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風和暢 習武學禮 臺胞子弟夏令營體驗永春白鶴拳文化魅力

2020-09-05 鶴武堂

2020年8月12日,湖裡區臺港澳辦、共青團湖裡區委員會、區僑聯、廈門市仙嶽書院以「我愛詩詞」為主題,聯合舉辦湖裡區第十九屆在廈臺胞臺商子女青少年詩詞夏令營活動。

此次夏令營致力通過豐富多彩的國學內容和趣味十足的互動,讓臺胞小朋友們在歡樂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課程除中華詩詞吟誦、詩詞飛花令學習之外,孩子們最期待的非中華傳統武術永春白鶴拳學習莫屬。

本次武術體驗課在山清水秀的廈門仙嶽山公園開課,廈門市永春白鶴拳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將哲任總教練,攜助教林錦程為孩子們帶來生動一課。

介紹與演示

首先,周總教練向孩子們講述了永春白鶴拳的歷史及淵源,向大家演示了其基本功法三戰,講解拳理要領和強身健體、防身自衛的實用價值。

招式訓練

隨後周總教練與林助教配合,向大家示範了永春白鶴拳三戰手法的實戰用法。並分解招式,帶領孩子們一招一式,一拳一腳地進行訓練。孩子們無不神態認真,動作整齊的沉浸在練習中。


打靶訓練

最後,周總教練讓孩子們體驗了用永春白鶴拳手法進行打靶訓練,活學活用,進一步感受傳統武術的魅力。

本次夏令營活動不僅讓兩岸青少年們更深入了解了中華詩詞文化,也讓他們認識了中華武術永春白鶴拳。培養了孩子們動靜結合,文武兼備的成長觀念,加強了兩岸新生血液的交流,更促進了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圖:仙嶽書院

文:林錦程

相關焦點

  • 永春白鶴拳:活態傳承活在當下
    2018年09月19日 09:53:38 來源:福建日報 遊客體驗 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通訊員 蘇福彬 姚德純 林培枝 攝  白鶴展翅,天下永春。
  • 永春:校地聯手 傳承白鶴拳文化
    仙嶺村文化廣場設立的白鶴拳雕像。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武術專業班學生進行白鶴拳表演。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東南網12月7日訊(本網記者 林傑 實習生 林晶穎)比劃白鶴拳招式的小沙彌石雕,圍牆塗鴉上白鶴拳拳譜人物圖案,一群青少年整齊劃一練習著白鶴拳……近日,泉州市新媒體人員一行走進永春蓬壺鎮仙嶺村中華農民體育學園,實地感受博大精深的白鶴拳文化。「我們這個班級有30餘人,是五年制大專班,今年他們是第二年。」
  • 三百載永春白鶴拳:將成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的活動內容【4】
    (姚德純 攝)   藏在深山的300年拳種,如今成為永春響亮的文化品牌   50多歲的周金盛,已經習武40年,如今,每天早晨起來練白鶴拳,成了他雷打不動的事情。「平時不練功,到頭一場空。」周金盛對師傅鄭文存的教誨如言猶在耳。
  • 僑鄉永春白鶴拳名師鄭文存故居開放迎客
    >   中新網永春5月6日電 (蒲遠寶 姚德純 林琰梅)海內外白鶴拳弟子和武術人士日前齊聚著名僑鄉福建永春縣,參加於此間舉行的永春白鶴拳名師鄭文存誕辰110周年活動。  鄭文存,字奕收,白鶴拳傳人、位列「前五虎」之首的拳師鄭禮的後裔,習武一生,授徒無數,2005年去世,享年100歲。他自幼習練永春白鶴拳,少年隨父在馬來西亞練就武藝。1926年,他回到永春創辦「大羽武術館」,開始長達80年的傳藝授徒生涯,所授徒弟,分布各地。
  • 改傳統習俗 樹傳承新風——記永春白鶴拳鵬翔研究會
    原標題:改傳統習俗 樹傳承新風——記永春白鶴拳鵬翔研究會   成立於2012年5月的永春白鶴拳鵬翔研究會位於縣城東門的桃源殿(又稱真武宮)內,該會成立之後開始對外招收學員,並組織拳師到縣城學校免費教習白鶴拳,徹底改變了以往鵬翔鄭氏授拳只教族人不教外人的傳統。
  • 三百載永春白鶴拳:一套拳術聲名遠揚 一個產業方興未艾
    看完周金盛的表演後,習近平當即就對村支書說:「新村建設要因地制宜,要有自己特色,如果能把白鶴拳文化結合起來,就更好了。」遵照指示,永春縣立即著手對白鶴拳文化進行了挖掘整理,打造以白鶴拳為特色的大羽村鄉村旅遊,同時還建起了中國永春白鶴拳史館,組織青少年練習白鶴拳。
  • 洋弟子著書向世界介紹永春白鶴拳 光打字就花了400個小時
    馬丁(右)在武館練武(陳志鵬 攝)馬丁·瓦特出版了英文書籍《永春白鶴拳》臺海網6月12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外國人來學習白鶴拳已經很常見了,但是外國人出書介紹白鶴拳這還是第一次。」199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說詠春拳源起於一個名為「永春」的地方,同年他隻身來到永春。在這裡,詠春拳被稱為白鶴拳。「每天走步、走步、走步……」因沒練過基本功,到武術館的第一周,拳師潘成廟都讓他練「無聊」的站樁,而後是單調的「三戰」。
  • 永春五裡街大羽村上榜「金牌旅遊村」!
    村莊隱在群山之巔,站在演武廣場上,輕風習習,一覽眾山小,遠處的別墅群,翠綠的樹,金黃稻浪,令人一番陶醉。大羽村享有多個稱號——中國詠春拳第一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中國特色村、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等榮譽,還曾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與此同時,僅400多人的大羽村,每年迎來遊客十多萬,這還不包括每年慕名而來的數萬名武術愛好者。
  • 福建永春:習拳過暑假
    中國日報福州8月20日電 暑假期間,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的著名拳術——永春白鶴拳,以其別具一格的「似剛非剛,似柔非柔」的拳法,吸引著當地眾多中小學生利用假期前往習練、傳承,豐富暑假生活的同時,又傳承了歷史悠久的永春白鶴拳文化。
  • 泉州永春:習拳過暑假「組圖」
    中國日報福州8月20日電 暑假期間,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的著名拳術——永春白鶴拳,以其別具一格的「似剛非剛,似柔非柔」的拳法,吸引著當地眾多中小學生利用假期前往習練、傳承,豐富暑假生活的同時,又傳承了歷史悠久的永春白鶴拳文化。
  • 平陽白鶴拳
    平陽白鶴拳以鶴為形,又稱鶴拳、鶴法,源於福建省福寧府(今霞浦),系浙江省麗水方七娘所創,因她嫁於福寧府,住霞浦縣北門,她摹仿白鶴獨立展翅、擊打飛石的神態,創出了象形取意、技擊實用的拳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鶴法在清嘉慶年間由溫大教(1789— ?)從福建永春學得該拳後,傳入平陽麻步雷瀆,至今已二百多年,他是平陽鶴法的先祖。
  • 永春大羽村:武訓處處顯族訓 拳風之中存家風
    ,自唐宋以來習武之風長盛不衰,拳社遍及市井鄉間,故有「永春白鶴拳,無燒也拉侖」的口碑(「無燒也拉侖」系閩南方言,即水不燙也微熱的意思,這裡是用來形容永春白鶴拳的厲害)。大羽武術館現任館長鄭慶勇是永春白鶴拳第十三世傳承人,其子鄭建春則是第十四代傳承人。據清代《永春縣誌·卷二十四·方技傳》記載:「鄭禮,和風裡大羽(今五裡街鎮大羽村)人,善拳術。康熙年間,有方七娘與其夫曾四,因罪謫居永春。禮父嘗與角,不敵,病將死,遺言命禮師七娘。鄭禮與林椎、姚虎等24人事焉。七娘感其意,悉其術授之。禮精勤不懈,遂以技名遊。」
  • 永春首屆旅遊文化特產節 特色美食免費品嘗
    年關將至,永春香、永春老醋、麻粩、蘆柑、佛手茶……這些東西特產都想要,可要買到「原汁」貨就得跑遍永春好幾個鄉鎮。不必這麼麻煩,2月7日—14日,「魅力永春·首屆旅遊文化特產節」將在永春縣城萬星文化廣場舉辦,屆時讓您逛一圈就能把這些特產帶回家。
  • 古鎮文化底蘊 不曾老去的永春五裡街
    埔頭村的武術傳承館裡,遊客們體驗古老的藤牌拳術。  → 通過發展武術文化旅遊,帶動了農業觀光採摘。  永春縣五裡街鎮,是永春最悠久的商貿古鎮。據《永春縣誌》稱,民國初以其地距離縣城五華裡而改稱五裡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帶貨物集散地,為閩南著名集鎮之一。這裡是內地與沿海的交通樞紐,幾百年來,三明永安等內陸的茶葉、香菇、筍乾等山貨和閩南沿海的魚蝦鹽糖都在此聚集、流通,因此成為南來北往商賈的雲集之地。
  • 永春公安特警鄭曉嶸的鶴之夢
    沒想到,這次演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少戰友對白鶴拳很感興趣,拜他為師,他也是傾囊傳授。永春白鶴拳,在古代,可保家衛國;而今,已經成為養生保健、競技體育的一種時尚,還是我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鄭曉嶸認為,白鶴拳文化要發揚光大,需要更多人的參與,還要更深層次的推廣。
  • 永春公安特警教官鄭曉嶸的鶴之夢
    沒想到,這次演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少戰友對白鶴拳很感興趣,拜他為師,他也是傾囊傳授。永春白鶴拳,在古代,可保家衛國;而今,已經成為養生保健、競技體育的一種時尚,還是我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鄭曉嶸認為,白鶴拳文化要發揚光大,需要更多人的參與,還要更深層次的推廣。
  • 白鶴拳:青少年學生之最愛
    白鶴拳因何深受青少年學生喜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官方重視,有白鶴拳文化的薰陶。自 2009 年起,永春縣每年於白鶴拳創始人方七娘的誕辰(農曆七月廿四)日都會舉辦永春白鶴拳文化節,大力宣傳白鶴拳文化。針對青少年學生身心特點,官方組織行家編制《白鶴拳操》作為校本課程,在校園內推廣。
  • 僑鄉永春白鶴拳名師鄭文存故居開放迎客-今日泉州網
    相關連結一代宗師鄭文存 少年打虎美名揚鄭文存故居,藏在福建泉州永春五裡街鎮大羽村的一個半山腰裡,四面果樹環繞,芭蕉成林。這裡,是永春白鶴拳的發祥地。他是泉州永春白鶴拳的一代宗師,2004年正值百歲之齡的他坐在椅子上講解拳術時,表情剛毅,不時還演練幾招,那架式絲毫不減當年。9歲開始練武9歲,鄭文存隨父親到馬來西亞。在異國他鄉,他承襲家傳、勤練拳術。十年後,他回到永春,開始了傳藝授徒的人生。一直到了80多歲時,鄭文存還在閩南各地傳授白鶴拳,他的腳步踏遍了福建的大部分地區。
  • 美麗永春等你來
    推薦路線一D1:永春縣城出發→白鶴拳故裡大羽村(參觀白鶴拳史館、觀看白鶴拳表演、學打白鶴拳)→蓬壺百丈巖→觀山村→午餐:蓬壺農家樂飯店→國家4A級旅遊區牛姆林(夜宿牛姆林青錢柳山莊)D2:牛姆林出發→魁星巖→石鼓風味餐→
  • 兩岸臺胞青少年夏令營:玩得很開心,收穫很多友誼
    兩岸臺胞青少年夏令營:玩得很開心,收穫很多友誼 2020-08-24 16:39:19 臨別之際,2020年海峽兩岸臺胞青少年夏令營學員魏舒茜如是說。  19日-23日,由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寧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共同主辦的2020年海峽兩岸臺胞青少年夏令營,在福建寧德市舉行。夏令營以紅色研學、健康運動、體驗求知為主題,通過素質拓展、自然生態、古厝文化等活動開展互動式、體驗式交流聯誼。圖為參觀走訪屏南漈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