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鄉村女教師當「陪讀」 記了9本筆記

2020-12-17 環球網

本文轉自【長江日報】;

疫情期間,煲「電話粥」給學生鼓勁

鄉村女教師當「陪讀」 記了9本筆記

返校復學後,學生們經常會到尹紅霞(右)的辦公室裡交流學習生活。

「曾宇(化名)媽媽,你們在廣州都還好吧?曾宇近來學習態度不錯,學校剛剛搞完『五調』,他的英語有了明顯的進步,提升了30多分……」5日下午,上完當天的第三節英語課後,江夏區山坡建新中學九年級英語教師尹紅霞給學生曾宇的家長打電話,交流了孩子返校復學後的學習狀況,同時了解家長對孩子中考填報志願的意向。

煲一個多小時「電話粥」壯膽加油

今年39歲的尹紅霞並非班主任,可她笑稱「自己是個愛操心的命」。2001年,她走上工作崗位,一直紮根於偏遠農村,當一名普通英語教師。

今年2月初,為了保證線上教學的效果,尹紅霞每天在兩種身份中切換,上午當「陪讀」跟學生一起聽課做筆記,下午當「導師」給學生剖析重難點。

上了幾天課後,尹紅霞發現學生曾宇一直未曾露臉。聯繫到其家長,才得知曾宇父母因疫情受阻滯留在廣州,家裡只有曾宇和尚在念高中的哥哥。沒有父母的陪伴,使得曾宇從心理上對父母產生牴觸情緒。

「疫情期間,接到尹老師的電話的確有些意外,聊了一兩個小時。」曾宇表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彼此間共同話題比較少,他不太願意被人嘮叨。尹老師在電話裡對曾宇噓寒問暖,得知他們兄弟倆自己洗衣、做飯,肯定了他們的獨立能力,並叮囑他們要安全用火、用電。同時,談起了父母在外的不易和牽掛,鼓勵他主動同父母溝通。

這次「電話粥」沒有提及學習,但尹紅霞欣喜地發現此後曾宇變了,每天都在交作業,儘管有時候交得晚些,但他的學習動力十足。返校復學後,曾宇仍然是班上最用功的學生之一,碰到不懂的問題,他會追著尹老師請教。

當「陪讀」她記了9本筆記

「尹老師,您看這個類型的題目我還需不需要加強練習?」2日中午,學生王磊(化名)到辦公室來找尹紅霞,意外發現了尹老師的「小秘密」——教英語的尹老師在整理英語筆記,已經記了八九個小本本。

原來,這些小本本上記的都是線上教學過程中,尹老師當「陪讀」時記下的重難點。「上午陪學生們一起聽課,把其中的重點、難點記錄下來,下午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提高學習效率。」尹紅霞說,疫情期間,學生們通過「空中課堂」接觸到很多優秀教師的優質課,她會陪學生們一起上課、聽課。自己的學生當然自己最了解,她會將學生們有可能聽不懂、吃不透的知識點記在小本上,下午通過線上答疑進行重點講解。不知不覺,隨手就記下9本,相信在後階段的複習備考過程中,還能發揮作用。

學生王磊說,看到尹老師還在堅持學習英語,並一板一眼記筆記,他深受激勵:「尹老師就是我學習的榜樣!」

(長江日報記者向潔 通訊員陳克茂)

相關焦點

  • 聚師網VIP課堂:鄉村英語教師暖心陪讀守護「孤獨」心靈
    在偏遠的鄉村便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學生們圍在教師身邊嘰嘰喳喳匯報著自己的志願、和家人的關係、最近的學習成果等等,好不熱鬧。而故事中的主角尹老師笑著翻動著面前的9本「陪讀筆記」表示為了學生一切都值得。今天聚師網VIP課堂便帶大家一起來走入尹老師的暖心陪讀故事。故事中的教師名叫尹紅霞,今年39歲的她並非班主任,只是一位任課教師,可她笑稱「自己就是個愛操心的命」。
  • 贛州鄉村女教師胡欣的備課本刷爆朋友圈~
    贛州鄉村女教師胡欣的備課本刷爆朋友圈~ 2019-12-03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紮根鄉村11年——記易縣乘風破浪女教師馬簫簫
    優秀教師易縣先進德育工作者易縣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在優質課評比中屢屢摘得桂冠在今年,她又入選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對她而言這是今年教師節最有分量的禮物了!她是易縣大龍華中心小學的教師馬簫簫,她身上的榮譽,足夠讓她調去更好的小學發展,然而她還是選擇紮根於革命老區,留守在大龍華中心小學。
  • 新世紀的鄉村女教師——記丹江口彭家溝小學教師 蔡明鏡
    【名師風採】欄目旨在為全國優秀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學經驗,記錄教學生涯。這個94年的女孩兒,出生於城市,畢業後卻來到大山深處的偏遠鄉村當老師,把全校46個孩子當親人,給他們帶來了無限憧憬與希望,她,就是丹江口龍山鎮的彭家溝小學教師蔡明鏡。
  • 師咪咪:做一名「最美鄉村女教師」
    師咪咪,曲亭中心校師村小學英語教師。2019年9月,登上講臺,師咪咪堅持自己的夢想,做一名「最美鄉村女教師」。作為一名新入職的老師,校園的一切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新遇到的同事和孩子們,熟悉的是作為一名洪洞本地人,從小生活在農村,家鄉的校園熟悉又親切。
  • 孫子去培優爺爺當陪讀 老先生兩節課寫好幾頁筆記
    原標題:孫子去培優爺爺當陪讀 老先生兩節課寫好幾頁筆記 陪讀的趙爺爺在培優班上聽課 楊先生微博圖   孫子去培優,爺爺當陪讀,這是昨日發生在武漢某培優課堂上的一幕。陪讀爺爺課堂上和孫子一起學作文,筆記做得一絲不苟,讓現場的其他家長很意外。   昨日,市民楊先生陪初二的女兒到光谷一家培訓班補習作文,由於是第二次上課,培訓班允許家長陪孩子旁聽課程,好讓家長了解老師的授課水平。   教室裡,楊先生和多數「陪讀」的家長一樣,在陪孩子的同時看看小說,打發時間,唯獨一位老先生,極其認真地聽老師講課,還不停做著筆記,字跡工整。
  • 普救寺下,堅守鄉村的女教師
    普救寺下,堅守鄉村的女教師——記永濟市優秀鄉村女教師解潔先進事跡 在濤濤黃河東岸,馳名中外的愛情聖地普救寺附近有一所鄉村小學——魯家小學,這兒有一位青年女教師解潔,堅守鄉村,愛生如子,痴情教育。祖母一大家閨秀,是萬榮縣第一位女教師,教授英語;父親,大伯父,姑媽都是教師。在這樣一個教師雲集的家庭濃厚氛圍中,耳濡目染,從小一個長大從教的種子就在她幼小的心田裡萌發,這一夢想一直縈繞於她的求學生涯。
  • 助力鄉村教育發展,「鄉村女教師健康關愛計劃」第二期啟動!
    -60歲貧困鄉鎮村女教師免費提供宮頸癌篩查-HPV自取樣檢測服務,配合科普知識宣傳,從而降低鄉村女教師群體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真正做到保護鄉村教育的「半邊天」。一直守護著中國鄉村文脈的女教師,她們的健康更需要我們的守護。無需翻山越嶺做篩查,一份「愛的檢測」就可助力鄉村女教師遠離宮頸癌。
  • 靈璧女教師紮根農村22年,致力發展家鄉教育
    張祥梅,女,漢族,197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安徽省靈璧縣人,靈璧縣黃灣中心小學教師。一位平凡而普通的鄉村小學數學教師,22年始終默默無聞地堅守在農村小學的三尺講臺。生活中總是用微薄的工資補貼學校貧困兒童,疫情期間她幫助黃灣中心小學申請到消毒物資26箱,價值7萬餘元,學習用品28箱,價值9萬餘元,申請圖書155本,先後榮獲「馬雲鄉村教師獎」「宿州市骨幹教師 」「靈璧縣優秀班主任」等榮譽,連續四年在安徽省微課大賽中獲二等獎。
  • 「燭光頌」 ——記2020年懷化市優秀教師、最美鄉村教師、優秀校長
    9月14日,在《關於表彰2020年懷化市優秀教師、最美鄉村教師、優秀校長的決定》收文批示上,中方縣委書記姜耀文如此寫道。 一直以來,中方縣重視教育、關心教師、關愛學生,堅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紮實推進教育強縣建設,積極促成大辦教育、辦大教育、辦好教育的新格局。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品德高尚、無私奉獻、業績突出、群眾公認先進典型。
  • 教師說 | 疫情期間,農村英語在線教育的4大問題與解決辦法
    對於這種學習資源匱乏的情況,我們可以借用物流快遞或是學校指派教師分片負責,給鄉村學生送去在家學習的英語課本、練習冊等。而目前由於我國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硬體條件限制,使得合適的網絡資源相對匱乏且難以順利使用,這也不是我們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問題。
  • 一位鄉村老教師的責任擔當與敬業執著——記巨野縣陶廟鎮中學教師蘇可民
    近四十年鄉村教育的責任擔當與敬業執著,譜寫了蘇老師教育生涯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精神軌跡。從民辦教師到國家正式編制的教育者民辦教師曾是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給我國農村千萬家庭帶來希望和未來。蘇可民老師就是民辦教師中一員。
  • 學霸女神巧記筆記 「藝術筆記」走紅網絡
    書桌上,整齊著碼列一本本厚薄不一的筆記,隨手拿出一本,翻開,精美的昆蟲圖,翔實的筆觸,展現在眼前……這些筆記是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大四學生孟玥的傑作,考研期間她在網絡上曬了以前的筆記,卻因其中巧妙的記錄方法
  • 堅守鄉村的女教師——記教育部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人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
    來源:運城新聞網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全國311名教師入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榜上有名。據悉,我省僅有8名,解潔是我市唯一入選者。解潔是永濟市蒲州中心校魯家小學的一名普通女教師,她堅守鄉村教育近10年,愛生如子,痴情教育,她用一腔的熱忱與愛心,用摯愛的教育情懷,用超越常人的付出和意志,書寫出精彩的教育詩篇。
  • 紮根鄉村30年的模範教師
    記第七屆全省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穆稜市馬橋河鎮楊木小學教師 蘇義芬蘇義芬是穆稜市馬橋河鎮楊木小學的鄉村教師,她和所有的普通教師一樣,教書育人,以自己的學生為榮。她又是極不普通的一名鄉村教師,30年兢兢業業、默默耕耘,用知識照亮了楊木村孩子們的前程。「我最驕傲的事情是我的學生走出了鄉村,找到了工作,被社會所認可。」
  • 潛心耕耘在鄉村—記豐南大新莊鎮初級中學教師張天和
    潛心耕耘在鄉村——記豐南區大新莊鎮初級中學教師張天和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本報記者 趙珺)張天和是豐南區大新莊鎮初級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河北省優秀鄉村教師。懷揣這樣的信念,1984年初,張天和到大新莊小學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兼班主任,一幹就是7年。因教育教學成績優異,1990年被選調到大新莊鎮初級中學工作,一直紮根鄉村教育至今。  因為熱愛,張天和追求卓越。教育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需要不斷地探索追求、實踐創新。35年來,他痴心教研教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 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增20.3萬人 中小學及幼兒園增設正高級教師崗位...
    十三五期間增加20.3萬人。共有專任教師126.9萬人,佔全國專任教師總數的7.3%。各學段專任教師數分別為:幼兒園21.9萬人,義務教育73.5萬人,特殊教育5517人,普通高中14.3萬人,中等職業學校4.81萬人,普通高校11.76萬人。5年共補充中小學教師18.7萬人。看結構優化。
  • 筆記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與記筆記的方法
    記筆記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的良好習慣。它不僅在平時的研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複習階段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如果筆記學習風格,在英語學習中使用,會起到什麼作用呢?學生在做筆記時,應該注意什麼?接下來,我會詳細解釋給你聽。
  • 疫情下的陪讀媽媽圖鑑
    2020是特殊的一年,各種不測和動蕩,疫情下的陪讀媽媽們還好嗎? 宅家的日子忙忙碌碌,可隨著疫情的好轉,小文所在地區逐步解禁。可是,這一場疫情帶來的影響遠不是宅家幾個月就過去的。原本熱熱鬧鬧的媽媽群,突然就迎來了重磅炸彈。一個媽媽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決定帶著孩子返回國內讀書,一個媽媽因為疫情期間學校的網課質量堪憂,決定轉校,還有個媽媽選擇給娃在家上網絡學校,而跟小文平日裡關係最最親密一個媽媽則被政策耽擱,遲遲無法入境。
  • 鄉村小規模學校應對疫情「大考」
    疫情期間84.26%的教師選擇「作業布置與反饋」這一教學方式,74.57%的教師選擇讓學生「統一觀看國家或區域平臺課程」,近一半的教師選擇「在線討論與答疑」。部分地方鄉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資源由省級統一推送,由區縣組織協調,各校教師根據學科教學需要,配合每天線上教學內容,遴選推送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