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Manuel Lima, Design Lead, Google
如今的應用,似乎多少都有涉及數據可視化的部分,從健身應用的每日匯總界面,到購物應用的每月開銷分析,美觀、整潔且易於閱讀和交互的數據可視化設計能讓用戶對大量的數據一目了然,從而幫助他們收穫更輕鬆、更自信、更美好的生活。本文是繼《剝繭抽絲做 UI 動效,其實很簡單》之後,又一篇官方設計規範介紹。2017 年 8 月,一群熱情的 Google 設計師、研究人員和工程師聚集在一起,創建了一套全面的數據可視化指南,它涵蓋了顏色、形狀、排版、圖像、交互和動效等所有內容。這次成功的合作促成了 Google 首個專門的數據可視化團隊誕生 (2018 年 5 月成立)。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一直致力於了解人們對信息的可視化和互動方式的需求和願景。現在,我們希望與世界各地的創作者們分享我們的成果: 我們已經制定了詳細的設計指南,用於幫助您創建自己的數據可視化項目,並提煉出我們的主要設計原則和注意事項。
△ Material Design 數據可視化設計規範包含了常見的絕大多數圖表範式
下面是適用於任何圖表設計的 6 項基本準則。
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是第一位的。不要出於修飾或偏袒等目的而對信息進行歪曲或混淆。請務必強調清晰度和透明度。為用戶提供理解特定可視化項目所需的上下文元素。通過使用清晰的文本標籤、準確的數據坐標軸以及基線、細緻的交互提示和圖例,最大限度地提高圖表的完整性。動效有助於強化表達數據間的關係,但它不能被用來扭曲數據。您需要確保所使用的數據集的透明性: 說明數據來自何處,以及您是如何收集和處理它們的。提供清晰的上下文幫助用戶瀏覽數據。構建功能時,應該優先考慮數據的檢索和比較功能。在進行設計時,您需要考慮到用戶現有的心理模型——它可能是被那些使用範圍很廣的既有工具所塑造的。創建體貼的上手體驗,讓用戶能夠輕鬆學會如何閱讀圖表及其內部包含的信息。在視覺和交互上,提供足夠明晰的引導來幫助用戶探索數據本身和使用圖表功能,例如選擇、縮放、平移和過濾。動效和交互應符合數據閱讀和分析時的邏輯,來強化數據上下文、洞察以及因果關係等要素。即便是空的界面,也應包含紮實的理由。△ 即便在選中的查看範圍內數據為空,也能使用精心製作的動畫來傳達出圖表本身的設計意圖使用視覺設計來傳達層次結構,並提高一致性,從而達成直觀易用的用戶體驗。
大量的 Google 設計師、工程師以及研究人員參與了這套設計規範的制定工作。沒有大家的奉獻,這項工作就無法完成。謝謝你們: Shuo Yang, Kent Eisenhuth, Sharona Oshana, Katherine Meizner, Hael Fisher, Ross Popoff-Walker, Ian Johnson, Joe Nagle, Ryan Vernon, Nick Bearman, Luca Paulina, Gerard Rocha, JT DiMartile, Lorena Zalles, Tom Gebauer, Hilal Koyuncu, Bethany Fong, Ann Chou, Barbara Eldredge, 以及 Anja Laubscher。
您的應用中有涉及到數據可視化的部分嗎?您在數據可視化設計的過程中有什麼疑問或者想法?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
點擊屏末 | 閱讀原文 | 查看完整 Material Design 數據可視化設計規範
想了解更多 Material Design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