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可視化必修課 - 圖表篇

2021-03-02 友設青年

友設第 10 篇原創文章

2021 年原創文章目標第 8/50 

這裡專門分享乾貨,歡迎關注~

隨著網際網路數位化越來越完善,數據可視化這個詞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而圖表是數據可視化中最常用的一種表現形式。無論是工作匯報還是後臺設計,都離不開圖表的使用。然而關於圖表類相關的資料太零碎了,不成體系,對於初學者非常不友好,本篇文章我從圖表的祖輩開始,把它都給挖了出來,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圖片看不清,可以點開放大看~)

正文約:3800 字,預計閱讀時間:10 分鐘

一  什麼是圖表

圖表的定義:可直觀展示統計信息的屬性,對知識挖掘和信息直觀生動感受起關鍵作用的圖形結構,是一種很好的將對象屬性數據直觀、形象地可視化的手段。

英文叫法:Chart。

用戶對圖形的敏感程度遠遠大於文字,所以產品就需要把數據信息可視化,用簡單的圖形表示出更多的信息量,而圖表是數據可視化中最常用的表現形式。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圖表的具體構成及元素解析。

二  圖表的構成

圖表是由:標題、圖例、刻度軸、數據展示、網格線、提示信息、水位線、時間軸組成,每一個元素都有他存在的意義。在實際使用中不一定非得把元素全部展示出來,精簡化顯示想要展示的內容即可。

三  圖表元素解析

3.1  標題

顧名思義,標題就是圖表的名字,標題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標題的內容一定要言簡意賅,不要太長,能兩個字寫清楚絕對不用三個字。

標題的常用位置有 3 個:左上角、頂部居中、底部居中

一般情況下,標題字號 / 色值要突出一些,用戶第一眼看到 chart 的時候,要清晰的看到這個圖表是做什麼的。

特殊情況下,如果需要對標題有額外解釋的話,兩種展現形式:

3.2  圖例

3.2.1  圖例的組成

顏色、名稱、數值、單位。

3.2.2  圖例的展現形式

圓形、開關、矩形、鼓包線、實線、虛線。

3.2.3 圖例的位置

從左至右、從上至下。

3.2.4  圖例的作用

標識出每個顏色所代表的的類別;

開啟 / 隱藏數據顯示;

圖例顯示的數值一般為當前值。

3.2.5  圖例的顏色選擇

同一組圖例中,不要出現相近的顏色,否則在圖表顯示中分不清彼此。

產品使用中,要規範圖例顏色使用,一般分為兩種:

3.2.6  圖例過多時如何展示

3.2.7  共用圖例

如果多個 chart 的圖例一樣,可進行合併,減少冗餘圖例。

3.2.8  圖例省略

如果 chart 中只有一個圖例的話,可省略。

3.2.9  圖例名稱限制

根據不同使用場景,為了更好的展示效果,要給圖例名稱設置一個最大值,超過最大值後省略展示。

3.3  坐標軸

坐標軸分為 X 軸和 Y 軸,常規情況下為 1 個 X 軸+1 個 Y 軸。不過特殊情況下也會用到2X+Y 或 X+2Y。

3.3.1  刻度值代表的意義

3.3.2  坐標軸使用規則

是否帶單位:

對齊方式(常用,但非必須):

刻度值過多時如何顯示:

可選擇規律性省略刻度名稱;

傾斜文字以顯示更多的文案。

刻度值的選用一定要是同一個規律,禁止同距離的刻度值代表不同數據。

刻度點的樣式使用規則:

3.4  數據展示

數據的展示是 chart 中最為明顯的地方,可以說如果只顯示一個元素的話,就是他了。

數據展示的使用規則:

3.5  網格線

3.5.1  網格線的作用

呼應坐標軸,美觀度。

3.5.2  網格線的使用規則

3.5.3  使用場景

橫、縱、橫縱結合、無網格線。

3.6  提示信息

通常情況下,提示信息用來標識出 chart 中重要點的數據信息,需要注意的是:重要信息儘量簡化,信息量不要太大,言簡意賅就好。

3.7  水位線

根據不同產品的使用場景,有的時候會用到閾值,當達到某個閾值後,就會觸發某種聯動。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個水位線了,它起到警示的作用。

形式有兩種,實線和虛線,顏色的選取則取決於產品的警告級別。

水位線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視情況而定。

3.8  時間軸

時間軸可以靈活地調節刻度值的上下限,從而更精確的看到自己想看的數據。

時間軸的功能及限制沒有不是很複雜,所以就不過多解釋了,需要用的話就用。

四  圖表使用建議

4.1  折線圖 line

4.1.1  定義

折線圖可以顯示隨時間(根據常用比例設置)而變化的連續數據,因此非常適用於顯示在相等時間間隔下數據的趨勢。

折線圖是通過線條的波動來表示數據的波動,主要體現的是數據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動的圖表。

4.1.2  使用場景

常用於觀察一段時間內數據波動的浮動變化,比如:一天內內存的使用情況。

4.1.3  使用建議

4.2  面積圖 area

4.2.1  定義

面積圖和折線圖比較類似,區別在於面積圖把數據區域做了個面積劃分,讓數據的顯示更加清晰。

4.2.2  使用場景

面積圖展示儘量不要超過 3 個圖例,否則數據多的情況下,數據的展示會特別亂,影響觀看。

4.2.3  使用建議

4.3  柱狀圖 bar

4.3.1  定義

柱形圖,又稱長條圖、柱狀統計圖。用來比較兩個或以上的價值(不同時間或者不同條件),只有一個變量,通常利用於較小的數據集分析。

4.3.2  使用場景

4.3.3  使用建議

4.4  餅圖 pie

4.4.1  定義

餅圖僅排列在工作表的一列或一行中的數據,它是有一個總和數據,方面查看每個類別分別佔總數據的百分比的一種圖表。

4.4.2  使用場景

常用於做總結、年度匯報等;

所有數據相加必須是 100% 才可用。

4.4.3  使用建議

4.5  環形圖

4.5.1  定義

環形圖是由兩個不同大小的圓疊在一起,切割中心部分得到的一種圖形。

4.5.2  使用場景

4.5.3  使用建議

環形圖的開始點為 0/12 點位置;

環的粗細要合理,不要太粗和太細;

4.6  堆疊面積圖

4.6.1  定義

堆疊面積圖是把數據面積按順序逐步堆疊起來的一種圖形。

4.6.2  使用場景

常用於不同資源中流量 / 容量的使用。

4.6.3  使用建議

不要有重複的顏色;

儘可能的把數據量按大小的順序,由下至上的堆疊。

4.7  堆疊柱狀圖

4.7.1  定義

堆疊柱狀圖是把數據柱狀圖按順序逐步堆疊起來的一種圖形。

4.7.2  使用場景

常用於不同維度下相同幾個指標的展示。

4.7.3  使用建議

4.8  非常用圖表

上面介紹了常用的圖表的使用建議,但是圖表類型遠遠不止於此,還有很多非常用的圖表類型,這次我先給大家列出來,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我後面再寫一期冷門圖表的使用建議:

雷達圖,散點圖,K 線圖,盒須圖,熱力圖,旭日圖,桑基圖,樹圖,漏鬥圖,儀錶盤

五  常用的圖表開源網站

5.1  echartsecharts

https://echarts.apache.org/zh/index.html

5.2  highcharts

https://www.highcharts.com.cn/

5.3  antv

https://antv-g2.gitee.io/zh/examples/gallery

總結

Chart 是數據可視化必修課中最重要的模塊之一,不可忽略。只有了解每個 chart 的定義及使用場景,才能在產品中用到最合適的那一個。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點一下關注,持續分享設計。

點個在看唄👇

相關焦點

  • 數據可視化.圖表篇——餅圖
    (為了讓大家有更直觀的感受,基礎圖表篇系列文章裡的圖表都是藉助 Excel 生成)按套路,咱們還是先看官方解釋:餅圖英文學名為Sector Graph, 又名 Pie Graph。僅排列在工作表的一列或一行中的數據可以繪製到餅圖中。餅圖顯示一個數據系列中各項的大小與各項總和的比例。餅圖中的數據點顯示為整個餅圖的百分比。
  • 數據可視化之旅:常用圖表對比
    》第五天:常用圖表對比作者:Destiny來源:木東居士Destiny,某物流公司數據產品經理,目前從事數據平臺搭建和可視化相關的工作。持續學習中,期望與大家多多交流數據相關的技術和實際應用,共同成長。0x00 前言在之前分享的【數據圖表的選擇】三篇文章中,已經把不同類型數據圖表的用法和適用場景做了一遍梳理。但是,在實際的業務場景中,如何根據擁有的數據集、想要展現的數據模式,去選擇最合適的圖表,需要不斷的去實踐和總結。因此,今天這篇文章分享的內容,是來對比常見相似圖表的差別和適用的數據集。
  • 數據可視化之旅(三):數據圖表的選擇(中)
    作者 | Destiny 來源 | 木東居士 0x00 前言數據圖表的選擇(上),分享了「時序數據」和「比例數據」的可視化圖表方案。不同的數據類型、不同的闡述目的,決定了數據可視化展現形式的差異。因此,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兩類不同的可視化目的及其可選擇的圖表形式。「對比型數據」:對比兩組或兩組以上數據的差異。
  • 簡單明了的數據可視化圖表
    這句話充分地表達出從認知的角度來說我們更習慣於直接的視覺表達形式—圖表。可視化圖表有哪些基本類型,我們在選擇圖表時又需要遵守哪些原則呢?基礎圖表及特點1.柱形圖柱形圖利用柱子的高度,能夠比較清晰的反映數據的差異,一般情況下用來反映分類項目之間的比較,也可以用來反映時間趨勢。
  • 50 個數據可視化圖表
    本文總結了在數據分析和可視化中最有用的 50 個 Matplotlib 圖表。
  • 數據可視化圖表工具有哪些圖表類型?
    每到月度、季度、年度總結的時候,用到最多的、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數據了。讓數據說話,擺事實、講道理才能贏得上級的肯定。 大家都聽過「數據可視化」,也知道要用直觀的圖表讓受眾理解複雜多變的數據。
  • B端互動設計——數據可視化圖表
    在B端設計中,數據可視化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需要和數據打交道,但是很多設計師不懂可視化當中不同用途的圖表規範,只是單純設計出好看的數據圖表,卻不能給用戶帶來更多的信息和價值。  因此掌握數據可視化能力是設計師必不可少的一個技能,然而目前國內網際網路對於數據的教學不夠全面,這讓很多B端的設計師很苦惱;所以今天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數據可視化之圖表設計」,為大家梳理一套完整的數據可視化的框架,以及關於可視化設計的基本準則和規範。  幫助大家理解什麼樣的數據對應什麼樣的圖標,了解顏色的意義,知道數據排版的要點。
  • 數據可視化中的經典圖表
    城市大數據中心大屏展示隨著數字經濟的崛起,作為數據應用的一個分支,可視化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了。可視化設計原則中最基本和最經典的原則來自於設計師愛德華·R·塔夫特,他在《量化信息的視覺表現》中概述了數據墨水比例原則。該原則要表達的核心思想就是簡潔,最好的大屏可視化不是數據的平鋪,不是設計的天馬星空,我們的圖表要簡潔,我們的數據要簡潔。今天,可視化的設計過程我們暫且略過,先來看一看這些經典的大屏可視化圖表。
  • 數據可視化:常用圖表使用總結
    文章對常見的數據可視化圖表進行了簡單的匯總分析,希望對你有益。什麼是數據可視化?數據可視化,簡簡單單就是把數據展示出來嗎?非也非也,其終極是為了滿足用戶對數據的價值期望,利用數據,藉助可視化工具,還原和探索數據隱藏價值,描述數據世界。(⊙o⊙)…還是說人話吧,就是以下兩步。分析需求,熟悉數據,制定目標。
  • Excel商務圖表設計,從數據到圖表,變身可視化達人
    前言圖表是語言表達的一種重要形式,它藉助於各種可視化的組件,通過展示數據間的對比,達到傳遞信息、表達觀點或發現數據背後的趨勢等目的。本期將通過可視化組件、從數據到圖表2個部分簡單說明下商務圖表的設計可視化組件可視化組件分為四種:視覺暗示、坐標系、標尺、背景信息 不同組件組合在一起,有時它們直接顯示在可視化圖形中,有時候它們則形成背景圖,這都取決於數據本身。
  • 為選擇數據可視化圖表而發愁?學會這14個可視化圖表即可
    圖表非常適合比較一個或多個值集,並且它們可以輕鬆顯示數據集中的低值和高值。4.雙軸圖雙軸圖表允許您使用兩個y軸和一個共享的x軸來繪製數據。它與三個數據集一起使用,其中一個基於連續數據集,另一個更適合按類別分組。這應該用於可視化這三個數據集之間的相關性或缺乏相關性。
  • excel數據可視化教程,高級動態圖表的製作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使用excel表格處理和分析數據,我們之前學習過excel圖表的製作,我們掌握了簡單的excel平面圖表的製作,比如製作柱形圖、折線圖、餅圖,我們還是學習了使用excel控制項製作簡單的excel動態圖表,今天我們是要分享的是excel高級動態圖表的製作,excel
  • 數據可視化,職場數據分析都需要哪些常用的圖表?
    2020-12-28 14:35:08 來源: 季札之初使 舉報   數據可視化是為了使得數據更高效的反應數據情況
  • 最受歡迎的 50 個數據可視化圖表
    本文總結了在數據分析和可視化中最有用的 50 個 Matplotlib 圖表。
  • 網際網路人要了解的數據可視化 —— 基礎篇
    因此掌握數據可視化能力,是面向未來的網際網路人所必備的能力。然而尷尬的是,國內沒有一款針對於教學數據可視化的全套解決方案,這讓很多渴望學習的同學摸不著頭腦。所以這也促使我開啟了這個系列《網際網路人需要了解的數據可視化》,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不一樣的內容,為大家梳理一個完整的數據可視化框架。今天帶來的就是這個系列的第一篇,數據可視化的概念以及數據可視化設計的基本準則。
  • 2014年18張最佳數據可視化圖表
    繼「醫療大數據專欄」成立後,「數據可視化專欄」今日成立!不過聰明人總能化繁為簡,深入淺出,數據圖表天才們用簡潔、直觀又有趣的圖表幫我們把大量的信息匯聚在小小的一張圖表中。Co.Design版塊定期會推介一些可視化數據的作品,我們也很高興得看到今年湧現了很多佳作。這些作品的主題很廣泛,有嚴肅的政治話題(國會是幹什麼的),也有輕鬆幽默的動物趣談(數據告訴你哪個犬種最好)。
  • 大數據可視化常用分析圖表的優缺點
    可視化圖表次整理了一些平常不太使用,但在合適的場景的使用它們,往往能為你的分析報告加分不少的圖表。
  • 6 個設計準則讓圖表煥然一新,數據可視化並不難!
    2017 年 8 月,一群熱情的 Google 設計師、研究人員和工程師聚集在一起,創建了一套全面的數據可視化指南,它涵蓋了顏色、形狀、排版、圖像、交互和動效等所有內容。這次成功的合作促成了 Google 首個專門的數據可視化團隊誕生 (2018 年 5 月成立)。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一直致力於了解人們對信息的可視化和互動方式的需求和願景。
  • 《經濟學人》數據可視化編輯:錯誤的圖表,我們也畫了很多
    經濟學人雜誌除了色彩鮮明的文章之外,其在數據可視化方面也自成一派。絕妙的顏色搭配,風格鮮明的圖表總能讓讀者過目不忘。據圖表編輯編輯Sarah Leo在一篇博客中介紹到:雖然對於每一張圖表,他們都儘量準確地以最能支持故事表達的方式來可視化數字,但有時候也會犯錯。為了能夠做的更好,他們在從錯誤中不斷總結教訓,不斷的自我改進。
  • 數據可視化當中的圖表組合:比例面積圖
    編輯導讀:優秀的數據可視化依賴優異的設計,並非僅僅選擇正確的圖表模板那麼簡單,數據可視化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數據、運用數據。本文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結合具體案例分享了比例面積圖的不同組合形式,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