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大數據文摘」可快捷關注
摘自:快公司(FASTCOMPANY)
繼「醫療大數據專欄」成立後,「數據可視化專欄」今日成立!
大數據時代正在奔湧而來。在這個時代,數據,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毛孔:購物、出行、飲食、娛樂、美容、求職、醫療、健身、婚戀、耕種、防洪、生產製造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是睡著了,你還在產生著數據。面對每天產生的數以 T 計的數據,你是否做好了準備?你是否了解如何去「看」這些數據?你是否了解如何去「講」這些數據?你是否知道如何讓數據「舞蹈」和「歌唱」?在這裡,盛情邀請你與我們一起,來到這大數據的世界,觀看數據的美妙綻放,講述數據的奇美故事,學會讓數據為你翩翩起舞、引吭歌唱!
如果您是專業人員,願意與大家分享,請加入我們,我們一起把這個平臺和專欄做得更好。
2014年,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圖表讓我們見識了圖表的強大表現力,無論是嚴肅的政治話題還是輕鬆的動物趣談,圖表都給我們帶來了更為直觀和有趣的視覺體驗。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很多的新消息、新發現、新趨勢向我們狂轟亂炸而來,如果想用「學海無涯苦作舟」的精神梳理清楚這些包含了各個領域(歷史、心理、時事、文學)的信息恐怕已經不太現實。不過聰明人總能化繁為簡,深入淺出,數據圖表天才們用簡潔、直觀又有趣的圖表幫我們把大量的信息匯聚在小小的一張圖表中。Co.Design版塊定期會推介一些可視化數據的作品,我們也很高興得看到今年湧現了很多佳作。這些作品的主題很廣泛,有嚴肅的政治話題(國會是幹什麼的),也有輕鬆幽默的動物趣談(數據告訴你哪個犬種最好)。當然還要特別推薦一下我們Co.Design自己的作品:食物「雜交」組合圖和美國最詭異的飲食習慣(顯然我們是個吃貨)。好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盤點一下2014年最佳圖表吧。
史上27位偉人的作息時間
《紐約》(New York)雜誌根據梅森·柯裡(Mason Currey)的著作《創作者的日常生活》(Daily Rituals)中的內容創作了這幅偉人作息時間表。我們常聽說天才都是工作到三更半夜的夜貓子,因為當人感到疲勞的時候最有創造力,不過這個圖表顯示的數據完全推翻了這個傳言——在這27位偉人中,絕大多數都保持了8小時的充足睡眠。圖表的設計簡直是神來之筆,做成掛鐘的樣子,直接用色條標出每個人的睡眠時段,清楚明了、易於閱讀。
軍隊為地方警局提供了多少武器裝備?
美國一名叫達倫·威爾遜(Darren Wilson)的警官槍擊了手無寸鐵的青少年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之後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之後,媒體又曝出大量密蘇裡弗格森市的警察身穿迷彩服、帶著防毒面具,全副武裝得站在裝甲車前的照片。這些事件反映出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那就是軍隊為絕大多數的地方警局提供了武裝裝備。《紐約時報》根據從五角大樓收集到的信息做了一個圖表,表中顯示了自2006年起軍隊為地方警局提供武裝裝備的數量,以及通過這項1033武器裝備轉移計劃轉移出的裝備都被分派到了哪些地方。表中還統計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裝備——飛機、直升機、裝甲車、防彈衣、槍榴彈發射器、夜視裝備、突擊步槍從軍隊被轉移到地方ZF的數量。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
這幅圖表由以創作數位化信息圖表海報著稱的圖表研究室Pop Chart Labs製作,Pop Chart Labs團隊用圖表和手繪建築結構模式展現了這些被設計師們尊為「人類史上90個最偉大成就的建築」。圖表按照建築的高度排列,展示了從古至今史上最了不起的建築,包括新石器時代的石堆紀念碑,帕臺農神殿。還有一些當代的建築,比如說倫敦造型奇特的「小黃瓜」(Gherkin)和哈利法塔,白宮也名列其中。
數據狂人的量化人生
在2013年,一位執著於自我數據監控的狂人尼古拉斯·費爾頓(Nicholas Felton)記錄下了在一年中他與其他人交流的所有數據,包括簡訊、Facebook留言、電話、郵件、平信、說話和肢體語言。經過匯總統計,他與其他人總共有94,842次接觸,說了7,673,242個字。根據統計信息,費爾頓製作出了量化圖表,讓我們看到了現在通訊的驚人發展,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的祖先肯定想不到通訊會變得如此發達。」
國會每天究竟在幹些什麼?
美國國會究竟是幹什麼的?普通民眾可能都不太清楚。華盛頓大學美國政治與政策研究中心與西雅圖設計工作室Schema一起製作了一個LeGex可視化圖表,記錄了美國立法委40年來的工作。
神龍戰鬥力大比拼
如果《霍比特人》中的史矛革(Smaug)巨龍與《權利的遊戲》中的貝勒裡恩(Balerion)一決高下誰會勝出呢? 為了能直觀地比較影視、文學作品中的神龍戰鬥力, The Daily Dot 的考究帝們對不同作品中的龍一一進行了研究, 從《花木蘭》裡花家的守護龍木須 (最小的), 《哈利波特》中的匈牙利樹蜂, 再到《七龍珠》中的神龍, 作者馬克斯·弗萊什曼(Max Fleishman)和費爾南多·阿方索(Fernando Alfonso)把這些龍按照身材從小到大排列,做出了神龍戰鬥力排行榜。
用數學方法算出最佳犬種
倫敦資訊類記者兼設計奇才大衛·麥克坎德萊斯(David McCandless)前些年創作了很多深刻的視覺化數據作品,而這一次他選擇了一個比較輕鬆有趣的主題:從量化分析角度來看,哪個犬種最好?根據對犬種優點(智商高、壽命長、無遺傳疾病)和缺點(飼養花費、美容費用、食量大)用數學方法做分析,麥克坎德萊斯的圖表給各種犬類做了排序。沒想到現在做狗競爭壓力都這麼大啊。
各種生物的飛行模式
22歲的西雅圖藝術家埃莉諾·盧茨(Eleanor Lutz)在大學的昆蟲研究室工作室產生靈感創作了這一圖表。盧茨用直觀的圖表展現了不同種類有翅膀的動物是如何飛行的,記錄的動物包括蝙蝠、蜻蜓、黑額黑雁、蜂鳥和鷹蛾。盧茨仔細觀察了這5種動物飛行時的慢動作錄像,然後記錄下飛行中每種動物翅膀關節的位移情況,這些位移很難直接用肉眼觀察到。翅膀煽動最快的要數蜂鳥了,一秒鐘大約會動200次。
AutoCAD調酒教程
工程師山恩·赫爾利(Shaan Hurley)用AutoCAD軟體製作了一款調酒教程。在圖表中,赫爾利解構了包括湯姆柯林斯(Tom Collins )和激情海灘(Sex on the Beach )在內的70種不同雞尾酒的做法。圖表按是否含有威士忌分類,可以下載下來用AutoCAD查看。
CEO們的驚人收入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CEO的收入是超高的。那究竟有多高呢? 這樣來說吧,如果美國的普通工薪族以美國CEO的標準發工資的話,平均每個人每年都能有200萬美元的收入。《哈佛商業評論》用圖表直觀得對比了公司高層與普通員工收入的巨大差距。
圖解內向人的內心世界
貓奴、死宅、總是爽約,大家對性格內向的人總是有很多的誤解。傑瑪·康奈爾(Gemma Correll)認為內向也沒什麼不好。她製作了(可能是在她隱居的小窩裡)一張展示內向人內心世界的圖表,試圖為內向黨們正名。這幅充滿想像力的手繪圖表說出了很多內向人想說卻沒能說出的話。
文化、文明遷移史地圖
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員繪製了一張歐洲、北美文化、文明遷移史的圖表。在圖表中,我們可以直觀得看到一個地方在什麼時候是文化、文明鼎盛的時期。除此之外,圖表中還分別用藍色和紅色標註了兩千年來150,000多位歐洲和美國知識分子出生和過世的時間,並在地圖上繪出軌跡。這些知識分子是人類文明的啟明燈,為了紀念他們,圖中的軌跡也是用光束來表現的。
食物「雜交」組合圖
近年來,混搭料理風靡全球,廚師和商家的創意想法讓我們可以在一樣食物中嘗到不同的風味。Co.Design的信息設計師莉莉·泰德哈爾(Lily Tidhar)做了一個食物「雜交」趨勢圖表,想像一下把甜甜圈、漢堡包、火雞、壽司放在一塊是什麼呢?看起來非常不搭調的食物放在一起可能會產生一種奇怪的美感。圖表中的各種組合看起來非常奇妙,也很吸引人,泰德哈爾還為每個組合出來的新品種食物起了名字。
美國最詭異的飲食習慣
你有沒有想過有些在你看來再正常不過的飲食習慣在其他地區的人看來卻是十分詭異的?Co.Design版塊的可視化數據設計師格斯·文茨瑞克(Gus Wezerek)和作家馬克·威爾遜(Mark Wilson)與一家食品業資訊公司Food Genius一起合作,研究了8萬8千份菜單和5千9百萬個菜品製作出了這份美國各州最有特色的食品圖表。這份圖表中的食物並不是每個州最受歡迎的菜式,而是本州最有特色、獨一無二的菜品。圖表中還體現出了各地區5大類特別的飲食愛好,包括費城牛肉芝士三明治、青辣椒、燈籠椒、牧場沙拉和山核桃。圖表統計的很全面,給我們展示了很多我們之前不知道的美國飲食文化。
美食地圖
攝影師亨利·哈格裡夫(Henry Hargreave)與食物造型師凱特琳·萊文(Caitlin Levin)合作製作了一系列用各國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拼成的美食地圖。美國的地圖由玉米和穀物拼成,日本由海草拼成,義大利用番茄拼成。製作好後,再把地圖拍攝下來,創作出了這個圖表與視覺藝術相結合的作品。
蝙蝠俠Logo的演變
蝙蝠俠的招牌圖案不僅僅是為了看上去炫酷, 它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 當哥譚市遇到危機時, 巨大的蝙蝠俠圖案就會投射到天空上向蝙蝠俠發出求救的信號, 接下來就輪到他大顯神威了。 蝙蝠俠的Logo最初是於1940年設計的, 至今為止的75年間它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 根據這個信息圖表, 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 蝙蝠俠真名)為他正義化身的標誌總共做了30次修改. Calm the Ham網站的凱薩琳•拉韋爾(Cathryn Laver) 匯總了至今為止的圖案製成了這個圖表. 其中涵蓋了從上世紀40年代的初版漫畫中的首次亮相, 到60年代亞當·韋斯特(Adam West)主演的真人劇集, 到80年代Frank Miller創作的黑暗系漫畫, 再到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在90年代出演的電影, 最終是當今諾蘭導演的票房大熱《黑暗騎士》三部曲.。圖表反應出一個看似簡單的蝙蝠圖案可以有豐富的想像和無限的可能性, 這些Logo從細微的調整上反映出了不同的審美。
平面設計史
Pop Chart Lab是數位化信息圖表界的佼佼者,總能做出令人嘆服的圖表,這張平面設計史圖表也保持了它們一貫的出品水準。這張黑白網格圖表簡直就是個平面設計的微觀史。圖中從古至今記錄了各種各樣的設計流派,從維多利亞時期的到現代的(包括鮑豪斯建築學派、旋渦主義畫派、風格派、新文字設計、動態布局、構成主義、絕對主義和未來主義等),再到當今流行的扁平化設計。每種設計流派下面都備有文字說明,給設計初學者入門和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入門資料。
100個最著名的電影對白
2005年,美國電影學會組織了1500名電影藝術家、影評人和歷史學家評選出了100年來好萊塢電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對白。Flowing Data網站的南森•邱(Nathan Yau)把這些對白巧妙的做成了黑白卡通漫畫表,圖表中更是把各種表格的使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有文氏圖、餅圖、曲線圖、柱形圖、流程圖等等。很少有人會用這樣的形式來詮釋語言對話,這也是這個圖表的過人之處。
大數據文摘精彩文章:
回復安全 關於洩密、黑客、攻防的新鮮案例
回復算法 既漲知識又有趣的人和事
回復谷歌 看其在大數據領域的舉措
回復院士 看眾多院士如何講大數據
回複色情 這個,你懂的,可是你真的懂嗎?
回復隱私 看看在大數據時代還有多少隱私
回復醫療 查看醫療領域文章6篇
回復徵信 大數據徵信專題四篇
回復大國 "大數據國家檔案"之美國等12國
回復體育 大數據在網球、NBA等應用案例
回復平安 中國平安相關大數據案例、新聞
回復志願者 了解大數據文摘及如何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