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是孩子不愛吃飯、挑食、偏食、吃飯慢、消化不好……這些問題都早已成為全天下家長們的共同難題。
眾所周知,只有營養全面均衡,才能確保健康快速的生長發育。而1-10歲恰恰又是孩子們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那麼關於孩子挑食的那些問題都有解麼?答案是肯定的:有解!下面奧樂奧新一代樂教園分享4種解決方案。
一、改變烹飪習慣,搭配好食物
家長可以將孩子喜歡的食物和其他食物混著一起吃,孩子的接受程度會高一些;又或者改變烹調方式。
比如針對還小的、咀嚼能力不好的孩子,在進食肉類或者蔬菜時總會吐出來,那麼可以先用開水焯一下再切成碎末,或者藉助輔食製作工具,研碎或者剪碎。讓孩子適應食物的狀態,再逐漸鍛鍊咀嚼能力。
二、色香味俱全,帶來好心情
利用孩子喜歡色彩的心理及彩色的視覺發展,媽媽可以在這色彩上下功夫,包括食物的配搭、餐具的搭配。
媽媽可以選擇好看的餐具,用它們來盛食物,會讓食物看起來更開胃。如果孩子不愛吃米飯,那可以把米飯做成各種可愛的動物形狀或卡通形象,有助於刺激食慾。
三、從食材了解,到動手參與
因為參與其中,即使孩子面對同一個菜式也會更願意吃飯。買菜時,媽媽不妨帶上孩子一起去挑選;準備食材時,讓孩子做些簡單的處理工作,既能幫助他們認識食材,等菜餚正式完成,還能給孩子帶來成就感。
媽媽不要因為擔心孩子會搗亂,就不讓孩子參與其中。如果擔心孩子在準備食材時弄得髒兮兮,可以穿上一個圍兜,玩得自在又開心;如果擔心耗費很長時間,就把這段時間看成有趣的親子時間,孩子定能從中收穫不少。
四、乖乖坐好,養成好習慣
爸媽擔心孩子沒吃飽,從小習慣追著孩子餵飯,又或者利用哄騙的方式讓孩子吃飯。時間一久,就會形成不餵不吃、邊吃邊玩的習慣。孩子很多就餐壞習慣就是這樣被慣出來的。
這樣不利於寶寶的健康,而且也不利於家長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哦。建議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準備寶寶餐椅,全家吃飯時,讓固定寶寶坐著吃飯,以便養成良好習慣。
家長還要注意,部分孩子正餐時不愛吃飯,吃飯鬧騰,可能是因為餐前吃了零食,影響了寶寶的食慾,一定要避免哦。
------------------ End -------------------