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胡平先 李興根)12月7至9日,宜昌市教育局委派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主任杜紅、教研員朱紅、當陽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主任靳泉、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書記李春蘭等一行4人,到興山縣開展隨班就讀巡迴指導工作。
在興山縣教育局副局長張建林、縣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主任陳振興的陪同下,專家們通過進課堂聽課了解學情、查看檔案資料摸底、檢查資源教室使用率、召開隨班就讀教師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對興山的隨班就讀工作「把脈問診」。
宜昌市特教專家進課堂聽課。通訊員 供圖
在該縣外國語小學,周宗芳老師以一節《大自然的聲音》語文課,向專家們展示了課堂上對隨班就讀學生的「學習內容有別」「學習支持有方」「教師關愛有度」,讓專家們感受到隨班就讀學生在師生「潤物細無聲」的潤澤中健康成長,得到了所有聽課老師的好評。在該縣的實驗小學,專家們深入資源教室,查看了隨班就讀學生在資源教室的學習情況和資源教師的輔導記載。在黃糧鎮中心小學,專家們不僅深入資源教室查看使用情況,檢查隨班就讀學生的個人檔案,還召開了隨班就讀教師座談會。傾聽來自教學一線教師的真實聲音,並針對「如何提高隨班就讀學生的教學質量」「如何解決隨班就讀學生的情緒問題」等困惑,從理論及技術層面進行了詳細解答。
教師對隨班就讀學生「支持有方」。通訊員 供圖
特教專家團隊面對面為老師們答疑解惑。
經過為期兩天的巡迴指導,專家組一致認為,興山縣隨班就讀工作成效明顯,形成了從縣教育局到特教中心、學校管理者和班主任、科任教師等部門共同組成的管理體系,思想認識到位,工作抓得紮實,隨班就讀學生成長有保障。部分學校已經摸索出適合學生發展、促進教師成長的路子,並對興山繼續做好隨班就讀工作,保證融合教育質量提出了建議和要求:群策群力,共同探討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保證特殊兒童和正常孩子的合作交流,實現真正融合。隨班就讀教師加強教育理論和特殊教育技能學習,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術」,切實做到「有教無類」,實現教育公平。建議儘早出臺科學合理的評價模式,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讓孩子多元發展,保證隨班就讀教師有成就感。
教師利用資源教室指導隨班就讀學生。通訊員 供圖
據悉,興山縣現有適齡(6至14周歲)殘疾少兒102人,已入學101人,入學率99%。其中,特校就讀49人,普通中小學就讀52人,有37人以隨班就讀形式安置,分布於全縣7個鄉鎮的14所學校。為了保證隨班就讀質量,已建設資源教室6個,均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