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1日電 鄒月蘭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副主任醫師,現任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委員,長期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眼病工作。每天,大大小小的手術幾乎是她的「家常便飯」,等到休息片刻,才開啟了寶貴的對話……
Q1
在中心眾多員工中,榮獲「2018年榮獲考核優秀獎」,可以說是一份至高的榮譽,談談您的獲獎感言。
謝謝大家對我工作的肯定,謝謝領導在工作中給我的指導和幫助,謝謝同事們平日工作中給我的鼓勵和合作。眼科是一個團結、上進、互幫互助的集體,我獲得這個優秀獎不是我個人的功勞,而是我們眼科共同的功勞。
Q2
取得這樣的榮譽,您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有什麼話需要和大家分享的嗎?
因為我們的日常工作是面對病人。病人因為身體不適才來找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情緒上的問題。所以對待病人耐心、細心,像朋友一樣交流是我們對待病人一貫的態度。在工作中,從「要我做」到「我要做」,不要事事等人交代,要主動作為。這是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Q3
據悉,眼科醫生組也獲得了「2018年度優秀文明班組」獎,您身在這樣一個優秀的集體,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您科室的一些文化建設嗎?
我覺得眼科是一個特別溫暖的集體,大家都把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互幫互助,互相補臺。比如:寒暑假是我們醫院門診的就診高峰期,門診病人特別多,甚至很多時候會出現「爆滿」現象。我記得有一次到了午飯時間,普通門診還有87個未就診病人,大家齊心協力幫忙處理,真的讓我很感動。總之,像碰到類似情況,只要其它門診的醫生發現,都會先放下手頭不太著急的事情,把門診病人安頓好再說。大家也從無怨言,從不推諉。
Q4
您現在是負責中心的眼科中醫特色工作,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眼底病。能給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中醫特色嗎?比如如何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眼底病、效果如何等。
中醫特色就是運用中醫的手段治療疾病。比如中藥湯劑、針灸、耳穴、穴位注射、離子導入、理療等治療手段。
中醫眼科對人眼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疾病診治方面的認識均有獨到之處。它把眼睛看作是以臟腑經絡為內在聯繫的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因此中醫眼科治療疾病從不見血止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治病求本,辨證施治。
那麼,哪些眼病適合看中醫呢?相對而言,中醫對以下疾病的防治效果較為明顯:
一是出血性眼病。包括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引起的視網膜出血和玻璃體積血,外傷所致的前房、結膜下、眼臉出血等。一般出血初期以涼血止血法止血,中、後期以活血化瘀法促進出血消散吸收。大量的止血、活血化瘀中藥及中成藥如和血明目片、血栓通等已在臨床廣為運用。
二是疑難慢性眼底病。
三是對一些西醫診斷明確但治療乏術被判為「不治之症」的眼病,中醫治療具有特殊的方法。
四是應用西藥不能根治的反覆發作性眼病。如上瞼下垂(重症肌無力眼瞼型)、面癱所致的口眼歪斜、病毒性角膜炎、不明原因的小兒眨眼、復視等,經中藥或加針灸治療,效果良好。
五是手術後併發症。如術後傷口久不癒合、術後眼壓過低、網脫術後視網膜下積液、青光眼術後視功能進行性下降等,運用中西結合理論也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六是病中、病後的調理。不少患者經長期服用西藥或手術治療後,出現頭暈目眩、少氣懶言、倦怠無力、脘腹脹滿、自汗盜汗、失眠多夢、五心發熱等症狀,而西醫檢查一般無陽性改變,應用中藥全身調理往往能很快康復。
說到效果。近段時間我治療過幾位患者,效果都很好,這讓我特別欣慰的。
一個是糖尿病玻璃體出血的病人,病史兩年。他一直害怕手術,只有眼前手動的視力。服用三個月中藥後,患者視力恢復到0.4。患者及家屬都很高興,我也很是欣慰。
還有一個也是糖尿病玻璃體多次出血的病人,已經反反覆覆出現玻璃體出血現象,每次去看西醫,醫生都要他做手術。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知道可以服用中藥治療,便前來找我們服用中藥,結果每次玻璃體出血都吸收了。後來,等玻璃體出血吸收後,我幫他打了眼底雷射,目前視力仍是0.8。
還有一個小朋友,眼睛頻繁眨動。有的醫生診斷為過敏性結膜炎,有的認為是小兒多動症。後來,採用了中西醫結合治療,一周後明顯緩解。 還有好幾個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患者,被告知每個月要進行一次眼內注射抗新生血管藥物,這個藥物每次要自費5000多元,且療程要維持1-3年,無形中給患者增加了巨大的經濟壓力。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很多患者只進行1~3次眼內注射就痊癒,這不僅為病人減輕了經濟負擔,也縮短了病程。
所以,在治療有些眼病上,中西醫結合還是佔據優勢的。
採訪末尾,在談到2019年新年寄語時,鄒月蘭莞爾一笑。她希望大家身體健康,諸事順利。眼防在領導的帶領下蒸蒸日上,為更多眼疾患者守護光明。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