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人才強區」戰略 用心留人才盡其才

2020-12-11 貴陽新聞網

  人才是強區之基,轉型之要,活力之源。

  去年,貴陽經開區緊緊圍繞構建新型產業體系和打造千億級創新平臺的目標,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有關人才工作部署,加快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拓寬人才引進渠道,藉助各種平臺精準引才;加快人才培育力度,打造發展「智庫」;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大引才力度。通過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項目聚才、活動攬才等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精準開展招才引智

  招商在於精準,引才亦如此。去年,經開區通過活動攬才、項目聚才、招商引才等方式,引進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及緊缺急需人才163名,其中碩士118名,緊缺急需人才36名。

  去年,經開區組織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參加赴外引才活動落地籤約見面會,既幫助用人單位與前期已達成初步意向的人才進一步洽談,精準高效引進企業所需人才,也吸引了優秀黔籍畢業生來到經開區,引進重點產業所需人才。

  該區緊抓省、市組織的引才活動機會,積極引進所需人才。去年,在第六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舉辦之際,區人才部門精心組織轄區12家企業參加人才博覽會,現場接待到訪人才1000人次,其中131名人才與企業達成意向。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貴州黔龍圖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現場籤約16名高層次人才,其中博士4名,碩士12名。

  此外,經開區還積極利用赴外招商引資,以及數博會等活動舉辦之機,積極對接相關產業的優秀人才和緊缺人才,向外界展示貴州首個千億級園區的發展新面貌,為進一步引才打下了堅實基礎。

  

  培育產業發展「智庫」

  引才的同時加快育才,讓人盡其用。在引進人才的同時,經開區不斷強化人才培養,幫助人才不斷成長。同時,推進專家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載體升級工程,幫助人才不斷提升專業能力。

  在人才培養方面,大力推進大數據安全人才培養。加強網絡安全職業能力建設,多層次打造大數據及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培訓平臺,開展專項人才培養培訓。去年共組織大數據及網絡安全培訓12期,共培訓1100餘人次。

  在專家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按照《貴州省核心專家、省管專家評選管理辦法》相關要求,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專家進行「一對一」指導,幫助其申報省管專家。圍繞《關於開展貴州省 「百千萬人才」引進與選拔相關工作的通知》精神,推薦10人申報貴州省第四批「百千萬人才」人才引進工程,其中3人獲得貴州省第四批千人創新創業人才,並獲得省級資金補助150萬元。

  在人才載體升級工程方面,鼓勵和支持園區企業打造有利於創新創業人才聚集的省級人才基地、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孵化器等人才承載平臺。去年,累計幫助5家企業申報省級人才基地,6家企業申報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其中,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獲批貴州省第六批人才基地。

  此外,隨著經開區大數據安全產業的快速發展,安全人才處於緊缺狀態。經開區由此啟動大數據安全人才智庫建設,通過構建「走進經開區」「智庫人才」「智庫專家」「智庫項目」「智庫資源」「智庫社區」「智庫分析」等七大功能模塊,為各層次人才建立健全服務、評價及管理機制。圍繞完善經開區人才認證、專家認證、人才評價體系這一目標,打造經開區人才標準規範體系,為該區企業開展項目評審、項目驗收、項目合作及諮詢驗證、技術指導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撐。

  

  構建惜才愛才環境

  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經開區積極從資金兌現、居住環境等方面積極服務人才,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構建惜才、愛才的良好環境。

  營造良好的引才環境。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到經開區創業就業,該區及時兌現各項人才津貼和獎勵,僅去年上半年,就兌現貨車幫、奇瑞萬達、愛立示、中天安賽等企業引才獎勵、高層次人才生活津貼70.7萬元,兌現貴陽航空電機有限公司等企業技能勞動者激勵扶助獎勵5.5萬元。

  持續優化人才生活環境。為進一步營造「尊重人才、關愛人才」的良好氛圍,今年春節期間,區黨工委、管委會相關領導帶隊,走訪慰問轄區高層次人才代表。組織全區省、市管專家、人才服務綠卡獲得者,以及各類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參加免費健康體檢。

  服務要始終走在前面,才能讓人才留下來,為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經開區通過多部門聯動,深入園區開展企業走訪活動,全面了解和分析企業在人力資源和人才方面存在的問題,共同和企業探討解決問題的路徑。並積極向企業宣傳和講解經開區在人才發展、人才引進、人才培訓等方面的相關政策,解決企業在人才方面的後顧之憂,讓企業一心謀發展,一心奔前程。

  姚雪清 本報記者 黃菊

(《推動「人才強區」戰略 用心留人才盡其才》由貴陽日報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相關焦點

  • 北海:人才強市,推動經濟社會「加速跑」
    許冬 攝對於北海市「十三五」人才發展戰略目標,《北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這樣表述:「實施人才強市和人才發展戰略,強化創新創業大平臺建設,力爭到2020年,建立起一支總量充足、素質優良、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實現向人才資源強市、學習型社會的轉變」。
  • 強基計劃:人才戰略「復興號」
    「強基計劃」作為高考改革的重要舉措,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通過選拔培養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旨在造就大批科技關鍵領域人才和國家緊缺的人文社科領域人才。可以說,「強基計劃」是以「教育強基」帶動「教育強國」的戰略規劃,一經發布實施,舉國矚目。對基礎科學有研究旨趣和專長、有志於成為國家創新人才的學子們更是積極響應。
  • 南陽市臥龍區:實施「文化強區」戰略 提升發展軟實力
    文化強區,生態、文化、產業相融共建,提升區域持續發展軟實力是臥龍文化建設中的一大亮點。文化產業的布局謀篇,臥龍區始終走在前列。臥龍崗是南陽的文化地標和南陽人的精神家園,上千年的文化積澱和精神傳承,已成為南陽的文化符號和城市內涵。臥龍崗文化園集打造全省文化旅遊高地、城市綠核綠肺營造、城市綜合功能完善、城市人居環境改善、區域土地經營開發於一體,是城市新興的經濟文化引爆點。
  • 中國郵政以網絡教育推進「人才強郵」戰略
    因此,努力造就數以萬計能夠緊跟郵政改革發展步伐的高技能一線員工,把勞動密集型企業轉變為人才密集型的強勢企業,成為中國郵政「人才強郵」戰略的新內涵。日前,中國郵政網絡培訓學院正式建成開通,這對於大幅度提升中國郵政教育培訓支撐能力、改革教育培訓方式、推動學習型企業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⑤|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強磁場」。以產業聚人才 以人才興產業:拓寬高層次人才發展空間平臺近年來,東莞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效應」,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人才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圍繞「產業鏈」構建「人才鏈」,通過「人才鏈」提升「產業鏈」,既從宏觀層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又從實施層面精準施策
  • 蘇家屯區:求賢若渴攬人才,教育投入大手筆
    9月10日,一場備受關注的聘任儀式在蘇家屯區舉行,區委主要領導向專家型名校長劉子軍頒發聘書,出任瀋陽市第三十中學校長。這是蘇家屯區委、區政府探索實行年薪制,高規格引進名校長的第一人,也是該區創新用人機制推動教育優先優質發展的一次有益探索與嘗試。
  • 蘇家屯區:求賢若渴攬人才 教育投入大手筆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李莉通訊員孫陽)9月10日,一場備受關注的聘任儀式在蘇家屯區舉行,區委主要領導向專家型名校長劉子軍頒發聘書,出任瀋陽市第三十中學校長。這是蘇家屯區委、區政府探索實行年薪制,高規格引進名校長的第一人,也是該區創新用人機制推動教育優先優質發展的一次有益探索與嘗試。
  • 七裡河區助力鄉村振興 推動服務鄉村人才工作發展
    12月14日,記者從七裡河區獲悉,該區結合鄉鎮發展目標和重點舉措,著力推動「服務鄉村」人才工作創新、提高、發展和轉型。通過創新開展「參與式培訓、訂單式培訓、定向式培訓和按需式培訓」、按照「人才+基地」「示範+帶動」的工作思路,把人才的「活水」引向農村。
  • 我市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市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三農」工作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高度重視和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面部署、高位推動、強力投入、大力推進,從產業升級、生態環境到鄉容鎮貌
  • 西安科技大學:「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助力陝西「雙一流」建設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重視人才、發現人才、使用人才、發展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要務,匯聚八方英才,在於良好的發展平臺和堅實的政策保障。」5月10日,西安科技大學校長蔣林在第三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上表示,要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助力陝西「雙一流」建設。
  • 青島:推進人才強市,城市與人才相得益彰
    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動能,是城市發展最深厚的底蘊。近五年來,青島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統籌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在人才強市戰略統領下,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市人才資源總量將達到220萬,比「十二五」末增長35%。
  • 北京東城:實施文化強區戰略 建設全國文化中心集中展示區
    【熱點聚焦】  北京東城:  實施文化強區戰略  建設全國文化中心集中展示區  周家雷(北京市東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北京市東城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工作部署,以實施「文化強區」戰略為抓手,努力發揮東城區作為全國文化中心主要承載區的示範引領作用。
  • 培育人才,教育強區 成都龍泉驛致力打造「五育並舉龍泉模式」
    中國網5月27日訊(宋佚)近日,中共成都經開區黨工委(龍泉驛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落實「五育並舉」推動龍泉驛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該《方案》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落實全國和省市區教育大會要求,構建「五育並舉」教育體系,助力「三大攻堅」任務,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優教龍泉·教育強區
  • 助力推動中國高科技人才培養 豌豆思維與清華大學出版社戰略合作...
    助力推動中國高科技人才培養 豌豆思維與清華大學出版社戰略合作推出《少兒思維叢書》近日,豌豆思維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宣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系列《少兒思維叢書》,涵蓋數理思維啟蒙課程專業教材、教輔材料、課外讀物等,此舉將極大豐富中國
  • 寶能汽車引進研發和管理人才 為推動戰略落地儲備人才
    5月19日至5月20日,寶能集團在西安為創新研究院招聘汽車研發和管理的相關專業人才。此次人才引進是為了加強寶能集團在西安的人才儲備力量,切實推動其戰略的落地。
  • 贛州經開區與江西金融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客家新聞網訊 周加相 張蕾 記者楊成雄報導:8月8日,贛州經開區與江西金融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舉行。據悉,贛州經開區和江西金髮集團建立面向未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促進雙方在投資、擔保、貸款、委託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私募基金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江西金髮集團的優勢資源,滿足該區不同項目、不同產業、不同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發展環境下的個性化融資需求,積極推動該區產業的加速集聚和升級。籤約儀式現場。
  • 奏響建設讓胡路區教育強區最強音(一)名校集團化 開啟教育強區新篇
    今年,我區靶向「建設百年油田,打造生態工業新城」戰略目標,繼強街擴權改革後,強勢啟動強鎮擴權、區域經濟一體化、教育集團化三項改革,改革強音激蕩讓胡路大地。今天起,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系列報導——《奏響建設教育強區最強音》,今天播發第一篇《名校集團化 開啟教育強區新篇》。
  • 迎澤區吹響「教育強區」衝鋒號
    本報訊(記者陳麗紅)9月6日,太原市迎澤區召開教育強區工作推進會,對建設教育強區、打造迎澤教育品牌、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等各項改革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今年以來,該區把教育綜合改革作為重大改革事項,研究制定了關於《建設教育強區、打造迎澤教育品牌的實施意見》,指導全區教育綜合改革和發展。同時,研究制定《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621」的具體舉措,在全區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模範教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大力弘揚崇德向善、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
  • 東華大學與長寧區政府籤署區校共建戰略合作協議
    11月26日下午,東華大學與長寧區人民政府區校共建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長寧區政府舉行。長寧區委書記王為人,區長王嵐,副區長鍾曉敏、翁華建以及校黨委書記劉承功,校長俞建勇,副校長邱高、陳革出席籤約儀式。翁華建主持儀式。
  • 山東大學主辦山東省人才戰略論壇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人才理論與技術研究室研究員孫銳強調,要把握創新這一核心主題,實現培養國際頂尖人才、推動高校人才制度的管理改革、動態運用人才大數據等多個突破,並全方位多角度提供了諸多建議,如要增強山東省對全國乃至國際化人才的配置能力、發揮市場導向、打造高水平人才發展平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