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 Excel 其中兩大男神:柱狀圖和折線圖,這次小數接著帶大家追另外一位憨態可掬的男神:餅圖。
(為了讓大家有更直觀的感受,基礎圖表篇系列文章裡的圖表都是藉助 Excel 生成)
按套路,咱們還是先看官方解釋:
餅圖英文學名為Sector Graph, 又名 Pie Graph。僅排列在工作表的一列或一行中的數據可以繪製到餅圖中。餅圖顯示一個數據系列中各項的大小與各項總和的比例。餅圖中的數據點顯示為整個餅圖的百分比。
打開 Excel,你可以很明顯看出在餅圖的目錄下,包括了:二維餅圖、三維餅圖和圓環圖三個大類。
總的來說,餅圖的理解比較簡單,就是用於表示總體中各部分的比例。
餅圖在可視化方面則有趣很多,有很多我們值得去玩的點,下面我將藉助豐富的舉例說明:
logo色應用
數據源如下:
插入-選擇生成環形圖後,得到下圖:
分別兩次點擊紅色或藍色區域,即可修改填充色為 logo 色(本文中用到的都是 DataHunter 的 logo 色),然後簡單修改標題和圖例,得到優化效果:
優點:簡單易操作
缺點:過於單薄
多色應用
單純的 logo 色過於簡單,怎麼豐富拓展呢?聰明的小夥伴可能想到了:在一個環形圖的基礎上,多生成幾個同心環形圖,再進行著色不就行啦?沒錯,就是這樣!
原理:引入輔助列,分別著色再合併
數據源:
剛開始是這樣的,四個數據列生成了四個同心環:
操作步驟:分別點擊每個環形進行單獨著色,再根據需要進行合併,添加標題、修改圖例,就優化成了下圖:
是不是比剛開始有層次一些?
局部放大
在整體的餅圖中,有時需要對某個部分做重點突出展示, Excel 中的次坐標軸設置功能完全可以hold 住!
原理:利用次坐標軸,畫出兩個餅圖,然後做餅圖分離
數據源如下:
操作步驟:利用數據生成兩個餅圖(剛開始看不出來,兩個餅圖是完全重合在一起的),然後右鍵—修改圖表系列—將其中一個餅圖設置為次坐標—設置餅圖分離,改變兩個餅圖的大小—最後將外圍的餅圖進行部分透明著色
是不是看著很複雜?無須糾結。這篇文章目的讓大家理解餅圖可視化思維的演變,你不必非得按著操作步驟做出來,而且 Excel 中操作確實較為繁瑣,如果採用一些可視化工具或者 DataHunter 的後臺進行生成,就會非常簡單,後續我們會開闢專門的欄目給大家演示。
回過頭來,小數通過上邊步驟優化,得到了局部放大的餅圖:
所以,DataHunter 最吸引大家的地方是有qian 途,對麼?
南丁格爾玫瑰圖
有人把南丁格爾玫瑰圖當做是直方圖的變形(區別是南丁格爾玫瑰圖是圓形的直方圖),但也有人把它當做餅圖的變形(區別是半徑不同)。
它的鼻祖長這樣:
現代版經常長這樣:
如果用 Excel 製作的話,這個涉及混合圖表類型,追加圖表序列,錄製修改宏等一系列鬼東西,所以您還是了解一下就好,儘量不要那麼狠的逼自己用 Excel 操作。如果您非得要挑戰的話,具體操作方法請出門左轉百度,或者微信後臺給小數留言,我來幫您。
在應用方面,南丁格爾玫瑰圖相比普通餅圖,可在一個圖表中集中反映多個維度方面的百分比構成數據,幅面小,信息量大,形式新穎,夠高級,夠給力。
實物輔助&超越想像
前面我們講了通過對餅圖的顏色、大小做變化來進行可視化。理論上現在你距離更酷炫的可視化只差兩步了哦~
第一步:會藉助實物,比如這樣兒的:
@谷樸文化
@Wired雜誌
第二步:發揮想像 /邪惡的微笑,比如這樣兒的:
@Simon 阿文
小結:餅圖可視化可簡單從改變餅圖的顏色、突出某部分大小、改變某個比例的形狀等方面著手,還可以藉助實物發揮想像來做進一步優化。
最後借用愛因斯坦老爺爺的話來作為本文的結尾:「邏輯會把你從A帶到B,想像力能帶你去任何地方。」
所以要做好數據可視化,就請撒開你的想像力吧!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