌平先生的這本《唐詩三百首全解》是對普通讀者最為友好的書,是因為這本書有作者小傳(在書最後),有注釋,有賞析,還有語譯。雖然我們常說,用現代漢語翻譯古詩詞,會破壞古詩詞原有的意境,但是有的詩詞,即使注釋詳備,但依然讀不懂,這時看看趙昌平先生的語譯,就可以疏通詩意,在不理解詩意的前提下,妄談意境是可笑的。

趙昌平先生的《唐詩三百首全解》

趙昌平先生《唐詩三百首全解》中,對詩的評析非常精到,講析作品的精神內涵和藝術技巧都獨具手眼,是近年《唐詩三百首》評註本中的佼佼者。如果只選一本《唐詩三百首》來讀,小樓就推薦趙昌平先生的這本。

六、《唐詩選注》,葛兆光著

如果有人不想讀清人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怎麼辦?

今人編的唐詩選本層出不窮,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但大多水平低下,錯露百出。今人的唐詩選本,最為經典的是馬茂元先生的《唐詩選》,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的《唐詩選注》,和葛兆光先生的《唐詩選注》。

前兩個版本都成書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不免打上時代的烙印,今天讀起來有些彆扭,只有葛兆光先生的《唐詩選注》最值得推薦。

葛光光先生和《唐詩選注》

葛兆光先生,是當今著名學者,已無須介紹。他的《中國思想史》、《漢字的魔方》等煌煌巨著,足以為這本《唐詩選注》撐腰。

葛兆光先生的《唐詩選注》,只有詩人小傳和注釋兩部分,沒有賞析部分,先生實是寓評於注,對於關鍵的詩句,在註解時作了詳盡的分析。

《唐詩選注》的詩人小傳寫得獨具特色。傳統小傳,往往只是敘述詩人的生卒年、字號、籍貫、仕履、著述,最後再來一個詩風的評價,讀起來千篇一律,索然無味。

葛兆光先生寫起小傳來,重視詩風的評述和詩人詩歌史意義的闡發,在充分引述前人的各種評價時,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常有獨到之處。而且,葛兆光先生語言風格隨性、幽默,讀起來就是一篇文辭優美的美章。

所以,葛兆光先生的《唐詩選注》,是今人選注唐詩書籍中最值得推薦的一本。

以上,最適合普通讀者的是趙昌平先生的《唐詩三百首全解》,如果想了解一首詩在歷史上的評價則選顧青編撰的《唐詩三百首名家集評本》,如果了解詩的聲律平仄以及章法技巧,則選喻守真的《唐詩三百首詳析》,至於陳婉俊的《唐詩三百首注》和章燮的《唐詩三百首註疏》,只適合想了解清人註疏和有版本收集癖的朋友,要想讀今人選注的唐詩,葛兆光先生的《唐詩選注》是最好的選擇。

學力所限,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一起精讀《唐詩三百首》
    因此,我將這個方法做了一下改良,用來研讀《唐詩三百首》。我並沒有找齊所有《唐詩三百首》的版本,只找了其中八個重要的版本,輔以工具書和延伸讀物,來研讀《唐詩三百首》。同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於是我決定每讀一首,便寫一篇精讀文章,發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上,與朋友們交流。
  •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是300首而不是500首,多讀才知選者用心良苦
    三百首要一讀再讀,才識其中真味讀《唐詩三百首》,可以選擇的本子有下面三個,因為三百首深受人們喜愛,自問世以來如何來學習閱讀三百首,早有有才華的人給我們鋪好了路子。第一種就是原刻本子,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 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
    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 休閒益智 大小: 1.49M
  • 《唐詩三百首》共有多少詩篇呢?看完你會驚訝,或許一生也讀不完
    提起《唐詩三百首》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甚至還能讓很多人回想起小時候背詩的「傷痛」。另外《唐詩三百首》作為老師與書店老闆重點推薦的讀物,各位的家裡的書櫃裡也斷然少不了這本書,那麼各位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唐詩三百首》真的只有三百首之多嗎?
  • 精讀《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題辭解讀和內容概述
    文 | 謝小樓01《唐詩三百首》書前有一個蘅塘退士的題辭,在精讀唐詩三百首之前,有必要先讀一下這個題辭。同時,也有必要對《唐詩三百首》的內容作一個概述,好讓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唐詩三百首》。先讀題辭: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
  • 他被認為是古今律詩第一,卻有絕句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由清代孫洙也就是蘅塘退士所編輯,完成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唐詩三百首首》務實編制,篇幅適中,通俗易懂,所以成為了至今唐詩最流行的版本,是清代之後孩童學詩最成功的啟蒙教材,人們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唐詩三百首》。
  • 唐詩三百首,是每一代中國孩子的噩夢
    為什麼是唐詩三百首在回答「背唐詩有沒有用」之前,我們首先要回答,為什麼家長要跟風讓孩子背唐詩呢?明明可背的東西這麼多,為啥唐詩會勝出呢?唐詩(尤其是唐詩三百首)之所以能打敗眾多誦讀經典,並不是因為它是中國文學的巔峰,而是因為另外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
  •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的童蒙讀物
    "一個懂中文的華人,只要認真讀一下《唐詩三百首》,他的心就不可能不中國化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這樣說到。如果讓我們說出一本關於唐詩的著作,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唐詩三百首》。這部唐詩選集成書於清代中後期,可謂家喻戶曉,極受推崇。
  • 把唐詩窄化成《唐詩三百首》,還有比這更大的災難嗎? | 對話西川
    現今的讀者接觸的唐詩,大部分來自課本,有些讀者讀過《唐詩三百首》,而了解《全唐詩》的人少之又少。其次,一般讀者評鑑唐詩時思維僵化,如李白是浪漫主義、杜甫是現實主義,而更深的緣由並不知悉,對這些詩人的日常也缺乏了解。
  • 亞森和他的維文版《唐詩三百首》
    唐詩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中《唐詩三百首》作為中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翻譯成英、法、俄、德等多種語言,國內也曾翻譯成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語言。近日,由維吾爾族翻譯家亞森·阿瓦孜編譯的《唐詩三百首》維文版正式面世,填補了維文版唐詩集選的空白。
  • 能背百首唐詩,愛讀大河報
    耳聰目明的呂印蕊老人    94歲的新鄉老太太呂印蕊,眼明耳聰,思維敏捷,不但能背誦百首唐詩,每天打三個小時的麻將聽說記者要採訪,老太太躲在屋裡不願意出來。「我不接受採訪,就會背幾首詩,有啥好採訪的?」    經不住記者的軟磨硬泡,李慶彬進屋把鶴髮童顏的老母親請了出來。坐在椅子上,老太太還有些不悅地嘮叨:「會背幾首詩,有啥好採訪的!」李慶彬介紹,母親從一兩年前開始背詩,看的書是重孫子買的《唐詩一百首》。「她有時候晚上睡不著覺,就背詩,我也不知道她能背多少首。」
  • 精讀《唐詩三百首》083: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引言】今天小樓要精讀的唐詩是杜甫的
  • 淺析《唐詩三百首新注》
    淺綠色的封面上深綠色細線勾勒出清晰可見的纏枝紋樣,中間長方形的框內綠色豎條紋的箋紙上豎排版楷書書「唐詩三百首新注」,讓整個封面顯得古樸典雅。仿古的左開設計,扉頁亦豎排版,右上角「金性堯注」,內文同樣豎排版繁體字,版權頁顯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 唐詩三百首(一)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學習古詩詞猶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聞其香、嘗其味,不僅使人靈秀,更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華。學習中華民族千百年流傳的經典詩詞,將使人受用終生。《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錫人。
  • 熟讀唐詩三百首;熟彈琴曲一百首
    有道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果然地。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範圍極為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唐朝是中華詩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唐詩代表了中華詩歌的最高成就,無疑是中華以及世界文壇上濃墨重彩的筆觸!更是世界文化發展史上最具文採的一座巍峨聳立的高峰。
  • 《唐詩三百首詳註》:百年經典 不敗於歲月
    有一本詩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代代吟誦,有人說,這些詩句已經寫進了中國人的基因,這本詩集就是《唐詩三百首》。理解經典,好的註解版本如渡海之舟筏,不可或缺。40年前,陶今雁先生用數十年的光陰,著就這本《唐詩三百首詳註》,雅俗共賞深入淺出,自出版以來多次再版、重印,累計印數已逾百萬冊。
  • 話說《唐詩三百首》:不只是過去的經典,也是永遠的經典
    熟讀不是隨便亂讀,而是要讀經典。其繼室徐玉蘭也工書善畫,雅好吟詠,《唐詩三百首》乃是他夫婦二人共同編成。 由自序可見,孫洙編選《唐詩三百首》的動機,是不滿於《千家詩》收詩太隨意,良莠不分,唐宋雜出,且有律無古,於是他「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編成這部優中選優,收詩310首的小型選本。別看它收詩數量有限,卻包含了77位詩人(含兩位佚名作者)流傳最廣的名篇。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你最欣賞哪個
    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1、《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首詩可以稱得上古詩啟蒙必背之作,有多少人會背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這首呢?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的想像,更沒有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 這樣讓我的兒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
    這樣讓我的兒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作者:神來之筆WO筆下生花在我的兒子四歲以前,我定不會教我的兒子閱讀或者背誦《唐詩三百首這雖然是小娃娃的趣事,但說假話騙人不好,我忙囑咐他要立即改正,而他立即跑去向「小胖豬」道歉了。四歲以後,我的兒子講話就妙趣橫生了,還能夠對答如流呢!在此基礎上,我才讓他閱讀、背誦、理解《唐詩三百首》。還真是太令人欣慰啊!我的兒子一天之內完全可以閱讀、背誦、理解三首唐詩,一年下來,早就已經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爛熟於心了。
  • 哪個版本的《唐詩三百首》最出名、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呢?
    因此《唐詩三百首》的選詩範圍就相當廣泛了,本書收錄了77位詩人的作品,共311首,其中五言古詩有33首,樂府有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每首詩都配有注釋和評點。五言古詩簡稱五古,算是唐代詩壇比較流行的體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